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紞紞 拼音:dǎn dǎn
击鼓声。 宋 欧阳修 《御街行》词:“乳鷄酒燕,落星沉月,紞紞城头鼓。” 元 黄溍 《重登云黄山》诗:“莫投僧所寰,鐘鏜鼓紞紞。” 清 陈维崧 《水龙吟·春夜听邻闺击鼓》词:“玉罗窗亚红墻,飘来腰鼓黄昏闹,腾腾紞紞,慢如琢玉,骤如悬瀑。”词语解释:旒紞 拼音:liú dǎn
冕冠上悬垂的玉串。 明 刘基 《雪晴偶兴因以成篇》诗:“初惊急溜泻源泉,渐看县澌挂旒紞。”词语解释:纮紞 拼音:hóng dǎn
古代垂于冠冕两旁悬瑱的带子。《孔子家语·入官》:“古者圣主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紘紞充耳,所以掩聪也。”词语解释:瑱紞 拼音:tiàn dǎn
古代冠冕上悬系塞耳玉的带子。《诗·齐风·著》“充耳以素乎而” 汉 郑玄 笺:“我视君子则以素为充耳,谓所以县瑱者,或名为紞,织之,人君五色,臣则三色而已,此言素者,目所先见而云。” 唐 李商隐 《祭韩氏老姑文》:“冕紘瑱紞,山蕨涧苹。”词语解释:玄紞 拼音:xuán dǎn
(1).古代礼冠上系塞耳玉的丝带。《国语·鲁语下》:“王后亲织玄紞。” 韦昭 注:“説云:‘紞,冠之垂前后者。’ 昭 谓:紞,所以悬瑱当耳者也。”《晋书·礼志下》:“﹝ 惠帝 ﹞加冕讫,侍中繫玄紞。”
(2).古代有皇后亲织玄紞之事,后因以玄紞指女红。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今俗妇女,休其蚕织之业,废其玄紞之务。”《梁书·皇后传·丁贵嫔》:“玄紞莫脩,褘章早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