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豪平声 [háo,号呼][把持,动词][sāo][音勞。撓也,轢也。][dāo][láo liáo][详注1]翿[详注2][详注3][nào]褿[音曹。卫邑名。《诗·邶风》土国城漕。][详注4]


注1:挑 《唐韵》土刀切《集韵》《韵会》《正韵》他刀切,音叨。《诗·郑风》挑兮达兮。《毛传》往来相见貌。《朱传》挑,轻儇跳跃之貌。
注2:咎 音高。《广韵》皋陶,舜臣名,古作咎繇。《前汉·百官公卿表》咎繇作士。《书序》咎单作明居。《传》咎单,臣名。
注3:绸 音韬。《礼·檀弓》绸练设旐。《注》以练绸旗之杠。《尔雅·释天》素锦绸杠。《注》以白地锦韬旗之竿。《前汉·司马相如传》靡屈虹而为绸。《注》绸,韬也。
注4:耗 音毛。《集韵》独貌。《增韵》无也,尽也。《前汉·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靡有孑遗耗矣。《注》孟康曰:谓无有毛米在者也。师古曰:孟解非也。言无有独存者,至于耗尽也。又通作毛。《后汉·马衍传》饥者毛食。《佩觿集》河朔谓无曰毛。
末字词组
餔糟楚糟乌七八糟馕糟麦糟枕曲藉糟懊糟 
食糟鏖糟乌涅白糟香糟醪醩一团糟搞糟 
糠糟哺糟饧糟乱糟糟鳇糟焌糟污七八糟 
酒糟清糟乌糟乱七八糟醪糟烂七八糟污糟 
红糟腊糟乌里八糟齑糟枕曲藉糟烂糟糟稀糟 

词语解释:餔糟  拼音:bū zāo
1.饮酒;吃酒糟。
2.比喻屈志从俗,随波逐流。语出《楚辞。渔父》:"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
词语解释:食糟  拼音:shí zāo
可以腌制食品的糟。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八月·时品》:“中秋桂饼之外,则滷馅芽韭稍麦,南炉鸭,烧小猪,挂炉肉,配食糟发麪团。”
词语解释:糠糟  拼音:kāng zāo
糟糠。指粗劣的食物。《庄子·达生》:“不如食以糠糟,而错之牢筴之中。” 南朝 梁 何逊 《聊作百一体》诗:“逢施同沟壑,值设乃糠糟。” 明 李贽 《咏古》:“ 李 杜 文章日月高,有身如许厌糠糟。”
词语解释:酒糟  拼音:jiǔ zāo
造酒剩下的渣滓。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酢法》:“酒糟酢法:春酒糟则釅,颐酒糟亦中用。”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二月》:“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曲糵》:“其麯一味,蓼身为气脉,而米麦为质料,但必用已成麯,酒糟为媒合。”
词语解释:红糟  拼音:hóng zāo
红色酒糟。可用作调味品。 宋 陆游 《冬夜与溥庵主说川食戏作》诗:“未论索饼与饡饭,最爱红糟并缹粥。”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 江 南 闽中 公私醖酿,皆红麴酒,至秋尽食红糟,蔬菜鱼肉,率以拌和,更不食醋。”
词语解释:楚糟  拼音:chǔ zāo
楚 地用糟腌制的食物。 宋 梅尧臣 《杨公懿得颖人惠糟鮊分饷》诗:“ 吴 蒓芼羹美, 楚 糟增味爽。”此指糟鱼。
词语解释:鏖糟  拼音:áo zāo
(1).拼命厮杀。《汉书·霍去病传》“鏖 皋兰 下” 颜师古 注引 晋 晋灼 曰:“世俗谓尽死杀人为鏖糟。”
(2).肮脏。《朱子语类》卷七二:“某尝説,须是尽吐泻出那肚里许多鏖糟恶浊底见识,方略有进处。”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四折:“一个鏖糟叫化头,出去!” 阿英 《明朝的笑话》九:“两脚鏖糟拖破鞋,罗乖像甚细娘家。”
(3).不达时务。 宋 孙升 《孙公谈圃》卷上:“ 司马温公 之薨,当明堂大享。朝臣以致斋不及奠肆赦毕。 苏子瞻 率同辈以往。 程颐 固争,引《论语》‘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子瞻 曰:‘明堂乃吉礼,不可谓歌则不哭也。’ 颐 又諭 司马 诸孤不得受弔, 子瞻 戏曰:‘ 颐 可谓鏖糟鄙俚 叔孙通 。’闻者笑之。”一本作“燠糟”。
(4).懊丧烦恼。 明 汤显祖 《紫钗记·醉侠闻评》:“你穷暴的不鏖糟,忖沙恁还俏。”《坚瓠五集·馆师叹》引 明 文徵明 《嘲学究》诗之三:“劝人切莫做先生,满肚鏖糟气不平。”
词语解释:哺糟  拼音:bǔ zāo
(1).饮酒;吃酒糟。 唐 元稹 《送东川马逢侍御使回十韵》:“饯筵君置醴,随俗我餔糟。” 宋 梅尧臣 《和刘原甫十二月十日试墨》:“予无奈何亦思饮,饮竭甖瓮从餔糟。”
(2).比喻屈志从俗,随波逐流。语出《楚辞·渔父》:“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釃?” 宋 苏轼 《再和》:“当年 曹 守我 胶 西,共厌餔糟与汩泥。” 清 吴伟业 《鲞鹤》诗:“云霄岂有餔糟计,饮啄寧关逐臭餘。”参见“ 餔糟歠醨 ”。
词语解释:餔糟歠醨  拼音:bū zāo chuò lí
1.亦作"餔糟啜醨"。亦作"餔糟歠漓"。
2.吃酒糟,喝薄酒。谓追求一醉。语本《楚辞。渔父》:"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文选》酾作"醨"。吕向云:"餔糟歠醨,微同其事也。餔,食也。歠,饮也。糟、醨,皆酒滓。"洪兴祖补注:"醨,薄酒也。"
3.比喻屈志从俗;随波逐流。
4.比喻文字优美,令人陶醉。
词语解释:清糟  拼音:qīng zāo
(1).清酒与糟酒。通过滤的谓清酒,未经过滤的谓糟酒。《礼记·内则》:“饮:重醴,稻醴清糟、黍醴清糟、粱醴清糟。” 郑玄 注:“糟,醇也;清,泲也。”
(2).泛指酒。 宋 王安石 《吴正仲谪官得故人寄蟹以诗谢之馀次其韵》:“故烦分巨跪,持用佐清糟。”
词语解释:腊糟  拼音:là zāo
冬日酿酒的酒糟。用于腌制食物。 宋 苏轼 《次韵穆父马上寄颖叔》之一:“剩与故人寻土物,腊糟红麴寄駞蹄。” 元 耶律楚材 《赠蒲察元帅》诗之四:“春雁旅浇浓鹿尾,腊糟微浸软驼蹄。”
词语解释:乌七八糟  拼音:wū qī bā zāo
(1).十分杂乱、肮脏。 郭小川 《新路歌》:“一切乌七八糟的东西,通通丢进垃圾堆。” 欧阳予倩 《车夫之家》:“一间破旧的平房,上手是门,外临马路,台右很窄,很脏,台左一榻,一桌,堆得乌七八糟。”
(2).用于形容可鄙可憎的人或事。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六章:“ 道静 之里好腻味:这些乌七八糟的是些什么人呀?” 郭澄清 《大刀记》第六章:“我看,他们之间那些乌七八糟的事,咱先不去管他。”
词语解释:乌涅白糟  拼音:wū niè bái zāo
形容十分杂乱。 郭沫若 《创造十年》一:“ 中国 人的杂志是不分性质,乌涅白糟地甚么都杂在一起。”
词语解释:饧糟  拼音:xíng zāo
做麦芽糖剩下的渣子。
词语解释:乌糟  拼音:wū zāo
龌龊;肮脏。《负曝闲谈》第十四回:“﹝领衣﹞白的漂亮是漂亮,然而一过三四天,就要换下来洗。那颜色的耐乌糟些,至少可以过七八天。”
词语解释:乌里八糟  拼音:wū lǐ bā zāo
同“ 乌七八糟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那一条巷子叫 同顺里 ,走了进去,只见两边的人家,都是乌里八糟的。”
词语解释:馕糟  拼音:náng zāo
(1).詈词。(如畜生般)吃糟糠。《西游记》第四六回:“﹝ 孙行者 ﹞站在油锅底道:‘饢糟的夯货!你駡那个哩!’”
(2).詈词。指吃糟糠的畜生。《西游记》第八十回:“ 行者 道:‘似你这重色轻生、见利忘义的饢糟,不识好歹。’”
词语解释:香糟  拼音:xiāng zāo
(1).酒糟。可作调味品。
(2).一种烹调方法。用酒糟腌制食物。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九月·时品》:“板鸭清煮,嫩蟹香糟。”
词语解释:乱糟糟  拼音:luàn zāo zāo
形容杂乱或烦乱。《红楼梦》第一○五回:“ 贾政 听了,疾忙起身进内,只见各门上妇女乱糟糟的,都不知要怎样。”《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一席话説了个乱糟糟,驴唇不对马嘴。”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这当儿,村子里乱糟糟的,男女老少给鬼子赶得大哭小叫。”
词语解释:乱七八糟  拼音:luàn qī bā zāo
亦作“ 乱七八遭 ”。 混乱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三回:“像这么乱七八糟的写了一大套,我也记不了那许多了。”《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傢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像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了。”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人生识字胡涂始》:“从 周 朝人的文章,一直读到 明 朝人的文章,非常驳杂,脑子给古今各种马队践踏了一通之后,弄得乱七八遭。”
词语解释:齑糟  拼音:jī zāo
虀是腌菜,糟是酒渣,比喻为琐碎小事唠叨不已。 明 沉周 《客座新闻·顾成章俚语》诗:“姑姑嫂嫂会虀糟,日日虀糟要八刀。”
词语解释:麦糟  拼音:mài zāo
酒糟。麦子酿酒后剩下的残渣。 艾青 《大堰河--我的褓姆》诗:“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
词语解释:醪醩
酒酿,江米酒
词语解释:鳇糟  拼音:huáng zāo
糟渍的鳇鱼。 清 曹寅 《满江红·乌喇江看雨》词:“蕨粉溢,鰉糟滴。”
词语解释:醪糟  拼音:láo zāo
亦作“ 醪糟 ”。 酒酿,江米酒。 明 李实 《蜀语》:“不去滓酒曰醪糟。醪音劳。以熟糯米为之,故不去糟。即古之醪醴、投醪。” 郭沫若 《游西安·五月二日》:“浆米酒即 杜甫 所谓‘浊醪’。 四川 人谓之‘醪醩’,酒精成份甚少。”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三部分一:“随客栈而早兴的,是鸦片烟馆,是卖汤元与醪糟的担子。”
词语解释:枕曲藉糟  拼音:zhěn qǔ jiè zāo
枕着酒曲,垫着酒糟。谓嗜酒,醉酒。
词语解释:枕曲藉糟  拼音:zhěn qū jiè zāo
枕着酒麯,垫着酒糟。谓嗜酒,醉酒。《晋书·刘伶传》:“先生於是方捧甖承槽,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元 曹绍 《安雅堂酒令》:“自饮一杯,仍要见枕麴藉糟之态,对席者作雷声,左隣作蜂声,右隣作蠢蠢状。”
词语解释:一团糟  拼音:yī tuán zāo
形容异常混乱。 明 唐顺之 《书王龙溪致知议略》:“三教之説正苦分也分不清,曰其息深深,曰反息还虚,曰向晦入宴息,扯来扯去,又却搅做一团糟。” 清 李渔 《怜香伴·倩媒》:“管教你风流变成一团糟。”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此后捞出来的是一团糟的白头发和黑头发。”
词语解释:焌糟  拼音:jùn zāo
宋 时给酒客换汤斟酒的妇女。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夏有街坊妇人,腰繫青花布手巾,綰危髻,为酒客换汤斟酒,俗谓之‘焌糟’。”
词语解释:烂七八糟  拼音:làn qī bā zāo
杂乱貌。 孙犁 《白洋淀纪事·村歌上》:“村里那些烂七八糟的人,就短不了往小店里跑, 双眉 的娘又是那么个不在乎的脾气,人们就说她的坏话。”
词语解释:烂糟糟  拼音:làn zāo zāo
破碎或破烂的样子。 艾芜 《某校纪事》一:“首先光滑的柏油路面,变成烂糟糟的灰渣子屑。” 萧乾 《往事三瞥》:“那件绛色破上衣的肘部磨出个大窟窿,露着肉,腰间缠着根烂糟糟的绳子。”
词语解释:懊糟  拼音:ào zāo
方言。烦恼。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七:“他们来时, 老王太太 心里正懊糟,对客人冷淡,跟儿媳吵嘴,都是因为心里不痛快。”
词语解释:搞糟  拼音:gǎo zāo
由于犯错误或蹩脚的判断而弄糟。例如:把事情搞糟了。
词语解释:污七八糟
亦作“污七八糟”。 形容混乱或肮脏。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多亏 生宝哥 的品格,对 素芳 婶子表示冷淡,躲避;要不然, 下河沿 这个选区,不知会变成什么污七八糟的地方!”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三章:“用自己的血和汗,将这污七八糟的世界,冲刷个干净,染它个通红!” 陈登科 等《破壁记》第四章:“眼泪和油彩,把一个洁白的枕头套染得污七八糟。”
词语解释:污糟
亦作“污糟”。 污七八糟。形容脏乱不堪。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七:“然而他们下等社会静止的生活却依旧漠然不动,即使稍受同化,却又是 俄国 式乡下人的污糟生活。”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五:“他根性就不能忍耐那半东方式的污糟生活。”
词语解释:稀糟  拼音:xī zāo
方言。极糟。谓坏至极点。 茅盾 《一个够程度的人》:“老百姓程度不够,什么都给你弄得稀糟,真没有办法!” 张天翼 《谭九先生的工作》:“他们这下子要不搅个稀糟,我就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