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篡夺 拼音:cuàn duó
(1).谓篡取君位。《后汉书·隗嚣传》:“故 新都侯 王莽 ,慢侮天地,悖道逆理。鴆杀 孝平皇帝 ,篡夺其位。”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圣人知进退存亡之道,将以副天下之人心,不得不禪其位也。后儒以为篡夺而禪代之名,如 曹孟德 司马仲达 之流,则不然也。”《朱子语类》卷二四:“大纲恁地宽厚,到后便易得废弛,便有强臣篡夺之祸。”
(2).今多指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或权力。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二:“这怎么行?秘书长不来,我们当助手的焉能越权?那不是要说我 冯永祥 篡夺领导吗?”词语解释:篡弑 拼音:cuàn shì
犹篡杀。谓弑君篡位。 汉 蔡琰 《悲愤诗》:“ 汉 季失权柄, 董卓 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宋 苏轼 《上皇帝书》:“ 齐 至强也, 周公 知其后有篡弑之臣。” 清 顾炎武 《李克用墓》诗:“ 朱温 一篡弑,发愤横琱戈。虽报 上源 讎,大义良不磨。”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平西域》:“甲子岁, 噶尔丹策零 既没,不数年间篡弑相仍。”词语解释:篡乱 拼音:cuàn luàn
谓篡权乱世。《后汉书·张纯传》:“自 昭帝 封 安世 ,至 吉 ,传国八世,经歷篡乱,二百年间未尝谴黜,封者莫与为比。” 唐 元稹 《楚歌》之一:“干戈长浩浩,篡乱亦纷纷。”词语解释:篡位 拼音:cuàn wèi
谓夺取君位。《汉书·刘歆传》:“及 王莽 篡位, 歆 为国师。”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及 子朝 篡位,与 敬王 战,乃取 周 之宝玉,沉 河 以祈福。”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张天锡 为 凉州 刺史,称制西隅” 刘孝标 注引 北凉 段龟龙 《凉州记》:“ 天锡 篡位,自立为 凉州 牧。”词语解释:篡逆 拼音:cuàn nì
篡夺叛逆。《后汉书·鲍永传》:“ 永 因数为 諫 陈兴復 汉 室,翦灭篡逆之策。”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公问 李弘度 曰:‘卿家 平阳 何如 乐令 ?’於是 李 潸然流涕曰:‘ 赵王 篡逆, 乐令 亲授璽綬。亡伯雅正,耻处乱朝,遂至仰药,恐难以相比。’”《周书·李迁哲传》:“及 侯景 篡逆,诸王争帝, 迁哲 外御边寇,自守而已。”词语解释:篡事 拼音:cuàn shì
篡夺之事。 晋 殷仲文 《解尚书表》:“遂乃宴安昬宠,叨昧伪封,锡文篡事,曾无独固。”词语解释:篡夫 拼音:cuàn fū
(1).谓违时忤俗,逆乎民情之人。《庄子·秋水》:“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之徒。”
(2).谓篡位窃国者。 汉 贾谊 《新书·壹通》:“以藩国资强敌,以列侯饵篡夫。”词语解释:篡贼 拼音:cuàn zéi
谓篡逆之人。 明 方孝孺 《赠士渊序》:“ 孟子 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汉文帝 、 唐太宗 尝用之以致治, 诸葛亮 尝用之以诛篡贼, 韩愈 尝用之以闢佛 老 ,他若 董仲舒 、 贾谊 、 司马迁 、 扬雄 皆用之,成一家言。”词语解释:篡解 拼音:cuàn jiě
谓劫夺解脱。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九:“﹝ 徐庶 ﹞少好任侠击剑,尝为人报仇,白堊突面披髮而走,为吏所得……而其党伍共篡解之得脱。”词语解释:篡取 拼音:cuàn qǔ
犹夺取。《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大长公主 执囚 青 ,欲杀之。其友骑郎 公孙敖 与壮士往篡取之,以故得不死。”《后汉书·窦宪传》:“虽俱骄纵,而 景 为尤甚,奴客緹骑依倚形势,侵陵小人,强夺财货,篡取罪人,妻略妇女。” 宋 苏辙 《论西边商量地界札子》:“方欲内安酋豪,外结朝廷,竢内外无患,然后徐篡取之。” 鲁迅 《朝花夕拾·五猖会》:“一是 梅姑庙 ,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词语解释:篡畔 拼音:cuàn pàn
篡夺背叛。 汉 王充 《论衡·问孔》:“枉道食篡畔之禄。” 汉 王充 《论衡·非韩》:“廉则约省无极,贪则奢泰不止。奢泰不止,则其所欲不避其主。案古篡畔之臣,希清白廉洁之人。”词语解释:篡统 拼音:cuàn tǒng
篡窃皇统。 季新 《〈红楼梦〉新评》:“臣子篡统,谓之篡窃。”词语解释:篡子 拼音:cuàn zǐ
指以子取代其父的篡夺者。《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是后或力政,彊乘弱,兴师不请天子。然挟王室之义,以讨伐为会盟主,政由五伯,诸侯恣行,淫侈不轨,贼臣篡子滋起矣。”词语解释:篡立 拼音:cuàn lì
篡位自立。《左传·隐公四年》“及 卫 州吁 立,将脩先君之怨於 郑 ,而求宠於诸侯,以和其民” 晋 杜预 注:“诸篡立者,诸侯既与之会,则不復讨,故欲求此宠。” 明 李东阳 《重建诸葛武侯祠堂记》:“及 魏 丕 篡立, 昭烈 顾命,侯益自奋激,佐庸主而不隳其志,,累蹶累进,至于毙而后已焉。”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九一三年三月, 剌葛 一面派 迭剌 、 安端 等去谋杀 阿保机 ,一面引众至 乙室堇淀 ,准备旗鼓,图谋篡立。”词语解释:篡盗 拼音:cuàn dào
篡权盗位。《汉书·王莽传赞》:“ 莽 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又乘四父歷世之权,遭 汉 中微,国统三絶,而太后寿考为之宗主,故得肆其姦慝,以成篡盗之祸。”《三国志·吴志·甘宁传》:“今 汉 祚日微, 曹操 弥憍,终为篡盗。” 晋 范宁 《〈春秋穀梁传〉序》:“弑逆篡盗者国有,淫纵破义者比肩。”词语解释:篡权 拼音:cuàn quán
夺取权力(贬义):太监篡权。词语解释:篡杀 拼音:cuàn shā
弑君而夺其位。《史记·楚元王世家论》:“使 楚王戊 毋刑 申公 ,遵其言, 赵 任 防与先生 ,岂有篡杀之谋,为天下僇哉?”《汉书·地理志下》:“昔 太公 始封, 周公 问‘何以治 齐 ?’ 太公 曰:‘举贤而上功。’ 周公 曰:‘后世必有篡杀之臣。’其后二十九世为彊臣 田和 所灭,而 和 自立为 齐 侯。”《隋书·天文志下》:“其后 侯景 篡杀,皆国乱亡君,大丧更政之应也。”词语解释:篡国 拼音:cuàn guó
指篡夺君位或政权。《后汉书·党锢传序》:“至 王莽 专伪,终於篡国,忠义之流,耻见缨紼,遂乃荣华丘壑,甘足枯槁。”《三国演义》第一百回:“嗟尔无学后辈,上逆穹苍,助篡国之反贼,称帝号於 洛阳 。”词语解释:篡器 拼音:cuàn qì
谓被假借来作为达到篡窃目的的工具。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辨史》:“ 汉 元朔 元年,有司奏,古者诸侯贡士,一适谓之好德,二适谓之贤贤,三适谓之有功,乃加九锡。然则九锡者,先王赏功之常典耳,后世顾假以为篡器,何耶?”词语解释:篡叛 拼音:cuàn pàn
谓反叛。《后汉书·仲长统传》:“上有篡叛不轨之姦,下有暴乱残贼之害。”词语解释:篡煞 拼音:cuàn shà
犹篡杀。 汉 班固 《白虎通·嫁娶》:“明嫡无二,防篡煞也。”词语解释:篡虐 拼音:cuàn nüè
篡叛残虐。《南史·到彦之传》:“及 文帝 入奉大统,以 徐羡之 等新有篡虐,惧,欲使 彦之 领兵前驱。”词语解释:篡逐 拼音:cuàn zhú
谓追逐杀人。抢夺钱财。《史记·货殖列传》:“任侠并兼,借交报仇,篡逐幽隐,不避法禁。”词语解释:篡绝 拼音:cuàn jué
篡夺君位而绝其后。《汉书·五行志上》:“ 成帝 母 王太后 临朝,委任 王莽 ,将篡絶 汉 ,堕 高祖 宗庙。”词语解释:篡辞 拼音:cuàn cí
称呼篡位的言辞。《公羊传·庄公九年》:“ 齐 小白 入于 齐 。曷为以国氏?当国也。其言入何?篡辞也。”词语解释:篡臣 拼音:cuàn chén
谓篡夺君权之臣。《荀子·臣道》:“人臣之论,有态臣者,有篡臣者。”词语解释:篡窃 拼音:cuàn qiè
谓篡夺窃取。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故 周 庭负扆,难私 管 蔡 之弟兄; 汉 纪不纲,遂致 莽 丕 之篡窃。” 明 唐顺之 《常熟县二烈祠记》:“自古奸人篡窃,而其故臣不幸以才见籍録,于斯之时,彼有弃瑕用讐之图,而我有佯合观衅之便。” 清 恽敬 《书〈三国志〉后》:“如谓《史记》尊 黄 老 ,《三国志》帝篡窃,古人岂在此耶?” 董必武 《历史的惩罚》:“就时间上谈,前十六年是帝制馀孽北洋军阀篡窃了革命的果实,后二十年统治着 中国 的是以 蒋介石 为首的国民党内反动集团。”词语解释:篡政 拼音:cuàn zhèng
谓篡夺政权。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 莽 ( 王莽 )篡政纷乱,郡亦弃废。”词语解释:篡改 拼音:cuàn gǎi
用作伪的手段对经典、理论、政策等进行改动或曲解。 巴金 《“五四”运动六十周年》:“不管怎样,历史总是篡改不了的。”词语解释:篡据 拼音:cuàn jù
夺取占据。 邹鲁 《中国同盟会》:“维我 中国 开国以来,以 中国 人治 中国 ,虽间有异族篡据,我祖我宗常能驱除光復,以貽后人。”词语解释:篡人 拼音:cuàn rén
谓篡国之人。 明 唐顺之 《送太平守江君序》:“且 莫氏 以篡得国, 交 人虽蛮夷,固未必尽肯甘心为篡人役也。”词语解释:篡伪 拼音:cuàn wěi
犹篡夺。《后汉书·张纯传》:“遭值篡伪,多亡爵土。” 词语解释:篡代 拼音:cuàn dài
篡位取代。《旧唐书·柳璨传》:“二年五月,西北长星竟天,扫太微、文昌、帝座诸宿, 全忠 方谋篡代,而妖星謫见。”词语解释:篡党夺权 拼音:cuàn dǎng duó quán
篡夺党和国家的领导权。 冰心 《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周总理》:“而利令智昏的‘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的需要,竭力想推倒总理这一尊中流砥柱的高大形象。” 张书绅 《正气歌》:“在这无花的春天里,‘四人帮’加快了篡党夺权的步伐。”词语解释:篡党 拼音:cuàn dǎng
夺取党的最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