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窊樽 拼音:wā zūn
指中间凹下状如酒器的岩石。 唐 元结 有《窊樽诗》和《窊樽铭》。词语解释:窊亚 拼音:wā yà
缭乱貌。 宋 梅尧臣 《王平甫惠画水卧屏》诗:“画作绕牀屏,滔滔随惊飇。前浪雪花卷,后浪白马跳……窊亚乱我目,坐卧疑动摇。”词语解释:窊坳
凹坑词语解释:窊皱 拼音:wā zhòu
凹陷起皱。《西游记》第六五回:“老妖教小的们取了三五十条麻索,解开搭包,拿一个,捆一个。一个个都骨软觔麻,皮肤窊皱。”词语解释:窊坎 拼音:wā kǎn
洼地。 宋 蔡襄 《荔枝谱》七:“陈紫:因治居第,平窊坎而树之。或云厥土肥沃之致。”词语解释:窊黩 拼音:wā dú
谓衰落黑暗。 明 杨慎 《李前渠诗引》:“或政遇醇和,则膏泽醳乎肹蠁;时值窊黷,则劳苦形于咏謡:皆復关乎其时也。”词语解释:窊隆 拼音:wā lóng
低昂;凹凸。《文选·马融〈长笛赋〉》:“波澜鳞沦,窊隆诡戾。” 李善 注:“窊隆,高下貌。” 张铣 注:“窊隆诡戾,谓水流下上奇势、迴戾不常之貌。” 晋 陶潜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迁化或夷险,肆志无窊隆。” 唐 刘知几 《史通·暗惑》:“故窊隆异等,修短殊姿,皆稟之自然,得诸造化,非由倣效,俾有迁革。” 宋 苏舜钦 《送王纬赴选序》:“地形窊隆,以机激水,上下环回无不通。”词语解释:窊凸 拼音:wā tū
凹凸,低下和高起。 清 黄景仁 《夹石》诗:“双城落天半,倒影辨窊凸。” 清 黄景仁 《泥涂叹》诗:“沉浊溃欲浮,流阴荡难闭。顿令如坻平,投足起窊凸。”词语解释:窊下 拼音:wā xià
低陷;低洼。《文子·自然》:“江海无为以成其大,窊下以成其广。”《汉书·礼乐志》“窅窊桂华”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苏林 曰:“窊音窊下之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