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纵横 拼音:zòng héng
亦作“ 纵衡 ”。
(1).肆意横行,无所顾忌。《后汉书·耿弇传》:“诸将擅命於畿内,贵戚纵横於都内。”《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一夫纵衡,则城池自夷,岂不危哉!” 李善 注:“一夫谓 董卓 也。《汉书》曰:‘纵,恣意。’衡,古‘横’字。”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奸佞》:“陛下宜及少壮,恣意作乐,纵横行之,即是一日快活敌千年。” 清 吴伟业 《雁门尚书行》:“读书致身取将相, 关 西鼠子方纵横。”
(2).雄健奔放。 汉 刘桢 《赠五官中郎将》诗之四:“君侯多壮思,文雅纵横飞。”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一:“ 庾信 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世人论诗多以 太白 之纵横超逸为变,而以 杜陵 之整齐严肃为正。” 欧阳山 《苦斗》六六:“六个人开怀畅叙,议论纵横。”
亦作“ 纵衡 ”。
(1).纵向和横向。南北曰纵,东西曰横;经曰纵,纬曰横。 唐 韩愈 《送李翱》诗:“譬如浮江木,纵横岂自知。”《花月痕》第八回:“ 荷生 便信马行来,原来是一座大寺院,门前古槐两株,蔽日参天,墙外是大池,纵横十亩。”
(2).多貌。《文选·左思〈吴都赋〉》:“钩饵纵横,网罟接绪。” 张铣 注:“纵横,言多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放歌行》:“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且遣使纵横,本非令典。” 清 吴伟业 《赠辽左故人》诗之五:“路出 西河 望八城,保宫老母泪纵横。”
(3).交错貌。 三国 魏 曹植 《侍太子坐》诗:“清醴盈金觴,肴饌纵横陈。” 宋 王安石 《即事》诗:“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明 归有光 《见村楼记》:“塘浦纵横,田塍如画。” 曹禺 等《胆剑篇》第四幕:“山下,阡陌纵横,河里畅流着花花的雨水。”
(4).杂乱貌。《孙子·地形》:“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 唐 孟郊 《吊国殇》诗:“徒言人最灵,白骨乱纵横。” 宋 延寿 《万善同归集》卷六:“心空则一道清净,心有则万境纵横。”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几上设色小碟,纵横狼藉。”
(5).分散貌。《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纵横骆驛,各有所趣。” 李善 注:“纵横,四散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琴瑟纵横散,舞衣不復缝。”
(6).合纵连横的节缩语。《淮南子·览冥训》:“纵横间之,举兵而相角。” 高诱 注:“ 苏秦 约纵, 张仪 连横。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合为横,故曰纵成则 楚 王,横成则 秦 帝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主父偃 者, 齐 临菑 人也。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纵横之士,欲以唇吻奏功,遂竞为美辞,以动人主。”
(7).横竖,反正。《朱子语类》卷三:“纵横在这里,以屈伸往来之气言之,则来者为神,去者为鬼。” 郭沫若 《水平线下·到宜兴去》:“纵横是做装饰品的,弄得好看一点,觉得于自己的面子上也还可以过得下去罢?”
词语解释:纵衡 拼音:zòng héng
见“ 纵横 ”。词语解释:纵有
即使有词语解释:纵使 拼音:zòng shǐ
(1).即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纵使得仙,终当有死。”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三:“纵使 卢王 操翰墨,劣於 汉 魏 近《风》《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纵使是真,必是个无耻的人,还有许多无厌足处。” 冰心 《往事(二)》八:“除夕的梦纵使不灵验,万一能梦见,也是慰情聊胜无。”
(2).放纵;听任。 明 李东阳 《通达下情题本》:“织造内官纵使羣小採打闸河。”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侯渊》:“ 渊 潜伏以乘其背,大破之,虏五千人,皆还其马仗,纵使入城,左右皆諫。”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二节:“各地权贵也经常纵使家奴侵渔商铺,名为和市,其实胁取。”词语解释:纵观 拼音:zòng guān
(1).恣意观看。《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常繇 咸阳 ,纵观,观 秦皇帝 ,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北史·裴矩传》:“復令 张掖 、 武威 士女盛饰纵观,填咽周亙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 清 蒋泩 《重表唐伯虎遗墓》诗:“诗作生涯酒作年,纵观大地总荒阡。”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脱有不测,前与君纵观大海,狂澜万顷,是吾葬身处也。”
(2).纵览,博览。 宋 苏舜钦 《答范资政书》:“日甚閒旷,得以纵观书策。” 清 龚自珍 《拟进上〈蒙古图志〉表文》:“臣伏处下士之列,纵观史册之盛。”词语解释:纵目 拼音:zòng mù
放眼远望。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故 习凿齿 与 谢安 书云:‘每省家舅,纵目 檀溪 ,念 崔 徐 之交,未尝不抚膺踌躇,惆悵终日矣。’” 唐 杜甫 《登兖州城楼》诗:“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平时与一班好朋友,只以诗酒娱心,或以山水纵目,放荡不羈。” 峻青 《秋色赋·瑞雪图》:“我站在田间,纵目四眺,但见那苍茫辽阔的雪野,在明晃晃的阳光照耀之下,反射出一片耀眼的银光。”
竖生之目。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异形象。《楚辞·大招》:“豕首纵目,被髮鬤只。”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有 蜀 侯 蚕丛 ,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词语解释:纵然 拼音:zòng rán
即使。 唐 罗邺 《洛水》诗:“纵然满眼添归思,未把渔竿奈尔何。”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请粮被抢》:“纵然目前存活,到底日久日深,你与我难相恋。” 朱光潜 《艺文杂谈·资禀与修养》:“一个人纵然生来就有文学的特优资禀,如果他不下功夫修养,他必定是苗而不秀,华而不实。”词语解释:纵得 拼音:zòng de
纵令,即使。 宋 柳永 《玉楼春》词:“忽忽纵得邻香雪,窗隔残烟帘映月。” 宋 晏几道 《清平乐》词:“纵得相逢留不住,何况相逢无处。”词语解释:纵酒 拼音:zòng jiǔ
(1).酗酒,任意狂饮。《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且夫 三代 所以亡国者,君专授政,纵酒驰骋弋猎,不听政事。”《南史·刘祥传》:“乃徙 广州 ,不得意,终日纵酒,少时卒。”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饶德操 诗为近时僧中之冠。早有大志,既不遇,纵酒自晦,或数日不醒。” 冰心 《寄小读者》十五:“后来旁人告诉我,她的父亲纵酒狂放,醉后时时虐待他的儿女。”
(2).开怀畅饮。《史记·高祖本纪》:“置酒 沛 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 唐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明 瞿佑 《归田诗话·歌风台》:“纵酒极欢留十日,慷慨伤怀泪沾臆。”词语解释:纵令 拼音:zòng lìng
(1).即使。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纵令遥寄弹指,远近低头,形去心留,身移意往。” 唐 崔珏 《门前柳》诗:“纵令树下能攀折,白髮如丝心似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行军总要》:“纵令遇公不暇,必须具禀禀明。”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一》:“纵令不过一洼浅水,也可以学学大海。”
(2).放任;任凭。《三国演义》第一百回:“ 真 令副将 秦良 引五千兵哨探,不许纵令 蜀 兵近界。” 清 袁枚 《新齐谐·江轶林》:“冥司念妾无罪,且与君前缘未断,故纵令独回。”词语解释:纵步 拼音:zòng bù
(1).漫步。 唐 柳宗元 《梦归赋》:“ 老聃 遁而适戎兮,指淳茫以纵步。”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上:“尔后絶无影响,适来忽见躡履自南廊纵步而前。” 宋 王迈 《观猎行》:“出门纵步观,无遑需屐屧。”《水浒传》第一回:“太尉别了众人,口诵天尊宝号,纵步上山来。”
(2).犹箭步。一下子蹿得很远的脚步。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九:“ 萧队长 朝后面招呼,立即和 花炮 一起,一个纵步,蹦出‘城堡’,往下冲去。”词语解释:纵谈 拼音:zòng tán
亦作“ 纵谭 ”。 犹畅谈。谓毫无拘束地谈论。 唐 权德舆 《酬别蔡十二见赠》诗:“中饮见逸气,纵谈穷化元。”《明史·文苑传四·徐渭》:“ 渭 角巾布衣,长揖纵谈。” 梁启超 《论湖南应办之事》:“闻 曾文正公 每日必有一小时与幕府纵谭。”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一章:“两个人山南海北地纵谈着,不觉谈到家事上来。”词语解释:纵饶 拼音:zòng ráo
纵令,即使。 唐 杜荀鹤 《下第投所知》诗:“纵饶生白髮,岂敢怨明时。”《朱子语类》卷六四:“不必泥此等处,道理不在这样处,便纵饶有道理,宁有几何?” 宋 洪迈 《容斋三笔·油污衣诗》:“纵饶洗遍千江水,争似当初不污时。”词语解释:纵欲 拼音:zòng yù
亦作“ 纵慾 ”。 谓放纵私欲,不加克制。《左传·昭公十年》:“《书》曰‘欲败度,纵败礼’,我( 子皮 )之谓矣。夫子( 子产 )知度与礼矣,我实纵欲而不能自克也。” 宋 苏轼 《石鼓歌》:“暴君纵欲穷人力,神物义不污 秦 垢。” 清 李渔 《凰求凤·翻卷》:“有诲淫之色,无纵慾之心,虽涉风流,无伤名教。” 鲁迅 《准风月谈·中国的奇想》:“狂赌救国,纵欲成仙,袖手杀敌,造谣买田。”词语解释:纵棹 拼音:zòng zhào
划桨行船。 晋 张协 《七命》:“纵棹随风,弭楫乘波。” 唐 李频 《及第后归》诗:“纵棹随归鸟,乘潮向夕阳。” 唐 张志和 《渔父》词之二:“能纵櫂,惯乘流, 长江 白浪不曾忧。”词语解释:纵心 拼音:zòng xīn
纵任心意。 汉 张衡 《归田赋》:“苟纵心於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晋 陶潜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诗之二:“当年詎有几,纵心復何疑。”《百喻经·驼瓮俱失喻》:“既犯禁已,捨离三乘,纵心极意,无恶不造。” 元 高文秀 《渑池会》第二折:“他则待恣意贪饕,纵心残暴。”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王道衰,政教失,强凌弱,众暴寡,百姓纵心,莫之纲纪。”词语解释:纵辔 拼音:zòng pèi
谓放开马缰,纵马奔驰。 晋 孙绰 《〈兰亭诗〉后序》:“耀灵纵轡,急景西迈,乐与时去,悲亦系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 文帝 、 陈思 ,纵轡以骋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鸦头》:“女以符繫僕股并驴耳上,纵轡极驰,目不容启,耳后但闻风鸣。”词语解释:纵火 拼音:zòng huǒ
放火。《史记·五帝本纪》:“ 瞽叟 尚復欲杀之,使 舜 上涂廪, 瞽叟 从下纵火焚廪。” 唐 元稹 《代谕淮西书》:“ 子良 朝倒戈以攻於外,而 行立 夕纵火以应於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此宅自当是日焚耳,如数不当焚,狐安敢纵火。”如:不过几个小时,这伙纵火行凶的犯罪分子就被公安干警捉拿归案。词语解释:纵意 拼音:zòng yì
任意。谓思想毫无拘束。 三国 魏 刘伶 《酒德颂》:“幕天席地,纵意所如。”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 扬 班 以下,莫不取资,任力耕耨,纵意渔猎,操刀能割,必列膏腴。” 明 刘基 《夏日杂兴》诗之二:“人生纵意惟疎嬾,莫遣门多长者车。” 鲁迅 《〈三闲集〉序言》:“但短短的批评,纵意而谈,就是所谓‘杂感’者,却确乎很少见。”词语解释:纵壑鱼 拼音:zòng hè yú
(1).纵游于川壑中的鱼。语出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千载一会,论説无疑,翼乎如鸿毛遇顺风,沛乎若巨鱼纵大壑。”后遂以“纵壑鱼”比喻身处顺境,所至如意。 唐 杜甫 《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诗:“昔如纵壑鱼,今如丧家狗。”
(2).用以比喻身心自得。 宋 苏轼 《游庐山次韵章传道》:“尘容已似服辕驹,野性犹同纵壑鱼。”词语解释:纵情 拼音:zòng qíng
(1).放纵情欲。 汉 王充 《论衡·命义》:“随命者,戮力操行而吉福至,纵情施欲而凶祸到,故曰随命。” 汉 荀悦 《汉纪·昭帝纪论》:“剋己恕躬,好问力行,动以从义,不以纵情,是谓治主。”
(2).犹尽情。《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 绍兴 、 淳熙 年间,息兵罢战,君相自谓太平,纵情佚乐。”《西湖佳话·白堤政迹》:“此时 乐天 虽然纵情诗酒,却于政事未尝少废。”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到了 北平 ,就纵情欢乐,尽量享受 北平 舒适的生活。”词语解释:纵遣 拼音:zòng qiǎn
(1).释放遣发。《后汉书·班超传》:“ 谢 大惊,即遣使请罪,愿得生归。 超 纵遣之。”《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 隋 驍果尚近万人,亦各纵遣,任其所之。”
(2).即使。 明 李东阳 《借榴一首赠方石》诗:“风披雨浥渐成阴,纵遣无花看亦足。”词语解释:纵恣 拼音:zòng zì
(1).亦作“ 纵姿 ”。肆意放纵。《韩非子·五蠹》:“士民纵恣於内,言谈者为势於外。”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下》:“而专为封豕长虵,肆其贪饕,甘心货贿,纵姿无厌。” 唐 李昂 《赋戚夫人楚舞歌》:“君王纵恣翻成误, 吕后 由来有深妒。”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少女》:“应该以饥民的掘食草根树皮为比例,和富户豪家的纵恣的变态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2).雄健奔放。多形容文辞。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摸写物象。” 明 方孝孺 《答王仲缙书》之一:“六经之下,惟 迁 善纪事,纵恣豪迈,统纪苞括,无常态也。” 清 吴士玉 《〈海峰文集〉序》:“出其所为诗、赋、古文辞及制举业之文,共数十首以示余,读之洋洋乎才力之纵恣,无所不极。”词语解释:纵诞 拼音:zòng dàn
恣肆放诞。《后汉书·窦融传》:“ 融 在宿卫十餘年,年老,子孙纵诞,多不法。”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 淳于棼 ﹞曾以武艺补 淮南 军裨将,因使酒忤帅,斥逐落魄,纵诞饮酒为事。” 明 刘基 《沁园春》词:“笑 杨雄 寂寞, 刘伶 沉湎, 嵇生 纵诞, 贺老 清狂。”词语解释:纵笔 拼音:zòng bǐ
放手书写。 宋 苏轼 有《纵笔》诗。 明 李东阳 《送王公济归武昌歌》:“有时纵笔作词赋,出入经史窥《风》《骚》。”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宾退杂识》:“作楷最忌捥力,捥力大必致欹斜。不可因古人或有不免,遂肆意纵笔,则终不能得入彀。”词语解释:纵言 拼音:zòng yán
广泛谈论。《礼记·仲尼燕居》:“ 仲尼 燕居, 子张 、 子贡 、 言游 侍,纵言至於礼。” 郑玄 注:“纵言,汎説事也。” 宋 叶适 《孟达甫墓志铭》:“余间与偶坐,则纵言细民疾苦,田里愁嘆,吏贤不肖,无一不中。” 清 冯桂芬 《皖水迎师记》:“越三年,謁公 金陵 ,犹纵言及之。”词语解释:纵览 拼音:zòng lǎn
放眼观看;任意浏览。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灵笈不妨闲纵览,重幃应念早归来。”词语解释:纵大
纵然;即使词语解释:纵君 拼音:zòng jūn
恣肆无度的君主。《国语·晋语一》:“有纵君而无諫臣,有冒上而无忠下。” 明 李贽 《初潭集·君臣五》:“夫暴君、纵君一也,但有强弱之差耳。”词语解释:纵博 拼音:zòng bó
尽情赌博。 唐 岑参 《赵将军歌》:“将军纵博塲塲胜,赌得单于貂鼠袍。” 宋 陆游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釵艷舞光照席。”词语解释:纵逸 拼音:zòng yì
(1).亦作“ 纵佚 ”。恣纵放荡。 晋 张华 《博陵王宫侠曲》之一:“身在法令外,纵逸常不禁。”《旧唐书·王君廓传》:“在职多纵逸,长史 李玄道 数以朝宪胁之,惧为所奏,殊不自安。” 吴晗 《灯下集·论晚明“流寇”》:“他们有的是数不清的财富,过着舒服、淫荡、纵佚、无耻的生活。”
(2).豪迈奔放。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李白》:“ 白 常林栖十数载,故其为文章,率皆纵逸。”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下:“其( 杨凝式 )笔迹遒放,宗师 欧阳询 与 颜真卿 而加以纵逸。” 明 方孝孺 《题〈王右军游目帖〉》:“今观此帖,寓森严於纵逸,蓄圆劲於蹈厉。”词语解释:纵迹 拼音:zòng jì
亦作“ 纵跡 ”。
(1).纵,通“ 踪 ”。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史记·酷吏列传》:“上问曰:‘言变事纵跡安起?’”《汉武故事》:“ 文成 诛月餘日,使者籍货 关 东还,逢之於漕亭。还言见之,上乃疑;发其棺,无所见,唯有竹筒一枚,捕验间无纵跡也。”《汉书·张敞传》:“吏逐捕穷窘,纵迹皆入王宫。” 王先谦 补注:“ 周寿昌 曰:‘纵即踪,谓踪跡也。’官本纵作踪。”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丁籤·孙一元》:“盖其纵迹诡异,当时即莫之详也。”
(2).纵,通“ 踪 ”。追踪;跟踪。《明史·孝义传二·俞孜》:“ 孜 扶櫬归,誓必报讐,纵跡数十郡不可得。”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政事二》:“每旗以一户驻 英格 地方,巡缉纵跡。”词语解释:纵暴 拼音:zòng bào
肆意暴虐。《后汉书·董卓传》:“ 杨奉 、 韩暹 欲要遮车驾,不及, 曹操 击之, 奉 暹 奔 袁术 ,遂纵暴 扬 徐 间。” 唐 杜甫 《三绝句》之三:“殿前兵马虽驍雄,纵暴略与 羌 浑 同。”词语解释:纵身 拼音:zòng shēn
用力使身体腾起。例如:纵身一跳。词语解释:纵放 拼音:zòng fàng
(1).放纵;不检点。《后汉书·刘玄传》:“成败未可知,遽自纵放若此!”《后汉书·朱穆传》:“ 冀 不纳,而纵放日滋。”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查谈》:“近代流俗,呼丈夫妇人纵放不拘礼度者为查。”
(2).放任;不加制止。《后汉书·董卓传》:“ 卓 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谓之‘搜牢’。”《晋书·姚襄载记》:“ 浩 曰:‘ 姚君 纵放小人,盗窃吾马,王臣之体固若是乎?’”《红楼梦》第五六回:“你们只要日夜辛苦些,别躲懒纵放人吃酒赌钱就是了。”
(3).释放;开脱。《元典章·刑部十九·略卖良人新例》:“关津渡口当该的官人每知而受财纵放者,减犯人罪三等除名不叙,失检察笞二十七下。”《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怎肯拚了自己官职,轻易纵放了重犯?”
(4).雄健奔放。《南史·王僧虔传》:“ 孔琳之 书,天然纵放,极有笔力,规矩恐在 羊欣 后。” 宋 曾巩 《〈尚书省郎官石记〉序》:“ 张颠 草书见於世者,其纵放可怪,近世未有。”《金史·赵秉文传》:“七言长诗,笔势纵放,不拘一律。”词语解释:纵鳞 拼音:zòng lín
(1).指自由游于水中之鱼。比喻仕途得意。 唐 杜甫 《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2).放鱼。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西湖》:“有亭二:一以滨湖,为祝网纵鳞之所。”词语解释:纵广 拼音:zòng guǎng
长度与宽度。《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唐 张守义 正义:“膀胱重九两二銖,纵广九寸。”词语解释:纵体 拼音:zòng tǐ
(1).肢体轻举貌。《文选·张衡〈西京赋〉》:“纷纵体而迅赴,若惊鹤之羣羆。” 薛综 注:“纵体,舞容也。”《文选·曹植〈洛神赋〉》:“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吕延济 注:“纵体,轻举之貌。”
(2).谓容止不加检束。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上论》:“是以君子以道折中,不肆心则不纵体焉,惟义而后已。”
(3).谓衣不约体。《淮南子·齐俗训》:“ 胡 、 貉 、 匈奴 之国,纵体拖髮,箕倨反言,而国不亡者,未必无礼也。”词语解释:纵浪 拼音:zòng làng
犹放浪。 晋 陶潜 《形影神·神释》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明 方孝孺 《闲居感怀》诗:“圣贤尽其常,纵浪礼义中。”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忍庵先生》:“至若纵浪之饮,狭邪之游,知吾儿从未误犯。”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一则人有幼年明慧孝谨而长大昏愚纵浪者,更有横逆颠狂之性幼少未露者。”词语解释:纵纵 拼音:zòng zòng
(1).急遽貌。《礼记·檀弓上》:“丧事欲其纵纵尔,吉事欲其折折尔。” 郑玄 注:“趋事貌。纵读如揔领之揔。” 陆德明 释文:“纵,依注音揔,急遽貌。”
(2).众多貌。《汉书·礼乐志》:“神之行,旌容容,骑沓沓,般纵纵。” 颜师古 注:“纵纵,众也。”词语解释:纵性 拼音:zòng xìng
犹任性。 晋 张协 《七命》:“今将荣子以天人之大宝,悦子以纵性之至娱。”《红楼梦》第三七回:“单表 宝玉 每日在园中任意纵性的逛荡,真把光阴虚度,岁月空添。”词语解释:纵肆 拼音:zòng sì
(1).放肆;放纵。 三国 魏 嵇康 《卜疑》:“从容纵肆,遗忘好恶。”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上》:“中常侍 张防 等专权纵肆, 詡 奏免之。”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设誓》:“休纵肆,仓卒心携贰,簧口无端生棘。” 清 刘大櫆 《上游知县方君传》:“诸 廖 咸感激自奋,终君之任,无敢纵肆者。”
(2).谓文笔奔放。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 元 白 偷快意,则纵肆为之矣。”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宾白》:“笔性纵肆者,不能缩之使短。”词语解释:纵敌 拼音:zòng dí
纵放敌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纵敌,患生;违天,不祥。” 宋 秦观 《边防》中:“且时难得而易失,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郁达夫 《青岛杂事诗》之十:“一将功成万马喑,是谁纵敌教南侵?”词语解释:纵论 拼音:zòng lùn
广泛地议论。 清 戴名世 《再上韩宗伯书》:“ 名世 往在京师,与阁下游,凡一二年,相与纵论当世,独未尝言及文章之事。”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 清 初学者,是纵论 唐 宋 ,搜讨前 明 遗闻的……是极有益趣的。” 袁鹰 《闽海情怀》:“在闲谈时, 邓拓 同志曾经怀有深情地纵论 福建 的古今人物。”词语解释:纵释 拼音:zòng shì
谓宽容纵放。《汉书·宣帝纪》:“今吏或以不禁姦邪为宽大,纵释有罪为不苛。”《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四年》:“且 世充 尚蒙宽宥,况於餘党,所宜纵释。” 清 管同 《楚昭王论》:“夫苟君臣不忘仇讎,则必明飭政刑以肃纪纲,安有纵释罪人而可以为治者。”词语解释:纵横家 拼音:zòng héng jiā
战国 时期一批从事政治活动的谋士,以审察时势、陈明利害的方法,以“合纵”、“连横”的主张,游说列国君主,对当时形势有一定影响,其代表人物为 苏秦 、 张仪 。 苏秦 主张合纵,合 山 东六国之力以抗 秦 。 张仪 主张连横,说六国以事 秦 。当时谋士一般分属合纵、连横两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后因称凭辩才进行政治活动者为“緃横家”。《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 张仪 者, 魏 人,与 苏秦 俱事 鬼谷先生 ” 胡三省 注引 汉 应劭 《风俗通》:“ 鬼谷先生 , 六国 时纵横家。”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盖 吴 蓄深谋,偏好策士,故文辩之士,亦常有纵横家遗风。”词语解释:纵跳
腾跃欢跳;跃身跳起词语解释:纵兵 拼音:zòng bīng
(1).发兵;出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奢 纵兵击之,大破 秦 军。”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大辽水》:“公( 曹操 )登 白狼山 望 柳城 ,卒与虏遇,乘其不整,纵兵击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端平入洛》:“北军既知我遁,纵兵尾击,死伤者十八九。”
(2).放纵兵士。《清史稿·镇国将军品级巴思哈传》:“十七年,师还。追议在 永昌 纵兵扰民,降镇国将军品级。”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 唐 军和 回纥 军进克东京, 回纥 纵兵大掠。”词语解释:纵任 拼音:zòng rèn
放纵;听任。《后汉书·刘虞传》:“ 瓚 但务会徒众以自强大,而纵任部曲,颇侵扰百姓。”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张季鹰 纵任不拘,时人号为 江 东步兵。” 清 端方 《请平汉满畛域密折》:“窃以为今日 中国 ,大患直在腹心,纵任之则溃决难收,芟夷之则全局糜烂。” 靳以 《卖笑》:“这是谁纵任她使她这样地凶暴呢?”词语解释:纵掠 拼音:zòng lüè
肆意掠夺。《新唐书·张献甫传》:“ 邠寧 军素骄,惮 献甫 严,因 游瓌 去,遂纵掠。” 金 王若虚 《茅先生道院记》:“时羣盗纵掠,而公夷然视之,神色自若。” 明 刘基 《郁离子·螇螰》:“ 田子 諫不听,将士因而纵掠, 燕 人遂不復思降 齐 。”词语解释:纵出 拼音:zòng chū
(1).枉法释放罪犯。《汉书·刑法志》:“缓深故之罪,急纵出之诛。” 颜师古 注:“吏释罪人,疑以为纵出,则急诛之。”
(2).放出。《元史·世祖纪六》:“戊戌,申禁羊马羣之在北者,八月内毋纵出 北口 诸隘践食京畿之禾,犯者没其畜。”词语解释:纵恶 拼音:zòng è
(1).谓宽容作恶者。《后汉书·荀悦传》:“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二是不辨塌台人物又有好有坏,于是视同一律,结果反成为纵恶。”
(2).肆意作恶。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若到 武王 伐 商 之时, 文王 若在,或者不致兴兵,必然这一分亦来归了 文王 ;只善处 紂 ,使不得纵恶而已。”词语解释:纵横术 拼音:zòng héng shù
指以辩才陈述利害、游涚君主的方法。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一》:“ 建元 元年冬十月,詔举贤良方正,丞相 卫綰 奏所举贤良或治刑名纵横之术,乱国政,罢之。” 唐 刘全白 《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 李白 ﹞性倜儻,好纵横术,善赋诗,才调逸迈。” 清 黄鷟来 《咏怀》之十五:“陋彼纵横术,揣摩独《阴符》。”参见“ 纵横家 ”。
词语解释:纵横家 拼音:zòng héng jiā
战国 时期一批从事政治活动的谋士,以审察时势、陈明利害的方法,以“合纵”、“连横”的主张,游说列国君主,对当时形势有一定影响,其代表人物为 苏秦 、 张仪 。 苏秦 主张合纵,合 山 东六国之力以抗 秦 。 张仪 主张连横,说六国以事 秦 。当时谋士一般分属合纵、连横两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后因称凭辩才进行政治活动者为“緃横家”。《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 张仪 者, 魏 人,与 苏秦 俱事 鬼谷先生 ” 胡三省 注引 汉 应劭 《风俗通》:“ 鬼谷先生 , 六国 时纵横家。”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盖 吴 蓄深谋,偏好策士,故文辩之士,亦常有纵横家遗风。”词语解释:纵送 拼音:zòng sòng
本谓射箭与逐禽。形容奔驰之貌。《诗·郑风·大叔于田》:“抑磬控忌,抑纵送忌。” 毛 传:“发矢曰纵,纵禽曰送。” 孔颖达 疏:“纵谓放纵,故知发矢;送谓逐后,故知从禽。” 马瑞辰 通释:“磬、控、双声字。纵、送,迭韵字……磬、控、纵、送,皆言御者驰逐之貌。”词语解释:纵侈 拼音:zòng chǐ
放任奢侈。《资治通鉴·唐则天后永昌元年》:“观自古女子,皆以恭俭为美,纵侈为恶。”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一:“ 煜 在位时纵侈无度,故增赋至是。”词语解释:纵击 拼音:zòng jī
(1).猛烈攻击。《隋书·史祥传》:“ 祥 至 须水 ,两军相对, 公理 未成列, 祥 纵击,大破之。” 唐 段成式 《剑侠传·郭伦观灯》:“挥臂纵击,如搏婴儿。”《清史稿·饶余敏郡王阿巴泰传》:“二更,行礮发不絶声, 锦州 人闻之,谓 大凌河 兵逸,争出应之,师纵击,斩馘甚众。”
(2).随意击打。 唐 南卓 《羯鼓录》:“独 高力士 遣取羯鼓,上旋命之临轩纵击一曲,曲名《春光好》。”词语解释:纵舍 拼音:zòng shè
亦作“ 纵捨 ”。
(1).追踪与舍弃。《吕氏春秋·决胜》:“智则知时化,知时化则知虚实盛衰之变,知先后远近纵舍之数。” 陈奇猷 校释:“纵,从同,谓跟其踪迹也。盖‘纵舍’与‘先后’‘远近’相对为文,‘先后’‘远近’皆相反为义,‘纵舍’亦当相反为义甚明。”
(2).释放;宽放。《庄子·胠箧》:“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南史·梁纪中·武帝下》:“然仁爱不断,亲亲及所爱愆犯多有纵捨,故政刑弛紊。”《明史·郑三俊传》:“谗者谓 恂 与 三俊 皆东林,曲法纵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裘文达公》:“公所讞决,无苛严,亦无纵捨。”词语解释:纵适 拼音:zòng shì
恣意安适。《三国志·蜀志·简雍传》:“在 先主 坐席,犹箕踞倾倚,威仪不肃,自纵适。” 唐 李白 《大鹏赋》:“不旷荡而纵适,何拘挛而守常。”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杜子春》:“钱既入手,心又翻然,纵适之情,又却如故。”词语解释:纵谭 拼音:zòng tán
见“ 纵谈 ”。
词语解释:纵谈 拼音:zòng tán
亦作“ 纵谭 ”。 犹畅谈。谓毫无拘束地谈论。 唐 权德舆 《酬别蔡十二见赠》诗:“中饮见逸气,纵谈穷化元。”《明史·文苑传四·徐渭》:“ 渭 角巾布衣,长揖纵谈。” 梁启超 《论湖南应办之事》:“闻 曾文正公 每日必有一小时与幕府纵谭。”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一章:“两个人山南海北地纵谈着,不觉谈到家事上来。”词语解释:纵脱 拼音:zòng tuō
(1).放纵,不受拘束。《庄子·天下》:“纵脱无行,而非天下之大圣。” 成玄英 疏:“纵咨脱略,不为仁义之德行,忘遗陈迹,故非宇内之圣人也。”
(2).释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湖主》:“既不见诛,何迟迟不赐纵脱?”词语解释:纵缓 拼音:zòng huǎn
松懈。《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二年》:“诸将以 吴 内附,意皆纵缓,独征南大将军 夏侯尚 益修攻守之备。”词语解释:纵囚 拼音:zòng qiú
旧时官府暂时释放在狱罪囚还家,限期自动归狱。史书载此,以为德政。 宋 欧阳修 撰《纵囚论》以为不足为治天下之常法。参阅《后汉书·独行传·戴封》、《新唐书·刑法志》。词语解释:纵容 拼音:zòng róng
对错误行为不加制止而任其发展。《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家长在家日,纵容了你;如今他出去了,少不得要还老娘的规矩。”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琴园梦略》:“汝家姑寧聋哑者,乃纵容婢子欺人耶!”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什么事都叫你这么纵容坏了的!”词语解释:纵臾 拼音:zòng yú
亦作“ 纵踊 ”。 怂恿;鼓动别人做坏事。《汉书·衡山王刘赐传》:“ 衡山王 以此恚,与 奚慈 、 张广昌 谋,求能为兵法候星气者,日夜纵臾王谋反事。” 颜师古 注:“ 如淳 曰:‘臾读曰勇。纵臾,犹言勉强也。’纵臾,谓奬劝也。”《新唐书·柳宗元传》:“增以騶虞、神鼎,胁驱纵踊,俾东之 泰山 、 石閭 ,作大号谓之‘封禪’,皆《尚书》所无有。”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说秦蜀》:“观此二事,皆 卢生 稔其恶,又纵臾之,特方伎之流耳,岂所谓儒者哉!”词语解释:纵衡 拼音:zòng héng
见“ 纵横 ”。
词语解释:纵横 拼音:zòng héng
亦作“ 纵衡 ”。
(1).肆意横行,无所顾忌。《后汉书·耿弇传》:“诸将擅命於畿内,贵戚纵横於都内。”《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一夫纵衡,则城池自夷,岂不危哉!” 李善 注:“一夫谓 董卓 也。《汉书》曰:‘纵,恣意。’衡,古‘横’字。”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奸佞》:“陛下宜及少壮,恣意作乐,纵横行之,即是一日快活敌千年。” 清 吴伟业 《雁门尚书行》:“读书致身取将相, 关 西鼠子方纵横。”
(2).雄健奔放。 汉 刘桢 《赠五官中郎将》诗之四:“君侯多壮思,文雅纵横飞。”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一:“ 庾信 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世人论诗多以 太白 之纵横超逸为变,而以 杜陵 之整齐严肃为正。” 欧阳山 《苦斗》六六:“六个人开怀畅叙,议论纵横。”
亦作“ 纵衡 ”。
(1).纵向和横向。南北曰纵,东西曰横;经曰纵,纬曰横。 唐 韩愈 《送李翱》诗:“譬如浮江木,纵横岂自知。”《花月痕》第八回:“ 荷生 便信马行来,原来是一座大寺院,门前古槐两株,蔽日参天,墙外是大池,纵横十亩。”
(2).多貌。《文选·左思〈吴都赋〉》:“钩饵纵横,网罟接绪。” 张铣 注:“纵横,言多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放歌行》:“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且遣使纵横,本非令典。” 清 吴伟业 《赠辽左故人》诗之五:“路出 西河 望八城,保宫老母泪纵横。”
(3).交错貌。 三国 魏 曹植 《侍太子坐》诗:“清醴盈金觴,肴饌纵横陈。” 宋 王安石 《即事》诗:“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明 归有光 《见村楼记》:“塘浦纵横,田塍如画。” 曹禺 等《胆剑篇》第四幕:“山下,阡陌纵横,河里畅流着花花的雨水。”
(4).杂乱貌。《孙子·地形》:“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 唐 孟郊 《吊国殇》诗:“徒言人最灵,白骨乱纵横。” 宋 延寿 《万善同归集》卷六:“心空则一道清净,心有则万境纵横。”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几上设色小碟,纵横狼藉。”
(5).分散貌。《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纵横骆驛,各有所趣。” 李善 注:“纵横,四散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琴瑟纵横散,舞衣不復缝。”
(6).合纵连横的节缩语。《淮南子·览冥训》:“纵横间之,举兵而相角。” 高诱 注:“ 苏秦 约纵, 张仪 连横。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合为横,故曰纵成则 楚 王,横成则 秦 帝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主父偃 者, 齐 临菑 人也。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纵横之士,欲以唇吻奏功,遂竞为美辞,以动人主。”
(7).横竖,反正。《朱子语类》卷三:“纵横在这里,以屈伸往来之气言之,则来者为神,去者为鬼。” 郭沫若 《水平线下·到宜兴去》:“纵横是做装饰品的,弄得好看一点,觉得于自己的面子上也还可以过得下去罢?”
词语解释:纵衡 拼音:zòng héng
见“ 纵横 ”。词语解释:纵荡 拼音:zòng dàng
恣纵放荡。 唐 无名氏 《李林甫外传》:“时 李公 堂叔为库部郎中在京,遂诣叔父。以其纵荡,不甚纪録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国初荫叙》:“今任宦子孙,富豪者多纵荡丧身。”词语解释:纵理入口 拼音:zòng lǐ rù kǒu
旧时相术家称人面部鼻端两旁之肌肤纵纹衔接口边为“纵理入口”,认为是饿死之相。 汉 王充 《论衡·骨相》:“ 许负 指其( 周亚夫 )口,有纵理入口,曰:‘此饿死法也。’”《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少年时,贫落未遇。有人相他纵理入口,法当饿死。”词语解释:纵虎出匣 拼音:zòng hǔ chū xiá
见“ 纵虎出柙 ”。
词语解释:纵虎出柙 拼音:zòng hǔ chū xiá
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 辽王 托克托 ,乘国有隙,诛屠骨肉……如令归藩,譬之纵虎出柙。” 钱基博 《吴禄贞传》:“ 禄贞 武烈过人,倘资之兵使去,是纵虎出柙也,一旦有变,不可復縶矣。”亦作“ 纵虎出匣 ”。 明 唐顺之 《咨总督都御史胡牌》:“若乘月黑潮满之夜,驾船衝出港门,及扛船随处下海……是谓纵虎出匣,祸岂胜言。”词语解释:纵裂 拼音:zòng liè
三叶虫体的纵裂之一或眉间横裂之一词语解释:纵贯 拼音:zòng guàn
笔直通过去。例如:大运河纵贯南北。词语解释:纵溢 拼音:zòng yì
恣肆过度。《晋书·外戚传序》:“干时纵溢者必以凶终,守道谦冲者永保贞吉。”词语解释:纵深 拼音:zòng shēn
(1).军队作战地域纵向的深度。 刘白羽 《一个战斗英雄的传记》五:“一营突破,二营立刻向纵深发展。”
(2).用于其他地区的纵向长度或深度。 侯金镜 《漫游小五台·峰回路转》:“这里的耕作区叫 董家站 ,纵深三十五里,辖五个村,一共才五百多人口。”词语解释:纵虎归山 拼音:zòng hǔ guī shān
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放走凶强的敌人,留下祸根。《三国演义》第二一回:“ 程昱 曰:‘昔 刘备 为 豫州 牧时,某等请杀之,丞相不听;今日又与之兵,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 曹禺 《王昭君》第四幕:“放了单于,就是纵虎归山,以后难制。”词语解释:纵虎出柙 拼音:zòng hǔ chū xiá
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 辽王 托克托 ,乘国有隙,诛屠骨肉……如令归藩,譬之纵虎出柙。” 钱基博 《吴禄贞传》:“ 禄贞 武烈过人,倘资之兵使去,是纵虎出柙也,一旦有变,不可復縶矣。”亦作“ 纵虎出匣 ”。 明 唐顺之 《咨总督都御史胡牌》:“若乘月黑潮满之夜,驾船衝出港门,及扛船随处下海……是谓纵虎出匣,祸岂胜言。”词语解释:纵队 拼音:zòng duì
(1).纵长的队形。 艾青 《“好!”》诗:“必须以十路纵队的形式前进,全世界的人们都在看着我们。”
(2).军队编制单位之一。相当于军。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七章:“这个同志跟咱们纵队抬担架三个月,钻过 陇 东的森林,过过 三边 的沙漠。”词语解释:纵风止燎 拼音:zòng fēng zhǐ liáo
用鼓风的方法灭火。比喻本欲消弭其事,却反而助长其声势。 隋 王通 《中说·问易》:“ 真君 、 建德 之事,适足推波助澜,纵风止燎尔。” 宋 欧阳修 《王国风解》:“ 幽平 而后,有如 宣王 者出,则礼乐征伐不自诸侯,而《雅》《颂》未可知也。奈何推波助澜,纵风止燎乎!”词语解释:纵麑 拼音:zòng ní
汉 刘向 《说苑·贵德》:“ 孟孙 猎得麑,使 秦西巴 持归。其母随而鸣, 秦西巴 不忍,纵而与之。 孟孙 怒而逐 秦西巴 。居一年,召以为太子傅。左右曰:‘夫 秦西巴 有罪於君,今以为太子傅,何也?’ 孟孙 曰:‘夫以一麑而不忍,又将能忍吾子乎?’”事又见《韩非子·说林上》、《淮南子·人间训》等。麑,幼鹿。后常用为形容仁爱之典。词语解释:纵鹤放龟 拼音:zòng hè fàng guī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载 宋 赵抃为 官清廉,清德服世,始除帅 成都 ,单马就道,以一琴、一鹤、一龟自随, 蜀 人安其政。后自 越 再移 蜀 ,先放鹤,过 泗州 渡 淮 ,复投龟于 淮 。既入见帝。帝问:“卿前以匹马入 蜀 ,所携独琴、鹤,廉者固如是乎?”后遂以“纵鹤放龟”为居官清廉之典。词语解释:纵踊 拼音:zòng yǒng
见“ 纵臾 ”。
词语解释:纵臾 拼音:zòng yú
亦作“ 纵踊 ”。 怂恿;鼓动别人做坏事。《汉书·衡山王刘赐传》:“ 衡山王 以此恚,与 奚慈 、 张广昌 谋,求能为兵法候星气者,日夜纵臾王谋反事。” 颜师古 注:“ 如淳 曰:‘臾读曰勇。纵臾,犹言勉强也。’纵臾,谓奬劝也。”《新唐书·柳宗元传》:“增以騶虞、神鼎,胁驱纵踊,俾东之 泰山 、 石閭 ,作大号谓之‘封禪’,皆《尚书》所无有。”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说秦蜀》:“观此二事,皆 卢生 稔其恶,又纵臾之,特方伎之流耳,岂所谓儒者哉!”词语解释:纵绥 拼音:zòng suí
追赶败退的军队。《司马法·仁本》:“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词语解释:纵黍尺 拼音:zòng shǔ chǐ
古代长度计算单位。以中等黍粒为准,百黍纵向长度相累为一尺。《宋史·律历志四》:“ 照 以纵黍累尺…… 瑗 以横黍累尺。”纵黍尺后为营造尺,横黍尺后为律尺。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尺》:“《会典》云:‘纵黍尺当横黍尺一尺二寸三分四釐五毫七丝一忽三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