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质入声 [详注1][cù zú,终也][详注2][详注3][nǐ][动词][详注4][详注5]


注1:侄 zhí,《广韵》之日切《集韵》职日切,音质。坚也。又痴也,侄仡不前也。 又驺吾。《大传》谓之侄兽。 俗误以侄为姪字。
注2:节 叶子悉切。《陸機·答賈長淵詩》大辰匿暉,金虎習質。雄臣馳騖,義夫赴節。
注3:茁 《韵会》厥律切,音橘。《广韵》草芽也。又《集韵》竹律切。义同。又《集韵》之出切。草名。葫䔞也。
注4:暨 音讫。姓也。吴有尚书暨艳。 又戟乙切,音疙。已也。
注5:鬻 叶余律切,音矞。《扬雄·司空箴》匪人斯力,匪政斯敕,流货市宠,而苞苴是鬻。 又叶职律切。《苏辙·钟山诗》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扫尽人閒迹。客到惟烧柏子香,晨饥坐视山前鬻。
首字词组
窒碍窒塞窒戾窒烦窒沮窒皇窒惕窒闷
窒欲窒抑窒士窒滞窒郁窒息窒阂 

词语解释:窒碍  拼音:zhì ài
(1).障碍;阻碍。 宋 苏辙 《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庶几推行而终有窒碍,乞下有司早议成法。” 明 顾大典 《青衫记·赎衫避兵》:“叹穷途多窒碍;死和生,成和败,难闪难猜。” 鲁迅 《准风月谈·“推”的馀谈》:“假如你怕占不到铺位,一早带着行李下船去罢,统舱里全是空铺,只有三五个人们。但要将行李搁下空铺去,可就窒碍难行了。”
(2).不明了;疑难。《朱子语类》卷五二:“须待十分晓得,无一句一字窒碍,方可看别处去。”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但有问难的人,胷中窒碍,圣人被他一难,发挥得愈加精神。”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 秀州 诗人 吴文溥 ,别十五年,今秋忽来,诗已付梓,读之,转多窒碍,不如从前之明秀。”
(3).执着;拘泥。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拘泥》:“《论语》但云‘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并未云‘子于是日歌则不哭’也。如 颐 ( 程颐 )言则是日欢庆,即闻父母之丧,亦不奔耶?多见其窒碍也已。”
词语解释:窒欲  拼音:zhì yù
亦作“ 窒慾 ”。 抑制欲望。《易·损》:“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唐 白居易 《刑礼道策》:“剗邪窒慾,致人於耻格,莫尚於礼。” 梁启超 《边沁之伦理说》:“道学家之窒慾,生于希望,将以此钓名誉也。宗教家之窒慾,生于畏惧,将以此避冥罚也。”
词语解释:窒塞  拼音:zhì sāi
闭塞;堵住。 汉 班固 《白虎通·乡射》:“春气微弱,恐物有窒塞不能自达者。”《朱子语类》卷三三:“且如读书,每思索不通处,则翻来覆去,倒横直竪,处处窒塞。”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慾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 叶圣陶 《倪焕之》一:“一阵猛风像一只巨大无比的手掌,把他的头面身体重重地压抑,呼吸都窒塞了。”
词语解释:窒抑  拼音:zhì yì
阻遏;抑制。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有所奬励於此,则所窒抑於彼。”
词语解释:窒戾  拼音:zhì lì
窒碍乖戾。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博杂》:“此其为术,蠢愚钝拙;而其为説,亦窒戾不通之至矣。”
词语解释:窒士  拼音:zhì shì
不得志的文人。 清 龚自珍 《尊隐》:“山林冥冥,但有窒士,天命不犹,与草木死。”
词语解释:窒烦  拼音:zhì fán
排除烦乱的心情。 宋 曾巩 《送周屯田序》:“不及乎尊事,可以委蛇其身而益閒;不享乎珍好,可以窒烦除薄而益安。”
词语解释:窒滞  拼音:zhì zhì
阻碍。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五九:“他宁抝折天下人歌的嗓子,而不愿使文词受窒滞迸泄之苦,因为这不致抝折人吟诵的嗓子。”
词语解释:窒沮  拼音:zhì jǔ
阻滞。 明 方孝孺 《黄霸》:“沛然行於一郡而莫敢御者,今皆窒沮而不可,惜乎!”
词语解释:窒郁  拼音:zhì yù
抑郁;沉闷。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四:“我读过 伽里达惹 的《霞空特罗》,那种翡翠般的有深度的澄明,读起来令人心身上所有的一切窒郁,都要消融了的一样。”
词语解释:窒皇  拼音:zhì huáng
甬道。《左传·宣公十四年》:“ 楚子 闻之,投袂而起,屨及於窒皇,剑及於寝门之外,车及於 蒲胥 之市。” 杜预 注:“窒皇,寝门闕。” 洪亮吉 诂:“窒皇,盖即今之甬道。”《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遗备物乎营寝,掩重閽於窒皇。” 清 赵翼 《庐山纪游》诗:“山灵此约意良深,那禁屨及窒皇走。”参见“ 絰皇 ”。
词语解释:绖皇  拼音:dié huáng
墓前甬道的门。《左传·庄公十九年》:“ 鬻拳 葬诸 夕室 。亦自杀也,而葬於絰皇。” 杜预 注:“絰皇,冢前闕。”一说,殿前之庭。 杨伯峻 注:“絰皇即 宣 十四年传‘屨及於窒皇’之窒皇。窒、絰字通。盖殿前之庭也…… 杜 注谓 鬻拳 生时守门,死后仍不失厥职,故解絰皇为冢前闕,不知冢前不得有闕,即冢前之门亦不能葬人,故知其误。 章炳麟 《左传读》谓絰皇为墓门内庭中之道,亦通。”
词语解释:窒息  拼音:zhì xī
(1).呼吸困难。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章:“她感到沉闷、窒息。”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二章:“他们已经拿出最毒辣的一手:企图炸塌坑道口,窒息洞里的人们。”
(2).因受阻而中断。 鲁迅 《书信集·致胡今虚》:“年来所受迫压更甚,但幸未至窒息。” 巴金 《新生·四月十五日》:“为了免得这追求光明的呼声被黑暗窒息了,所以我们只能够叫得软弱一点。”
词语解释:窒惕  拼音:zhì tì
恐惧。窒,通“ 恎 ”。《易·讼》:“《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 闻一多 《璞堂杂识·窒惕》:“《损》象传‘君子以惩忿窒欲’,《释文》引 孟 本作恎……《广雅·释詁二》:‘恎,惧也。’是恎有惧义。”
词语解释:窒阂  拼音:zhì hé
闭塞,阻隔。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下》:“民死其乡,吏死其牖下,川谷郡县鬲越而不达,风俗臭味窒阂而不流,若是,则其害於文明也最甚。”
词语解释:窒闷  拼音:zhì mèn
窒息沉闷。 巴金 《火》九:“空气更显得窒闷。”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五章:“ 罗大方 感到了抑郁,感到一种透不过气似的窒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