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末字词组
枕簟玉簟蕲簟笛簟筒簟象簟床簟 
竹簟清簟小簟露簟暑簟桃竹簟牙簟 
珍簟湘簟筠簟桃簟桃枝簟犀簟篾簟 
冰簟角簟文簟莞簟青簟雨簟底簟 
夏簟凉簟衾簟翠簟几簟宫簟晒簟 

词语解释:枕簟  拼音:zhěn diàn
枕席。泛指卧具。《礼记·内则》:“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 唐 韩愈 《新亭》诗:“水文浮枕簟,瓦影荫龟鱼。” 宋 黄庭坚 《次韵曾子开舍人游籍田载荷花归》:“扫堂延枕簟,公子气翩翩。” 清 方文 《山中休夏》诗:“柴门枕簟恣高眠,虽无饱饭粥亦乐。”
词语解释:竹簟  拼音:zhú diàn
竹席。 唐 元稹 《竹簟》诗:“竹簟衬重茵,未忍都令卷。” 宋 苏轼 《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诗次韵》:“竹簟暑风招我老,玉堂花蕊为谁春。” 清 张养重 《竹枝词》:“ 蘄州 竹簟凉于水, 黄陂 葛巾细于纱。”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那些庙里总常常有人在殿前廊下绞绳子,织竹簟,做香。”
词语解释:珍簟  拼音:zhēn diàn
精美的竹席。 南朝 宋孝武帝 《伤宣贵妃拟汉武李夫人赋》:“宝罗暍兮春幌垂,珍簟空兮夏幬扃。” 宋 程垓 《小桃红》词:“已安排、珍簟小胡牀,待日长閒坐。” 明 许然明 《步步娇·题情》套曲:“帘捲西风重门掩,落叶閒珍簟。”
词语解释:冰簟  拼音:bīng diàn
凉席。 唐 李商隐 《可叹》诗:“冰簟且眠金鏤枕,琼筵不醉玉交杯。” 明 杨珽 《龙膏记·酬咏》:“一阵阵悲风凄惋,冰簟与冰肌并彻。堪怜的楚楚冰心,玉骨与玉枕俱寒。怕听的沉沉玉漏。” 清 方文 《寄怀汤季云》诗:“疎帘静捲三山雨,冰簟香分四梦餘。”
词语解释:夏簟  拼音:xià diàn
夏天用的竹席。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夏簟清兮昼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长。” 李善 注引 张俨 《席赋》:“席为冬设,簟为夏施。” 隋炀帝 《夏日临江》诗:“夏簟荫脩竹,高崖坐长枫。”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宴引春壶酒,恩分夏簟冰。” 唐 元稹 《友封体》诗:“雨送浮凉夏簟清,小楼腰褥怕单轻。”
词语解释:玉簟  拼音:yù diàn
竹席的美称。 唐 韦应物 《马明生遇神女歌》:“石壁千寻启双检,中有玉牀铺玉簟。” 宋 李清照 《一剪梅》词:“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清 汪懋麟 《夏初临·夏景》词:“水晶帘捲,珊瑚枕滑,玉簟清凉。”
词语解释:清簟  拼音:qīng diàn
竹编凉席。 唐 杨师道 《中书寓直咏雨简褚起居上官学士》:“长簷响奔溜,清簟肃浮埃。” 唐 杜甫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诗之二:“ 楚江 巫峡 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棋。” 清 唐孙华 《夏日杂言》诗:“红尘席帽驰驱罢,清簟方牀坐卧宜。”
词语解释:湘簟  拼音:xiāng diàn
湘竹编的席子。 唐 韦应物 《横塘行》:“玉盘的歷矢白鱼,湘簟玲瓏透象牀。”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露白凝湘簟,风篁韵蜀琴。” 宋 柳永 《夏云峰》词:“ 楚 臺风快,湘簟冷、永日披襟。”
词语解释:角簟  拼音:jiǎo diàn
细竹篾或白藤织成的席。 唐 元稹 《饮致用神麴酒三十韵》:“冰壶通角簟,金镜彻云屏。”《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七年》:“地衣,春夏用角簟,秋冬用木绵。” 胡三省 注:“角簟,剖竹为细篾,织之,藏节去筠,莹滑可爱;南蛮或以白藤为之。” 宋 秦观 《寄题倪敦复北轩》诗:“觥筹交错银河掛,文史纵横角簟铺。”
词语解释:凉簟  拼音:liáng diàn
凉席。 唐 武元衡 《夏日陪冯许二侍郎游昊天观览旧题寄同里杨华州中丞》诗:“石甃古苔冷,水筠凉簟翻。” 前蜀 阎选 《河传》词:“秋雨,秋雨,无昼无夜,滴滴霏霏,暗灯凉簟怨分离。” 清 黄遵宪 《游箱根》诗:“蛟毫展凉簟,鹤氅被轻服。”
词语解释:蕲簟  拼音:qí diàn
用蕲竹编制的篾席。 宋 文同 《寄永兴吴龙图给事》诗之三:“使客不来公事少,一牀蘄簟石林寒。” 宋 周密 《武林旧事·都人避暑》:“好事者则敞大舫,设蘄簟高枕取凉。”
词语解释:小簟  拼音:xiǎo diàn
凉席,竹席。 唐 白居易 《竹窗》诗:“轻纱一幅巾,小簟六尺牀。” 明 高明 《琵琶记·琴诉荷池》:“只见香肌无暑,素质生风,小簟琅玕展。” 清 朱彝尊 《桂殿秋》词:“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词语解释:筠簟  拼音:yún diàn
竹席。 唐 陆龟蒙 《开元寺避暑怀鲁望》诗:“筠簟临杉穗,纱巾透雨丝。” 前蜀 魏承班 《诉衷情》词之三:“筠簟冷,碧窗凉。” 明 刘基 《次韵和王文明雨中杂兴》之二:“雨深筠簟润,风度葛衣凉。”
词语解释:文簟  拼音:wén diàn
有花纹的竹席。 唐 韩愈 孟郊 《纳凉联句》:“青荧文簟施,淡澉甘瓜濯。”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西幸》:“ 湘水 铺文簟,宫衣叠素紈。”
词语解释:衾簟  拼音:qīn diàn
被子和竹席。 唐 元稹 《遣病》诗之八:“卧悲衾簟冷,病觉支体轻。” 南唐 李中 《新秋有感》诗:“渐添衾簟爽,顿觉梦魂清。”
词语解释:笛簟  拼音:dí diàn
笛竹做的席子。 宋 陆游 《晚凉》诗:“笛簟平铺八尺床,脱巾高卧对疏篁。” 宋 陆游 《早秋》诗之二:“秋入房櫳夜渐长,纱厨笛簟怯新凉。” 钱仲联 校注:“谓以笛竹为簟也。”
词语解释:露簟  拼音:lù diàn
竹席。因其清凉如沾露,故称。 唐 元稹 《解秋》诗之五:“露簟有微润,清香时暗焚。” 唐 白居易 《池上夜境》诗:“露簟清莹迎夜滑,风襟瀟洒先秋凉。”
词语解释:桃簟  拼音:táo diàn
即桃枝簟。 宋 梅尧臣 《八月十夜广文直闻永叔内当》诗:“谁知 广文 直,桃簟冷於冰。”参见“ 桃枝簟 ”。
词语解释:桃枝簟  拼音:táo zhī diàn
桃枝竹编织的席子。为席中佳品。 晋 庾翼 《与燕王慕容皝书》:“今致八尺丈二细桃枝簟十枚,黄篾双文簟二枚,黄篾独坐双文簟一枚。” 唐 韩翃 《送客还江东》诗:“一壶先醉桃枝簟,百和初熏苧布衣。”
词语解释:莞簟  拼音:wǎn diàn
(1).蒲席与竹席。《诗·小雅·斯干》:“下莞上簟,乃安斯寝。” 郑玄 笺:“莞,小蒲之席也。竹苇曰簟。”《礼记·礼器》:“莞簟之安,而稾鞂之设。” 唐 王维 《苦热》诗:“莞簟不可近,絺綌再三濯。”古时以蒲席铺垫于竹席下,较安适,因以“莞簟”为安乐之意。 清 龚自珍 《壬癸之际胎观第四》:“大兵大札,起於肉食;大亡大哀,起於莞簟。”
(2).《诗·小雅·斯干》有“下莞上簟,乃安斯寝”、“乃生男子……载弄之璋”及“乃生女子……载弄之瓦”诸语,后因以“莞簟”为生儿育女之吉兆。 明 朱鼎 《玉镜台记·成婚》:“载弄之璋,载弄之瓦,早膺莞簟之祥。” 清 周亮工 《盛此公传》:“莞簟未吉,嗣续中絶。”
词语解释:翠簟  拼音:cuì diàn
青篾席。 前蜀 韦庄 《早秋夜作》诗:“翠簟初清暑半销,撤帘松韵送轻飆。” 宋 晏几道 《蝶恋花》词:“午睡醒来慵一餉,双纹翠簟铺寒浪。”
词语解释:筒簟  拼音:tǒng diàn
竹席。 唐 张籍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一:“风前卷筒簟,雨里脱荷衣。” 唐 元稹 《景申秋》诗之三:“枕倾筒簟滑,幔颭案灯飜。”
词语解释:暑簟  拼音:shǔ diàn
夏日用的竹席。 宋 苏辙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巽堂》:“暑簟卧清风,寒樽对佳客。”
词语解释:桃枝簟  拼音:táo zhī diàn
桃枝竹编织的席子。为席中佳品。 晋 庾翼 《与燕王慕容皝书》:“今致八尺丈二细桃枝簟十枚,黄篾双文簟二枚,黄篾独坐双文簟一枚。” 唐 韩翃 《送客还江东》诗:“一壶先醉桃枝簟,百和初熏苧布衣。”
词语解释:青簟  拼音:qīng diàn
竹席,凉席。 唐 王维 《林园即事寄舍弟紞》诗:“青簟日何长,闲门昼方静。” 清 唐孙华 《憎蝇》诗:“青簟每欲亲,白羽未敢释。”
词语解释:几簟  拼音:jǐ diàn
几席。《红楼梦》第三五回:“窗外竹影映入纱窗,满屋内阴阴翠润,几簟生凉。”
词语解释:象簟  拼音:xiàng diàn
象牙制作的席子。《文选·左思〈吴都赋〉》:“桃笙象簟。” 刘逵 注:“桃笙,桃枝簟也。 吴 人谓簟为笙。又折象牙以为簟也。”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声色》:“牀披象簟,户垂罗荐。” 清 厉鹗 《题新修云林寺图为巨涛和尚作一百韵》:“凉轩凄象簟,燠馆熨貂茵。”
词语解释:桃竹簟  拼音:táo zhú diàn
桃竹编制的簟子。 元 贯云石 《清江引·杂咏》曲:“软兀剌窄藤牀甘菊枕,桃竹簟清凉甚。”
词语解释:犀簟  拼音:xī diàn
犀皮制的席。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 同昌公主 出降宅於 光化里 ……堂中设连珠之帐,却寒之帘,犀簟,牙席。”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二一:“月影悠悠秋树明,露吹犀簟象牀轻。”《旧唐书·五行志》:“ 张易之 为母 阿藏 为七宝帐,有鱼龙鸞凤之形,仍为象牀、犀簟。”
词语解释:雨簟  拼音:yǔ diàn
遮雨的竹席。 唐 唐彦谦 《秋霁夜吟寄友人》:“尘衣岁晚缘身贱,雨簟更深满背秋。”
词语解释:宫簟  拼音:gōng diàn
制作精美的竹席。 宋 晏殊 《点绛唇》词:“露下风高,井梧宫簟生秋意。”
词语解释:床簟
竹篾编制的床席。 南朝 梁 刘孝绰 《望月有所思》诗:“朣朧入牀簟,髣髴鉴窗帘。”
词语解释:牙簟  拼音:yá diàn
剖象牙为细薄长条编织而成的垫席。亦泛指珍美的席子。《西京杂记》卷一:“ 赵飞鷰 女弟居 昭阳殿 ……中设木画屏风,文如蜘蛛丝缕,玉几玉牀,白象牙簟。”
词语解释:篾簟  拼音:miè diàn
竹篾编的席子。供坐卧用。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归骸》:“[小生]如何盛殮?[丑]是篾簟包裹的。”
词语解释:底簟  拼音:dǐ diàn
谓根基,基础。《朱子语类》卷一二四:“‘思而不学则殆’,正谓无底簟便危殆也。”
词语解释:晒簟  拼音:shài diàn
竹编的晒席。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方砖面地的这个大厅里,放着两张扮桶,一架水车,还有许多晒簟、箩筐和挡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