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首字词组
簿书簿录簿厅簿讼簿列簿土簿子 
簿领簿籍簿历簿问簿决簿圆簿扇 
簿尉簿正簿帐簿钞簿册簿最簿伐 
簿责簿案簿伐,簿阀簿记簿状簿对簿伍 
簿领书簿吏簿牍簿阀簿牒簿听  

词语解释:簿书  拼音:bù shū
(1).记录财物出纳的簿册。《周礼·天官·小宰》“八曰听出入以要会” 汉 郑玄 注:“要会,谓计最之簿书。” 宋 苏轼 《谢秋赋试官启》:“方将区区於簿书米盐之间,碌碌於尘埃箠楚之地。” 清 刘大櫆 《乞捐输以待周急引》:“其取息几何,其已用及未用几何,登之簿书,岁终会计。” 阿英 《袁中郎做官》:“他说:上官如云,过客如雨,簿书如山,钱谷如海,朝夕趋陈检点,尚恐不及,苦哉!苦哉!”
(2).官署中的文书簿册。《汉书·贾谊传》:“而大臣特以簿书不报,期会之间,以为大故。” 唐 李绅 《宿越州天王寺》诗:“休按簿书惩黠吏,未齐风俗昧良臣。” 明 李东阳 《再哭体斋迭见慰哭子韵》:“山斗正悬天下望,簿书长绕病中身。” 清 李渔 《慎鸾交·谲讽》:“宪驾经临,自当远接,只因簿书碌碌,致失郊迎,多有得罪。”
词语解释:簿领  拼音:bù lǐng
谓官府记事的簿册或文书。《后汉书·南匈奴传》:“当决轻重,口白单于,无文书簿领焉。”《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六年》:“ 滉 为人廉勤,精於簿领。”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高下相形例》:“后世记载之家,但有簿领而无文章,莫窥斯秘,于是读古人之书,亦不得其抑扬之妙,徒泥字句以求之,往往失其义矣。” 阿英 《袁中郎做官》:“他甚至说:‘抱牍之苦,甚于抱病;簿领之趣,恶于药饵。’”亦称“ 簿领书 ”。《文选·刘桢〈杂诗〉》:“沉迷簿领书,回回自昏乱。” 刘良 注:“簿领书,谓文书也。”
词语解释:簿尉  拼音:bù wèi
主簿和县尉。泛指地方官府佐理官员。 唐 杜甫 《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王沐 , 王涯 之再从弟也。家于 江 南,老且穷。以 涯 作相,骑驴至京师。三十日始得见 涯 ,所望不过一簿尉耳。”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无轻杖人》:“然《元稹传》 浙西 观察杖 安吉 令 孙澥 ,数日死。则簿尉以上,亦未尝不受杖也。” 康有为 《上清帝第六书》:“夫地方之治,皆起于民,而县令之下,仅一二簿尉杂流,未尝托以民治。”
词语解释:簿责  拼音:bù zé
依据文书所列罪状逐一责问。《汉书·张汤传》:“上以 汤 怀诈面欺,使使八辈簿责 汤 。” 颜师古 注:“以文簿次第一一责之。”《隋书·元孝矩传》:“使者簿责 褒 曰:‘何故利金而捨盗也?’”《资治通鉴·汉哀帝建平元年》:“尚书簿责 由 擅去状, 由 恐,因诬言 中山太后 祝诅上及 傅太后 。” 王闿运 《黄淳熙传》:“ 淳熙 既屡以伉直见疾,因此发愤称疾不出,藩司遂簿责稽考。”
词语解释:簿领书  拼音:bù lǐng shū
见“ 簿领 ”。
词语解释:簿领  拼音:bù lǐng
谓官府记事的簿册或文书。《后汉书·南匈奴传》:“当决轻重,口白单于,无文书簿领焉。”《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六年》:“ 滉 为人廉勤,精於簿领。”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高下相形例》:“后世记载之家,但有簿领而无文章,莫窥斯秘,于是读古人之书,亦不得其抑扬之妙,徒泥字句以求之,往往失其义矣。” 阿英 《袁中郎做官》:“他甚至说:‘抱牍之苦,甚于抱病;簿领之趣,恶于药饵。’”亦称“ 簿领书 ”。《文选·刘桢〈杂诗〉》:“沉迷簿领书,回回自昏乱。” 刘良 注:“簿领书,谓文书也。”
词语解释:簿录  拼音:bù lù
(1).登记财物的账目。《北史·慕容子会传》:“至死时,唯著敝褌,而积绢至二万疋,薄録并归天府。” 章炳麟 《国故论衡·文学总略》:“诸不成句读者,表谱之体,旁行邪上,条件相分,会计则有簿録,算术则有演艸,地图则有名字。”
(2).谓查抄财产,将其登记入册。《北齐书·杨愔传》:“寻復簿録五家, 王晞 固諫,乃各没一房,孩幼,兄弟皆除名。” 唐 陆贽 《奏请不簿录窦参庄宅》:“今若簿録其家,窃恐以财伤义。” 明 宋濂 《题悦生堂禊帖》:“ 师宪 遭窜逐时,朝廷命 王孟孙 簿録其家。” 清 赵翼 《岳忠武墓》诗:“全家簿録赴 岭 表,仅有狱卒潜瘞尸。”
(3).典籍的目录。 宋 曾巩 《请改官制前预令诸司次比整齐架阁版籍等事札子》:“凡物之属公上者,亦皆当钩考,详於簿録。”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纪传録:一国史、二注历、三旧事、四职官、五仪典、六法制、七伪史、八杂传、九鬼神、十土地、十一谱状、十二簿録。”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一:“天下之水 河 为大,古今之书经为重。故言水利者曰河渠志,簿録者曰经籍。”
词语解释:簿籍  拼音:bù jí
(1).登记、书写所用的册籍。如户口簿、军队名册、账簿等。 汉 王充 《论衡·自纪》:“夫宅舍多,土地不得小,户口众,簿籍不得少。”《南齐书·虞玩之传》:“上患民閒欺巧,及即位,敕 玩之 与驍骑将军 傅坚意 检定簿籍。”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甲楯有先后,部伍之次,皆著之簿籍。”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俗例以质库赠嫁者,必结綵亭,悬某典招牌,并陈簿籍於其中。”
(2).泛指官府文书。 唐 崔璞 《蒙恩除替将还京洛偶叙所怀因成六韵》:“务繁多簿籍,才短乏恩威。”
词语解释:簿正  拼音:bù zhèng
谓立文书以正其不正。《孟子·万章下》:“ 孔子 先簿正际器,不以四方之食供簿正。” 赵岐 注:“先为簿书以正其宗庙祭祀之器,即其旧礼取备於中国,不以四方珍食,供其所簿正之器度。”
词语解释:簿案  拼音:bù àn
谓官府文书。 唐 元结 《漫酬贾沔州》诗:“未曾弛戈甲,终日领簿案。”
词语解释:簿吏  拼音:bù lì
官府中掌文书的低级僚属。 唐 李贺 《感讽》诗之一:“县官踏飡去,簿吏復登堂。”
词语解释:簿厅  拼音:bù tīng
主簿办公的官署。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 赵 下令以 襄阳 簿厅置勘院,将以勘 郭胜 也。”
词语解释:簿历  拼音:bù lì
亦作“ 簿歷 ”。
(1).履历和考绩记录。《新唐书·选举志下》:“然考校之法,皆在书判簿歷、言辞俯仰之间。” 宋 戴复古 《黄州竹楼呈谢国正》诗:“切戒吏来呈簿历,常邀客至共琴碁。”
(2).指来人登记册。《旧唐书·姚珽传》:“臣闻银牓铜楼,宫闈严秘,门閤来往,皆有簿历。”
词语解释:簿帐  拼音:bù zhàng
账簿。《新唐书·百官志四上》:“骑曹参军事各一人,掌外府杂畜簿帐、牧养。”
词语解释:簿伐,簿阀
先代官籍门阀
词语解释:簿牍
文书
词语解释:簿讼  拼音:bù sòng
审理诉讼案件。 明 李东阳 《寄题谢宝庆逸老堂得乞字》:“晨兴必簿讼,夜坐犹佩韍。”
词语解释:簿问  拼音:bù wèn
《汉书·霍光传》:“始 许后 暴崩,吏捕诸医,劾 衍 侍疾亡状不道,下狱。吏簿问急。”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已而上收督师 袁崇焕 於詔狱。大学士 钱尤锡 、兵部尚书 王洽 、戎政尚书 李邦华 、工部尚书 张凤翔 皆坐 焕 党簿问。”
词语解释:簿钞  拼音:bù chāo
簿册文书。 宋 朱熹 《答滕德章书》:“县僻官卑,想亦少事。然勾销簿钞,所繫不轻。政自不可忽也。”
词语解释:簿记  拼音:bù jì
(1).谓用簿册记录。《新唐书·百官志二》:“教学则簿记课业,供奉几案、纸笔,皆预偫焉。”
(2).财务工作中所用的账册。
(3).会计工作中有关记账的技术。
词语解释:簿阀  拼音:bù fá
先代官籍门阀。 南朝 梁 沉约 《奏弹王源》:“ 王源 见告穷尽,即索 璋之 簿阀,见 璋之 任王国侍郎, 鸞 又为 王慈 吴郡 正閤主簿。”《陈书·周敷传》:“ 迪 素无簿阀,恐失众心,倚敷族望,深求交结。”
词语解释:簿列  拼音:bù liè
谓登记入册。《魏书·太祖纪》:“获其所传皇帝璽綬、图书、府库、珍宝,簿列数万。”
词语解释:簿决  拼音:bù jué
谓断案。 清 陈梦雷 《赠臬宪于公》诗:“网疏囚引法,簿决吏惊神。”
词语解释:簿册  拼音:bù cè
笔记本或账簿
词语解释:簿状  拼音:bù zhuàng
记载官吏身份、资历的簿册。《南史·王僧孺传》:“始 晋 太元 中,员外散骑侍郎 平阳 贾弼 篤好簿状,乃广集众家,大搜羣族,所撰十八州一百一十六郡,合七百一十二卷。” 明 丘濬 《〈大学衍义〉补·备规制·图籍之储》:“后世封建之制废,仕者无世官,无分地,然 魏 晋 以来,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繇於簿状,家之婚姻,必繇於谱系。” 明 李东阳 《乐平乔氏族谱序》:“今簿状之见於官者,应试有卷,中式有録。”
词语解释:簿牒  拼音:bù dié
簿籍文书。《新唐书·裴遵庆传》:“ 遵庆 性强敏,视簿牒详而不苛,世称吏事第一。”《明史·杨鹤传》:“自是簿牒始明,奸弊易核。” 清 曹寅 《雨夕偶怀桐皋僧走笔得二十韵却寄》:“晚衙鼓鼕鼕,簿牒清扰扰。”
词语解释:簿土  拼音:bù tǔ
古代指入册的土地。今出土文物 凤凰山 一六八号 汉 墓遣策木简上有隶体墨书“簿土”字迹,八号墓遣策作“溥土”,十号墓《郑里廪簿》则写作“薄”, 熟煌 汉 简亦有此例。 汉 墓所出簿土大都为一块用方绢包裹的土块,作为表示该处土地为其所有的象征。
词语解释:簿圆  拼音:bù yuán
供状齐备。 唐 皮日休 《何武传》:“﹝ 武 ﹞俟簿圆,将申 寿 守,请杀之。”
词语解释:簿最  拼音:bù zuì
财物出纳的总账册。《南史·张邵传》:“旦日帝求诸簿最,应时即至,怪问其速。”
词语解释:簿对  拼音:bù duì
犹对簿。受审问。《新唐书·侯君集传》:“及还京师,有司劾之,詔 君集 诣狱簿对。”《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四年》:“有上变告 龚伯璲 劝 托克托 勒兵北向者,下其事逮问,词连中书左丞 乌古孙良楨 ,簿对无验。”
词语解释:簿听  拼音:bù tīng
主簿办公的官署。听,通“ 厅 ”。《宋史·吕午传》:“而时时躬至簿听迎 午 二亲入郡,与 午 皆衣綵衣奉觴上寿。”
词语解释:簿子  拼音:bù zǐ
簿册;本子。 清 李渔 《凰求凤·假病》:“我到阴间破了几分小钞,把判官手里的簿子,借过来查一查。”《儒林外史》第四七回:“乡绅末了一个是 唐二棒椎 ,手里拿了一个簿子在那里边记帐。”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八章:“偶而遇到一件事情,听得几句对话,作者觉得是有意义的,将来或者有用的,便用本簿子记了下来。”
词语解释:簿扇  拼音:bù shàn
即折子。一种用纸折迭而成的册子,多用于记账。 清 林则徐 《颁发挑挖徒阳运河新定章程十八条》:“该局员出具收管,逐日按章支发,登载簿扇。”
词语解释:簿伐  拼音:bù fá
簿阀。谓先代官籍门阀。《梁书·傅昭传》:“ 魏 晋 以来,官宦簿伐,姻通内外,举而论之,无所遗失。”参见“ 簿阀 ”。
词语解释:簿阀  拼音:bù fá
先代官籍门阀。 南朝 梁 沉约 《奏弹王源》:“ 王源 见告穷尽,即索 璋之 簿阀,见 璋之 任王国侍郎, 鸞 又为 王慈 吴郡 正閤主簿。”《陈书·周敷传》:“ 迪 素无簿阀,恐失众心,倚敷族望,深求交结。”
词语解释:簿伍  拼音:bù wǔ
仪仗侍从。《北史·李元护传》:“吾尝以方伯簿伍至 青州 ,士女属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