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六语上声 [yǔ,语言][chǔ chú,居住、处理,动形词]屿[详注1][yǔ,给予][yǔ,赐予][详注2][jǔ][详注3][zhù][duō]峿[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諿[详注4]汿


注1:去 墟上声。《集韵》彻也。又藏也。《前汉·苏武传》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注》去,收藏也。又《集韵》或作弆。《前汉·陈遵传》遵善书,与人尺牍,皆藏弆以为荣。《注》弆,亦藏也。
注2:御 《类篇》偶举切,驭上声。止也。《左传·襄四年》季孙不御。《注》御,止也。《释文》御,鱼吕反。 又鲁邑名。《左传·襄二十二年》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注》御叔,鲁御邑大夫。《释文》御,鱼吕反。
注3:作 zuò,音阻。《韩愈·处州孔子庙碑》惟此庙学,邺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注4:鐻 音巨。与簴同。钟鼓之柎也。《史记·秦始皇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
末字词组
笋簴钟簴簨簴金簴瑶簴设簴乐簴栒簴

词语解释:笋簴  拼音:sǔn jù
同“ 笋虡 ”。 唐 元稹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华原磬》:“何时得向笋簴悬,为君一吼君心醒。” 明 唐顺之 《重修泾县儒学记》:“戟门壁池,笋簴在列。登其堂者,如入孔室而闻金石丝竹之声。”
词语解释:钟簴  拼音:zhōng jù
见“ 钟虡 ”。
(1).即钟虡。 南朝 梁 江淹 《空青赋》:“骋神形於鐘簴,舒恠物与雷电。”一本作“ 钟簴 ”。 明 屠隆 《昙花记·讨贼立功》:“荡寇已展云旗,搦管先成露布,报道鐘簴不移,更言庙貌如故。” 清 黄遵宪 《久旱雨霁丘仲阏过访饮人境庐仲阏有诗兼慨近事依韵和之·四用前韵》:“撼门环哭呼高皇,鐘簴何人奉太常?”参见“ 鐘簴 ”。
(2).借指社稷王朝。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应聘》:“ 王敦 志图大寳,手移鐘簴。” 明 夏完淳 《讨降贼大逆檄》:“三百年之鐘簴,德迈五三。” 清 侯方域 《拟思宗改元廷臣谢表》:“安鐘簴於震荡之后,岂曰谋身不臧?”《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公私篇》:“沉沉二千餘年,暗暗二十四姓,籀其史焉,徘徊其鐘簴焉,吾民族之性质,未始不如是,是其足道者!”
(3).指钟或钟声。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岂能若西域之鐘簴,不叩自鸣者哉!”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十四:“鐘簴苍凉行色晚,狂言重起廿年瘖。”
词语解释:钟虡  拼音:zhōng jù
亦作“ 钟簴 ”。 一种悬钟的格架。上有猛兽为饰。《周礼·考工记·梓人》:“若是者以为钟虡,而由其虡鸣。” 孙诒让 正义:“《説文·虍部》云:‘虡,钟鼓之柎也,饰为猛兽。’即谓臝属之兽。” 汉 蔡邕 《隶势》:“钟簴设张,庭燎飞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九:“终当使係嗣死於钟虡之间,大子毙於金酒之中。”《新唐书·于公异传》:“钟簴不移,庙貌如故。”
饰以猛兽形象的悬乐钟的格架。 汉 班固 《西都赋》:“列鐘虡於中庭,立金人於端闈。”《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元年》:“ 董卓 坏五銖钱,更铸小钱,悉取 雒阳 及 长安 铜人、鐘虡、飞廉、铜马之属以铸之。”
词语解释:簨簴  拼音:sǔn jù
即簨虡。《孔子家语·曲礼公西赤问》:“琴瑟张而不平,笙竽备而不和,有鐘磬而无簨簴。” 王肃 注:“簨簴可以悬鐘磬也。”《南齐书·礼志上》:“虽金石輟响,而簨簴充庭。” 唐 吕炅 《贡举人谒先师闻雅乐》诗:“轻泠流簨簴,繚绕动缨緌。”参见“ 簨虡 ”。
词语解释:簨虡  拼音:sǔn jù
古代悬挂钟磬鼓的木架。横杆叫簨,直柱叫虡。《礼记·明堂位》:“ 夏后氏 之龙簨虡。” 郑玄 注:“簨虡,所以悬鐘鼓也。横曰簨,饰之以鳞属;植曰虡,饰之以臝属、羽属。” 宋 苏轼 《赐端明殿学士银青光禄大夫致仕范镇奖谕诏》:“览诗书之来上,閲簨虡之在廷。”
词语解释:金簴  拼音:jīn jù
装饰华美的钟架。借指钟。 唐 宋之问 《咏钟》:“岂惟恒待扣,金簴有餘清。”
词语解释:瑶簴  拼音:yáo jù
用玉装饰的悬挂钟磬的木架。《楚辞·九歌·东君》:“縆瑟兮交鼓,簫钟兮瑶簴。” 洪兴祖 补注:“《尔雅》:‘木谓之簴,县钟磬之木也。’瑶簴,以美玉为饰也。” 唐 温庭筠 《元日》诗:“威凤蹌瑶簴,升龙护璧门。”
词语解释:设簴  拼音:shè jù
谓悬挂起钟罄。簴,古代悬挂编钟编磬的架子。谓征求教益、建议。《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一》:“或扬旌求士,或设簴待贤。” 李善 注引《鬻子》:“昔 大禹 治天下,以五声听治,为铭於笋簴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教寡人以义者击钟;教寡人以事者振鐸;语寡人以忧者击磬;语寡人以狱者挥鞀。’”
词语解释:乐簴  拼音:lè jù
悬挂乐器的支架。借指悬挂的钟磬之类乐器。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 唐 《独异志》云:‘ 唐 承 隋 乱,乐簴散亡,独无徵音, 李嗣真 密求得之,闻弩营中砧声,求得丧车一鐸,入振之於东南隅,果有应者,掘之,得石一段,裁为四具,以补乐簴之闕。’此妄也……岂有帛砧裁琢为磬而尚存故声哉!”
词语解释:栒簴  拼音:xún jù
见“ 栒虡 ”。
词语解释:栒虡  拼音:xún jù
亦作“ 栒簴 ”。 古代悬挂钟磬的木架。 南朝 梁 沉约 《梁雅乐歌·禋雅》:“云箛清引,栒虡高悬。”《新唐书·归崇敬传》:“业者,栒簴大版,今学不教乐,於义无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