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阳平声 [cháng,长短][cháng chǎng chang][háng,行列][cáng,收藏,动词][liáng liang,衡量][详注1][qiáng,刚强][dāng,应当][沧浪][jiāng qiāng,持也送也][fāng fáng][ráng][cáng zāng][gāng][huáng guāng][qiāng][xiāng,相互][sāng,丧葬][háng][chāng][gāng][ráng][qiāng][chuāng,创伤][详注2][详注3][详注4][liáng][叶謨郞切,莽平聲。][tāng táng][láng][槌也][音陽。【博雅】痒,病也。][huāng huang][xiāng]鲿[详注5][详注6][pāng páng][yáng][qiāng][páng][qiāng][páng][同慷][nāng nang][láng liáng][同蘠,蔷薇][táng][qiāng,突也]橿[guāng,桄榔][háng][fāng pāng]躿[音冈。《说文》人颈也。][雨急]騿[详注7][详注8]


注1:傍 通旁。《说文》近也。《广韵》侧也。又姓。唐北地羌豪傍企本。侧也
注2:蒋 《说文》菰蒋。《前汉·司马相如传》蒋芋青薠。
注3:怆 音昌。《集韻》悲也。《王逸·九思》??蚗兮噍噍,蝍蛆兮穰穰。歲忽忽兮惟暮,余感時兮悽愴。
注4:逢 音房。《韩愈诗》萧条千万里,会合安可逢。叶上江、下乡。◎按从降者,音庞。从夆者,音缝、音蓬。《颜氏家训》逄、逢之别,岂可雷同。
注5:仰 áng,古同“昂”,情绪高。《周礼·地官·保氏军旅之容注》军旅之容,阚阚仰仰。
注6:庆 音羌。亦福也。《易·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叶下殃。《书·伊训》万邦惟庆。叶上祥。《诗·大雅》则笃其庆。叶下光又。《小雅》孝孙有庆。叶下强。
注7:尚 音常,尙書。《白居易·送陝州王司馬建赴任》公事閑忙同少尹,料錢多少敵尚書。
注8:彭 《韵会》逋旁切《正韵》博旁切,榜平声。《玉篇》多貌。《诗·齐风》行人彭彭。《释文》彭,必旁反。又《韵会》《正韵》蒲光切,音旁。《韵会》近也。《正韵》旁也。《易·大有》九四匪其彭,无咎。《疏》彭,旁也。
首字词组
粮食粮艘粮涂粮栈粮斛粮行粮胥粮台
粮道粮馈粮械粮料使粮料院粮罂粮廪粮仗
粮运粮房书办粮站粮料粮重粮荒粮店粮仓
粮糗粮饩粮秣粮户粮食作物粮草粮库粮串
粮饷粮石粮票粮斛院粮长粮糒粮子 

词语解释:粮食  拼音:liáng shí
古时行道曰粮,止居曰食。后亦通称供食用的谷类、豆类和薯类等原粮和成品粮。《周礼·地官·廪人》:“凡邦有会同师役之事,则治其粮与其食。” 郑玄 注:“行道粮,谓糒也;止居曰食,谓米也。”《左传·襄公八年》:“ 楚 师辽远,粮食将尽。”《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袁绍 ﹞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内中单表 西洞庭 有个富家,姓 高 名 赞 ,少年惯走 湖 广 ,贩卖粮食。” 魏巍 《在风雪里》:“我是来给你们筹备粮食的。”
词语解释:粮道  拼音:liáng dào
(1).运粮的道路。《六韬·疾战》:“敌人围我,断我前后,絶我粮道,为之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纵奇兵,佯败走,而絶其粮道。”《三国演义》第四五回:“我自引一万马军,往 聚铁山 断 操 粮道。”
(2).官名。 明 清 两代都设督粮道,督运各省漕粮,简称“粮道”。《明史·职官志四》:“布政司参政、参议分司诸道。督粮道,督册道,分守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四回:“他是制臺的亲戚,自然大家都送钱给他了。有一位 福建 粮道姓 谢 ,便送了他十两银子。”
词语解释:粮运  拼音:liáng yùn
(1).粮食的运送。《后汉书·来歙传》:“帝然之。於是大转粮运。”《南史·胡颖传》:“ 武帝 进军顿 西昌 ,以 颖 为 巴丘 令,镇 大皋 ,督粮运。”
(2).指运粮的道路。《晋书·文帝纪》:“ 泰山 太守 胡烈 以奇兵袭 都陆 ,焚其粮运。”《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四年》:“丁巳, 秦王 世民 遣 王君廓 将轻骑千餘,抄其粮运,又破之,获其大将军 张青特 。”
词语解释:粮糗  拼音:liáng qiǔ
粮食。《旧唐书·肃宗纪》:“庚子,至 乌氏驛 , 彭原 太守 李遵 謁见,率兵士奉迎,仍进衣服粮糗。” 宋 陈亮 《酌古论·封常清》:“训练士卒,储粮糗,浚沟固垒,清野以待之。”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六》:“主芻茭之峙有人,主粮糗之供有人。”
词语解释:粮饷  拼音:liáng xiǎng
亦作“ 粮饟 ”。军队中发给官兵的口粮和钱。《史记·太史公自序》:“ 楚 汉 相距 巩 洛 ,而 韩信 为填 潁川 , 卢綰 絶 籍 粮餉。”《汉书·食货志上》:“男子疾耕不足粮饟,女子纺绩不足衣服。” 颜师古 注:“饟,古餉字也。”《新五代史·唐臣传·郭崇韬》:“且 唐 未失 德胜 时,四方商贾,征输必集,薪芻粮餉,其积如山。”《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目今兵兴之际,粮餉未充,暂开纳粟入监之例。” 李大钊 《被裁的兵士》:“国家的粮饷也弄空了。”
词语解释:粮艘
运粮船
词语解释:粮馈  拼音:liáng kuì
亦作“ 粮餽 ”。粮食给养。《汉书·伍被传》:“男子疾耕不足於粮餽,女子纺绩不足於盖形。” 颜师古 注:“餽亦馈字也。”《后汉书·坚鐔传》:“一年间道路隔塞,粮馈不至。 鐔 食蔬菜,与士卒共劳苦。” 唐 朱敬则 《论刑狱表》:“粮馈已穷,智勇俱困。”
词语解释:粮房书办
管粮库的小吏
词语解释:粮饩  拼音:liáng xì
粮食。《北史·李迁哲传》:“由是诸蛮畏威,各送粮餼。”《周书·达奚寔传》:“ 寔 导之以政, 氐 人感悦,并从赋税。於是大军粮餼,咸取给焉。” 唐 沉既济 《任氏传》:“请计给粮餼,端居以迟归。”
词语解释:粮石  拼音:liáng shí
指粮食。以石计量,故称。 明 沉榜 《宛署杂记·圣谕》:“九月,説与百姓每,秋成后须要积蓄多餘粮石,以备荒歉。”《清会典事例·户部·积储》:“凡旗仓额储仓粮,每年出陈易新,将额储变色粮石,照时价减银平糶。”
词语解释:粮涂  拼音:liáng tú
粮道。涂,通“ 途 ”。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擒庞涓》:“吾攻 平陵 ,南有 宋 ,北有 卫 ,当涂有 市丘 ,是吾粮涂絶也。”
词语解释:粮械  拼音:liáng xiè
军粮器械。《新唐书·房玄龄传》:“凡粮械飞输,军伍行留,悉裁总之。”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復连破三垒,而十二垒之贼皆宵遁。大获粮械,军声大振。”
词语解释:粮站  拼音:liáng zhàn
(1).调拨、管理粮食的机关。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 广南 距 黎都 ,又二千里,用兵万人,设粮站,即需运夫十万。”
(2).今亦指出售粮食的商店。 陆文夫 《不平者》:“ 江 南人都是吃大米,我们这里都是吃小麦和小米。其实这事儿也好办,粮站里可以兑换的。”
词语解释:粮秣  拼音:liáng mò
军用的粮食和饲料。 丁玲 《粮秣主任》:“我不只是个羊倌,而且我还是个粮秣主任。” 李瑛 《通往前沿的路》诗:“呵,伪装网下是什么--,粮秣,弹药,当然还有人民的叮嘱!”
词语解释:粮票  拼音:liáng piào
(1).购买粮食和粮食制品的票证。 叶圣陶 《涿鹿的劈山大渠》:“勘察渠线的测量队在去年十二月间出发, 郭全举 闻讯,带着粮票和盘费,自动地给测量队带路。”
(2).旧时政府征收钱粮的通知单。 沙汀 《丁跛公》:“但一眨眼,提前预征的粮票又下来了。”
词语解释:粮栈  拼音:liáng zhàn
(1).经营批发业务的粮店。
(2).存放粮食的货栈。
词语解释:粮料使  拼音:liáng liào shǐ
官名。《新五代史·唐臣传·张延朗》:“﹝ 张延朗 ﹞事 梁 ,以租庸吏为 鄆州 粮料使。”参见“ 粮料院 ”。
词语解释:粮料院  拼音:liáng liào yuàn
官署名。 宋 初以武臣为都粮料使,后改以文臣主其事。有诸司粮料院及诸军粮料院之别,分掌官俸及军饷。南渡后,设有分差各处的粮料院。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库务职局·粮料院》:“国初承旧制,有粮料院使。《会要》曰: 太平兴国 五年正月,分粮料诸司、马、步军为三院。 雍熙 四年四月,改用使臣勾当, 端拱 二年改以京朝官主之。 神宗 元丰 末併马、步军为诸军,与诸司为二院。”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七:“本朝枢密本兵、礼二府,又有学士院、舍人院为两制,下则粮料、审计、进奏、官告、登闻、检鼓,是为六院。”
词语解释:粮料  拼音:liáng liào
唐宋 官员的廪禄给养。料,俸禄以外的另加物品。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请量閒剧留官吏於仓场,勾当要害守捉;少置人数,优恤粮料,严加把捉。”
词语解释:粮户  拼音:liáng hù
(1).缴纳田赋之民户。《明史·食货志二》:“里甲催徵,粮户上纳,粮长收解,州县监收。粮长不敢多收斛面,粮户不敢搀杂水穀糠粃。”
(2).方言。地主。《太平天囯歌谣》:“毛竹笋,黄又黄,农民领袖 李忠王 。种田人见了他赛过亲娘,粮户见了他像见阎王。”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六:“ 伪满 压迫咱们十四年,粮户苦害我们几千年。”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章:“何况说起来,你还有家当,大小总算个粮户。”
词语解释:粮斛院  拼音:liáng hú yuàn
五代 时官署名。其职掌类似于 宋 代的粮料院。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七:“ 五代 有枢密院、盐铁院、粮斛院等,品秩亦不甚高。”参见“ 粮料院 ”。
词语解释:粮料院  拼音:liáng liào yuàn
官署名。 宋 初以武臣为都粮料使,后改以文臣主其事。有诸司粮料院及诸军粮料院之别,分掌官俸及军饷。南渡后,设有分差各处的粮料院。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库务职局·粮料院》:“国初承旧制,有粮料院使。《会要》曰: 太平兴国 五年正月,分粮料诸司、马、步军为三院。 雍熙 四年四月,改用使臣勾当, 端拱 二年改以京朝官主之。 神宗 元丰 末併马、步军为诸军,与诸司为二院。”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七:“本朝枢密本兵、礼二府,又有学士院、舍人院为两制,下则粮料、审计、进奏、官告、登闻、检鼓,是为六院。”
词语解释:粮斛  拼音:liáng hú
粮食。以斛计量,故称。 宋 岳飞 《画守襄阳等郡札略》:“且以正兵六万为固守之计,就拨 江西 、 湖南 粮斛。”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河道》:“东北曰 五丈河 ,来自 济 鄆 ,般挽 京东路 粮斛入京城,自 新曹门 北入京。”
词语解释:粮料院  拼音:liáng liào yuàn
官署名。 宋 初以武臣为都粮料使,后改以文臣主其事。有诸司粮料院及诸军粮料院之别,分掌官俸及军饷。南渡后,设有分差各处的粮料院。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库务职局·粮料院》:“国初承旧制,有粮料院使。《会要》曰: 太平兴国 五年正月,分粮料诸司、马、步军为三院。 雍熙 四年四月,改用使臣勾当, 端拱 二年改以京朝官主之。 神宗 元丰 末併马、步军为诸军,与诸司为二院。”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七:“本朝枢密本兵、礼二府,又有学士院、舍人院为两制,下则粮料、审计、进奏、官告、登闻、检鼓,是为六院。”
词语解释:粮重  拼音:liáng zhòng
粮食辎重。《史记·匈奴列传》:“﹝ 汉 ﹞乃粟马发十万骑,私负从马凡十四万匹,粮重不与焉。”
词语解释:粮食作物  拼音:liáng shí zuò wù
稻、麦和杂粮作物的统称。
词语解释:粮长  拼音:liáng cháng
明 清 所设征收、解运所在粮区田粮的人员。由粮区内大户充当。《明史·食货志二》:“里甲催徵,粮户上纳,粮长收解,州县监收。”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乡亭之职》:“ 明 初以大户为粮长,掌其乡之赋税,多或至十餘万石,运粮至京。” 吴晗 《朱元璋传》第五章:“又以地主为粮长,以为地方官都是外地人,不熟悉本地情况。”
词语解释:粮行  拼音:liáng háng
经营粮食批发业务的商行。
词语解释:粮罂  拼音:liáng yīng
亦作“ 粮甖 ”。盛粮的陶器。大肚小口,古代墓葬用为明器。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吾当松棺二寸,衣帽已外,一不得自随,牀上唯施七星板;至如蜡弩牙、玉豚、锡人之属,并须停省,粮甖明器,故不得营,碑誌旒旐,弥在言外。”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吉凶典制·粮罂》:“今丧家棺敛,柩中必置粮罌者……《礼·檀弓》曰:重,生道也。《三礼图》曰:重起于 商 代,以饭含餘粥以鬲盛之,名曰重。设之於庭,恐神依之以食。今之粮罌,即古重之遗意也。”
词语解释:粮荒  拼音:liáng huāng
指粮食严重缺乏。例如:闹粮荒。
词语解释:粮草  拼音:liáng cǎo
军用的粮食与草料。《宋史·食货志三》:“即今所在粮草尽乏,漕臣计无所出,文移指空而已。”《三国演义》第三十回:“却説 曹操 守 官渡 ,自八月起,至九月终,军力渐乏,粮草不继。” 老舍 《四世同堂》二三:“军队的活动,不能只仗着几个命令;军队需要粮草、服装、运输工具,和怎样以最少的士兵取得最大的胜利。”
词语解释:粮糒  拼音:liáng bèi
粮食。《新唐书·百官志四下》:“居则习蒐狩,有役则申战守之法,器械、粮糒、军籍、赐予皆专焉。”《宋史·穆衍传》:“时诸郡捕贼兵粮糒无以给,遂擅发常平仓。” 清 黄宗羲 《丹山图咏》序:“猿鸟以为百姓,药草以当粮糒。”
词语解释:粮胥  拼音:liáng xū
经管钱粮的小吏。 清 陆继辂 《建阳知县陆费君墓志铭》:“﹝某生﹞逋课积年,粮胥虽屡受杖,相戒不以闻。”
词语解释:粮廪  拼音:liáng lǐn
粮食。《晋书·食货志序》:“帝于是始疑有司盗其粮廩,乃亲于御前自加临给,饥者皆泣曰:‘今始得耳。’”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十:“时监军 吴延詔 以为时平境安,当无事之际,虚费粮廩,亟命撤警。”
词语解释:粮店  拼音:liáng diàn
销售粮食的商店
词语解释:粮库  拼音:liáng kù
存放粮食的建筑物
词语解释:粮子  拼音:liáng zǐ
旧时称当兵的人。 沉从文 《失业》:“粮子上人全是抢匪、强盗、挨刀砍的、枪打的!” 艾芜 《意外》:“你好蠢啰,眼见是粮子,你都不认得?” 周立波 《参军这一天》:“[ 林桂生 ]‘你几时看到么子粮子?’[ 桂生娘 ]‘解放以前,你们还小。’”
词语解释:粮台  拼音:liáng tái
清 代行军时沿途所设经理军粮的机构。《清会典事例·户部·厘税》:“又设立 江 北釐捐,归大营粮臺经理。”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我军尚分七营,距 宛顶 粮臺二百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先是有两个人,都是县丞班子,向来都是办粮臺差事的。”
词语解释:粮仗  拼音:liáng zhàng
军粮和兵器。《魏书·费穆传》:“久之,援军不至,兼行路阻塞,粮仗俱尽。”《魏书·卢昶传》:“必须简将增兵,加益粮仗,与之亢拟。” 宋 叶适 《故礼部尚书黄公墓志铭》:“公戍 定远 ,扼贼西路,给 淮 南盐司粮仗,募士鏖击。”
词语解释:粮仓  拼音:liáng cāng
储藏粮食的仓库
比喻盛产粮食的地区。例如:东北是祖国的粮仓。
词语解释:粮串  拼音:liáng chuàn
官府所发缴纳钱粮的收据。《负曝闲谈》第五回:“那位 邹老夫子 正架着大眼镜,在那里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算本年的粮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