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四寒平声 [kān kàn][nán,艰难][guān,衣冠][gān,同干]竿[guān,观看][tán][详注1][pán][cuán][mán][zuān][fán,马头上的饰物,名词][pán][hán,可汗][gān gǎn][gān][详注2][同㙢。][pán][guān][音檀。触也。][dān][舍弃][hān][详注3][tuán][地名][huán][duān][详注4][tuán]


注1:漫 《集韵》《韵会》《正韵》谟官切,音瞒。水大貌。
注2:曼 音瞒。《博雅》曼曼,长也。《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注》曼,或作漫。
注3:敦 《广韵》度官切《集韵》《韵会》《正韵》徒官切,音团。《诗·豳风》有敦瓜苦。《传》敦,犹专专也。《疏》敦,是瓜系蔓之貌,言瓜系於蔓,专专然也。《释文》徒丹反。《朱传》音堆。 又《诗·大雅》敦彼行苇。《传》聚貌。《释文》徒端反。
注4:弁 音盘。与般同。乐也。《诗·小雅》弁彼鸒斯。《传》弁,乐也。
末字词组
环絙麻絙铁絙舞絙扳絙悬絙竹絙 

词语解释:环絙  拼音:huán gēng
犹圆缺。絙,弦。形容时光流逝不已。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信知后会时,日月屡环絙。”
词语解释:麻絙  拼音:má gēng
粗麻绳。《宋书·索虏传》:“虏以橦攻城, 夔 ( 竺夔 )募人力,於城上係大磨石堆之,又出於子堑中,用大麻絙张骨骨,攻车近城,从地道中多人力挽令折。”
词语解释:铁絙  拼音:tiě gēng
见“ 铁絚 ”。
词语解释:铁縆  拼音:tiě gēng
亦作“ 铁絙 ”。 铁索。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搏肉狼》:“太监 王振 第前,以铁絙繫一狼。” 明 陈邦瞻 《宋史纪事本末·蒙古陷襄阳》:“至 磨洪滩 以上, 元 兵布舟蔽江,无隙可入, 顺 等乘鋭断铁絚,攒杙数百,转战百二十里。”参见“ 铁索 ”。
词语解释:舞絙  拼音:wǔ gēng
走索技艺所用的粗绳。《文选·张衡〈西京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 三国 吴 薛综 注:“索上,长绳,繫两头於梁,举其中央,两人各从壹头上,交相度,所谓儛絙者也。”
词语解释:扳絙  拼音:bān gēng
拉绳。犹今拔河。 唐 武平 《景龙文馆记》:“清明节命侍臣为扳絙之戏,以大麻絙两头繫十餘小绳,每绳数人,执之争絙以力,弱者为输。”
词语解释:悬絙  拼音:xuán gēng
索桥。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昔人有凿石通路,施倚梯者,凡度七百梯,度已,躡悬絙过 河 。”
词语解释:竹絙  拼音:zhú gēng
用竹篾绞成的粗索。《三国志·魏志·王昶传》:“乃遣 新城 太守 州泰 袭 巫 、 秭归 、 房陵 , 荆州 刺史 王基 诣 夷陵 , 昶 诣 江陵 ,两岸引竹絙为桥,渡水击之。”《元史·河渠志三》:“﹝ 贾鲁 ﹞乃精思障水入故河之方,以九月七日癸丑,逆流排大船二十七艘,前后连以大桅或长桩,用大麻索、竹絙绞缚,缀为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