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六麻平声 [chē][chā,差错][xiē,少也][zhuā][há xiā][yā][wō][chá zhā][音奢。火種也。][jiā qié]髿[shē][pá][chā][bā ba][详注1][同鸦。][详注2][chá ná][xiá xiā][chā zhā][划船][bā][shé][zhā][详注3][lā la][zhā][zhē,音遮。啰嗻,多言也。或作謶。][yā][详注4][详注5][详注6][chá][huá]夿


注1:污 音窊。凿地也。《礼·礼运》污尊而抔饮。《注》污尊,凿地为尊。
注2:涂 《集韵》《韵会》直加切,音秅。沮洳也。一曰饰也。 又《集韵》余遮切,音耶。涿涂,山名,见《史记·匈奴传》。
注3:荼 《唐韻》宅加切,音茶。神名。又《集韻》余遮切,音邪。荼陵,縣名,在長沙。又《集韻》時遮切,音闍。《爾雅·釋草》蔈、荂,荼,卽芀也。
注4:吾 《广韵》五加切《集韵》牛加切,音牙。允吾,县名。《前汉·地理志》金城郡允吾县。《注》应劭曰:允吾,音铅牙。
注5:茬 音槎。斫木。《鲁语》山不茬蘖。字从草。◎按茬字,《后汉书》《水经注》皆从仕,宋祁曰:当作荏,今茌茬荏并存。茬字从草作。
注6:祖 《集韵》咨邪切。《前汉·地理志》安定郡有祖厉县。
末字词组
荞粑饘粑粑粑糍粑糌粑粽粑  

词语解释:荞粑  拼音:qiáo bā
见“ 蕎巴 ”。
词语解释:荞巴  拼音:qiáo bā
亦作“ 蕎粑 ”。 荞麦饼。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好人﹞坐在卖荞粑的 苗 妇人小茅棚里。”《人民日报》1970.9.29:“吃过蒿草的人,才知道荞巴的香甜。”
词语解释:饘粑  拼音:zhān bā
糌粑。饘,通“ 糌 ”。青稞麦等炒熟后磨成的面,是 藏 族的主食。 清 李心衡 《金川琐记·饘粑》:“番地无米穀,夷人日食饘粑,炒青稞磨粉,或用大麦、小麦、豌豆为之,入牛乳酥少许,用手搅和,捻成团子。”
词语解释:粑粑  拼音:bā bā
方言。饼类食物。 丁玲 《水》三:“也有一些茅蓬,这里总又住满了人,还是他们拿出一点粗粝的荞麦粑粑来,和着水,大家贪馋的一下就吞光了。”
词语解释:糍粑  拼音:cí bā
用糯米蒸熟捣碎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
词语解释:糌粑  拼音:zān bā
藏 族的主食。靑稞麦炒熟磨制成面,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捏成小团而食。 成仿吾 《万水千山只等闲》:“参加运粮队的 藏 民都很积极,不要报酬,自带糌粑路上吃。”《人民文学》1978年第10期:“ 宗本 怕你家里没有吃的,让我送一点糌粑和酥油来。”
词语解释:粽粑  拼音:zòng bā
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