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八啸去声 [diào,音调]耀[yào,重要][音少。《广韵》放火。《韵会》野火曰烧。][shào,老少][徒吊切,音调。行貌。][剑鞘]轿[渠庙切,音峤。《广韵》𨋕车也。][责备][《集韵》人要切,音蛲。挠,或作绕。][liáo liǎo liào][详注1][急也][diào][详注2][piāo piào]尿[详注3][详注4][馨叫切。不仁也。][音要。亦草盛貌。]


注1:剽 漂去声。刼也。《说文》砭刺也。从刀,票声。
注2:约 音要。《前汉·礼乐志》明德乡治本约。《注》师古曰:约,读曰要。
注3:摇 音曜。亦动也。《陈后主·关山月诗》城危接晕高,润风连影摇。寒光带岫移,冷色含山峭。
注4:超 《集韻》他弔切,音糶。趒或作超。越也。又《韻補》叶抽廟切。《陸雲·陸丞相誄》光被旣淳,逸軌爰超。宏綱包荒,景靈握耀。
末字词组
万窍关窍开窍中窍腥窍骨窍不识窍窟窍
七窍有窍玄窍瑕窍节窍鬼头关窍情窍窾窍
孔窍心窍通窍奥窍阴窍鬼迷心窍机窍的窍
九窍毛窍门窍诀窍肾窍椓窍方方窍窍知窍
蚓窍鼻窍丹窍灵窍识窍迷窍精窍百骸九窍
众窍石窍穴窍蚁窍蝇声蚓窍三魂出窍空窍痰迷心窍
天窍上窍八窍隙窍逐寒开窍余窍要窍痕窍
凿窍蚯蚓窍出窍财迷心窍下窍钱迷心窍后窍 

词语解释:万窍  拼音:wàn qiào
(1).指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孔穴。《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 唐 陆龟蒙 《杂讽》诗之七:“天之发遐籟,大小随万窍。” 宋 苏轼 《七月五日》诗之二:“西风送落日,万窍含悽愴。”
(2).指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窍,人的耳目口鼻等器官之孔。 元 马臻 《游仙词》:“我自无为神自凝,万窍不动心冥冥。”
词语解释:七窍  拼音:qī qiào
(1).指眼、耳、口、鼻七孔。《庄子·应帝王》:“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盖七窍所发,发乎嗜欲。”《水浒传》第一一四回:“ 宋江 急来看 徐寧 时,七窍流血。”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臭鞋、臭袜、臭沟、臭水、臭地,熏得我七窍冒黑烟。”
(2).七个孔。古代相传心有七孔。《史记·殷本纪》:“﹝ 比干 ﹞迺彊諫 紂 。 紂 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 比干 ,观其心。” 明 唐寅 《咏莲花》:“凌波仙子鬭新装,七窍虚心吐异香。”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心窍》:“《庄子》云:‘混沌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言一日一窍,喻圣人心七窍,以智治天下也。”
词语解释:孔窍  拼音:kǒng qiào
(1).洞孔,常指眼、耳、口、鼻等器官。《韩非子·解老》:“知治人者其思虑静,知事天者其孔窍虚。思虑静,故德不去。孔窍虚,则和气日入。”《淮南子·精神训》:“夫孔窍者,精神之户牖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天地之行》:“内有四辅,若心之有肝肺脾肾也;外有百官,若心之有形体孔窍也。”
(2).指心窍。 清 李渔 《奈何天·形变》:“难道是我福至心灵,竟把聪明孔窍都洗开了不成!?”
词语解释:九窍  拼音:jiǔ qiào
指耳、目、口、鼻及尿道、肛门的九个孔道。《周礼·天官·疾医》:“两之以九窍之变。” 郑玄 注:“阳窍七,阴窍二。”《楚辞·高唐赋》:“九窍通鬱,精神察滞。” 宋 范成大 《问天医赋》:“百骸九窍,无一得适。”
词语解释:蚓窍  拼音:yǐn qiào
(1).旧误蚯蚓能鸣,其声发于孔窍。比喻微不足道的音响。亦用以谦称自己的文才。语本 唐 韩愈 轩辕 弥明 《石鼎联句》:“时於蚯蚓窍,微作苍蝇鸣。” 宋 刘克庄 《和徐常丞洪秘监倡和》:“公诗妙巧过 般输 ,蚓窍何堪和大儒。” 清 黄宗羲 《辞张郡侯请修郡志书》:“使山林者而与臺阁之事,蚓窍蝇鸣,岂谐《韶》《頀》。”
(2).泛指拙劣的诗文创作。 清 曹寅 《集唐诗跋》:“所谓奋虫臂者不足以示 晋鄙 之椎,矜蚓窍者不足以喻驱山之鐸。” 清 赵翼 《题〈敦拙堂诗集〉》诗:“阳乌掩爝火,轰雷塞蚓窍。” 金一 《心声》:“腐音溼响,纤态仄调;讋鲸呿於蛙鸣,谐凤吹於蚓窍。”
词语解释:众窍  拼音:zhòng qiào
众多的孔穴。《庄子·齐物论》:“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后汉书·霍谞传》:“斯盖谓大小窳隆丑美之形,至於鼻目众窍毛髮之状,未有不然者也。” 唐 独孤及 《对诏策》:“夫长风吹而众窍号,则大无不动,细无不应。” 唐 李子卿 《夜闻山寺钟赋》:“其发地也,众窍怒兮羣籟起,既聋山兮復噎水。”
词语解释:天窍  拼音:tiān qiào
谓天然的颖悟。 明 唐顺之 《胡贸棺记》:“ 贸 於文义不甚解晓,而独能为此,盖其天窍使然。”
词语解释:凿窍  拼音:záo qiào
(1).开洞。 唐 独孤铉 《凿壁偷光赋》:“方凿窍於夫子之墻,乍引潜辉。”
(2).指开通七窍。语本《庄子·应帝王》:“ 南海 之帝为 儵 , 北海 之帝为 忽 ,中央之帝为 浑沌 。 儵 与 忽 时相与遇於 浑沌 之地, 浑沌 待之甚善。 儵 与 忽 谋报 浑沌 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 浑沌 死。” 唐 许敬宗 《谢敕书表》:“伏开瑶检,等凿窍而覩虹霓。” 宋 洪迈 《夷坚乙志·玉华侍郎》:“帝凿窍而丧魄,蛇画足而失桮。”后用为斫丧天真的意思。 宋 欧阳修 《红鹦鹉赋》:“凿窍泄和,灕淳杂伪。”
词语解释:关窍  拼音:guān qiào
(1).人体的孔穴。 唐 罗隐 《谗书·二工人语》:“土人以为不可:‘神尚洁也,通七窍应胸藏,必有尘滓之物,点入其中,不若吾立块而瞪,不通关窍。’”《云笈七籤》卷五七:“荣气者,所以通津血,强筋骨,利关窍也。”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一为暑气所中不得泄,则关窍皆窒。”
(2).犹诀窍。 明 袁宗道 《答汪提学静峰书》:“此箇密密关窍,惟兄能知之,亦惟兄能行之。” 明 叶宪祖 《碧莲绣符》第六折:“其中关窍,不必费丁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梦狼》:“弟日居衡茅,故不知仕途之关窍耳。”
词语解释:有窍  拼音:yǒu qiào
犹在行,有窍门。 清 黄宗羲 《张南垣传》:“演传奇至 张石匠 ,伶人以 涟 在坐,改为 李木匠 , 梅村 故靳之,以扇确几,赞曰‘有窍’。”按, 张涟 ,号 南垣 。《西湖佳话·西泠韵迹》:“ 贾姨 却又在行有窍,凡来求他的子弟,必须人物俊雅,可中得 小小 之意,方才应承许可。”
词语解释:心窍  拼音:xīn qiào
心脏中的孔穴。古人以为心有窍才能运思,故亦指思维能力和思想。 元 耶律楚材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之一:“积年不啜 建溪 茶,心窍黄尘塞五车。” 清 李渔 《风筝误·遣试》:“一朝被鬼迷心窍,神情三日犹昏耗。” 陆文夫 《荣誉》:“小组长那一对迷细眼,能看穿人的心窍,什么事也瞒不住。”
词语解释:毛窍  拼音:máo qiào
毛孔。 明 刘基 《二鬼》诗:“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毛窍,勿使淫邪发洩生疮痍,两眼相逐走不歇。”参见“ 毛孔 ”。
词语解释:毛孔  拼音:máo kǒng
(1).小孔。喻极微小。《维摩经·不思议品》:“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住不思议。解脱法门,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
(2).汗孔。 唐 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四椀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宋 杨无咎 《醉蓬莱》词:“毛孔生香,舌根回味,助苦吟幽兴。”《老残游记》第二回:“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沙汀 《代理县长》:“﹝ 贺熙 ﹞是个年近四十的汉子,面孔白净,毛孔却极粗大。”
词语解释:鼻窍  拼音:bí qiào
鼻孔;鼻腔。《灵枢经·刺节真邪》:“刺邪以手坚按两鼻窍而疾偃,其声必应於针也。”《刘知远诸宫调·知远走慕家庄沙佗村入舍》:“蛇通鼻窍来共往, 三娘 时下好懽欣。” 明 陆粲 《庚巳编·人魂出游》:“又 嘉定 有士人尝访一僧,值其方睡,因坐榻前待之,忽见一小蛇自僧鼻窍中出,蜿蜒至地。”
词语解释:石窍  拼音:shí qiào
石洞。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古者帝王升封,咸憩此水,水上往往有石窍存焉,盖古设舍所跨处也。”《英烈传》第七五回:“ 戴寿 因看山势,南有 赤甲山 ,北有 羊角山 ,彼此相望,便把两山分开石窍,用铁索子万条相连,横截关口。”
词语解释:上窍  拼音:shàng qiào
指耳、目、鼻、口诸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王冰 注:“上窍,谓耳目鼻口。”
词语解释:蚯蚓窍  拼音:qiū yǐn qiào
蚯蚓藏身的洞穴。谓石鼎之孔洞。 宋 俞琰 《席上腐谈》卷上:“ 韩退之 与 轩辕弥明 《石鼎联句》云:‘时於蚯蚓窍,鸣作苍蝇声。’后人乃云:‘茶鼎号声蚓,香盘火度萤。’句虽工,然蚯蚓安得有声,盖不熟玩 韩 诗耳。 退之 盖谓鼎中汤鸣如苍蝇之声,非谓如蚯蚓之声也。蚯蚓窍乃石鼎之窍,如蚯蚓藏身於泥中之窍耳。”
词语解释:开窍  拼音:kāi qiào
(1).中医指开通人体孔窍。《红楼梦》第五七回:“彼时 贾母 又命将祛邪守灵丹及开窍通神散各样上方祕製诸药,按方饮服。”《新民晚报》1991.7.8:“复用前法加宣肺开窍之品巩固疗效,一月半痊愈。”
(2).指儿童开始长见识。 柔石 《二月》五:“我底知识是开窍的很早的。”
(3).指弄懂道理,搞通思想。 康濯 《春种秋收·公社的秧苗》:“当时 杨万林 听 刘同志 说的比什么都开窍。” 韦君宜 《似水流年·心中的楷模》:“在 荃麟同志 耐心的教导下,我有些开窍了。”
(4).指懂得男女之间的情爱。 赵大年 《公主的女儿》三:“是呀,她开窍了,情窦初开。”
(5).方言。开眼(含嘲讽意)。
词语解释:玄窍  拼音:xuán qiào
自然的诀窍。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国子监松》引 曹代萧 诗:“问君何乃尔?劲节得玄窍。”
词语解释:通窍  拼音:tōng qiào
(1).中医指疏通关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蜀葵》:“治带下,目中溜火,和血润燥,通窍,利大小肠。” 清 蒲松龄 《草木传·灵仙平寇》:“我还要苏霍香通窍开鬱。”
(2).开通,明白事理。 激流 《王本回头》:“老伴为这事还和他吵了一天架,可 王本 呢,是榆木脑袋不通窍。”
词语解释:门窍  拼音:mén qiào
犹窍门,门道。 柳杞 《好年胜景》:“糟了!鬼子汉奸都看出了门窍,死逼着 厢儿 说出那些机器来。”
词语解释:丹窍  拼音:dān qiào
神仙居住的岩穴。 南朝 梁 沉约 《游金华山》诗:“远策追夙心,灵山协久要。天倪临紫闕,地道通丹窍。”
词语解释:穴窍  拼音:xué qiào
凿孔。《宋史·杨佐传》:“ 佐 教工人以木盘贮水,穴窍洒之,如雨滴然,谓之‘雨盘’。”
词语解释:八窍  拼音:bā qiào
眼、耳、鼻、口为七窍,生殖孔、排泄孔合为一窍,共为八窍。《孔子家语·执辔》:“齕吞者八窍而卵生。” 王肃 注:“八窍,鸟属。” 唐 韩愈 《毛颖传》:“缺口而长鬚,八窍而趺居。”《埤雅·释兽》:“盖咀嚼者九窍而胎生,独兔雌雄八窍。”
词语解释:出窍  拼音:chū qiào
谓脱离躯体。《花城》1981年第6期:“我的脸火辣辣的,不知为什么,灵感象出窍的灵魂一样难得招回!”
词语解释:中窍  拼音:zhōng qiào
犹中肯。《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有时间,中窍微言,毫无矫饰。”
词语解释:瑕窍  拼音:xiá qiào
玉上的裂缝、裂口。 宋 苏轼 《梦雪》诗:“虽时出圭角,固自絶瑕窍。”
词语解释:奥窍  拼音:ào qiào
诀窍。 郑观应 《盛世危言·技艺》附录 沪 报《制造说》:“ 华 人之从事於轮舟机器者,视为固然,不求甚解,遂使西学之奥窍终未尽窥,西学之精微终未尽抉也。”
词语解释:诀窍  拼音:jué qiào
(1).关键性的好方法。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 清 李渔 《闲情偶寄·演习·授曲》:“独有必不可少之一事,较阴阳平仄为稍难,又不得因其难而忽视者,则为‘出口’、‘收音’二诀窍。”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八:“ 李先生 把作写景文和状物文的诀窍教了你们了。”
(2).关键;要害。 明 冯惟敏 《端正好·徐我亭归田》词:“踩着他转关儿登时成败,犯着他诀窍儿当日兴衰。”
词语解释:灵窍  拼音:líng qiào
(1).慧心。 明 屠隆 《綵毫记·散财结客》:“日角扬奇表,天藻藏灵窍。” 明 袁中道 《〈袁中郎先生全集〉序》:“而出自灵窍,吐于慧舌,写于銛颖,萧萧冷冷,皆足以荡涤尘情,消除热恼。”《红楼梦》第二一回:“戕 宝釵 之仙姿,灰 黛玉 之灵窍,丧减情意,而闺阁之美恶始相类矣。”
(2).灵动的眼睛。《西游记》第九一回:“那妖精生得:彩面环睛,二角峥嶸。尖尖四隻耳,灵窍闪光明。”
词语解释:蚁窍  拼音:yǐ qiào
小洞。 金 麻九畴 《赋伯玉透光镜》诗:“今谁子后曩谁先,赢得纽枢经蚁窍。”
词语解释:隙窍  拼音:xì qiào
孔穴。
词语解释:财迷心窍  拼音:cái mí xīn qiào
谓由于一心爱财而心中糊涂。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三)》:“如果当时这位作者,明达冷静一些,不财迷心窍,天下原可以平安无事的。”
词语解释:腥窍  拼音:xīng qiào
禽类的下窍(生殖腔)。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脯腊》:“﹝五味脯法﹞用鹅、雁、鸡、鸭、鶬、鳵、鳧、雉、兔、鸽、鶉、生鱼,皆得作。乃浄治去腥窍及翠上脂瓶。”
词语解释:节窍  拼音:jié qiào
孔穴。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金刚经〉鸠异》:“﹝ 赵判官 ﹞即令吏领 昭 至 汉州 取之,门馆扃锁,乃於节窍中出入。”
词语解释:阴窍  拼音:yīn qiào
(1).指肛门和尿道。《周礼·天官·疾医》“两之以九窍之变” 汉 郑玄 注:“窍之变,谓开闭非常,阳窍七,阴窍二。” 贾公彦 疏:“云阳窍七者,在头露见,故为阳也,阴窍二者,在下不见,故为阴。”
(2).特指女子阴道。 清 袁枚 《新齐谐·采战之报》:“京师人 杨某 ,习採战之术,能以铅条入阴窍,而呼吸进退之。”
(3).凹下的纹路。 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余尝见 夏 琱戈,於铜上相嵌以金,其细如髮。 夏 器大抵皆然,岁久金脱,则成阴窍,以其刻画处成凹也。”
(4).幽深的洞穴。 元 朱德润 《山川图诗呈解之昂御史》:“山川结灵根,厚地秉阴窍。”
词语解释:肾窍  拼音:shèn qiào
耳为肾窍。例如:肾开窍于耳。——《素问·金匮真言论》
词语解释:识窍  拼音:shí qiào
谓懂得事情的关键或要害。 清 李渔 《怜香伴·逢怒》:“只是亏我当初识窍,倘若久寓菴中,与那禽兽为邻,有甚好处?”《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这要是个识窍的,就该罢手了。”
词语解释:蝇声蚓窍  拼音:yíng shēng yǐn qiào
犹言蝇声蛙噪。 清 钱谦益 《〈孙幼度诗〉序》:“ 幼度 之诗,有光熊熊然,有气灝灝然……非犹夫衰世之音,蝇声蚓窍,魈吟而鬼哭者也。”参见“ 蝇声蛙噪 ”。
词语解释:蝇声蛙噪  拼音:yíng shēng wā zào
苍蝇、青蛙无休止地叫。比喻低劣的、无病呻吟的诗文。 清 钱谦益 《〈范玺卿诗集〉序》:“今也生乎百世之下,欲以其蝇声蛙噪,追配古人,儷然以 李 杜 相命,浸假而膏唇拭舌,訾议其短长,蜉蝣撼大树,斯可为一笑已矣。”
词语解释:逐寒开窍  拼音:zhú hán kāi qiào
即温开法。是治疗寒湿痰浊恋阻心包、神识错迷的方法。例如中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青白、手足冷,脉沉等,用苏合香丸
词语解释:下窍  拼音:xià qiào
指肛门与阴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王冰 注:“下窍,谓前阴后阴。”
词语解释:骨窍  拼音:gǔ qiào
窍门;诀窍。《绿野仙踪》第五十回:“你真是初世为人,不知骨窍!你若着 温大爷 喜欢你,你除了 金姐 这条綫索,他总喜欢你,也待你必不及昔日。”
词语解释:鬼头关窍  拼音:guǐ tóu guān qiào
犹言鬼头鬼脑。《醉醒石》第三回:“内中有一个 余琳 ,年纪不过二十五六岁,日常做事,专一鬼头关窍。”
词语解释:鬼迷心窍  拼音:guǐ mí xīn qiào
喻因迷恋某种事物而认识不清,思维能力削弱。 赵树理 《表明态度》:“我自己也给我贺喜!我真像从前的人说的‘鬼迷心窍’了,现在可算把鬼打跑了!” 马烽 《太阳刚刚出山》:“唉!我这个死脑筋,刚才真是鬼迷心窍了,连这个弯也转不过来。”亦省作“ 鬼迷心 ”。 马烽 《三年早知道》:“我知道我错了,犯这个错也是一时鬼迷心了。”
词语解释:椓窍  拼音:zhuó qiào
掩闭女子阴门的宫刑。 清 褚人穫 《坚瓠续集·妇人幽闭》:“《碣石剩谈》载妇人椓窍,椓字出《吕刑》,似与《舜典》宫刑相同,男子去势,妇人幽闭是也……椓窍之法:用木槌击妇人胸腹,即有一物坠而掩闭其牝户,止能溺便而人道永废矣,是幽闭之説也。”
词语解释:迷窍  拼音:mí qiào
犹言迷失心智。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四部分五:“我不骗你,我们虽是睡过觉,我心里并没有你这个人,你不要乱迷窍。”
词语解释:三魂出窍  拼音:sān hún chū qiào
形容害怕得不知所措。 刘绍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吓得三魂出窍的 杜秋葵 ,慢慢镇定下来,揉揉眼睛,只当刚才做了个恶梦。”
词语解释:余窍  拼音:yú qiào
指肛门。《列子·仲尼》:“子以 公孙龙 之鸣皆条也。设令发於餘窍,子亦将承之。” 杨伯峻 集释引 殷敬顺 释文:“窍,口弔切,秽穴也。” 清 黄遵宪 《纪事》诗:“是谁承餘窍,竟欲粪佛头。”
词语解释:钱迷心窍  拼音:qián mí xīn qiào
利令智昏。例如:金宝这小子钱迷心窍了!
词语解释:不识窍  拼音:bù shí qiào
不懂事。《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於今又有个不识窍的小二哥,也与个妇人私通,日日贪懽,朝朝迷恋,后惹出一场祸来,尸横刀下。”《负曝闲谈》第八回:“老把兄,我难道是不识窍的人么?”
词语解释:情窍  拼音:qíng qiào
犹情窦。《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老嫗看见 桑茂 标致,将言语调弄他。 桑茂 也略通些情窍。”
词语解释:机窍  拼音:jī qiào
犹诀窍。 清 沉起凤 《谐铎·读书贻笑》:“师方外人,未解读书机窍。”
词语解释:方方窍窍  拼音:fāng fāng qiào qiào
犹言各种窍门。 王汶石 《风雪之夜》:“咱是‘走社会’的人,只要狠一下心,把脑筋多发动一下,方方窍窍多寻些,每亩增产十斤粮食不算啥!”
词语解释:精窍  拼音:jīng qiào
男性尿道口。《寓意草》:“其实漏病乃精窍之病”
词语解释:空窍  拼音:kōng qiào
孔穴;窟窿。多指耳、目、鼻、口、肛门、尿道之类。《韩非子·喻老》:“空窍者,神明之户牖也。”《吕氏春秋·士容》:“骨节蚤成,空窍哭歷,身必不长。”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
词语解释:要窍  拼音:yào qiào
要诀;关键的办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四回:“问问各人,都是説好的,甚么‘裕国便民’啊,‘收回利权’啊,説得天花乱坠;待问到他们要窍的话,却都棱住了。”
词语解释:后窍  拼音:hòu qiào
指肛门。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羽篇》:“训胡,恶鸟也,鸣则后窍应之。” 鲁迅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词语解释:窟窍  拼音:kū qiào
窟窿;洞。 元 邓玉宾 《村里迓古·仕女圆社气球双关》套曲:“蹻跟儿掩映着真圈套,里勾儿藏掖着深窟窍,过肩儿撒放下虚笼罩。”
词语解释:窾窍  拼音:kuǎn qiào
亦作“窽窍”。 法则诀窍。 清 裴荫森 《购置练船疏》:“外洋厂多器备,习製造者,非亲至厂中不能深窥窾窍。”
词语解释:的窍  拼音:de qiào
真正的窍门。《儒林外史》第五三回:“我自从跟着 邹师父 学了两年,还不曾得着他一着两着的窍哩!”
词语解释:知窍  拼音:zhī qiào
知趣。《西湖佳话·断桥情迹》:“ 施十娘 知窍,便説道:‘那少年郎君是 苏州 人,姓 文 ,真个好一个风流人品。’” 清 李渔 《奈何天·惊丑》:“天催我,缔良缘须及早,故意把灯吹灭了,恁般知窍。”参见“ 知趣 ”。
词语解释:知趣  拼音:zhī qù
(1).领悟情味。 宋 赵彦端 《永遇乐·陪程金溪跃马用其韵》词:“笑相看,风林露草,古来有谁知趣?”《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富翁﹞又时时送长送短到小娘子处讨好,小娘子也有时回敬几件知趣的东西。”
(2).谓识时务,知进退,讨人喜欢。《西游记》第九三回:“你这黑子不知趣!”《红楼梦》第二七回:“ 凤姐 打量了一回,见他生的乾净俏丽,説话知趣。” 王统照 《旗手》:“但是 小皮 很不知趣,像求解答问题的学生不餍足地追问。”
词语解释:百骸九窍  拼音:bǎi hái jiǔ qiào
指整个躯体和所有器官。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二:“抄掠之餘,所存百骸九窍耳。”《朱子语类》卷一二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大而万事万物,细而百骸九窍,一齐都归於无。”
词语解释:痰迷心窍  拼音:tán mí xīn qiào
(1).中医病症名。指痰浊阻遏心神,引起意识障碍。多见于中风、癫、狂、痫等疾病。《儒林外史》第四回:“话説老太太见这些家伙什物都是自己的,不觉欢喜,痰迷心窍,昏絶於地。”《红楼梦》第四六回:“上次 南京 信来, 金彩 已经得了痰迷心窍,那边连棺材银子都赏了,不知如今是死是活。”
(2).比喻头脑发昏;糊涂。 鲁迅 《热风·对于批评家的希望》:“现在还将厨子来比,则吃菜的只要说出品味如何就尽够,若于此之外,又怪他何以不去做裁缝或造房子,那是无论怎样的呆厨子,也难免要说这位客官是痰迷心窍的了。” 欧阳予倩 《梁红玉》第九场:“[ 韩世忠 :]你为何如此?[探子甲:]一时痰迷心窍。[ 韩世忠 :]你可知道军法?[探子甲:]小人罪该万死。”
词语解释:痕窍  拼音:hén qiào
裂痕和孔窍。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人事》:“一夕,大醉,呕出一物如舌,初视无痕窍,至欲饮时,眼偏其上,矗然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