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青篾 拼音:qīng miè
(1).竹皮。因其色青,故称。 唐 白居易 《重题小舫赠周从事兼戏微之》诗:“细篷青篾织鱼鳞,小眼红窗衬麴尘。”
(2).喻指植物的藤蔓。 宋 陆游 《客中作》诗:“累累红果络青蔑,未霜先摘犹酸涩。”
(3).古地名。《文选·枚乘〈七发〉》:“廻翔 青篾 ,衔枚 檀桓 。” 李善 注:“ 青篾 、 檀桓 ,盖并地名也。”词语解释:竹篾 拼音:zhú miè
剖削成一定规格的竹皮;成条的薄竹片。《元史·天文志一》:“月行白道,出入不常,用竹篾均分天度,考验黄道所交,随时迁徙。”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潘烂头》:“﹝ 潘 ﹞乃注水于盆,取竹篾编小舟如掌大,繫以綫而引之。” 老舍 《民主世界》:“凭他的势力与关系,他才在一个大杂院里找了两间竹篾为墙,茅草盖顶,冬寒夏热,有雨必漏,遇风则摇的房屋。”词语解释:翠篾 拼音:cuì miè
篾青。 唐 元稹 《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四十韵》:“香汤洗驄马,翠篾笼白鷴。” 唐 皮日休 《酒篘》诗:“翠篾初织来,或如古鱼器。”词语解释:蒙篾 拼音:méng miè
见“ 濛瀎 ”。
词语解释:濛瀎
雨微细迷蒙貌。《艺文类聚》卷二引 晋 潘尼 《苦雨赋》:“始濛瀎而徐坠,终滂霈而难禁。”按,《初学记》卷二引作“濛篾”。词语解释:濛篾
见“ 濛瀎 ”。
词语解释:濛瀎
雨微细迷蒙貌。《艺文类聚》卷二引 晋 潘尼 《苦雨赋》:“始濛瀎而徐坠,终滂霈而难禁。”按,《初学记》卷二引作“濛篾”。词语解释:席篾 拼音:xí miè
用来编席子、篓子等的细长薄片,用苇子、竹子、高梁杆等劈开而成词语解释:竹笆篾 拼音:zhú bā miè
指竹篾编的篱笆。《水浒传》第三八回:“原来那大江里渔船,船尾开半截大孔,放江水出入,养着活鱼……因此 江州 有好鲜鱼。这 李逵 不省得,倒先把竹笆篾提起了,将那一舱活鱼都走了。”词语解释:肚束三条篾 拼音:dù shù sān tiáo miè
勒紧腰带。比喻忍饥安贫。语出《五灯会元·石头迁禅师法嗣·药山维俨禅师》:“子之所得,可谓协於心体,布於四肢。既然如是,将三条篾束取肚皮,随处往山去。” 宋 王廷珪 《刘时举主簿相聚月馀赋诗为别》:“且将肚束三条篾,敢望腰缠十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