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窍穴 拼音:qiào xué
洞穴;窟窿。《庄子·齐物论》:“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屋瓦皆镂》:“ 余宗伯 屋瓦皆鏤窍穴千百,雨则散如真珠。”《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桂生 看时,只见树根浮起处有个盏大的窍穴,那白老鼠兀自在穴边张望。”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祇觉四面层绕,皆云气嘘鬱,时有窍穴钩连,空悬无上处。”词语解释:窍凿 拼音:qiào záo
洞穴。 宋 苏舜钦 《和菱磎石歌》:“麒麟才生头角异,混沌虽死窍凿存。”词语解释:窍中 拼音:qiào zhōng
即人中。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义理一·人中》:“人有九窍,自人中而上皆双,自人中而下皆单,故云此则可名为窍中矣。”参见“ 人中 ”。
词语解释:人中 拼音:rén zhōng
(1).人群之中。《左传·襄公二二年》:“他日朝,与 申叔豫 言,弗应而退。从之,入於人中。”
(2).人间。《百喻经·伎儿作乐喻》:“人中天上虽受少乐,亦无有实。”
(3).人的上唇正中凹下的部分。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人中》:“ 钱唐 陈鑑如 ……因谓曰:脣之上何以谓之人中,若曰人身之中半,则当在脐腹间。盖自此而上,眼耳鼻皆双窍,自此而下,口暨二便皆单窍。” 朱自清 《择偶记》:“回来裁缝说人家看得很细:说我的‘人中’长,不是短寿的样子。”
(4).穴位名。位于上唇人中沟正中近上方处。为急救昏厥的要穴。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二折:“呀,叫一声 杨景 哥哥,直恁的叫不回他。我这里掐人中, 七娘子 揪头髮。”《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当下老夫妻手忙脚乱,掐住人中。”《红楼梦》第五七回:“﹝ 李嬷嬷 ﹞用手向他脉上摸了摸,嘴唇人中上着力掐了两下。”词语解释:窍隙 拼音:qiào xì
孔洞;缝隙。 宋 梅尧臣 《淮岸》诗:“秋水刷土骨,峭瘦如老石。虚沙归岛屿,寒浪漱窍隙。”词语解释:窍木 拼音:qiào mù
中空之木。 明 沉寿民 《江上行》:“ 岷 峨 之水流 吴 越 ,倒海渊沦不可测,若无窍木刳作舟,咫尺 江 天限南北。”词语解释:窍眼 拼音:qiào yǎn
关键;要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他所译的书,我都看过,除了天文我不懂,其餘那些声光电化的书,我都看遍了,都没有説的完备。説了一大篇,到了最紧要的窍眼,却不点出来。”词语解释:窍窦 拼音:qiào dòu
孔穴。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叶间復分开窍竇,若眼之决眥。”词语解释:窍星 拼音:qiào xīng
小洞。 宋 梅尧臣 《蕲竹》诗:“雪霰饱已久,窍星谁为开,与君作龙吟,吹发 江 南梅。”词语解释:窍妙 拼音:qiào miào
犹巧妙。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曲·北词传授》:“其中有 巧孙 者,故 马氏 粗婢,貌奇丑而声遏云,於北词关捩窍妙处,备得真传,为一时独步。”词语解释:窍要,窍眼
关键;要害词语解释:窍窕 拼音:qiào tiǎo
疏通,穿通。《淮南子·要略》:“《説山》《説林》者,所以窍窕穿凿百事之壅遏,而通行贯扃万物之窒塞者也。”词语解释:窍生生 拼音:qiào shēng shēng
小巧貌。 明 冯惟敏 《水仙子带折桂令鞋杯》曲:“满斟緑蚁十分量,窍生生小酒囊,莲花瓣露泻琼浆。”词语解释:窍脉 拼音:qiào mài
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 茅盾 《归途杂拾·惠阳》:“当时 惠阳河 下的木船因此只只都在‘形式上’被封了,摸不到窍脉的人就不大能够雇到。”词语解释:窍理 拼音:qiào lǐ
疏导。《文子·精诚》:“ 虙牺氏 之王天下也,枕石寝绳,杀秋约冬,负方州,抱员天,阴阳所壅,沉滞不通者窍理之。”词语解释:窍奥 拼音:qiào ào
关键,要害。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至於时局变迁之故,睦邻交际之宜,輒能洞其窍奥。”词语解释:窍瓠 拼音:qiào hù
一种播种农具。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葱》:“两耬重耩,窍瓠下之,以批契繫腰曳之。” 石声汉 注:“窍瓠,用乾胡卢作成的下种用的器具。”词语解释:窍门 拼音:qiào mén
比喻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他的每一句问话或者每一句简单的解释,全给她的心灵开了一个窍门,全能使她对事情的真相了解得更清楚。”《人民文学》1977年第10期:“扁担上裹胶布,是怕压坏肩膀吧,你们真会找窍门。” 康濯 《公社的秧苗》:“大家却一时都没找出改进的窍门。”词语解释:窍牖 拼音:qiào yǒu
指九窍。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阳货篇一》:“人之为灵,其虚者成象,而其实者成形,固效灵於躯壳之所窍牖,而躯壳亦无不效焉。”词语解释:窍气 拼音:qiào qì
指气息。《吕氏春秋·行论》:“﹝ 禹 ﹞官为司空,以通水潦,颜色黎黑,步不相过,窍气不通,以中帝心。”词语解释:窍诀 拼音:qiào jué
犹诀窍。 邹韬奋 《能与为》:“能力之养成,常有待於实际应付问题与处理事务时之虚怀默察,及领悟窍诀。” 丁玲 《三日杂记》:“老村长讲的对,要纺得好的说说她的窍诀嘛。”词语解释:窍领 拼音:qiào lǐng
疏通治理。《淮南子·俶真训》:“乃至 神农 黄帝 ,剖判大宗,窍领天地。” 高诱 注:“窍,通也;领,理也。”词语解释:窍坎 拼音:qiào kǎn
洞穴。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入则 灵官殿 ,谷口窍坎,鏜鎝有声。”词语解释:窍要 拼音:qiào yào
关键;要害。 蔡元培 《敬告全国同胞》:“时局之窍要何在?曰:民军之起也,号曰讨 袁 , 袁 去而民军之目的达,战祸熄矣。”词语解释:窍藏 拼音:qiào cáng
人体九窍和五脏的并称。《吕氏春秋·求人》:“忧其黔首,颜色黎黑,窍藏不通,步不相过。”词语解释:窍镫弩 拼音:qiào dèng nǔ
见“ 窍鐙黄华弩 ”。
词语解释:窍镫黄华弩 拼音:qiào dèng huáng huá nǔ
亦省作“ 窍鐙弩 ”。 一种有机括的大弓。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弯一枝窍鐙黄华弩,担柄簸箕来大开山板斧。”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 法聪 不合赶将去, 飞虎 扳番窍鐙弩。”词语解释:窍镫黄华弩 拼音:qiào dèng huáng huá nǔ
亦省作“ 窍鐙弩 ”。 一种有机括的大弓。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弯一枝窍鐙黄华弩,担柄簸箕来大开山板斧。”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 法聪 不合赶将去, 飞虎 扳番窍鐙弩。”词语解释:窍会 拼音:qiào huì
机会。 梁启超 《袁崇焕传·袁督师之时代》:“ 廷弼 兼程冒雪,徧閲形势,招流移,缮守具,简士马,肃军令……更选精鋭为游徼,乘间收零骑扰耕牧,以俟窍会。”词语解释:窍包 拼音:qiào bāo
小巧的包裹。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寄来的物件,斑管、瑶琴、簪是玉,窍包儿里一套衣服,怎不教人痛苦。” 凌景埏 校注:“窍包儿,包得小巧玲瓏的包袱。”词语解释:窍合 拼音:qiào hé
犹巧合。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六》:“ 蜀 有两 花蘂夫人 :一 王衍 母,随 衍 入 唐 ;一 孟昶 妃,随 昶 入 宋 ,皆 徐 姓,皆能诗,皆亡国,皆不善终。窍合乃若此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