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卦去声 [chuài zuō][bài][jiè xiè][详注1][ài][jiè][乙界切,音餲。与噫同。《说文》饱食息也。][yè][快也][è][zhài][ài]浿[zhài][《广韵》《集韵》苦怪切,音蒯。亦笼也。]

[详注2][详注3][详注4][bà]


注1:晒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所卖切。《玉篇》暴乾物也。
注2:画 音话。《尔雅·释言》画形也。《注》画者为形像。《释名》画,挂也。以五色挂物象也。《周礼·天官·典丝》凡祭祀共黼画组就之物。《疏》凡祭服皆画衣绣裳。《仪礼·乡射礼》大夫布侯,画以虎豹。士布侯,画以鹿豕。 又官名。《后汉·百官志》画室署长一人,四百石,黄绶。
注3:杀 《广韵》《集韵》《韵会》所界切,音铩。降也,减削也。《周礼·秋官·象胥》国新杀礼,凶荒杀礼。《礼·大传》五世而缌杀同姓也。又《礼器》礼不同,不丰不杀。又《正韵》所卖切,音晒。义同。
注4:嗄 shà,音隘。《广韵》声败。《集韵》气逆也。楚人谓啼极无声为嗄。又《集韵》乙界切,噫去声。亦气逆也。或作噎。
末字词组
治繲走繲      

词语解释:治繲  拼音:zhì jiè
洗涤衣物。《庄子·人间世》:“挫鍼治繲,足以餬口。” 成玄英 疏:“治繲,洗浣也。”
词语解释:走繲  拼音:zǒu jiè
即走解。骑者在马上表演技艺。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五月·天坛》:“帝京午节,极胜游览。或南顶城隍庙游迴,或午后家宴毕,仍修射柳故事,於 天坛 长垣之下,骋骑走繲。” 清 无名氏 《燕台口号》之十一:“ 白云观 里闹无端,走马何曾缚锦鞍。”原注:“正月十九日, 白云观 有走繲之戏。”参见“ 走解 ”。
词语解释:走解  拼音:zǒu jiě
骑者在马上表演技艺。古代百戏之一。约起于 金 元 之时,初为宫廷之戏,后泛称马上的技艺表演。 明 彭时 《彭公笔记》:“五月五日,赐文武官走驃骑于后苑。其制:一人骑马执旗引於前,二人驰马继出,呈艺於马上,或上或下,或左或右,腾掷蹻捷,人马相得,如此者数百骑,后乃为胡服臂鹰走犬围猎状,终场,俗名曰走解。而不知所自始,岂 金 元 之遗俗歟!令每岁一举之,盖以训武也。观毕,赐宴而回。”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列朝二·端阳》:“盖沿 金 元 之俗,命御马监勇士驰马走解,不过御前一逞迅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