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冤篼 拼音:yuān dōu
亦作“ 冤兜 ”。 方言。竹制畚箕。 沙汀 《困兽记》五:“﹝农人﹞干枯的脸上点缀着一块块指头大的汗瘢,提着冤兜,眼睛东张西望……正沿着田径走来。”如:他正提着冤篼打扫场地。词语解释:背篼 拼音:bèi dōu
亦作“ 背兜 ”。 方言。即背篓。 艾芜 《还乡记》:“割草姑娘连忙把割好的草,装进大背篼,背在背上。” 沙汀 《凶手》:“从庙门口望出去,已经看不见一只尖底背篼,也听不见一声鹤嘴锄掘土的声响了。”《小说选刊》1981年第7期:“ 三子 有点急,跳下车,把背兜往肩上一挎,就匆匆上了路。”参见“ 背篓 ”。
词语解释:背篓 拼音:bēi lǒu
背在背上运送东西的篓子。《诗刊》1978年第5期:“夜晚的 凉山州 !你就是那装满光明的偌大的背篓。”《花城》1981年第6期:“行李架上摆满了背篓和扁担。”词语解释:鸳篼 拼音:yuān dōu
方言。一种用粗篾丝编的畚箕。 克非 《春潮急》十九:“怀中斜抱捡粪的刮子,上面挂个轻飘飘的狗屎鸳篼。”原注:“鸳篼,一种粗篾丝编的畚箕,又叫做土撮箕。”词语解释:戽篼 拼音:hù dōu
即戽斗。词语解释:箩篼 拼音:luó dōu
箩兜。《革命民歌集·对搭山歌》:“你的山歌没有我的山歌多,我的山歌几箩篼,箩篼底下几个洞,唱的没有漏的多。”参见“ 箩兜 ”。
词语解释:箩兜 拼音:luó dōu
箩筐。 阿尔木呷 《红军,红军,彝民的亲人》:“﹝红军﹞抬着几箩兜银元、银锭和铜元。”《中国民间故事选·许县长的故事》:“敌人只得找了个箩兜,抓了两个老百姓,抬他走。”词语解释:箢篼 拼音:yuān dōu
即箢箕。 包川 《高音喇叭》:“看你舅舅,钱用了一箢篼,还遭那妖精暗算。”参见“ 箢箕 ”。
词语解释:箢箕 拼音:yuān jī
用竹篾编制的畚箕。 未央 《心中充满阳光》:“社员们担着箢箕来到牛栏边,两个妇女用五齿耙将被牛踩得很紧的稻草和牛粪翻起来,装满箢箕,由大家挑走。” 张步真 《朱二升请客》二:“他猛一猴腰,就把毛线衣放进箢箕里。”词语解释:裺篼 拼音:yǎn dōu
见“ 裺囊 ”。
词语解释:裺囊 拼音:yǎn náng
亦作“ 裺篼 ”。 饲马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