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一个去声 [guō guò,歌韵同。又过失,独用][hè huò,唱和]饿[mò,磨磐][dà][suò,《楚词》中的句末助词。][详注1][怯也。][详注2][详注3][duò][duō][详注4][dān dàn][详注5][枚也]


注1:奈 《广韵》那也。柰、那通。《王维·酬郭给事诗》强欲从君无那老。那作柰。《韩愈·感春诗》已矣知何柰。柰作那。
注2:左 《唐韵》则个切《集韵》《韵会》《正韵》子贺切,音佐《说文》手相左助也。《尔雅·释诂》诏亮,左右相导也,诏相导,左右助勴也,左右亮也。《疏》皆谓佐助,反覆相训,以尽其义。《易·泰卦》以左右民。《疏》左右,助也。《书·毕命》周公左右先王。
注3:作 zuò,同做。音佐。《后汉·廉范传》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夜作,昔无襦,今五裤。《韩愈诗》非阁复非船,可居兼可过。君去问方桥,方桥如此作。今方音作读佐。俗用做。
注4:媠 《集韵》吐卧切,音唾。吴楚衡淮之閒谓好曰娃,南楚之外曰媠,故吴有馆娃之宫,漆媠之室。《前汉·谷永传》车马媠游之具。 又奴卧切,音懦。义同。 又《广韵》《集韵》徒卧切。与惰同。《前汉·外戚传》李夫人曰:妾不敢以燕媠见帝。又《龚胜传》媠嫚亡状。
注5:娑 苏个切,音些。逻娑,土蕃都城名。《唐书·薛仁贵传》为逻娑道行军总管。《杜甫诗》和亲逻娑城。
首字词组
簸弄簸钱簸秕,簸扬糠秕簸罗回簸掉簸动簸蝩簸飏
簸箕簸恶簸秕簸罗簸扬糠秕簸之扬之,糠秕在前簸运簸采
簸扬簸顿簸箩簸箕虫簸箕星簸土扬沙簸谷 
簸荡簸筛簸腾簸汰簸箕掌簸逻回簸行 

词语解释:簸弄  拼音:bǒ nòng
(1).玩弄;耍弄。 唐 韩愈 《别赵子》诗:“婆娑海水南,簸弄明月珠。” 钱仲联 集释引 孙汝听 曰:“诗意谓其怀宝自乐也。” 宋 文天祥 《跋〈刘翠微罪言稿〉》:“当 檜 用事时,受密旨,以私意行乎国中,簸弄威福之柄,以钳制人之七情,而杜其口。”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一任着小儿簸弄,山鬼揶揄。” 清 沉起凤 《谐铎·达士报恩》:“簸弄狡獪伎俩,以博一笑。”
(2).播弄。谓造谣生事,颠倒是非。《宣和遗事》前集:“天下不安,皆由 京 卞 二人簸弄。” 明 陈继儒 《读书镜》:“至于工艺之人亦不可久留于家,与之亲狎,此辈皆能变易听闻,簸弄是非。”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后来发现‘ 英 人意似簸弄生事,外和内谲,殊难信’,但 俄 公使表示积极援助,自觉有恃无恐。”
词语解释:簸箕  拼音:bò ji
扬米去糠的工具。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槐柳楸梓梧柞》:“至秋,任为簸箕。” 唐 锺辂 《前定录·刘逸》:“我读《金刚经》四十三年,今方得力,就説初坐时,见巨手如簸箕,翕然遮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弯一枝窍鐙黄华弩,担柄簸箕来大开山板斧:是把桥将士 孙飞虎 。”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四章:“这个高大的中年庄稼人,不仅帮助寡妇老婆儿,把大黄牛套在磨子上,而且帮助她把淘好的粮食和所有的磨具--笸箩、簸箕……统统搬到磨棚里来。”
词语解释:簸扬  拼音:bǒ yáng
亦作“ 簸颺 ”。
(1).扬去谷物中的糠粃杂物。《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书·仲虺之诰》“若粟之有秕” 孔 传:“若秕在粟,恐被锄治簸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打拂之,簸扬之。”
(2).指扬撒。 元 萨都剌 《题茶阳驿飞亭》诗:“簸扬弄珠人,冰帘挂寒月。”
(3).扬弃;去除。 晋 葛洪 《抱朴子·勗学》:“夫学者,所以清澄性理,簸扬埃秽……察往知来,博涉劝戒。”
(4).宣扬;张扬。 宋 王禹偁 《送柴侍御赴阙序》:“且见其佐祐一人,进退百执,调鍊和气,簸扬淳风,煦而为阳春,散而为霖雨,茂育品物,纳於 华胥 。”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楔子:“何须你簸扬我贪杯酒浸头。”
(5).颠簸动荡。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磁州地震记》:“上下簸扬,浮沉倐忽。” 李大钊 《青春》:“青年锐进之子,尘刹刹,立于旋转簸扬循环无端之大洪流中。” 郭沫若 《女神·黄浦江口》:“小舟在波上簸扬,人们如在梦中一样。”
词语解释:簸荡  拼音:bǒ dàng
亦作“ 簸盪 ”。 飘荡。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八:“阳春沃若二三月,从风簸簜荡西家。” 唐 杜甫 《沙苑行》:“角壮翻同麋鹿游,浮深簸荡黿鼉窟。” 宋 王安石 《同王浚贤良赋龟》诗:“ 番禺 使君邂逅见,知困簸荡因嗟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汪士秀》:“四面湖水奔注,砰砰作响。俄一喷涌,则浪接星斗,万舟簸盪。” 清 龚自珍 《释风》:“古人之世,儵而为今之世;今人之世,儵而为后之世;旋转簸盪而不已。”
词语解释:簸钱  拼音:bò qián
古代一种以掷钱赌输赢的游戏。 唐 王建 《宫词》之九三:“暂向玉花阶上坐,簸钱赢得两三筹。” 宋 钱愐 《钱氏私志》:“内翰伯见而笑云:‘年十七,正是学簸钱时也。’” 清 褚人穫 《坚瓠首集·词诬欧阳文忠》:“十四五,閒抢琵琶寻,堂上簸钱堂下走,恁时相见已留心。” 林之夏 《赠友》诗:“记得簸钱时节近, 青溪 同拜小姑祠。”
词语解释:簸恶  拼音:bò è
谦词。犹献丑。 宋 周必大 《青衣道人罗尚简论予命宜退不宜进甚契鄙心连日求诗为赋一首》:“岂有虚名望 苏子 ,谩令簸恶似 韩公 。”
词语解释:簸顿  拼音:bò dùn
(1).颠簸。 唐 韩愈 《读东方朔杂事》诗:“簸顿五山踣,流漂八维蹉。”
(2).犹簸弄,玩弄。 宋 李清臣 《势原策》:“簸顿关纽,嬉弄机枢。”
词语解释:簸筛  拼音:bò shāi
簸箕和筛子。都是用以除去谷中杂物的竹器。 清 唐甄 《潜书·用贤》:“簸籭既施,蕛稗乃去,嘉穀乃得。”
词语解释:簸秕,簸扬糠秕
扬米去糠,糠在米上
词语解释:簸秕  拼音:bò bǐ
见“ 簸之扬之,穅粃在前 ”。
词语解释:簸箩  拼音:bǒ luó
盛物的竹筐。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两张方凳随便地放在墙边,一张空着,一张放着一个作针线的簸箩。”
词语解释:簸腾  拼音:bò téng
翻动跳跃。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一》:“物之猛者,不能相下。如龙潜水中,以虎头投之,则必惊怒簸腾,淘出之,乃已。”
词语解释:簸罗回  拼音:bò luó huí
亦作“ 簸逻迴 ”。
(1).乐器名。即大角。《旧唐书·音乐志二》:“按今大角,此即 后魏 世所谓簸罗迴者是也,其曲亦多可汗之辞。”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音乐·号筒》:“《事物紺珠》,大角名簸逻迴。”
(2). 北魏 歌曲名。《隋书·音乐志中》:“ 天兴 初,吏部郎 邓彦海 ,奏上庙乐,创制宫悬,而钟管不备,乐章既闕,杂以《簸逻迴歌》。”《乐府诗集·横吹曲辞》 宋 郭茂倩 题解:“ 后魏 之世,有《簸逻迴歌》,其曲多可汗之辞,皆 燕 魏 之际 鲜卑 歌,歌辞虏音,不可晓解,盖大角曲也。”
词语解释:簸罗  拼音:bò luó
一种吹奏乐器。 元 杨维桢 《王左辖席上夜宴》诗:“醉归不怕金吾禁,门外一声吹簸罗。”
词语解释:簸箕虫  拼音:bò ji chóng
蟅虫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三·蟅虫》﹝释名﹞引 寇宗奭 曰:“今人呼为簸箕虫,亦形象也。”
词语解释:簸汰  拼音:bò tài
簸扬淘汰,筛选。 宋 陶穀 《清异录·转身米》:“贵有力者治饭材舂捣簸汰,但中心一颗存焉,俗谓之转身米。”
词语解释:簸掉  拼音:bò diào
(1).犹摇晃,撼动。 唐 柳宗元 《设渔者对智伯》:“震动大海,簸掉巨岛。”
(2).搞掉;弄掉。《儒林外史》第四回:“不过要簸掉我几两银子,好把屋后的那一块田卖与他。”
词语解释:簸扬糠秕  拼音:bǒ yáng kāng bǐ
1.见"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词语解释:簸箕星  拼音:bò ji xīng
即扫帚星。俗传扫帚星出现是不祥的预兆。 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一折:“若有人将哥哥廝欺负,我和他两白日便见那簸箕星。” 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三折:“终身无簸箕星,指云中雁做羹。”
词语解释:簸箕掌  拼音:bò ji zhǎng
表示圆圈的形状。常用以形容围成一圈貌。《水浒传》第二十回:“ 晁盖 等众头领,都上到山寨 聚义厅 上,簸箕掌,栲栳圈坐定。”
词语解释:簸动  拼音:bǒ dòng
摇动;颠动。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擂狼皮鼓,簸动金锣。” 王西彦 《风雪》一:“有时,因汽车一下突然的簸动惊醒了。”
词语解释: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拼音:bò zhī yáng zhī , kāng bǐ zài qián
(1).谓扬米去糠,糠在米上。穅,同“ 糠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王文度 、 范荣期 俱为 简文 所要, 范 年大而位小, 王 年小而位大,将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 王 遂在 范 后。 王 因谓曰:‘簸之扬之,穅粃在前。’ 范 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本为调侃之词,谓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为谦词,谓无才而居前。穅,亦写作“糠”。《〈二刻拍案惊奇〉原序》:“亦曰‘簸之扬之,糠粃在前’云尔。”亦省作“ 簸扬糠粃 ”。 明 张居正 《答宗伯董浔阳书》:“儿曹徼时厚幸,并登仕版,而 懋修 又躐居文孙之首,簸扬糠粃,殊为慙汗。”亦省作“ 簸粃 ”。
(2).用为出任地方官之谦词。 宋 林应炎 《嘉定学重修大成殿记》:“以余尝簸粃是邦也,合辞请志岁月。”
词语解释:簸土扬沙  拼音:bǒ tǔ yáng shā
指虚张声势。
词语解释:簸逻回  拼音:bò luó huí
见“ 簸罗迴 ”。
词语解释:簸罗回  拼音:bò luó huí
亦作“ 簸逻迴 ”。
(1).乐器名。即大角。《旧唐书·音乐志二》:“按今大角,此即 后魏 世所谓簸罗迴者是也,其曲亦多可汗之辞。”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音乐·号筒》:“《事物紺珠》,大角名簸逻迴。”
(2). 北魏 歌曲名。《隋书·音乐志中》:“ 天兴 初,吏部郎 邓彦海 ,奏上庙乐,创制宫悬,而钟管不备,乐章既闕,杂以《簸逻迴歌》。”《乐府诗集·横吹曲辞》 宋 郭茂倩 题解:“ 后魏 之世,有《簸逻迴歌》,其曲多可汗之辞,皆 燕 魏 之际 鲜卑 歌,歌辞虏音,不可晓解,盖大角曲也。”
词语解释:簸蝩  拼音:bò chóng
蝗虫的别名。《汉书·文帝纪》“夏四月,大旱,蝗” 唐 颜师古 注:“蝗即螽也,食苗为灾,今俗呼为簸蝩。”
词语解释:簸运  拼音:bò yùn
犹运转,随顺。 明 方孝孺 《唐庄宗》:“人之所恃以呼吸簸运万物之变而与之推移者,气而已。”
词语解释:簸谷  拼音:bǒ gǔ
用簸扬的方法清除谷壳
词语解释:簸行  拼音:bǒ xíng
摇摆不稳的步行。 郭沫若 《橄榄·三诗人之死》:“最有趣的是才满岁半的三儿,连他自己才勉强能和鸭子一样簸行得两步。”
词语解释:簸飏  拼音:bò yáng
见“ 簸扬 ”。
词语解释:簸扬  拼音:bǒ yáng
亦作“ 簸颺 ”。
(1).扬去谷物中的糠粃杂物。《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书·仲虺之诰》“若粟之有秕” 孔 传:“若秕在粟,恐被锄治簸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打拂之,簸扬之。”
(2).指扬撒。 元 萨都剌 《题茶阳驿飞亭》诗:“簸扬弄珠人,冰帘挂寒月。”
(3).扬弃;去除。 晋 葛洪 《抱朴子·勗学》:“夫学者,所以清澄性理,簸扬埃秽……察往知来,博涉劝戒。”
(4).宣扬;张扬。 宋 王禹偁 《送柴侍御赴阙序》:“且见其佐祐一人,进退百执,调鍊和气,簸扬淳风,煦而为阳春,散而为霖雨,茂育品物,纳於 华胥 。”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楔子:“何须你簸扬我贪杯酒浸头。”
(5).颠簸动荡。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磁州地震记》:“上下簸扬,浮沉倐忽。” 李大钊 《青春》:“青年锐进之子,尘刹刹,立于旋转簸扬循环无端之大洪流中。” 郭沫若 《女神·黄浦江口》:“小舟在波上簸扬,人们如在梦中一样。”
词语解释:簸采  拼音:bò cǎi
淘沙采选。 清 龚自珍 《西域置行省议》:“戈壁无水草处,地方官踏看,有可簸采金屑之地,酌立条规奏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