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縻绠 拼音:mí gěng
绳索。 唐 贾岛 《戏赠友人》诗:“笔砚为轆轤,吟咏作縻綆。” 陈三立 《江行杂感》诗之一:“中宵鐙火辉,有涕如縻綆。”词语解释:縻絷 拼音:mí zhí
拘禁。《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取金之事,虚实难明,今一旦代之,或惧罪逃逸;若加縻縶,则自 郧公 以下,莫不惊疑。” 胡三省 注:“谓繫缚也。”词语解释:縻粃
牵牛的缰绳词语解释:縻烂 拼音:mí làn
犹糜烂。縻,通“ 靡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盖当时局縻烂,兵事掣肘,杀身无补忠孝,宜完留其身以有待,亦儒臣进退之义。”词语解释:縻络 拼音:mí luò
拘囚。 唐 沉亚之 《旌故平卢军节士》:“ 航 本 莱 人,尝以气敢闻於 平卢军 。及 师道 欲叛,尽縻络敢士,故 航 在名中。”词语解释:縻系 拼音:mí xì
拘禁;捆缚;牵制。 唐 李朝威 《柳毅传》:“上帝以寡人有薄德於古今,遂宽其同气之罪。然犹縻繫于此,故 钱塘 之人,日日候焉。”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筌蹄笱》:“係蹄者,以绳为机,縻繫其蹄也。决蹯者,知其縻繫不可復解,故自剔去其足。”《明史·沐英传》:“今悉发诸酋从军,縻繫之,而多设营堡,制其出入,授首必矣。”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凡如是者,盖不止笞击縻繫,易於毛角而已。”词语解释:縻纼 拼音:mí zhèn
牵牛的缰绳。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安国》:“及觉,二牛之縻紖不断,如被解脱,则已窜矣。”词语解释:縻漫 拼音:mí màn
指畦堰损碎浸漫。縻,通“ 靡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县东北数十里,有 屈原 旧田宅,虽畦堰縻漫,犹保 屈田 之称也。”词语解释:縻军 拼音:mí jūn
指受牵制而不能灵活机动的军队。《孙子·谋攻》:“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 李筌 注:“縻,绊也。不知进退者,军必败,如绊驥足无驰骤也。”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九军阵法》:“兼九军共以一驻队为篱落,则兵不復可分。如九人共一皮,分之则死,此正 孙武 所谓‘縻军’也。”词语解释:縻职 拼音:mí zhí
被职务牵制束缚。 唐 元稹 《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旧疾暴加,不数日而亹作。 陆君 縻职他县,至则无及矣。”词语解释:縻费 拼音:mí fèi
耗费;浪费。縻,通“ 靡 ”。《广弘明集》卷二八引 北齐 魏收 《为武成帝以三台官为大兴圣寺诏》:“有司过实,匠人逞功,氓庶劳止,縻费难量。” 唐 刘禹锡 《论废楚州营田表》:“今则徒有縻费,鲜逢顺成。”《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九年》:“言其凋弊之因……有纲运水脚钱之縻费。” 清 黄景仁 《春风袅娜·中秋夜使院对月》词:“闻题句,縻费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