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二吻上声 槿[音隱。雷發聲也。][jìn,远近,副形词][详注1]忿[與抆同][详注2]


注1:听 《广韵》牛谨切《集韵》语近切,《说文》笑貌。《史记·司马相如·上林赋》亡是公听然而笑。《杨慎曰》听,古哂字。
注2:坟 音愤。土膏肥也。《书·禹贡》白坟,黑坟,赤埴坟。见土字注。
共152,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红粉腻粉淡粉琼粉青粉箨粉发粉凉粉
脂粉香粉胡粉宫粉胭粉何郎粉调脂弄粉藕粉
傅粉丹粉檀粉云粉小粉缥粉调朱傅粉肥田粉
金粉竹粉玉粉面粉汞粉浆粉调朱弄粉肥猪粉
朱粉松粉白粉团粉葛粉药粉受粉韶粉
铅粉齑粉筠粉抹粉画粉烟粉去污粉六朝金粉
蝶粉轻粉花粉珠粉梨花粉麦粉节粉蛤蜊粉
施粉扑粉雪粉银粉捻粉蜂粉锌粉蛋粉
梅粉黄粉剩粉绿粉豆粉芡粉代乳粉蛤粉
艳粉传粉蕊粉调粉水银粉莺粉贵妃粉蛱蝶粉

词语解释:红粉  拼音:hóng fěn
(1).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铅粉。《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宋 欧阳修 《浣溪沙》词:“红粉佳人白玉杯,木兰船稳棹歌催。”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六:“馆门开处,一位‘美人’走进来了,红粉两颊,长眉拂黛,樱唇上涂着血滴鲜红的胭脂。”
(2).借指美女。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杜牧》:“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廻。”《水浒传》第二一回:“手到处青春丧命,刀落时红粉亡身。”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二幕:“ 金女士 可算红粉中之巨眼,千古难得!”
(3).指火药。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朱锡琨北伐回禀》:“﹝圣兵﹞得红粉弍万有餘斤,铁砲无数。”
词语解释:脂粉  拼音:zhī fěn
(1).胭脂和香粉。《淮南子·修务训》:“曼颊皓齿,形夸骨佳,不待脂粉芳泽而性可説者, 西施 、 阳文 也。” 唐 王维 《西施咏》:“邀人傅脂粉,不自着罗衣。”《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有 潘 家原聘财礼,置下庄田,就把与他做脂粉之费。” 丁玲 《韦护》第十二章:“她并不是去整理脸上的颜色,因为她从来就不屑用脂粉的。”
(2).旧时借指妇女。 唐 白居易 《戏题木兰花》诗:“怪得独饶脂粉态, 木兰 曾作女郎来。”《红楼梦》第三七回:“孰谓雄才 莲社 ,独许鬚眉;不教雅会 东山 ,让余脂粉邪?”
(3).旧时借指妓女生涯。 清 赵翼 《簷曝杂记·广东蜑船》:“ 广州 珠江 蜑船不下七八千,皆以脂粉为生计。” 清 珠泉居士 《雪鸿小记》:“ 小玉奴 者, 天福 之媳,早岁曾适 童 姓,继归于 王 ,亦以脂粉为生。”
(4).比喻诗文中的艳丽风格。 宋 李如箎《东园丛说·杂说·坡词》:“其情意繾綣,如他人为之,岂能脱去脂粉,轻新如此。” 金 王若虚 《文辨》三:“ 东坡 之文,具万变而一以贯之者也,为四六而无俳谐偶儷之弊,为小词而无脂粉纤艷之失。”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填塞之病有三。﹞其所以致病之由亦有三:借典核以明博雅,假脂粉以见风姿,取现成以免思索。”
(5).犹润饰。 南朝 陈 徐陵 《晋陵太守王厉德政碑》:“至於网罗图籍,脂粉艺文,学侣挹其精微,词宗称其妙絶。” 北齐 《郑子尚墓志》:“周旋六艺,脂粉八能。”
词语解释:傅粉  拼音:fù fěn
(1).搽粉。《汉书·广川王刘越传》:“前画工画 望卿 舍, 望卿 袒裼傅粉其傍。” 南朝 梁简文帝 《独处愁》诗:“弹棋镜奩上,傅粉高楼中。” 明 孙梅锡 《琴心记·勉拨房赀》:“你看我男子烧汤女傅粉,嗏, 临邛 市上不折本。”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从来傅粉之面,止耐远观,难於近视。” 巴金 《家》三十:“却换了一个画眉傅粉的小生。”
(2).搽粉的人。借指妾婢。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你傅粉盈房,岂无殊色?我洗妆入道,不变初心。”
词语解释:金粉  拼音:jīn fěn
(1).黄金的粉末或金色的粉末。 唐 景审 《题所书〈黄庭经〉后》诗:“金粉为书重莫过,《黄庭》旧许 右军 多。” 后蜀 顾夐 《玉楼春》词:“画堂鸚鵡语雕笼,金粉小屏犹半掩。” 清 龚自珍 《齐天乐》词:“天涯此楼休问,一番枯寂后,须画金粉。”
(2).黄色的花粉。 唐 李白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轻如松花落金粉,浓以锦苔含碧滋。” 宋 苏辙 《歙县岁寒堂》诗:“暗长茯苓根自大,旋收金粉气尤清。” 明 唐寅 《步步娇·春景》曲:“垂杨金粉销,緑映河桥。”
(3).借指蝴蝶的翅膀。 南唐 李煜 《临江仙》词:“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4).花钿与铅粉。妇女妆饰用品。 元 白朴 《东墙记》第一折:“顦顇了玉肌金粉,瘦损了窈窕精神。”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黛緑慵挑,金粉羞调,卸朱徽银甲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孤吟》:“谁家剩有閒金粉,撒与歌楼照镜人。”
(5).喻指繁华绮丽的生活。 清 吴伟业 《残画》诗:“ 六朝 金粉地,落木更萧萧。”《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二回:“ 扬州 是好地方, 六朝 金粉,自古繁华。”
词语解释:朱粉  拼音:zhū fěn
朱色与白色的涂料。
词语解释:铅粉  拼音:qiān fěn
(1).无机化合物,白色粉末,有毒,溶于酸类,不溶于水。也称铅白。古代妇女用来搽脸。《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二》:“易却紈綺裳,洗却铅粉妆。” 唐 薛能 《吴姬》诗之九:“冠剪黄綃帔紫罗,薄施铅粉画青娥。”《红楼梦》第四二回:“铅粉十四匣,胭脂十二帖。”
(2).用作画画的颜料。 元 王思廉 《寿阳梅妆图》诗:“画史不知亡国恨,犹将铅粉记前朝。”
(3).借指美丽容貌、青春年华。 唐 李白 《代美人愁镜》诗之一:“红颜老昨日,白髮多去年。铅粉坐相误,照来空凄然。” 清 曹寅 《题画梅花》诗:“垂老自伤铅粉误,几生修到玉梅花。”
(4).喻指雪。 唐 刘禹锡 《终南秋雪》诗:“雾散琼枝出,日斜铅粉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千山连骇铺铅粉,万木依稀拥素袍。”
词语解释:蝶粉  拼音:dié fěn
亦作“蜨粉”。
(1).蝶翅上的天生粉屑。 北周 庾信 《行雨山铭》:“天丝剧藕,蝶粉多尘。” 唐 温庭筠 《偶题》诗:“红垂果蒂樱桃重,黄染花丛蝶粉轻。”
(2). 唐 人宫妆。 唐 李商隐 《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诗:“何处拂胸资蜨粉,几时涂额藉蜂黄。” 冯浩 笺注:“按:《野客丛书》《草堂诗餘注》:蜨粉蜂黄, 唐 人宫妆也。且引此联以证之。然粉面额黄,岂始 唐 时哉?”
词语解释:施粉  拼音:shī fěn
抹粉。 南朝 梁 何逊 《和司马博士咏雪》:“暂蔽卷紈质,復惭施粉人。” 宋 陆游 《雪中寻梅》诗:“ 楚 人原未知真色,施粉何曾太白来。”
词语解释:梅粉  拼音:méi fěn
指梅花或腊梅花。 宋 张先 《汉宫春·蜡梅》词:“透新春消息,梅粉先芳。” 宋 范成大 《与游子明同过石湖》诗:“梅粉都皴啼宿雨,柳黄不展噤春寒。”
词语解释:艳粉  拼音:yàn fěn
(1).指脂粉。 北齐 萧悫 《临高台》诗:“小衫飘雾縠,艳粉拂轻红。” 南朝 陈 张正见 《怨诗》:“艳粉惊飞蝶,红妆映落花。” 唐 张柬之 《东飞伯劳歌》:“谁家絶世綺帐前,艳粉红脂映宝鈿。”
(2).花粉;花。 唐 宋之问 《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綵花应制》:“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迴。”
词语解释:腻粉  拼音:nì fěn
犹脂粉。 唐 白居易 《戏题木兰花》诗:“紫房日照燕脂坼,素艳风吹腻粉开。” 南唐 张泌 《满宫花》词:“腻粉琼粧透碧纱,雪休夸。”《武王伐纣平话》卷上:“不受寂淡,腻粉粧梳。官宦之家,内有胜玉女之颜。”
词语解释:香粉  拼音:xiāng fěn
(1).搽脸或身体的芳香的粉。今指用碳酸钙、滑石粉、香料等制成的粉末状化妆品。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红蓝花栀子》:“作米粉法……曝之,乃至粉乾足,手痛挼勿住。拟人客作饼,乃作香粉,以供粧摩身体。作香粉法:唯多著丁香於粉合中,自然芬馥。”《新唐书·李适传》:“﹝天子﹞冬幸 新丰 ,歷 白鹿观 ,上 驪山 ,赐浴汤池,给香粉兰泽。” 鲁迅 《且介亭杂文·拿来主义》:“先有 英国 的鸦片, 德国 的废枪炮,后有 法国 的香粉, 美国 的电影, 日本 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2).花粉。 唐 秦韬玉 《春雪》诗:“惹砌任他香粉妒,縈丛自学小梅娇。” 清 唐孙华 《柳絮》诗:“乱飘香粉穿綃幕,遍拆新绵点客衣。”
词语解释:丹粉  拼音:dān fěn
(1).红色的粉末。 唐 李商隐 《韩翃舍人即事》诗:“萱草含丹粉,荷花抱緑房。”
(2).泛指颜料。《新唐书·阎立本传》:“﹝ 立本 ﹞俯伏池左,研吮丹粉。” 宋 陆游 《芳华楼赏梅》诗:“天工丹粉不敢施,雪洗风吹见真色。”《宋史·职官志五》:“丹粉所,掌烧变丹粉,以供绘饰。”
词语解释:竹粉  拼音:zhú fěn
笋壳脱落时附着在竹节旁的白色粉末。 宋 周邦彦 《渔家傲》词:“日照釵梁光欲溜,循堦竹粉沾衣袖,拂拂面红如著酒。” 宋 程垓 《望秦川》词:“竹粉翻新籜,荷花拭靚妆。” 明 袁宏道 《偶成》诗之二:“竹粉遗天女,松脂食道人。”
词语解释:松粉  拼音:sōng fěn
即松花粉。 唐 方干 《题悬溜岩隐者居》诗:“惯缘嶮峭收松粉,常趁芳鲜掇茗芽。” 元 倪瓒 《春日云林斋居》诗:“阶下松粉黄,窗间云气暖。” 明 徐渭 《薯蓣》诗:“芋魁徒软美,松粉藉餦餭。”参见“ 松花粉 ”。
词语解释:松花粉  拼音:sōng huā fěn
松树花粉。可食用,亦可作药用。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松》﹝发明﹞引 苏颂 曰:“花上黄粉,山人及时拂取,作汤点之甚佳。”
词语解释:齑粉  拼音:jī fěn
(1).齑、粉均呈碎末状,因比喻粉碎的东西。《旧五代史·汉书·苏逢吉传》:“自是将相失欢。 逢吉 欲希外任,以紓 弘肇 ( 史弘肇 )之怒。既而中輟。人问其故, 逢吉 曰:‘苟领一方镇,祇消得 史公 一处分,则为齏粉矣。’”《明史·李善长传》:“当 元 之季,欲为此者何限,莫不身为齏粉,覆宗絶祀,能保首领者几何人哉?” 郭沫若 《蔡文姬》第二幕:“如果不把 蔡文姬 送回, 曹丞相 的大兵一到,你要立地化为齑粉!”
(2).粉碎。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佳兵》:“﹝火药﹞人物膺之,魂散惊而魄齏粉。” 清 朱象贤 《闻见偶录·智毙妖狐》:“从人闻声齐入,并擒助力,拳脚交加,竟为所毙。衾裯齏粉。视之,乃一大狐。”
词语解释:轻粉  拼音:qīng fěn
(1).无机化合物,成分是氯化亚汞,白色粉末。 唐 王贞白 《白牡丹》诗:“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冠冕首饰·轻粉》:“《实録》: 萧史 与 秦穆公 鍊飞云丹,第一转与 弄玉 涂之名曰粉,即轻粉也,此盖其始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二·水银粉》:“水银乃至阴毒物,因火煅丹砂而出,加以盐、矾炼而为轻粉。”
(2).略施粉黛。谓淡妆。 宋 欧阳修 《玉楼春》词:“杏腮轻粉日催红,池面緑罗风卷皱。”
词语解释:扑粉  拼音:pū fěn
化妆用的香粉
爽身粉
主要用于皮肤或伤口(如为减轻刺激或吸收水分)的粉
往脸上或身上拍擦香粉或爽身粉
词语解释:黄粉  拼音:huáng fěn
(1).用于装饰的黄色粉。 唐 温庭筠 《湘宫人歌》:“黄粉 楚 宫人,方飞玉刻鳞。” 曾益 注:“《酉阳杂俎》:‘近代妆尚靨如射月,曰黄星靨。’”
(2).黄色花粉。 唐 王建 《赏牡丹》诗:“满蕊攒黄粉,含稜缕絳苏。”
词语解释:传粉  拼音:chuán fěn
花粉借着风或昆虫等做媒介,从雄蕊传到雌蕊的柱头上或胚珠上的过程。传粉是子房形成果实的必要条件。分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
词语解释:淡粉  拼音:dàn fěn
明 初妓馆名。 明 祝允明 《野记·国初不禁官妓》:“国初於京师建妓馆六楼於 聚宝门 外,以安远人,故名曰 来宝 、曰 重译 、曰 轻烟 、曰 淡粉 、曰 梅研 、曰 柳翠 。” 清 钱谦益 《金陵杂题绝句》之一:“ 淡粉 轻烟 佳丽名,开天营建记都城。”
词语解释:胡粉  拼音:hú fěn
(1).铅粉。用于傅面或绘画。《释名·释首饰》:“胡粉:胡,餬也,脂合以涂面也。”《后汉书·李固传》:“ 固 独胡粉饰貌,搔首弄姿。”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胡粉、白石灰等,以水和之,涂鬢鬚不白。”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愚人乃不信黄丹及胡粉乃化铅所作。” 清 曹寅 《题马湘兰画兰长卷》诗:“月窟玄卿螺子笔,麝煤胡粉轻无迹。”
(2).用于涂墙。 汉 蔡质 《汉官典职仪式选用》:“省中皆以胡粉涂壁,紫素界之,画古烈士。” 晋 陆翽 《邺中记》:“ 石虎 以胡粉和椒涂壁,曰椒房。”
词语解释:檀粉  拼音:tán fěn
化妆用的香粉。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词:“舞餘镜匣开频掩,檀粉慵调。朝泪如潮。昨夜香衾觉梦遥。”
词语解释:玉粉  拼音:yù fěn
玉的粉末。 唐 姚合 《寄李群玉》诗:“石脂稀胜乳,玉粉细於尘。” 宋 苏轼 《浣溪沙·绍圣元年游大口寺野饮》词:“玉粉轻黄千岁药,雪花浮动万家春。”
词语解释:白粉  拼音:bái fěn
(1).即铅粉。画师用以设色,妇女用以涂脸。 唐 王维 《为画人谢赐表》:“妍蚩无枉,敢顾黄金;取舍惟精,时凭白粉。”
(2).刷墙的石灰。 唐 白居易 《闻杨十二新拜省郎遥以诗贺》:“文昌新入有光辉,紫界宫墙白粉闈。”
(3).毒品海洛因的俗称。
词语解释:筠粉  拼音:yún fěn
竹节上附着的白粉。 唐 白居易 《画竹歌》:“ 嬋娟 不失筠粉态,萧颯尽得风烟情。”
词语解释:花粉  拼音:huā fěn
(1).植物花药里的粉粒。多为黄色,也有青色或黑色的。每个粉粒里都有一个生殖细胞。 唐 司空曙 《题玉真观公主山池院》诗:“柳丝遮緑浪,花粉落青苔。”
(2).本指妇女戴的花和搽的粉,因亦为化妆品的代称。《醒世恒言·陆五汉硬留合色鞋》:“ 张藎 急赶上一步,看时不是别人,却是惯走大家卖花粉的 陆婆 。” 丁玲 《松子》:“在白天的时候,这里常有一些卖零食的小担,有摇鼓的,卖一点针线,也卖一点花粉、手帕、袜子。”
(3).药物名。天花粉的简称。
词语解释:雪粉  拼音:xuě fěn
(1).细雪。 唐 包佶 《宿庐山赠白鹤观刘尊师》诗:“春飞雪粉如毫润,晓漱琼膏冰齿寒。” 曲波 《林海雪原》十:“飞舞的雪粉,来往冲撞,不知它是揭地而起,还是倾天而降。”
(2).白色粉末。 宋 苏轼 《薏苡》诗:“絳囊悬荔支,雪粉剖桄榔。” 宋 杨万里 《省中直舍因敲新竹怀周元吉》诗:“锦衣脱体未全瘦,雪粉围腰犹半愁。” 元 杨维桢 《警枕词》:“五花宝簟芙蓉屏,铜盘雪粉香浅清。”
词语解释:剩粉  拼音:shèng fěn
残馀的脂粉。谓馀香。 明 汤显祖 《紫箫记·游仙》:“佳人并逐花源去,賸粉残脂最可怜。” 清 王夫之 《和梅花百咏诗·竹梅》:“长疑賸粉归何处,密裹龙孙出籜枝。”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计姬归余四年,见其新粧炫服,祇此一朝而已。罗襟賸粉,绣袜餘香,金翠丛残,览之陨涕。”
词语解释:蕊粉  拼音:ruǐ fěn
指妇女化妆用的额黄粉。 唐 温庭筠 《懊恼曲》:“藕丝作线难胜针,蕊粉染黄那得深。” 闽 徐夤 《梅花》诗:“琼瑶初绽岭头葩,蕊粉新粧姹女家。”
词语解释:琼粉  拼音:qióng fěn
(1).白色粉状物的美称。 唐 白居易 《百炼镜》诗:“琼粉金膏磨莹已,化为一片秋潭水。” 唐 韦应物 《将往滁城恋新竹简崔都水示端》诗:“停车欲去绕丛竹,偏爱新筠十数竿。莫遣儿童触琼粉,留待幽人迴日看。”
(2).比喻雪花。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和王正之观雪见寄》词:“等閒更把,万斛琼粉盖颇黎。”
词语解释:宫粉  拼音:gōng fěn
供妆饰用的粉末。 宋 辛弃疾 《西江月·和杨民瞻赋牡丹韵》词:“宫粉厌涂娇额,浓粧要压秋花。”《绿野仙踪》第四六回:“一家子大大小小都来看视,见桌子上和地下还洒下许多宫粉。”
词语解释:云粉  拼音:yún fěn
(1).指白雪。 唐 王初 《雪霁》诗:“星榆叶叶昼离披,云粉千重凝不飞。”
(2).指竹子上的白色粉末。 唐 吴融 《和人题武城寺》:“半巖云粉千竿竹,满寺风雷百尺泉。”
(3).云母粉。 唐 白居易 《题李山人》诗:“每日将何疗飢渴?井华云粉一刀圭。”《云笈七籤》卷七四:“﹝灵飞散﹞方中味以云粉为主。”
词语解释:面粉
亦作“麵粉”。 小麦磨成的粉。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八:“大米是南方的主食品,而面粉是北方的主食品。”
词语解释:团粉  拼音:tuán fěn
烹调用的淀粉,多用绿豆或芡实制成,也叫粉团。
词语解释:抹粉  拼音:mǒ fěn
涂粉,比喻掩盖真相并美化。例如:替反动派涂脂抹粉。
词语解释:珠粉  拼音:zhū fěn
珍珠粉。 唐 鲍溶 《旧镜》诗:“珠粉不结花,玉璫寧辉耳。” 清 黄鷟来 《古镜歌》:“函香应将玉水洗,袭锦还思珠粉拭。”
词语解释:银粉  拼音:yín fěn
银的粉末。亦为铅粉、铝粉的通称。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上崇奉释氏,每舂百品香,和银粉涂佛室。” 唐 陆畅 《云安公主出降杂咏催妆》之二:“少妆银粉饰金鈿,端步天花贵自然。”
词语解释:绿粉  拼音:lǜ fěn
竹的别名。新笋成竹时,节间有粉,故称。 唐 李贺 《梁台古意》诗:“臺前鬭玉作蛟龙,緑粉扫天愁露湿。” 王琦 汇解:“緑粉扫天,指竹而言。”
词语解释:调粉  拼音:diào fěn
调弄脂粉。指妇女整容打扮。 唐 陆畅 《云安公主下降奉诏作催妆诗》:“ 云安公主 贵,出嫁五侯家。天母看调粉,日兄怜赐花。”
词语解释:青粉  拼音:qīng fěn
(1).指细茶。 唐 李咸用 《谢僧寄茶》诗:“半匙青粉搅潺湲,緑云轻綰 湘 娥鬟。”
(2).铅粉之类的化妆品。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外谪》:“閒青粉,冷翠鈿,梨花门掩度芳年。”
词语解释:胭粉  拼音:yān fěn
脂粉,借指妇女
词语解释:小粉  拼音:xiǎo fěn
(1).轻脂薄粉。 汉 伶玄 《飞燕外传》:“为薄眉号远山黛,施小粉号慵来粧。”一本作“小朱”。
(2).小粉蝶。 宋 晏几道 《留春令》词:“小粉多情怨花飞,仔细把、残香看。”
(3).用小麦、葛根、番薯等提出的淀粉。
词语解释:汞粉  拼音:gǒng fěn
也叫水银粉。用汞、盐、白矾等炼制而成。古代用为化妆品。也可入药。 宋 万俟雅言 《尉迟杯慢·李花》词:“碎云薄,向碧玉枝上缀万萼。如将汞粉匀开,疑使柏麝熏却。”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三·水银粉》
词语解释:葛粉  拼音:gé fěn
用葛根提出的白色粉质。可供食用或药用。 唐 白居易 《招韬光禅师》诗:“滤泉澄葛粉,洗手摘藤花。”
词语解释:画粉  拼音:huà fěn
白垩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土一·白垩》
词语解释:梨花粉  拼音:lí huā fěn
指妇女化妆所用的粉。 唐 崔涂 《初识梅花》诗:“燕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词语解释:捻粉  拼音:niǎn fěn
搓面粉或米粉。 宋 范成大 《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寳糖珍粔籹,乌腻美飴餳。捻粉团欒意,熬稃腷膊声。”
词语解释:豆粉  拼音:dòu fěn
豆子经加工而成的粉状细末
词语解释:水银粉  拼音:shuǐ yín fěn
即汞粉。参见“ 汞粉 ”。
词语解释:汞粉  拼音:gǒng fěn
也叫水银粉。用汞、盐、白矾等炼制而成。古代用为化妆品。也可入药。 宋 万俟雅言 《尉迟杯慢·李花》词:“碎云薄,向碧玉枝上缀万萼。如将汞粉匀开,疑使柏麝熏却。”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三·水银粉》
词语解释:箨粉  拼音:tuò fěn
竹笋皮上的粉末。 元 贡师泰 《题李则平宪副所藏息斋竹》诗:“籜粉已翻鳞甲紫,墨花还染羽毛苍。”参见“ 节粉 ”。
词语解释:节粉  拼音:jié fěn
竹节旁附着的白色粉末。 元 马祖常 《姚左司墨竹为贾仲章尚书赋十韵》:“籜鳞穿石锦,节粉带书芸。”参阅 唐 李贺 《昌谷诗》“粉节涂生翠” 清 王琦 汇解。
词语解释:何郎粉  拼音:hé láng fěn
即傅粉 何郎 。 三国 魏 何晏 性自喜,好修饰,平日粉白不去手。因以“何郎粉”借指年轻俊美的男子。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 张郎 倘得相亲傍,乍相逢厌见 何郎 粉,看邂逅偷将 韩寿 香。”亦省作“ 何粉 ”。 明 王骥德 《男王后》第三折:“嫂嫂,你本琼岛仙郎,错做金宫艷质,如今幸亲 何 粉,敢惜 韩 香?”参见“ 何郎 ”。
词语解释:何郎  拼音:hé láng
(1). 三国 魏 驸马 何晏 仪容俊美,平日喜修饰,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人称“傅粉 何郎 ”。后即以“何郎”称喜欢修饰或面目姣好的青年男子。见《世说新语·容止》《三国志·魏志·曹爽传》 裴松之 注引《魏略》。 唐 宋璟 《梅花赋》:“儼如傅粉,是谓 何郎 。” 唐 许浑 《夏日戏题郭别驾东堂》诗:“犹恐 何郎 热,冰生白玉盘。”
(2).借作驸马的美称。 唐 刘禹锡 《题于家公主旧宅》诗:“ 何郎 独在无恩泽,不似当初傅粉时。”
(3).指 南朝 梁 诗人 何逊 。 何逊 青年时即以文学著称,为当时名流所称道。 唐 李商隐 《漫成》诗之三:“雾夕咏芙蕖, 何郎 得意初。” 宋 刘克庄 《沁园春·维扬作》词:“甚都无人诵, 何郎 诗句,也无人报,书记平安。” 明 高启 《梅花》诗之一:“自去 何郎 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4).借指才高的年轻男子。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七折:“ 何郎 俊才调凌云, 谢女 艳容华濯露。”
词语解释:缥粉
淡青色的粉末
词语解释:浆粉  拼音:jiāng fěn
由麸面、面粉淘洗沉淀而成的淀粉。可制食品,亦可作浆衣材料。 宋 陆游 《清暑》诗:“厨人具浆粉,童子鬻山茗。”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一·小麦》:“麦粉乃是麩麵、麵洗筋澄出浆粉。今人浆衣多用之。”
词语解释:药粉  拼音:yào fěn
粉末状的药。
词语解释:烟粉  拼音:yān fěn
亦作“烟粉”。 见“ 烟花粉黛 ”。
词语解释:烟花粉黛  拼音:yān huā fěn dài
亦作“烟花粉黛”。省作“烟粉”。
(1).指女子。多指娼女。 明 沉德符 《野获编·释道·雪浪被逐》:“ 雪浪 有侍者数人,皆韶年丽质,被服紈綺,即衵衣亦必红紫,几同烟粉之饰。”
(2).指男女情爱之事。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二篇:“﹝《夜雨秋灯録》﹞所记载,则已狐鬼渐稀,而烟花粉黛之事盛矣。”
(3). 宋 话本故事分类之一。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説话有四家:一者小説,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
(4). 元 代杂剧十二科之一。 明 臧懋循 《元曲选》卷首引《涵虚子论曲》:“杂剧有十二科,一曰神仙道化……十一曰烟花粉黛,十二曰神头鬼面。”
词语解释:麦粉  拼音:mài fěn
(1).麦子磨成的粉。 元 何中 《河间晓行》诗:“飢寻麦粉麤,到夕当得粥。”
(2).小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一·小麦》:“麦粉乃是麩麪、麪洗觔澄出浆粉。今人浆衣多用之。”
词语解释:蜂粉  拼音:fēng fěn
蜜蜂采的花粉。 唐 温庭筠 《经西坞偶题》诗:“微红柰蒂惹蜂粉,洁白芹芽入燕泥。”一本作“蠭粉”。
词语解释:芡粉  拼音:qiàn fěn
用芡实做的粉,勾芡用。一般用其他淀粉代替芡粉。
词语解释:莺粉  拼音:yīng fěn
黄色的粉。古代女子化妆所用。 元 马祖常 《赋王叔能宅芍药》诗:“鶯粉分奩艳有光,天工巧製殿春阳。”
词语解释:发粉  拼音:fā fěn
见〖焙粉〗。
词语解释:调脂弄粉  拼音:tiáo zhī nòng fěn
(1).指妇女涂抹脂粉,整容打扮。 宋 李颀 《古今诗话》:“ 徐仲雅 李九皋 俱善诗。 徐 诗富艳, 李 多用事。 李 谓 徐 曰:‘公诗如美女善调脂弄粉。’ 徐 曰:‘公诗乃鬻冥器者,乃垜叠死人耳。’”《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这‘儿女英雄’四个字,如今世上人,大半把他看成两种人,两桩事,误把些使气角力好勇鬭狠的认作英雄,又把些调脂弄粉断袖餘桃的认作儿女。”
(2).喻指诗文的富丽香艳。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词曲》:“至如《王粲登楼》第二折,摹写覊怀壮志,语多慷慨,而气亦爽烈。至后《尧民歌》《十二月》托物寓意,尤为妙絶,是岂作调脂弄粉语者可得窥其堂廡哉。”
词语解释:调朱傅粉  拼音:tiáo zhū fù fěn
调弄、涂抹脂粉。喻刻意修饰。 裘廷梁 《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此外汗牛充栋,效顰以为工,学步以为巧,调朱傅粉以为妍,使以白话译之,外美既去,陋质悉呈,好古之士,将骇而走耳。”
词语解释:调朱弄粉  拼音:tiáo zhū nòng fěn
调弄脂粉,打扮妆饰。 宋 朱淑真 《恨别》诗:“调朱弄粉总无心,瘦觉宽餘缠臂金。”
词语解释:受粉  拼音:shòu fěn
雄蕊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上,就雌蕊来说,叫做受粉。
词语解释:去污粉  拼音:qù wū fěn
一种粉末状清洗剂,可用以擦干净厨房的用具、污水槽、地板的潮湿表面
词语解释:节粉  拼音:jié fěn
竹节旁附着的白色粉末。 元 马祖常 《姚左司墨竹为贾仲章尚书赋十韵》:“籜鳞穿石锦,节粉带书芸。”参阅 唐 李贺 《昌谷诗》“粉节涂生翠” 清 王琦 汇解。
词语解释:锌粉  拼音:xīn fěn
深灰色的粉末状的金属锌,可作颜料,遮盖力极强。具有很好的防锈及耐大气侵蚀的作用。常用以制造防锈漆、强还原剂等。
词语解释:代乳粉  拼音:dài rǔ fěn
用大豆和其他有营养的原料制成的粉状食品。以其可以代替鲜奶供婴儿食用,故名。
词语解释:贵妃粉  拼音:guì fēi fěn
马嵬坡 白土。据云能去面上黑斑。傅会 杨贵妃 事,故名。 清 蔡九霞 《广舆记·陕西·土产》:“贵妃粉: 马嵬坡 上土白如粉,女人面有黑点者,以水和粉洗之,即除。”
词语解释:凉粉  拼音:liáng fěn
用绿豆粉等滤去渣滓熬成稠糊,冷却后凝成块状的食品。《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那脸蛋子一走一哆嗦,活脱儿一块凉粉儿。”
词语解释:藕粉  拼音:ǒu fěn
食品名。用藕制成的粉。食用时加糖用沸水调冲,即成半透明胶状糊体。
词语解释:肥田粉  拼音:féi tián fěn
硫酸铵的通称。亦泛指粉状的化学肥料。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明年我作准替你多定两袋肥田粉,肥得你田里比今年还要收得多。” 茅盾 《林家铺子》:“呃,一年一年亏空,你爸爸做做肥田粉生意又上当。” 王西彦 《乡下朋友》:“不错,肥田粉,一种人造肥料。”
词语解释:肥猪粉  拼音:féi zhū fěn
促进猪多长脂肪和肉的药物,能抑制甲状腺机能,使新陈代谢降低,体内积蓄大量脂肪。可以搀在饲料内,也可以埋藏在猪的皮肤下面。但小猪用了会影响正常发育。
词语解释:韶粉  拼音:sháo fěn
即铅粉。白色粉末。又称胡粉、朝粉。古为 辰州 (今 湖南 阮陵 )、 韶州 (今 广东 韶关 )专造。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胡粉》:“此物因古 辰 韶 诸郡专造,故曰韶粉(俗名朝粉)。今则各省饶为之矣。其质入丹青,则白不减。擦妇人颊,能使本色转青。”
词语解释:六朝金粉  拼音:liù cháo jīn fěn
(1). 吴 、 东晋 、 宋 、 齐 、 梁 、 陈 崇尚华靡,仕女以艳丽见称,因以指美女、粉黛。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 三楚 精神。” 宁调元 《壬子感事四章》诗之一:“六朝金粉推 红玉 ,七郡良家尽 孟賁 。”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秦淮河 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
(2).指六朝国都 金陵 的奢侈豪华景象。 清 吴伟业 《残画》诗:“六朝金粉地,落木更萧萧。”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亦足以徵 江 左之风流,存六朝之金粉也。”
词语解释:蛤蜊粉  拼音:gé lí fěn
中药名。用蛤蜊壳煅制成的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二·蛤蜊》﹝集解﹞引 汪机 曰:“ 闽 浙 人以其肉充海错,亦作为酱醢。其殻火煅作粉,名曰蛤蜊粉也。”
词语解释:蛋粉  拼音:dàn fěn
蛋黄调匀后制成的干粉,便于运输和保存;用以制作婴儿食品及糕点等食物的配料。也称蛋黄粉。
词语解释:蛤粉  拼音:gé fěn
(1).即蛤蜊粉。 宋 米芾 《画史》:“古书画皆圜盖,有助於器。 晋 唐 皆凤池,研中心如瓦凹,故曰研瓦。如以一花头瓦安三足尔。墨称螺;製必如蛤粉,此又明用凹砚也。”参见“ 蛤蜊粉 ”。
(2).即蛤灰。《水浒传》第八二回:“第五个贴浄的,忙中九伯,眼目张狂,队额角涂一道明戧,劈门面抹两色蛤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二·蚌》:“其肉可食,其殻可为粉, 湖沔 人皆印成锭市之,谓之蚌粉,亦曰蛤粉。古人谓之蜃灰,以饰墙壁,闉墓壙,如今用石灰也。”参见“ 蛤灰 ”。
词语解释:蛤蜊粉  拼音:gé lí fěn
中药名。用蛤蜊壳煅制成的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二·蛤蜊》﹝集解﹞引 汪机 曰:“ 闽 浙 人以其肉充海错,亦作为酱醢。其殻火煅作粉,名曰蛤蜊粉也。”
词语解释:蛤灰  拼音:gé huī
以蚌蛤壳烧成的灰。其用途与石灰同。《周礼·地官·掌蜃》“共白盛之蜃” 郑玄 注“谓饰墻使白之蜃也。今 东莱 用蛤,谓之叉灰云” 唐 贾公彦 疏:“蜃蛤在泥水之中, 东莱 人叉取以为灰,故以蛤灰为叉灰云也。”参见“ 蜃灰 ”。
词语解释:蛱蝶粉  拼音:jiá dié fěn
蝶翅和体表密被的鳞片,易落,呈粉状。 南朝 梁简文帝 《晚日后堂》诗:“花留蛺蝶粉,竹翳蜻蜓珠。” 南朝 梁 王僧孺 《春闺怨》诗:“悲看蛺蝶粉,泣望蜘蛛丝。”
共152,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