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六御去声 [chù,处所,名词][yù,告也][详注1][yù,参与][详注2][xū][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粗去声。楚利也。又木名。出历山。][详注3][详注4][详注5]


注1:如 亦若也。举去声。《东方朔·七谏》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众人之难信兮,愿离情而远举。
注2:除 音箸。《诗·唐风》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传》除,去也。又《小雅》风雨攸除,鸟䑕攸去,君子攸芋。又《小雅》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传》除,开也。
注3:女 《广韵》《集韵》《韵会》尼据切,茹去声。以女妻人曰女。《书·尧典》女于时。
注4:狙 叚借爲覻字而後讀去聲。周禮蜡氏注。狙司卽覻伺也。倉頡篇曰。狙,伺候也。史,漢。狙擊秦皇帝。伏虔,應劭,徐廣皆曰。狙,伺也。方言。自關而西曰素。或曰狙。郭注云。狙,伺也。此皆千恕切。
注5:椐 音据。《诗·大雅》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末字词组
飞絮飘絮咏絮白絮吐絮茧絮棉絮吹纶絮
柳絮泥絮烟絮苔絮纩絮谢家轻絮巾絮绵絮
风絮盐絮沾泥絮漂絮霜絮话絮挦绵扯絮被絮
落絮粉絮缯絮击絮丝絮会絮烦絮叨絮
花絮弱絮方絮杨絮韦絮聒絮繁絮琐絮
雪絮故絮金絮布絮玉絮露花风絮缊絮天公絮
败絮鸡絮冒絮絮絮散絮吟盐咏絮咶絮 

词语解释:飞絮  拼音:fēi xù
飘飞的柳絮。 北周 庾信 《杨柳歌》:“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復青丝马尾垂。” 宋 辛弃疾 《摸鱼儿》词:“算只有殷勤,画簷蛛网!尽日惹飞絮。” 巴金 《寒夜》一:“他一个人站在方桌前,茫然望着白粉壁,他什么也看不见,他的思想像飞絮似地到处飘。”
词语解释:柳絮  拼音:liǔ xù
(1).柳树的种子。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因以为称。 南朝 梁 庾肩吾 《春日》诗:“桃红柳絮白,照日復随风。” 唐 杜甫 《绝句漫兴》之五:“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宋 苏轼 《和孔密州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红楼梦》第七一回:“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的东西,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説好了,才不落套。” 杨朔 《〈铁流〉的故事》:“窗外满地正照耀着暖洋洋的太阳光,漫天正飞舞着软绵绵的柳絮。”
(2).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谢太傅 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 胡儿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 无奕 女,左将军 王凝之 妻也。” 刘孝标 注引《妇人集》:“ 谢夫人 名 道藴 ,有文才。所著诗、赋、誄、颂传於世。”后遂以“柳絮”为典,多指才女或佳句。 元 王逢 《读余季女〈怀其夫水宗道诗〉序》:“ 余季女 ……赘同郡 水宗道 。甫踰月, 水 具见 余 水迈柳絮,学不彼若,輒辞归,闭门读书,久不返。” 宋 苏轼 《谢人见和前篇》之二:“渔翁句好真堪画,柳絮才高不道盐。”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声落梁尘,词超柳絮。愿賡一曲,博笑大方。”
(3).喻指雪花。《水浒传》第九三回:“是夜刮起东北风,浓云密布,纷纷洋洋,降下一天大雪。明日,众头领起来看时,但见:纷纷柳絮,片片鹅毛。” 明 无名氏 《贫富兴衰》第一折:“四野云迷,雪花飘坠,长空内,柳絮纷飞,裁剪的鹅毛碎。”
词语解释:风絮  拼音:fēng xù
随风飘悠的絮花。多指柳絮。 唐 薛能 《折杨柳》诗之二:“閒想 习池 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 宋 陆游 《柳》诗之二:“只恐无情堤上柳,又将风絮送春归。” 明 刘基 《漫成》诗之四:“不禁风絮乱,寂寞掩重帘。”
词语解释:落絮
落下的丝絮。比喻飘落的柳絮;比喻飘落的雪花
词语解释:花絮  拼音:huā xù
(1).白而轻柔的花。多指柳絮。 南朝 梁简文帝 《咏柳》:“花絮时随鸟,风枝屡拂尘。” 宋 柳永 《迷神引》词:“时觉春残,渐渐飘花絮。” 清 陈维崧 《永遇乐·送园次归吴兴和澹心韵》词:“踏臂狂歌,掉头长啸,万事总随花絮。” 管桦 《故乡》:“散布在田野上的人群,正在飞舞的花絮中播种。”
(2).比喻各种有趣的零碎新闻。多用做新闻报导的标题。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未带地图的旅人》:“联络官每天都举行新闻发布会,但‘透露’的都是些花絮,诸如三巨头午餐席上的菜谱。”如:大会花絮;球场花絮。
词语解释:雪絮  拼音:xuě xù
(1).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谢太傅 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 胡儿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后因以“雪絮”称柳絮。 唐 元稹 《春馀遣兴》诗:“餘英间初实,雪絮縈蛛网。” 宋 苏轼 《闻捷》诗:“故知 无定河 边柳,得共中原雪絮春。” 宋 晁补之 《诉衷情·送春》词:“惊雪絮,满天涯。送春赊。”
(2).称雪。 海默 《突破临津江》:“雪坡上露出的落叶梢头,被雪絮挂连在一起,直到深涧。”
词语解释:败絮  拼音:bài xù
破旧的棉絮。 晋 陶潜 《与子俨等疏》:“余尝感 孺仲 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 唐 裴说 《冬日作》诗:“糲食拥败絮,苦吟吟过冬。” 刘半农 《扬鞭集·学徒苦》:“食则残羹不饱,夏则无衣,冬衣败絮!”
词语解释:飘絮
随风飞舞的柳絮
词语解释:泥絮  拼音:ní xù
沾泥的柳絮。比喻沉寂之心。 郁达夫 《奉答长嫂兼呈曼兄》诗之三:“垂教殷殷意味长,从今泥絮不多狂。春风 廿四桥 边路,悔作烟花梦一场。”参见“ 沾泥絮 ”。
词语解释:沾泥絮  拼音:zhān ní xù
沾泥的柳絮不再飘飞,比喻心情沉寂不复波动。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三:“ 东坡 在 徐州 , 参寥 自 钱塘 访之, 坡 席上令一妓戏求诗, 参寥 口占一絶云:‘多谢尊前窈窕娘,好将幽梦恼 襄王 。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东风上下狂。’” 元 许谦 《次韵丘以道》之三:“心事沾泥絮,生涯逐浪萍。”
词语解释:盐絮  拼音:yán xù
(1).《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载: 谢安 侄女 道韫 ,才思敏捷,尝居家遇雪, 安 曰:“何所似也?” 安 兄子 朗 曰:“散盐空中差可拟。” 道韫 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 十分赞赏。后因以“盐絮”指美好的诗句。 宋 苏轼 《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之二:“乞得 汤休 奇絶句,始知盐絮是陈言。”
(2).以指诗才。 宋 李清照 《青玉案》词:“盐絮家风人所许,如今憔悴,但餘双泪,一似黄梅雨。”
词语解释:粉絮  拼音:fěn xù
(1).洁白的丝绵。《宋书·天文志三》:“十月,客星白如粉絮,在太微西。”
(2).指柳絮。 宋 梅尧臣 《送胥平叔太博通判湖州》诗:“东风欲粉絮,相逐江上头。” 清 吴伟业 《圆圆曲》:“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3).指丝绵做成的粉扑,用以蘸粉敷面。 北周 庾信 《镜赋》:“悬媚子於搔头,拭釵梁於粉絮。” 倪璠 注:“粉絮,即俗粉扑,用绵为之也。言釵梁用粉絮拭之,其色光明也。”
词语解释:弱絮  拼音:ruò xù
(1).轻柔的柳絮。 唐 唐彦谦 《汉代》诗:“联诗徵弱絮,思友咏甘蕉。”
(2).喻妓女。 宋 秦观 《春日杂兴》诗之六:“娉娉弱絮堕,圉圉文魴驰。” 清 钮琇 《觚賸·河东君》:“夫 河东君 ( 柳如是 )以泥中弱絮,识所依归,一旦遭家不造,殉义从容。”
词语解释:故絮  拼音:gù xù
旧絮;败絮。《晋书·周顗传》:“ 敦 使 繆坦 籍 顗 家,收得素簏数枚,盛故絮而已。”《宋史·胡交修传》:“昔人谓甑有麦饭,床有故絮,虽 仪 秦 説之不能使为盗。”
词语解释:鸡絮  拼音:jī xù
鸡和用酒浸的绵絮。相传 汉 徐穉 以此祭奠 黄琼 。见《后汉书·徐穉传》。 宋 刘克庄 《风入松》词:“昔人徒步陈鸡絮,愧公家,僕马觥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有 蜀 人 史叔夜 者,怀鸡絮,号慟墓前,其家大喜,因厚遗之。”参见“ 隻鸡絮酒 ”。
词语解释:只鸡絮酒  拼音:zhī jī xù jiǔ
《后汉书·徐稺传》:“ 徐稺 尝为太尉 黄琼 所辟,不就。及 琼 卒归葬, 稺 乃负粮徒步到 江夏 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 李贤 注:“ 谢承 《书》曰:‘ 稺 诸公所辟虽不就,有死丧负笈赴弔。常於家豫炙鸡一隻,以一两緜絮渍酒中,暴乾以裹鸡,......以水渍緜使有酒气,斗米饭,白茅为藉,以鸡置前,醊酒毕,留謁则去,不见丧主。’”后遂以“隻鸡絮酒”谓以菲薄祭品悼念亡友。 宋 陆游 《闻王嘉叟讣报有作》诗:“隻鸡絮酒纵有时,双鱼素书长已矣。” 清 无名氏 《帝城花样·韵香传》:“以隻鸡絮酒酬 韵香 , 韵香 必含笑於九泉。”
词语解释:咏絮  拼音:yǒng xù
东晋 谢道韫 曾以“柳絮因风起”的诗句比拟雪花飞舞,其叔父 谢安 大为赞赏。见《晋书·列女传·谢道韫》。后以“咏絮”为称扬女子能诗善文之典。 清 钱谦益 《许夫人啸雪庵诗序》:“以 薛瑶 噉香之质,挟 谢韞 咏絮之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谢太傅 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 胡儿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 谢道韞 )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后因以为女子有诗才之典。 南唐 张泌 《碧户》诗:“咏絮知难敌,伤春不易裁。” 清 秋瑾 《谢道韫》诗:“咏絮辞何敏,清才扫俗氛。可怜 谢道韞 ,不嫁 鲍参军 。”
词语解释:烟絮  拼音:yān xù
飘忽如烟的柳絮。 清 朱彝尊 《消息·度雁门关》词:“垂杨老,东风不管,雨丝烟絮。”
词语解释:沾泥絮  拼音:zhān ní xù
沾泥的柳絮不再飘飞,比喻心情沉寂不复波动。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三:“ 东坡 在 徐州 , 参寥 自 钱塘 访之, 坡 席上令一妓戏求诗, 参寥 口占一絶云:‘多谢尊前窈窕娘,好将幽梦恼 襄王 。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东风上下狂。’” 元 许谦 《次韵丘以道》之三:“心事沾泥絮,生涯逐浪萍。”
词语解释:缯絮  拼音:zēng xù
缯帛丝绵。亦指缯帛丝绵所制衣服。《史记·匈奴列传》:“初, 匈奴 好 汉 繒絮食物。”《后汉书·杜茂传》:“又发委输金帛繒絮供给军士,并赐边民。” 唐 白居易 《赠内》诗:“繒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皇甫真人》:“ 皇甫真人 ,号为有道术,善风鑑。 高宗 间因大雪中召入,以手提其所衣繒絮至数袭,谓 皇甫 曰:‘先生何怕冷耶?’”
词语解释:方絮  拼音:fāng xù
絮纸;纸。《初学记》卷二一引 汉 服虔 《通俗文》:“方絮曰纸。”《文房四谱》卷四引 唐 段成式 《与温庭筠云蓝纸绝句》序:“红方絮中,更拟相思之曲。” 宋 吴淑 《纸赋》:“方絮之体,平滑如砥。”
词语解释:金絮  拼音:jīn xù
银两与绢。 汉 贾谊 《治安策》:“今 匈奴 嫚侮侵掠,至不敬也,为天下患,至亡已也,而 汉 岁致金絮采繒以奉之。” 宋 陆游 《陇头水》诗:“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輦金絮输胡羌。” 钱仲联 校注引《宋史·高宗纪》:“﹝ 绍兴 十一年十一月﹞与 金国 和议成,立盟书,约以 淮水 中流画疆,割 唐 邓 二州畀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词语解释:冒絮  拼音:mào xù
头巾。《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文帝 朝,太后以冒絮提 文帝 。” 裴駰 集解引 晋灼 曰:“《巴蜀异志》谓头上巾为冒絮。” 清 黄遵宪 《八用前韵》:“跪地习闻提冒絮,夺门祸遂起萧墙。”亦指戴头巾。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九:“千里马, 寧远 所献,髮拳紫色,状如八骏,乘者必衣裘冒絮……坠然而去,唯闻耳傍风声。”
词语解释:白絮  拼音:bái xù
(1).指棉花。 元 熊磵石 《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
(2).泛指白色花絮。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刘寄奴草》:“花罢有白絮,如苦蕒花之絮。”
(3).比喻像白絮似的东西。 清 刘瀛 《珠江奇遇记》:“东风飘白絮,春雨湿红襟。”此喻杨花。 毛泽东 《冬云》诗:“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此喻白雪。 陈毅 《忆江南·莫干山纪游词》:“ 莫干 好,雨后看堆云。片片层层铺白絮,有天无地剩空灵。”此喻白云。
词语解释:苔絮  拼音:tái xù
水中青苔。 唐 李贺 《南园》诗之十一:“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牵苔絮长蒓花。” 王琦 汇解:“苔絮,水中青苔初生如乱髮,积久日厚,状如胎絮。”
词语解释:漂絮  拼音:piǎo xù
漂洗丝棉絮。一说在水中击絮。 宋 高似孙 《纬略》卷十一:“漂絮,击絮也。 宋景文公 诗‘药有不龟方,击絮管无妨’,亦以漂为击也。”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繄桑饿夫,倒戈以卫 宣子 ;漂絮老媪,进食而哀王孙。”
词语解释:击絮  拼音:jī xù
捶击绵絮。 汉 袁康 《越绝书·荆平王内传》:“ 子胥 遂行,至 溧阳 界中,见一女子,击絮於 瀨水 之中。 子胥 曰:‘岂可得託食乎?’女子曰:‘诺。’即发簞饭,清其壶浆而食之。 子胥 食已而去,谓女子曰:‘掩尔壶浆,毋令之露。’女子曰:‘诺。’ 子胥 行五步,还顾,女子自纵於 瀨水 之中而死。”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作“击绵”。后用以为典实。 清 陈维崧 《浣溪沙·投金濑怀古》词:“击絮人纔怜 伍员 , 浣纱溪 又产 夷光 ,英雄生死繫红粧。”
词语解释:杨絮  拼音:yáng xù
柳絮。《中国谚语资料·农谚》:“杨絮落,栽山药。”
词语解释:布絮  拼音:bù xù
(1).布和丝绵。 汉 桓宽 《盐铁论·本议》:“间者,郡国或令民作布絮,吏恣留难,与之为市。”
(2).泛指棉衣。 唐 白居易 《村居苦寒》诗:“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词语解释:絮絮  拼音:xù xù
(1).语繁不断貌。 清 黄景仁 《八月十四夜偕华峰放舟城东醉归歌此》:“谓我兀坐不解事,絮絮訾我如热譫。”《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 十三妹 ﹞凭他絮絮的问,只鼓着个小腮帮子儿,一声儿不哼。” 鲁迅 《彷徨·祝福》:“而且仍然是 卫老婆子 领着,显出慈悲模样,絮絮的对四婶说。”
(2).连绵不绝貌。 明 袁宏道 《云影字解》:“余尝登高巖,见其絮絮然沾吾衣屨也。”
词语解释:吐絮  拼音:tǔ xù
(1).棉桃成熟裂开,露出棉絮。 碧野 《在葱岭下》:“棉田里的棉桃又大又密,有的已经开始吐絮了。”
(2).指柳树、芦苇等植物开花后结子。因所结的子带有絮状白色绒毛,故称。 唐 吴融 《汴上晚泊》诗:“柳寒难吐絮,浪浊不成花。”《小说选刊》1981年第6期:“绿柳吐絮,白杨飞花。”
词语解释:纩絮  拼音:kuàng xù
绵絮。 宋 司马光 《叙清河郡君》:“时天向寒,衾无纊絮。” 明 杨慎 《云中十二韵》:“雪深怀纊絮,月满忆刀鐶。” 明 何景明 《咏裘》:“意比綈袍恋,恩同纊絮温。”
词语解释:霜絮  拼音:shuāng xù
白棉絮。 前蜀 贯休 《寄高员外》诗:“冷冽苍黄风似劈,雪骨冰筋满瑶席。庭松流污相抵喫,霜絮重裘火无力。”
词语解释:丝絮  拼音:sī xù
即丝绵。《孟子·滕文公上》:“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史记·匈奴列传》:“ 匈奴 处北地,寒,杀气早降,故詔吏遗单于秫糱金帛丝絮佗物岁有数。” 唐 白居易 《重赋》诗:“繒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词语解释:韦絮  拼音:wéi xù
裹著在车轮外缘的皮革和丝绵。《汉书·霍光传》:“﹝太夫人 显 ﹞广治第室,作乘舆輦,加画绣絪冯,黄金涂,韦絮荐轮。”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御輦以韦缘轮,著之以絮。” 宋 梅尧臣 《冯子都》诗:“黄金画车屋,韦絮缘车轮。”
词语解释:玉絮  拼音:yù xù
比喻雪花。 宋 司马光 《雪霁登普贤阁》诗:“开门枝鸟散,玉絮堕纷纷。” 元 王仲元 《斗鹌鹑·咏雪》曲:“玉絮轻撏,琼苞碎打,粉叶飘扬,盐花乱撒。”
词语解释:散絮  拼音:sàn xù
喻飞雪。 唐 李建勋 《和元宗元日大雪登楼》:“狂洒玉墀初散絮,密黏宫树未妨花。”
词语解释:茧絮  拼音:jiǎn xù
丝绵。《梁书·孝行传·滕昙恭》:“隆冬不著蠒絮,蔬食终身。”
词语解释:谢家轻絮  拼音:xiè jiā qīng xù
指 晋 谢道韫 咏雪事,后以“谢家轻絮”作咏柳咏雪的典实。 唐 李商隐 《江东》诗:“今日春光太漂荡, 谢 家轻絮 沉郎 钱。”参见“ 谢家咏雪 ”。
词语解释:谢家咏雪  拼音:xiè jiā yǒng xuě
晋 太傅 谢安 ,尝于雪天与子侄集会论文赋诗。俄而雪骤, 安 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儿 谢朗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 谢道韫 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安 大笑乐。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后遂以“谢家咏雪”作为咏雪的典故。 唐 姚合 《杨柳枝词》之四:“ 谢 家咏雪徒相比,吹落庭前便作泥。”亦作“ 谢家拟雪 ”。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咏杨花》:“ 刘绩 《咏杨花诗》云:‘…… 谢 家拟雪真儿女,到处生虫不杀虫。’”亦省作“ 谢雪 ”。 唐 陆龟蒙 《重忆白菊》诗:“何惭 谢 雪清才咏,不羡 刘 梅贵主妆。”
词语解释:话絮  拼音:huà xù
比喻连续的话语。 周立波 《翻古》:“ 李二爹 笑了一笑,没有答理他的话,起身去喝了一口茶,又归原座,接续断了的话絮。”
词语解释:会絮  拼音:huì xù
聚集到一起絮语。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萧萧败叶辞芳树,切切寒蝉会絮。”
词语解释:聒絮  拼音:guō xù
唠叨;啰嗦。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二折:“老人家不晓事,耳根边只管聒絮,可知我染病哩。”《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夫人已自被小姐朝暮聒絮的要去拜佛,只得允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田子成》:“好客相逢,不理觴政,聒絮如此,厌人听闻!”
词语解释:露花风絮  拼音:lù huā fēng xù
带露的花,随风飘荡的柳絮。比喻妓女。 清 龚自珍 《暗香》词:“我是瑶华公子,从未识露花风絮。”
词语解释:吟盐咏絮
对盐吟咏女子的赞词
词语解释:棉絮  拼音:mián xù
(1).棉花的纤维。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请仙》:“不知是人与否,但把其臂,如握棉絮,力又微弱,纔四五牵扯,已汗出淫淫,娇喘不胜矣。”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六:“棉絮在上空飞扬着,好像在落雪。”
(2).用棉花纤维做成的可以絮衣被的胎。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我身上一件棉袄,三年没有换棉絮了。” 丁玲 《奔》:“床上,蜷在乱棉絮里的一个妇人也哼着问了:‘ 憨子 吗?’”
词语解释:巾絮  拼音:jīn xù
亦作“ 巾帤 ”。 头巾。《周礼·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 汉 郑玄 注:“燕衣服者,巾絮、寝衣、袍襗之属。”
词语解释:挦绵扯絮  拼音:xián mián chě xù
形容下大雪。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恰便似粉粧成殿阁楼臺,有如那撏绵扯絮随风洒。”《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那雪如撏绵扯絮,乱舞梨花。”
词语解释:烦絮  拼音:fán xù
(1).谓说话啰唆杂沓,不简洁。《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我在屏风后,都听得了,不必烦絮。” 清 李渔 《奈何天·形变》:“他话休烦絮。”
(2).繁杂。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三章:“事情是很零乱的,但咱 高增福 不嫌烦絮。”
词语解释:繁絮  拼音:fán xù
繁杂啰唆。《朱子语类》卷一三九:“六经治世之文也,如《国语》委靡繁絮,真衰世之文耳。”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焦仲卿诗》有数病:大略繁絮,不能举要,病一;粗丑不能出词,病二;頽顿不能整格,病三。”川剧《谭记儿》第三场:“连日公务多繁絮,实感夫人惠助力。”
词语解释:缊絮  拼音:wēn xù
乱麻旧絮。泛指粗陋的衣服。 唐 李华 《三贤论》:“曼都之姿,杂於憔悴,被緼絮,蒙萧艾,美丑夷伦,自以为陋。”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二》:“ 匈奴 得 汉 緼絮,驰荆棘中即裂,示不如氊貉之厚也。”
词语解释:咶絮  拼音:huài xù
絮叨;不停地叫。《中国歌谣资料·天下时尚南北徽池雅调》:“喜鹊儿不住在檐前咶絮,霎时间又往别处飞。”
词语解释:吹纶絮  拼音:chuī lún xù
(1).古代丝织品名。《后汉书·章帝纪》:“﹝建初二年﹞癸巳,詔 齐 相省冰紈,方空縠、吹纶絮。” 李贤 注:“纶,似絮而细,吹者,言吹嘘可成,亦纱也。”亦省作亦省作亦省作亦省作“吹纶”。 南朝 梁 张缵 《谢皇太子赉果然褥启》:“吹纶愧暖,挟纊慙温。”
(2).比喻柳絮。《艺文类聚》卷八九引 南朝 梁 元帝 《咏阳云楼檐柳》诗:“枝边通粉色,叶里映吹纶。”
词语解释:绵絮  拼音:mián xù
亦作“緜絮”。 指弹松的丝绵或棉花。《后汉书·徐穉传》“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 李贤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有死丧负笈赴弔,常於家豫炙鸡一隻,以一两緜絮渍酒中,暴乾以裹鸡。”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礼异》:“婚礼,纳采有……绵絮、长命缕、乾漆。绵絮,取其调柔也。”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翁鞋》:“《东郊土物诗》注云:‘北人冬月,履纳绵絮,臃肿粗坌,谓之翁鞋。’”
词语解释:被絮  拼音:bèi xù
衬在棉被中的棉絮。 艾青 《火把·旷野》诗:“而那些破烂的被絮,就像一堆泥土一样的灰暗而又坚硬啊!” 许杰 《惨雾》下:“他们也要用破旧的被絮,拿来浸在水里……预备着打仗时,可以做一个隐身的屏障。”
词语解释:叨絮  拼音:dāo xù
念叨;絮叨。 清 李果 《摸鱼子·和朱吉人雨中过太湖》词:“旧盟终在,许我共叨絮。” 清 吴兆骞 《念奴娇·家信至有感》词:“消受水驛山程,灯昏被冷,梦里偏叨絮。”
词语解释:琐絮  拼音:suǒ xù
形容语声细小而絮絮不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跳神》:“妇刺刺琐絮,似歌,又似祝;字多寡参差,无律带腔。”
词语解释:天公絮  拼音:tiān gōng xù
喻云。 宋 陶穀 《清异录·天文》:“云者,山川之气,今 秦陇 村民称为天公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