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屋入声 鹿宿[sù,住宿][qū,酒曲][dú,读书][fù][fú][yù][pù][cù][pǔ pò][chù xù][fú fù][zhòu][pù][详注1][niǔ][详注2][详注3][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cù][xù chù][详注4][zhú][详注5][lù][fù,音覆。剖也,判也,裂也。动词][chù][zhuó,激水声也。][cù][详注6][音珿。《广韵》廉谨貌。]


注1:浊 《韻補》叶昌六切,音逐。《前漢·潁川歌》潁水濁,灌氏族。
注2:踧 cù,音蹴。踧踖,行而谨敬也。互详踖字注。又与蹙同。《后汉·陈蕃传》黄门从官,驺蹋踧蕃。《扬子·法言》或人踧尔。《木华·海赋》噏波则洪涟踧缩。
注3:菔 音服。《韵会》芦菔一名来服,言来麰之所服也。字亦与服通。《诗·小雅》象弭鱼服。《笺》服当作菔。《周礼·素服注》服当作菔,刀剑衣也。
注4:缪 音穆。与穆同。《礼·大传》序以昭缪。《注》缪,读如穆。《公羊传·隐三年》葬宋缪公。《释文》缪,左氏作穆。《史记·鲁世家》太公召公乃缪卜。《注》徐广曰:古书穆字多作缪。又通勠。
注5:囿 《唐韵》于六切,音哊。《诗·大雅》王在灵囿,麀鹿攸伏。又《刘向·九叹》莞芎弃於泽洲兮,瓟蠡橐於筐簏。麒麟奔於九皋兮,熊罴荤而逸囿。
注6:阿 《韻會小補》音屋。《古詩》家中有阿誰。《木蘭詩》阿耶無大兒。
末字词组
箭箙矢箙击箙房箙箕箙竹箙  

词语解释:箭箙  拼音:jiàn fú
见“ 箭服 ”。
词语解释:箭服  拼音:jiàn fú
亦称“ 箭室 ”。亦称“ 箭箙 ”。 古时用以盛放弓箭之具。《汉书·五行志下之上》:“檿弧,桑弓也。萁服,盖以萁草为箭服,近射妖也。” 颜师古 注:“檿,山桑之有点文者也。木弓曰弧。服,盛箭者,即今之步叉也。萁草,似荻而细,织之为服也。” 南朝 梁 刘孝威 《结客少年行》:“ 居延 箭箙尽, 疏勒 井泉枯。” 南朝 梁 庾肩吾 《被使从渡江》诗:“夜剑动星芒,秋朝惊箭服。” 隋 何妥 《长安道》诗:“车轮鸣凤辖,箭服耀鱼文。”《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左乌嗥之雕弓,右 夏 服之劲箭” 唐 司马贞 索隐:“案 夏羿 ,善射者。又服,箭室之名,故云 夏 服。” 唐 李贺 《黄家洞》诗:“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 宋 陆游 《兰亭道上》诗之四:“箭箙弓弢小猎回,壮心自笑未低催。”
词语解释:矢箙  拼音:shǐ fú
亦作“ 矢服 ”。 箭袋。《周礼·夏官·司弓矢》:“中春献弓弩,中秋献矢箙。” 郑玄 注:“弓弩成於和,矢箙成於坚。箙,盛矢器也,以兽皮为之。”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兽之穷》:“天厚黄德,狙獷服;甲之櫜弓,弭矢箙。”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器用》:“古法以牛革为矢服,卧则以为枕,取其中虚,附地枕之,数里内有人马声,则皆闻之。盖虚能纳声也。”《辽史·礼志六》:“﹝再生仪﹞在再生室东南,倒植三岐木。其日,以童子及产医嫗置室中,一妇人执酒,一叟持矢箙,立于室外。”
词语解释:击箙  拼音:jī fú
敲箭袋。 契丹 俗,在皇室再生仪里所举行的一种仪式。《辽史·礼志六》:“皇帝卧木侧,叟击箙曰:‘生男矣。’”
词语解释:房箙  拼音:fáng fú
盛箭之器。《新唐书·王毛仲传》:“ 景龙 中,王还 长安 ,二人常负房箙以从。”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行刺》:“军门如堵弛房箙,左袒尽归属。”
词语解释:箕箙  拼音:jī fú
见“ 箕服 ”。
词语解释:箕服  拼音:jī fú
亦作“ 箕箙 ”。 箕木做成的箭袋。《国语·郑语》:“檿弧箕服,实亡 周国 。” 韦昭 注:“箕,木名,服,矢房也。”《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引作“萁服”, 颜师古 注:“服,盛箭者,即今之步叉也。萁,草,似荻而细,织之为服也。”《东周列国志》第一回:“羊被鬼吞,马逢犬逐,慎之慎之,檿弧箕箙。”
词语解释:竹箙  拼音:zhú fú
盛箭的竹器。《周礼·夏官·司弓矢》“田弋充笼箙矢” 汉 郑玄 注:“笼,竹箙也。” 贾公彦 疏:“笼箙皆盛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