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四旱上声 [sǎn sàn,散布][动词][音旱。《集韵》性急也。][音管。悹悹,无依也。][dǎn][详注1][详注2]


注1:酇 《广韵》《正韵》作管切《韵会》祖管切,音纂。《集韵》聚也。《周礼·地官·遂人》四里为酇,五酇为鄙。又《礼·乐记》缀兆。《注》缀,谓酇舞者之位也。又《奔丧》乃为位。《注》位有酇列之处。
注2:棵 音緩。《廣韻》斷木也。《類篇》一曰新蒸束。
首字词组
窾木窾要窾贫窾言窾枯窾理  
窾坎镗鞳窾缺窾郤窾坎窾曲窾奥  
窾却窾郄窾会窾窍窾窾   

词语解释:窾木  拼音:kuǎn mù
(1).当中挖空的木头。《淮南子·说山训》:“见窾木浮而知为舟,见飞蓬转而知为车。”《淮南子·齐俗训》:“故六騏驥,四駃騠,以济 江 河 ,不若窾木便者,处世然也。”《汉书·杨王孙传》:“昔 帝尧 之葬也,窾木为匵,葛藟为缄,其穿下不乱泉,上不泄殠。”
(2).有孔洞的树木。 唐 陆龟蒙 《杂讽》诗之四:“无木亦无风,笙簧由喜怒。长风吹窾木,始有音韵吐。” 宋 王安石 《和王微之登高斋》之一:“衡门兼旬限泥潦,卧听窾木鸣相挨。”
词语解释:窾坎镗鞳
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词语解释:窾却
空隙
词语解释:窾要  拼音:kuǎn yào
亦作“窽要”。 关键;要害。《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许武 精于经术,朝廷有大政事,公卿不能决,往往来请教他。他引古证今,议论悉中窾要。” 清 刘大櫆 《乡饮宾金君传》:“而诸孙所习文艺,輙能披览其大略,有所指斥,必中其窾要。”
词语解释:窾缺  拼音:kuǎn quē
空缺,指缺口。 唐 欧阳詹 《栈道铭序》:“空隙有所不周,迴翔有所不合,澄结既定,窾缺生乎其中。西南有漏天,天之窾缺也;于斯有兹地,地之窾缺也。”
词语解释:窾郄  拼音:kuǎn xì
(1).空隙。语本《庄子·养生主》:“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清 赵翼 《剥皮山》诗:“纵遣庖丁批窾郤,新硎亦恐奏技艰。”
(2).要害;法则。 清 王晫 《今世说·政事》:“﹝ 董巽峯 ﹞少以理学经济自任,得 伊川 、 考亭 窾郤,旁瞻子史説集。”
词语解释:窾贫  拼音:kuǎn pín
空乏贫困。 汉 贾谊 《新书·匈奴》:“国有二族,方乱天下,甚於 匈奴 之为边患也,使上下踳逆,天下窾贫,盗贼罪人蓄积无已,此二族为宗也。”
词语解释:窾郤
1.空隙。语本《庄子·养生主》:“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清 赵翼 《剥皮山》诗:“纵遣庖丁批窾郤,新硎亦恐奏技艰。”
2.要害;法则。 清 王晫 《今世说·政事》:“﹝ 董巽峯 ﹞少以理学经济自任,得 伊川 、 考亭 窾郤,旁瞻子史説集。”
词语解释:窾会  拼音:kuǎn huì
(1).要害,关键。《明史·王伟传》:“军书填委,处分多中窾会,遂荐擢兵部右侍郎。”
(2).空隙。指机会。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更选精鋭为游徼,乘间掠零骑扰耕牧,更番迭出,以俟窾会。”
词语解释:窾言  拼音:kuǎn yán
空言,不实之言。《史记·太史公自序》:“窾言不听,姦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 宋 王安石 《谢手诏令视事表》:“人习玩於久安,吏循缘於积弊,窾言不忌,詖行无惭。” 明 张居正 《赠霁翁尊师吴老先生督学山东序》:“窾言者,弃德之竇也。”
词语解释:窾坎  拼音:kuǎn kǎn
象声词。 宋 苏轼 《石钟山记》:“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声。”
词语解释:窾窍  拼音:kuǎn qiào
亦作“窽窍”。 法则诀窍。 清 裴荫森 《购置练船疏》:“外洋厂多器备,习製造者,非亲至厂中不能深窥窾窍。”
词语解释:窾枯  拼音:kuǎn kū
中空而枯槁。
词语解释:窾曲  拼音:kuǎn qǔ
亦作“窽曲”。 犹言衷情。
词语解释:窾窾  拼音:kuǎn kuǎn
款式;法则。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 坦然 ( 吉坦然 )未经师授,曾于 唵答公 处见西洋人为之,遂得其窾窾。然于几何之学全未之讲,自鸣鐘之外,他无所知矣。”
词语解释:窾理  拼音:kuǎn lǐ
法则与情理。 清 龚自珍 《〈春秋决事比〉自序》:“由是又欲竟其用,逕援其文以大救裨当世,悉中窾理。”
词语解释:窾奥  拼音:kuǎn ào
谓事理精深处。 明 袁宏道 《送叶使君还朝序》:“间託为举子业,以畅旧旨,无一语不中圣贤窾奥,以至六书四韵,皆辨析毫髮。” 梁启超 《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第十章:“ 斯氏 此论,可谓通物情之窾奥,洞天地之大理,言利也而进乎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