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箴规 拼音:zhēn guī
劝戒规谏。 汉 王符 《潜夫论·明闇》:“过在於不纳卿士之箴规,不受民氓之謡言。”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图象古昔,以当箴规。” 晋 陶潜 《咏三良》:“箴规嚮已从,计议初无亏。”《红楼梦》第一一三回:“ 宝釵 初时不知何故,也用话箴规。” 鲁迅 《花边文学·玩笑只当它玩笑(上)》:“如果嘲笑 欧 化式白话的人,除嘲笑之外,再去试一试绍介外国的精密的论著,又不随意改变,删削,我想,他一定还能给我们更好的箴规。”词语解释:箴儆 拼音:zhēn jǐng
犹规戒。《国语·楚语上》:“昔 卫武公 年数九十有五矣,犹箴儆於国。” 韦昭 注:“箴,刺也;儆,戒也。”《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五年》:“ 仁宗皇帝 讲学之外,为图鉴古,不忘箴儆;又图写三朝事迹,欲子孙知祖宗之功烈。”词语解释:箴戒 拼音:zhēn jiè
规劝儆戒。《国语·晋语八》:“若爱 欒盈 ,则明逐羣贼,而知国伦,数而遣之,厚箴戒图以待之。” 汉 荀悦 《申鉴·杂言上》:“或问厉志曰:若 殷高宗 能葺其德,乐瞑眩以瘳疾, 卫武 箴戒於朝, 勾践 悬胆於坐,厉矣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又蚕蟹鄙谚,貍首淫哇,苟可箴戒,载于礼典。”词语解释:箴警 拼音:zhēn jǐng
规谏警戒。 宋 阮阅 《诗话总龟后集·达理》:“时其言有躰而无用,故为是诗以箴警之,庶其闻之而有发也。”《明史·李贤传》:“ 景泰 二年二月上正本十策,曰勤圣学,顾箴警,戒嗜慾,絶玩好,慎举措,崇节俭,畏天变,勉贵近,振士风,结民心。”词语解释:箴训 拼音:zhēn xùn
箴戒;规训。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赠小司空宇文显墓志铭》:“﹝夫人 高氏 ﹞箴训有仪,言容以德。” 唐 贾岛 《送李校书赴吉期》诗:“诗书与箴训,夫哲又妻贤。”词语解释:箴谏 拼音:zhēn jiàn
规戒劝谏的话;规戒劝谏。《左传·襄公十四年》:“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諫。” 孔颖达 疏:“诗辞自是箴諫,而箴諫之辞,或有非诗者,如《虞箴》之类,其文似诗而别;且諫者万端,非独诗箴而已。”《国语·楚语上》:“凡百箴諫,吾尽闻之矣,寧闻它言。”《汉书·路温舒传》:“开天下之口,广箴諫之路。”《红楼梦》第一百回:“况且三姑娘是极明白的人,不像那些假惺惺的人,少不得有一番箴諫,他以后就不是这样了。”词语解释:箴砭 拼音:zhēn biān
古代用石针治病。后借喻为纠谬;规谏。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昔之著道书者多矣,莫不务广浮巧之言,以崇玄虚之旨,未有究论长生之阶径,箴砭为道之病痛,如吾之勤勤者也。” 清 钱谦益 《冯已苍诗序》:“ 已苍 之诗行世,必有读其诗而知其学者,於以箴砭俗学,流别风雅,其必有取于此矣。”《清史稿·选举志二》:“ 中国 民质所最缺,亟宜箴砭以图振起者有三:曰尚公,曰尚武,曰尚实。”词语解释:箴铭 拼音:zhēn míng
(1).文体名。箴是规戒性的韵文;铭在古代常刻在器物上或碑石上,兼用于规戒、褒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箴铭异用,罕施於代。”
(2).泛指规戒之言。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一三:“我方乞糴忽诵此,箴铭磊落肝脾虚。”词语解释:箴言 拼音:zhēn yán
规谏劝戒之言。《书·盘庚上》:“相时憸民,犹胥顾于箴言。” 曾运乾 正读:“箴言,箴諫之言也。” 清 曾国藩 《箴言书院记》:“当时推 湖北 人才极盛,侍郎则曰:吾先人箴言中育才之法如此,吾詎能继述,直什一耳。” 王西彦 《古屋》第三部六:“‘友谊是人生最可贵的事’。我背诵一个 罗马 大哲人的箴言。”词语解释:箴补 拼音:zhēn bǔ
犹言纠错补缺。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上赐﹝ 王昭素 ﹞坐讲乾卦,至‘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起整巾稽顙,改容而説。上问曰:‘何故?’ 昭素 奏曰:‘此爻正当陛下今日之事。’引喻该证,微含箴补。上侧听启沃。”词语解释:箴诲 拼音:zhēn huì
规劝教导。 汉 徐干 《中论·虚道》:“先王之礼,左史记事,右史记言,师瞽诵诗,庶僚箴诲,器用载铭,筵席书戒,月考其为,岁会其行,所以自供正也。”《后汉书·崔寔传》:“或荒耽嗜欲,不恤万机;或耳蔽箴诲,厌伪忽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栖逸》:“ 孔车骑 少有嘉;遁意,年四十餘,始应 安东 命。未仕宦时,常独寝歌吹,自箴诲,自称 孔郎 ,游散名山。”词语解释:箴末 拼音:zhēn mò
喻微细。《淮南子·原道训》:“ 离朱 之明,察箴末於百步之外,不能见渊中之鱼。”词语解释:箴讽 拼音:zhēn fěng
箴刺讽谏。《北史·张晏之传》:“ 晏之 诗云:‘天下有道,主明臣直,虽休勿休,永貽世则。’ 文宣 笑曰:‘得卿箴讽,深以慰怀。’”《新唐书·儒学传上·孔颖达》:“皇太子令 颖达 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词语解释:箴阙 拼音:zhēn quē
谓规戒过失。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进则切辞正论,攻过箴闕;退则端诚杜私,知无不为。”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箴闕记言,校文讲艺之官,采遗於内。”词语解释:箴鉴 拼音:zhēn jiàn
犹言教训;榜样。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刑部·重刊〈闺范〉序》:“然且一人绘一图,一图叙一事,附一赞,事核言直,理明词约,真闺壼之箴鑑也。”词语解释:箴鱼 拼音:zhēn yú
鱼名。词语解释:箴诫 拼音:zhēn jiè
规戒的言词。亦谓规戒。《隋书·后妃传·炀帝萧皇后》:“综箴诫以训心,观女图而作轨。” 唐 柳宗元 《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用柔明勤俭以行其志,用图史箴诫以施其教。” 明 张居正 《书胡氏先训卷》:“称慕古昔,率中规矩,以守道居约箴诫子姓。”词语解释:箴诵 拼音:zhēn sòng
谓箴规之言的讲述与传习。 汉 扬雄 《剧秦美新》:“恢崇祗庸烁德懿和之风,广彼搢绅讲习言諫箴诵之涂。”《晋书·张寔传》:“忝绍前踪,庶几刑政不为百姓之患,而比年飢旱,殆由庶事有缺,窃慕箴诵之言,以补不逮。”词语解释:箴赌 拼音:zhēn dǔ
劝戒赌博。《新民晚报》1990.1.18:“笔者曾在报上看到过一则《箴赌》歌……词意恳切,语语中的。”词语解释:箴管 拼音:zhēn guǎn
指缝缀之事。箴,缝衣针;管,置针线之具。 清 梅曾亮 《朱孺人墓志铭》:“箴管餘事藻笔摛,才若此者乃可诗。”词语解释:箴石 拼音:zhēn shí
石制的针。古代治病之具。亦指可用以制针的石头。《山海经·东山经》:“ 高氏之山 ,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 郭璞 注:“可以为砭针治痈肿者。” 汉 桓宽 《盐铁论·箴石》:“县官所招举贤良文学,而及亲民伟仕,亦未见其能用箴石而医百姓之疾也。” 唐 韩愈 《喜侯喜至赠张籍张彻》诗:“如以膏濯衣,每渍垢逾染。又如心中疾,箴石非所砭。”词语解释:箴缕 拼音:zhēn lǚ
犹针线。引申为补缀。词语解释:箴盥 拼音:zhēn guàn
古代妇女承姑奉盥,视为箴规。 北周 庾信 《侯莫陈君夫人窦氏墓志铭》:“箴盥始事,条枚是则。” 北周 庾信 《步陆逞神道碑》:“有闻箴盥,无废絃綎。”词语解释:箴教 拼音:zhēn jiào
规劝教导。 明 方孝孺 《答张廷璧书》:“近得 陈元采 书,殊有箴教之益,切中吾病,为之喜而忘食。”词语解释:箴尹 拼音:zhēn yǐn
春秋 楚 官名。主规谏。《左传·宣公四年》:“实为令尹 子文 ,其孙箴尹 克黄 。”《左传·襄公十五年》:“公子 追舒 为箴尹, 屈荡 为连尹。”词语解释:箴疵 拼音:zhēn cī
水鸟名。词语解释:箴瑱 拼音:zhēn tiàn
犹言劝阻,规谏。有箴全御过之意。 清 王夫之 《绎思》序:“论者云其曼辞导諛,闕箴瑱之义。”词语解释:箴刺 拼音:zhēn cì
犹箴切。谓规戒。《国语·周语上》“师箴” 三国 吴 韦昭 注:“箴刺王闕,以正得失也。”词语解释:箴切 拼音:zhēn qiē
规劝告诫;警戒责斥。《后汉书·循吏传序》:“ 朱浮 数上諫书,箴切峻政。” 宋 叶适 《陈少南墓志铭》:“其学为通博,而多识治乱。在人主左右,谋议箴切,皆合大体。” 明 高启 《南宫生传》:“性抗直多辩,好箴切友过。”词语解释:箴功 拼音:zhēn gōng
谓用针线缝绣巧饰。《礼记·玉藻》:“凡带,有率,无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