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三问去声 [fèn,名分][yùn][jìn,走近,动词][名誉]忿[详注1][yùn]泿[详注2][yùn]


注1:拚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方问切,音奋。埽除之名。《礼·少仪》埽席前曰拚。《疏》拚是除秽,埽是涤荡。《仪礼·聘礼》不腆先君之祧,既拚以俟矣。
注2:斤 音靳。《尔雅·释训》明明斤斤,察也。《诗·周颂》斤斤其明。《传》斤斤,明察也。
末字词组
牛粪鸟粪蜣螂转粪攒粪上粪沤粪画瓶盛粪大粪
马粪出粪遗粪底粪佛头着粪插粪灰粪 
土粪耳粪遗臊撒粪杈子粪潦粪水粪熟粪 
尝粪背槽抛粪倒粪干粪文粪喷粪生粪 

词语解释:牛粪  拼音:niú fèn
牛的排泄物。例如:我妈天天一大早就去收牛粪。
词语解释:马粪  拼音:mǎ fèn
(1).马屎。《后汉书·耿恭传》:“吏士渴乏,笮马粪汁而饮之。” 晋 葛洪 《抱朴子·黄白》:“阴乾一月,乃以马粪火煴之。”
(2).巷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南史·王志传》:“家居 建康 禁中里 马粪巷 ,父 僧虔 ,门风宽恕, 志 尤惇厚……兄弟子姪,皆篤实谦和,时人号 马粪 诸 王 为长者。”按,《梁书·王志传》作“马蕃”。 清 查慎行 《燕台杂兴》诗:“紫色蛙声雄八族, 乌衣 、 马粪 笑诸 王 。”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南史》:“ 王 谢 子弟,浮华矜躁,服用奢淫,而能仍世贵显者,盖其门风孝友,有过他氏。 马粪 、 乌衣 ,自相师友,家庭之际,雍睦可亲。”
词语解释:土粪  拼音:tǔ fèn
我国北方的一种重要农家肥料。由粪尿掺土(或用垫圈土),杂以少量干草、垃圾、污水等堆制而成。因原料不同,成分差异颇大。一般宜作基肥。
词语解释:尝粪  拼音:cháng fèn
(1). 春秋 时, 吴 灭 越 , 越王 勾践 入臣于 吴 。 吴王 病, 勾践 用 范蠡 计,入宫问疾,尝 吴王 粪以诊病情, 吴王 喜, 勾践 遂得赦归 越 。事见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2).谓孝亲之行。《梁书·孝行传·庾黔娄》:“时 易 ( 娄 之父)疾始二日,医云:‘欲知差剧,但尝粪甜苦。’ 易 泄痢, 黔娄 輒取尝之。”
(3).谓佞人贱行以媚上。《新唐书·酷吏传·郭弘霸》:“再迁右臺侍御史,大夫 魏元忠 病,僚属省候, 弘霸 独后入,忧见颜间,请视便液,即染指尝,验疾轻重,贺曰:‘甘者病不瘳,今味苦,当愈。’喜甚。 元忠 恶其媚,暴语于朝。” 宋 张九成 《十九日杂兴》诗之二:“舐痔或尝粪,车服夸新好。”
词语解释:鸟粪  拼音:niǎo fèn
鸟的排泄物
存在于海鸟聚集的海岸和海岛上的一种物质,主要由部分风化的海鸟排泄物组成
词语解释:出粪  拼音:chū fèn
谓清除粪秽以肥田。《吕氏春秋·上农》:“野禁有五地,未辟易,不操麻,不出粪。” 陈奇猷 校释:“ 段玉裁 《説文注》‘粪’下云:‘古谓除秽曰粪。凡粪田多用所除之秽为之,故曰粪。’是出粪即除秽以粪田也。”
词语解释:耳粪  拼音:ěr fèn
外耳道分泌物的干黄色结节
词语解释:背槽抛粪  拼音:bèi cáo pāo fèn
骂人忘恩负义,如同驴马,刚在槽内吃食,背过身来就拉屎。 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一折:“一个个背槽抛粪,一个个负义忘恩。”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二折:“你将这赤的金、白的银饕餮都尽,又道是女孩儿背槽抛粪。”
词语解释:蜣螂转粪  拼音:qiāng láng zhuǎn fèn
见“ 蜣蜋转丸 ”。
词语解释:蜣螂转丸  拼音:qiāng láng zhuǎn wán
1.亦作"蜣郎转丸"。
2.蜣螂把粪推滚成球形。常指一种天然的低下的本能。
词语解释:遗粪  拼音:yí fèn
(1).拉屎;解大便。《南史·梁豫章王综传》:“尝改岁后,问讯 临川王 宏 ,出至中阁,登 宏 羊车次遗粪而出。” 宋 洪迈 《夷坚支乙志·人遇奇祸》:“ 福州 闽清县 小儿,年八九岁,遗粪野田间,猪来食秽,遂并两肾遭嚙,仅得不死。”
(2).拉下的粪便。《晋书·明帝纪》:“﹝ 王敦 ﹞於是使五骑物色追帝。帝亦驰去,马有遗粪,輒以水灌之。”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毛篇》:“田父寻至山上,唯见牛跡,遗粪皆为银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四》:“忽自践其所遗粪,顿足曰:‘踏却大粪,污吾履矣!惜哉!’”
词语解释:遗臊撒粪  拼音:yí sào sā fèn
撒尿拉屎。喻臭名四播。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我们也走罢,乾发虚,没钞分,遗臊撒粪。”
词语解释:倒粪  拼音:dào fèn
(1).把堆积的粪肥上下翻动并捣碎。如:一个老头儿在猪圈旁倒粪。
(2).方言。谓反复说相同的话,令人厌恶。如:就这么几句话,你唠叨个没完,来回倒粪!
词语解释:攒粪
积累粪
词语解释:底粪  拼音:dǐ fèn
作基肥用的有机肥料。
词语解释:杈子粪  拼音:chā zǐ fèn
用粪杈拣拾的人、畜杂粪。《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北镇县罗屯村建立合作网的经验》:“按不同质量,给不同报酬。掺土的大粪、杈子粪为一等。”
词语解释:干粪  拼音:gān fèn
晒干后用作燃料的牲畜粪便
词语解释:上粪  拼音:shàng fèn
指往地里施粪肥。
词语解释:佛头着粪  拼音:fó tóu zhuó fèn
《景德传灯录·如会禅师》:“ 崔相公 入寺,见鸟雀於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云:‘有。’ 崔 云:‘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云:‘是伊为什么不向鷂子头上放?’”后因以“佛头著粪”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玷污。 苏曼殊 《与高天梅论文学书》:“拙诗亦见録存,不亦佛头著粪耶?”亦作“ 佛头着粪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香奩体我作不来,并且有他的珠玉在前,我何敢去佛头着粪!”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二》:“今人标点古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乱点一通,佛头着粪。”
词语解释:潦粪  拼音:liáo fèn
污水、粪水。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 西藏 、 廓尔喀 、 布丹 、 哲孟雄 之蛮人……杂处於牛羊、鷄豕、潦粪、臭秽之中。”
词语解释:文粪  拼音:wén fèn
谓文章贱如粪土。 汉 王充 《论衡·自纪》:“言金由贵家起,文粪自贱室出。”
词语解释:沤粪  拼音:ōu fèn
将人畜粪便沤制发酵。《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昌图县红星一社大量积肥的经验》:“为了提高沤粪的技术和质量,除了按照粪价规定,强调粪土比例以外,还规定马圈要天天起垫。”
词语解释:插粪  拼音:chā fèn
用锹取粪。 赵树理 《地板》:“你三嫂穿鞋,从新穿到破,底棱上也不准有一点黑,她怎么愿意去插粪呢?”
词语解释:水粪  拼音:shuǐ fèn
人粪等腐熟后加水而成的肥料。《百喻经·比种田喻》:“彼人即便依法用之,即以水粪调和其田,下种於地。”如:各项肥料折合水粪计,平均每亩地施肥五十担。
词语解释:喷粪  拼音:pēn fèn
指胡说八道。例如:你满嘴喷粪。
词语解释:画瓶盛粪  拼音:huà píng shèng fèn
佛教语。谓人身如盛粪的画瓶,身为幻相,乃诸苦所集。
词语解释:灰粪  拼音:huī fèn
草木灰和牲畜粪混成的大田粪料
秋天烧荒的草木灰
词语解释:熟粪  拼音:shú fèn
沤熟的粪肥。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瓜》:“种冬瓜法:傍墻阴地作区,圆二尺,深五寸,以熟粪及土相和。” 元 王祯 《农书》卷八:“凡种先用熟粪匀布畦内,仍用火粪和之令匀,撒种之。”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三二:“栽条法,秋暮农隙时分,预掘下区……熟粪一二升与土相合,纳於区内。”
词语解释:生粪  拼音:shēng fèn
未经沤化的粪肥。 元 王祯 《农书》卷三:“粪田之法,得其中则可,若骤用生粪,及布粪过多,粪力峻热,即烧杀物,反为害矣。”
词语解释:大粪  拼音:dà fèn
人的粪便。 宋 洪迈 《夷坚丙志·曾三失子》:“昨日正午,乡人担大粪亦见之。” 元 王祯 《农书》卷三:“大粪力壮,南方治田之家,常於田头置塼槛窖,熟而后用之,其田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