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六语上声 [yǔ,语言][chǔ chú,居住、处理,动形词]屿[详注1][yǔ,给予][yǔ,赐予][详注2][jǔ][详注3][zhù][duō]峿[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諿[详注4]汿


注1:去 墟上声。《集韵》彻也。又藏也。《前汉·苏武传》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注》去,收藏也。又《集韵》或作弆。《前汉·陈遵传》遵善书,与人尺牍,皆藏弆以为荣。《注》弆,亦藏也。
注2:御 《类篇》偶举切,驭上声。止也。《左传·襄四年》季孙不御。《注》御,止也。《释文》御,鱼吕反。 又鲁邑名。《左传·襄二十二年》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注》御叔,鲁御邑大夫。《释文》御,鱼吕反。
注3:作 zuò,音阻。《韩愈·处州孔子庙碑》惟此庙学,邺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注4:鐻 音巨。与簴同。钟鼓之柎也。《史记·秦始皇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
末字词组
椒糈军糈俸糈余糈牲糈粢糈  
边糈饷糈驿糈播糈工糈禄糈  

词语解释:椒糈  拼音:jiāo xǔ
亦作“ 椒稰 ”。 以椒香拌精米制成的祭神的食物。《楚辞·离骚》:“ 巫咸 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 王逸 注:“椒,香物,所以降神;糈,精米,所以享神。”《汉书·扬雄传上》:“费椒稰以要神兮,又勤索彼琼茅。”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椒稰,以椒香米饊也。”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扬玉桴,握椒糈。”
词语解释:边糈  拼音:biān xǔ
即边粮。 唐 张九龄 《徐文公神道碑铭》:“服闋,州辟秀才,其年登科,解巾补 汾州 参军事,部送边糈,至於 定襄 。”参见“ 边粮 ”。
词语解释:边粮  拼音:biān liáng
边防用粮。《隋书·高祖纪下》:“勑盗边粮一升已上皆斩,并籍没其家。”《旧唐书·张俭传》:“ 俭 又广营屯田,岁致穀十万斛,边粮益饶。”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十七:“今欲足边粮,其復输粟之旧制乎?”
词语解释:军糈  拼音:jūn xǔ
军中粮饷。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军糈均藉内地輓输。”《廿载繁华梦》第一回:“暗忖 张总督 这番举动,不过是敲诈富户,帮助军糈。”《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 粤 魁 刘议 今冬办漕时举事,掳米船,备军糈。”
词语解释:饷糈  拼音:xiǎng xǔ
亦作“饟糈”。 军粮给养。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边防》:“无事则习其业,有事则资其力,可以节餉糈而设无形之备。”《清史稿·食货志一》:“光禄少卿 郑锡瀛 言,国家岁入金约四千数百万,餉糈支耗半之。”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一旦军兴,临事募集,半属流匄,器械窳苦,饟糈微薄,偏裨以上,流品猥杂。” 孙中山 《致国民党员书》:“然 叶举 等部则逗留省垣如故,财政部供给餉糈,从无歧视。”
词语解释:俸糈  拼音:fèng xǔ
糈,米。古代或用粮米支给官俸,因以“俸糈”借指俸禄。 清 王韬 《代上冯太守书》:“当其任者重俸糈,专其事权。”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上》:“俸糈优厚,人无内顾之忧;职任精专,事有难宽之责。”
词语解释:驿糈  拼音:yì xǔ
由驿站供应的粮食。《明史·流贼传·李自成》:“以给事中 刘懋 议,裁驛站, 山 陕 游民仰驛糈者,无所得食。”
词语解释:余糈  拼音:yú xǔ
指祀神所用过的米。《墨子·公孟》:“譬若良玉,处而不出有餘糈。” 孙诒让 间诂:“《淮南子·説山训》云‘巫之用糈藉’, 高 注云‘糈,祀神之米’。”
词语解释:播糈  拼音:bō xǔ
犹播精。《文选·夏侯湛〈东方朔画赞〉》“ 支离 覆逆之数” 李善 注引《庄子》:“ 支离疏 鼓策播糈,足以食十人。”参见“ 播精 ”。
词语解释:播精  拼音:bō jīng
簸米去糠。《庄子·人间世》:“ 支离疏 者……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 宋 方勺 《泊宅编》卷三:“每远引溪谷水以灌溉,中途必为之磑,不唯碓米,亦能播精。”原注:“播精,谓去其糠粃。”
词语解释:牲糈  拼音:shēng xǔ
祭神用的牲畜和精米。 唐 韩愈 《潮州祭湖神文》:“牲糈酒食器皿觕弊,不能严清,又未卜日时,不敢自荐见。使摄 潮阳 县尉 史虚己 以告,神其降监。”
词语解释:工糈  拼音:gōng xǔ
犹工资。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议请试办铁路疏》:“伺候旅客之杂役,月赋工糈,皆足以仰事俯畜。”
词语解释:粢糈  拼音:zī xǔ
祭神用的米。《新唐书·王璵传》:“营罔天听,负抱粢糈,道路相望,无时而息。”
词语解释:禄糈  拼音:lù xǔ
官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