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粪土 拼音:fèn tǔ
(1).秽土。《论语·公冶长》:“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唐 杜甫 《赠王侍御契四十韵》:“送终惟粪土,结爱独荆榛。”
(2).比喻鄙贱下劣的事物。《左传·襄公十四年》:“ 卫侯 其不得入矣,其言粪土也。”《汉书·东方朔传》:“粪土愚臣,忘生触死。”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双缢庙》:“如不弃粪土,敬订踰垣,面诉离忱,以表永诀耳!”
(3).引申为鄙视。 唐 杨衡 《经端溪峡中》诗:“逍遥一息间,粪土五侯荣。” 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4).形容恶劣的环境。指牢狱。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所以隐忍苟活,幽於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彩不表於后世也。”词语解释:粪壤 拼音:fèn rǎng
(1).秽土。《楚辞·离骚》:“苏粪壤以充幃兮,谓申椒其不芳。”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復道哉!” 唐 李朝威 《柳毅传》:“如可,则俱在云霄;如不可,则皆夷粪壤。”
(2).指已死之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 九娘 才貌无双,舅倘不以粪壤致猜,儿当请诸其母。”
(3).指拌有肥料的灰土。 汉 王充 《论衡·率性》:“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功,以助地力。” 宋 王安石 《古松》诗:“岂因粪壤栽培力,自得乾坤造化心。”
(4).指施肥。 元 王祯 《农书》卷三:“田有良薄,土有肥磽,耕农之事,粪壤为急。粪壤者,所以变薄田为良田,化磽土为肥土也。”词语解释:粪丸 拼音:fèn wán
比喻秽贱之物。 唐 韩愈 《通解》:“将欲齐之者,其不犹矜粪丸而拟质 随 珠者乎?”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上:“如粪丸之在 隋 珠,不待选择而后知,然犹不能辨焉。”词语解释:粪墙 拼音:fèn qiáng
秽土之墙。语出《论语·公冶长》:“ 宰予 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后用以比喻不可救药的事或人。《汉书·董仲舒传》:“今 汉 继 秦 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柰何。” 宋 苏轼 《次韵张甥棠美昼眠》:“ 宰我 粪墙讥敢避, 孝先 经笥謔兼忘。” 梁启超 《立宪政体与政治道德》:“则朽木不可雕,粪墙不可圬,吾又安知其所终极也!”词语解释:粪箕 拼音:fèn jī
盛垃圾秽物的器具。形状像簸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石长和》:“﹝ 石长和 ﹞斯须见 承 阁西头来,一手捉扫箒粪箕,一手捉把箉,亦问家消息。”《续传灯录·宗杲禅师》:“师高声叫曰:‘行者将粪箕扫箒来!’” 王中才 《郎家坡》:“挑土用的粪箕多,他就把组织上给他的医疗费拿出来,买了一百多副竹粪箕。”词语解释:粪秽 拼音:fèn huì
指秽物。《隋书·酷吏传·田式》:“或僚吏姦赃、部内劫盗者,无问轻重,悉禁地牢中,寝处粪秽,令其苦毒。” 宋 苏轼 《问养生》:“论八珍者必嚥,言粪秽者必唾。” 清 刘大櫆 《汪在湘文序》:“犹犬之於骨,鴟鸦之於鼠,蛆蝇之於粪秽也。”词语解释:粪堆 拼音:fèn duī
用粪便堆起的小山。一般指农村屯集起来的粪便堆词语解释:粪除 拼音:fèn chú
打扫;清除。《左传·昭公三年》:“自子之归也,小人粪除先人之敝庐,曰:‘子其将来。’”《后汉书·第五伦传》:“载盐往来 太原 、 上党 ,所过輒为粪除而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山魈》:“命僕粪除,至晚始觉清爽可坐。”词语解释:粪坑 拼音:fèn kēng
积蓄粪便的坑。亦指茅厕坑。词语解释:粪溷 拼音:fèn hùn
粪坑;厕所。《南史·范缜传》:“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於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於粪溷之中。”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曰底号,粪溷之窝。过犹唾之,寝处则那。”词语解释:粪场 拼音:fèn chǎng
粪堆所在的场地词语解释:粪洒 拼音:fèn sǎ
亦作“ 粪洒 ”。 洒扫。《周礼·夏官·隶仆》:“掌五寝之埽除粪洒之事。” 郑玄 注:“洒,洒也。”《晏子春秋·外篇上一》:“公令人粪洒改席,召衣冠以迎 晏子 。”词语解释:粪治 拼音:fèn zhì
谓施肥治田。《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种五穀、蒲陶诸果,粪治园田。” 明 黄瑜 《双槐岁钞·刘学士》:“ 祐 躬率子弟服劳,粪治有方,瀦洩有法,由是富埒素封。”词语解释:粪池 拼音:fèn chí
为盛装粪便而建的土池、水泥池等词语解释:粪筐 拼音:fèn kuāng
(1).盛粪的筐。
(2).粪箕。词语解释:粪混 拼音:fèn hùn
1.粪坑;厕所。词语解释:粪清 拼音:fèn qīng
粪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人一·人屎》“粪清”﹝释名﹞引 陶弘景 曰:“近城市人以空罌塞口,纳粪中,积年得汁,甚黑而苦,名为黄龙汤,疗瘟病垂死者皆瘥。” 清 李渔 《比目鱼·征利》:“莫説带在身上的贜,没得教你藏过;就是吃下肚的,也要用粪清灌下去,定要呕你的出来。”词语解释:粪棋 拼音:fèn qí
低劣的棋艺。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二》:“ 逋 高逸倨傲,多所学,唯不能棊,尝谓人曰:‘ 逋 世间事皆能之,唯不能担粪与著棊。’” 清 翟灏 《通俗编·艺术》论及此事,谓“以棋比粪。今嘲低棋曰粪棋,此其出典”。词语解释:粪桶 拼音:fèn tǒng
盛粪便的桶词语解释:粪种 拼音:fèn zhǒng
古代的一种耕种方法。《周礼·地官·草人》:“凡粪种,騂刚用牛,赤緹用羊。” 郑玄 注:“凡所以粪种者,皆谓煮取汁也…… 郑司农 云:用牛,以牛骨汁渍其种也,谓之粪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收种》:“依《周官》相地所宜,而粪种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二节:“《周礼·草人》分土壤为九类,用九种动物骨煮汁拌谷物种子,种在一定的土壤上,称为‘粪种’。”词语解释:粪门 拼音:fèn mén
肛门。《水浒传》第四三回:“﹝ 李逵 ﹞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 清 李渔 《怜香伴·帘阻》:“我如今将文字捲做箇爆竹的模样,等待临场时节,塞在粪门之中,就是神仙也搜检不出。”《孽海花》第二一回:“库丁既知道库衣万难夹带,千思万想,就把身上的粪门,製造成一个絶妙的藏金窟了。”词语解释:粪车 拼音:fèn chē
运粪肥的车子。《文选·张衡〈东京赋〉》:“却走马以粪车,何惜騕褭与飞兔。” 薛综 注:“却,退也。 老子 曰:‘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河上公 曰:‘粪者,粪田也。兵甲不用,却走马以务农田。’” 晋 张协 《七命》:“却马於粪车之辕,铭德於 昆吴 之鼎。” 茅盾 《子夜》十五:“马路上隆隆地推过粪车的时候,裕华丝厂里都都地响起了汽笛。”词语解释:粪箕子 拼音:fèn jī zǐ
盛粪的器具,用荆条、竹篾等编成,形状像簸箕,有提梁。也叫粪箕。词语解释:粪肥 拼音:fèn féi
用人、畜或鸟类的粪便所作的肥料。词语解释:粪土臣 拼音:fèn tǔ chén
犹贱臣。多为自谦之词。《晋书·礼志下》:“皇帝嘉命,访婚陋族,备数采择……前太尉参军、都乡侯粪土臣 何琦 稽首顿首,再拜承詔。”词语解释:粪便隐血试验 拼音:fèn biàn yǐn xuè shì yàn
临床常用的化验方法之一。用化学试验来检测粪便中微量的、肉眼看不到的血液。正常结果为阴性。阳性者可见于胃肠道出血等。试验前几天如进食过含叶绿素食物、动物血以及含铁药物等,亦可出现假阳性。词语解释:粪便常规检验 拼音:fèn biàn cháng guī jiǎn yàn
临床常用的化验方法之一。根据粪便的颜色、性状以及采用显微镜下检查粪便中有无炎性产物、血细胞、寄生虫卵等。可协助了解胃肠、肝脏、胰腺、胆道系统的功能状态和有无其他器质性疾病。词语解释:粪便 拼音:fèn biàn
泛指屎和尿。 沉从文 《从文自传·辰州》:“墙壁各处是膏药,地下各处瓦片同乱草,草中留下成堆黑色的干粪便,这就是我第一次进衙门的印象。” 孙犁 《秀露集·戏的梦》:“这就像风沙摧毁了花树,粪便污染了河流,鹰枭吞噬了飞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