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庚平声 [héng xíng,行走][héng,纵横][gēng,更改][bīng bìng,相从也,合也,兼也][líng,使令][zhēng,正月][chéng,盛受][zhēng][chēng][详注1][cāng chen][音彭、祊。《说文》所以辅弓弩者。][héng][péng][qīng][qióng][音傖。搶攘,亂貌。][详注2][zhēng][hēng][tāng][xíng][chéng][míng][chēng][zhēng kēng][衆也,疾也。][zhēng][详注3][yíng hōng]櫿[音庚。《说文》秦晋谓坑为埂。]


注1:枪 《集韵》《韵会》楚耕切《正韵》抽庚切,音峥。《尔雅·释天》彗星为欃枪。亦叶音锵。《宋·谢瞻·张子房诗》婉婉幕中画,辉辉天业昌。鸿门销薄蚀,垓下陨欃枪。
注2:拼 俗拚字。又《唐韻》北萌切,音繃。與抨同。又《集韻》披耕切,音怦。《爾雅·釋詁註》拼荓同。詩大雅,荓云不逮。又有隨從之義。
注3:黾 《集韻》《類篇》眉耕切,音盲。地名。《史記·春申君傳》秦踰黽隘之塞而攻楚。《正義曰》黽隘之塞在申州。
末字词组
八纮朱纮九纮恢纮纩纮   
帝纮地纮北纮絣纮玄纮   

词语解释:八纮  拼音:bā hóng
(1).八方极远之地。《淮南子·墬形训》:“九州之外,乃有八殥……八殥之外,而有八紘,亦方千里。” 高诱 注:“紘,维也。维落天地而为之表,故曰紘也。” 汉 刘桢 《赠徐干》诗:“兼烛八紘内,物类无偏颇。” 唐 张碧 《鸿沟》诗:“毒龙衔日天地昏,八紘靉靆生愁云。”
(2).泛指天下。《旧唐书·崔慎由传》:“早致万乘归京,以副八紘恳望。” 宋 范仲淹 《六官赋》:“王者富有八紘,君临万国。”
词语解释:帝纮  拼音:dì hóng
王道;帝王治国的纲纪。《文选·班固〈答宾戏〉》:“方今大 汉 ,洒埽羣秽,夷险芟荒,廓帝紘,恢皇纲。” 吕向 注:“廓,开也;恢,大也。言开大五帝三皇之纲纪也。”
词语解释:朱纮  拼音:zhū hóng
古代天子冠冕上的红色系带。《周礼·夏官·司马》:“弁师掌王之五冕……皆五采玉十有二,玉笄朱紘。” 郑玄 注:“朱紘,以朱组为紘也。”《礼记·礼器》:“ 管仲 鏤簋,朱紘,山节藻棁,君子以为滥矣。” 郑玄 注:“朱紘,天子冕之紘也,诸侯青组紘,大夫士当緇组紘,纁边。”《南齐书·武帝纪》:“十二月丁酉,詔曰:‘鸣青鸞於东郊,冕朱紘而莅事。’”
词语解释:地纮  拼音:dì hóng
犹地维。古谓地有八紘。 唐 柳宗元 《铙歌鼓吹曲·泾水黄》:“顿地紘,提天纲。”
词语解释:九纮  拼音:jiǔ hóng
广阔的空间。 明 李东阳 《题鲁京尹所藏双鹰图》诗:“两鹰角立如争雄,周旋九紘隘八极。”
词语解释:北纮  拼音:běi hóng
传说中北方极远之地的山名。八紘之一,即 委羽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消摇乎襄羊,降集乎 北紘 。”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淮南子》云:八泽之外,乃有八紘。北方之紘曰 委羽 。”
词语解释:恢纮  拼音:huī hóng
犹恢弘。《觚賸续编·圣武成功诗》引 清 徐秉义 《圣武成功》诗之一:“恊律姚风奏,恢紘似日悬。”参见“ 恢弘 ”。
词语解释:恢弘  拼音:huī hóng
亦作“ 恢宏 ”。亦作“ 恢閎 ”。
(1).发扬;扩大。《书序》:“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轨范也。”《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唐 柳宗元 《太白山祠堂碑》:“邑令 裴均 ,临事有恪,革去狭陋,恢閎栋宇。”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骈俪二》:“与天子争是非,恢宏事业;为人材别哀正,充扩初心。” 郭沫若 《文艺论集续集·文艺家的觉悟》:“我始终劝他们多读两本书,把自己的见识稍稍恢宏一下。”
(2).博大,宽宏。《晋书·卞壸传》:“诸君以道德恢弘,风流相尚,执鄙吝者,非 壼 而谁?”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一折:“志量恢弘纳百川,遨游四海结英贤。” 明 宋濂 《吴公行状》:“日与公卿接,所见益恢宏。” 董必武 《西安得林老信再次前韵》:“帝都自古説 长安 ,气象恢閎有万千。”
词语解释:絣纮  拼音:bīng hóng
拉弓发箭声。《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扫我虏於山川,但劳隻箭;静妖纷(氛)於紫塞,不假絣紘。” 蒋礼鸿 通释引 徐复 曰:“絣紘,叠韵字,为张弦发射声。”
词语解释:纩纮  拼音:kuàng hóng
古时帝王冠冕左右悬垂耳塞的带子。《晏子春秋·外篇上九》:“冕前有旒,恶多所见也;纊紘珫耳,恶多所闻也。”
词语解释:玄纮  拼音:xuán hóng
黑色的帽带。《隋书·礼仪志四》:“ 后齐 皇帝加元服……太保加冕,侍繫玄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