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首字词组
笠泽笠子笠蓑笠泽翁笠檐笠冠蓑袂笠毂笠泽老翁

词语解释:笠泽  拼音:lì zé
(1).即 松江 。《左传·哀公十七年》:“三月, 越 子伐 吴 , 吴 子御之 笠泽 。” 唐 陆广微 《吴地记》:“ 松江 一名 松陵 ,又名 笠泽 ……其江之源,连接 太湖 。”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谋吴》:“其嗣主 夫差 日讲武于 长洲 ,彼勇将 伍员 时耀兵于 笠泽 。”参见“ 松江 ”。
(2).指 太湖 。 清 方文 《毘陵与何次德同舟至吴门》诗:“将归 笠泽 买 吴 舠,画舫青帘过驛桥。” 清 赵翼 《读史》诗之一:“ 范蠡 既霸 越 ,一舸 笠泽 中,手挟 西施 去,同泛烟濛濛。”
词语解释:松江  拼音:sōng jiāng
吴淞江 的古称。 唐 陆广微 《吴地记》:“ 松江 ,一名 松陵 ,又名 笠泽 。”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松江》:“ 唐 人诗文称 松江 者,即今 吴江县 地,非今 松江府 也。 松江 首受 太湖 ,经 吴江 、 崑山 、 嘉定 、 青浦 ,至 上海县 合 黄浦 入海,亦名 吴松江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一·三江》:“三江皆 太湖 之委流也。一曰 松江 ,一曰 娄江 ,一曰 东江 。”
词语解释:笠子  拼音:lì zǐ
箬笠。 唐 李白 《戏赠杜甫》诗:“ 饭颗山 头逢 杜甫 ,头戴笠子日卓午。” 清 周亮工 《南溪陈克兴以所著诗文见示赋此奉赠》:“青霞笠子白云裳,败砚残书意莫当。”
词语解释:笠蓑  拼音:lì suō
斗笠与蓑衣。借指劳动人民。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乃粒》:“紈絝之子,以赭衣视笠蓑。”
词语解释:笠泽翁  拼音:lì zé wēng
亦称“ 笠泽老翁 ”。 宋 代诗人 陆游 的别号。 宋 陆游 《江头十日雨》诗:“可怜 笠泽翁 ,百忧集双鬢。” 宋 陆游 《雨后极凉料简箧中旧书有感》诗:“ 笠泽老翁 病苏醒,欣然起理西斋书。”
词语解释:笠檐  拼音:lì yán
指笠帽周围下覆冒出的部分。 唐 陆龟蒙 《晚渡》诗:“各样莲船逗村去,笠簷蓑袂有残声。”
词语解释:笠冠蓑袂
戴竹笠,穿蓑衣。泛指渔家装束。《憩园词话》卷三引 清 汤雨生 《明月生南浦》词序:“风日佳时,往往吟啸竟夕,笠冠簑袂,固未尝为天械所拘也。”
词语解释:笠毂  拼音:lì gū
(1).古代撑在兵车上的笠帽。《左传·宣公四年》:“ 伯棼 射王,汏輈,及鼓跗,著於丁寧;又射,汏輈,以贯笠轂。” 杜预 注:“兵车无盖,尊者则边人执笠,依轂而立,以御寒暑,名曰笠轂。此言箭过车辕及王之盖。”
(2).借指兵车。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居笠轂而掌兵,出 兰池 而典午。”
词语解释:笠泽老翁  拼音:lì zé lǎo wēng
见“ 笠泽翁 ”。
词语解释:笠泽翁  拼音:lì zé wēng
亦称“ 笠泽老翁 ”。 宋 代诗人 陆游 的别号。 宋 陆游 《江头十日雨》诗:“可怜 笠泽翁 ,百忧集双鬢。” 宋 陆游 《雨后极凉料简箧中旧书有感》诗:“ 笠泽老翁 病苏醒,欣然起理西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