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簧舌 拼音:huáng shé
犹簧口。 唐 陆龟蒙 《感事》诗:“古来信簧舌,巧韵凄鏘曲。” 明 王衡 《郁轮袍》第四折:“我歹煞波也自箇圣贤种子,怎肯把七尺之躯与人簧舌?”词语解释:簧言 拼音:huáng yán
(1).簧片振鸣。比喻动听的乐声。 唐 刘禹锡 《唐侍御寄游道林岳麓二寺诗并沉中丞姚员外所和见徵继作》:“泉清石布博棋子,萝密鸟韵如簧言。”
(2).欺人的谎言。 唐 李白 《雪谗诗赠友人》:“坦荡君子,无悦簧言。” 明 徐霖 《绣襦记·谋脱金蝉》:“礼貌欠从容,登堂腼腆,只恐簧言讥讽。”《天雨花》第十回:“便教砖缝蚁难入,也虑簧言巧织成。”词语解释:簧鼓 拼音:huáng gǔ
用动听的言语迷惑人。《庄子·骈拇》:“枝於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声,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而 曾 史 是已!” 明 李中馥 《原李耳载·正术诛邪》:“ 薛真人 知之曰:‘日月之下,可容青燐鬼焰,簧鼓人心?’” 李庆芳 《中国国会议》:“彼辈又见国民之多属於中立也,于是大肆簧鼓,创为人民程度不足之谈,不惮为紫之夺朱, 郑 声之乱雅乐,以淆惑一时之人心。”词语解释:簧口 拼音:huáng kǒu
如簧之口。多借指谗言。 清 蒋士铨 《临川梦·隐奸》:“我将贝锦把他文章掩,将簧口把他名声乱。”参见“ 簧口利舌 ”。
词语解释:簧口利舌 拼音:huáng kǒu lì shé
形容善于言辞。多含贬义。 明 袁宏道 《与兰泽云泽叔书》:“令所对者,鶉衣百结之粮长,簧口利舌之刁民,及蟣蝨满身之囚徒耳。”词语解释:簧惑 拼音:huáng huò
以巧言惑众。《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而 绰斯戩 、 保布哈 犹饰虚词,簧惑朕听。”《封神演义》第四九回:“ 琼霄 大喝曰:‘好孽障!焉敢将此虚谬之言簧惑众听!’” 清 林则徐 《咨复两广总督批示义律禀案稿》:“不敢簧惑众心,指引逃走。” 郭孝成 《民国各团体之组织》:“皆需以正当卓识之舆论,以相维相繫,而后乃不致为盲论所簧惑貽误。”词语解释:簧口利舌 拼音:huáng kǒu lì shé
形容善于言辞。多含贬义。 明 袁宏道 《与兰泽云泽叔书》:“令所对者,鶉衣百结之粮长,簧口利舌之刁民,及蟣蝨满身之囚徒耳。”词语解释:簧管 拼音:huáng guǎn
管风琴中靠簧片在气流中的振动发出乐音的管子词语解释:簧谮 拼音:huáng zèn
鼓如簧之舌诬陷人。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君畴》:“公论既不能胜,二孺乃簧譖於上。”词语解释:簧诱 拼音:huáng yòu
以巧言诱骗。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编审馀论》:“往往奸胥簧诱本官,威吓户长滥报,及至计算原额溢至数千百名。”词语解释:簧蛊 拼音:huáng gǔ
用花言巧语迷惑人。《宣和遗事》前集:“近闻有贼臣,乃市井无籍小人,一旦遭遇圣恩,巧进佞諛,簧蛊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