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稿秸 拼音:gǎo jiē
即稾鞂。《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元年》:“郊祀天地,席当以稿鞂,配帝以蒲越,撤去黄縟、緋縟。”参见“ 稾鞂 ”。词语解释:稿人 拼音:gǎo rén
(1).《周礼》官名。掌弓弩箭矢。《周礼·夏官·序官》:“稾人,中士四人,府二人。” 郑玄 注:“ 郑司农 云:‘箭干谓之稾。’此官主弓弩箭矢,故谓之稾人。”
(2).用草扎成的人形。《新唐书·张巡传》:“城中矢尽, 巡 缚稾为人千餘,被黑衣,夜縋城下, 潮 ( 令狐潮 )兵争射之,久,乃稾人。还,得箭数十万。”词语解释:稿草 拼音:gǎo cǎo
草稿。《北齐书·魏收传》:“ 节閔帝 立,妙简近侍,詔试 收 为《封禪书》, 收 下笔便就,不立稿草,文将千言,所改无几。”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如‘袖中諫草朝天去,头上宫花侍燕归’,诚为佳句矣,但进諫必以章疏,无直用稿草之理。”参见“ 稾草 ”。词语解释:稿砧 拼音:gǎo zhēn
斩草时承鈇的砧板。因鈇与“夫”同音,故隐语稿砧为“夫(丈夫)”。《玉台新咏·古绝句之一》:“稾砧今何在?山上復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唐 李白 《代美人愁镜》诗:“稾砧一别若箭弦,去有日,来无年。”按, 宋 许顗 《彦周诗话》:“‘藳砧今何在’,言夫也。‘山上復有山’,言出也。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言月半当还也。”词语解释:稿荐 拼音:gǎo jiàn
即稾荐。 姚雪垠 《长夜》三五:“灯笼边摊着一条稿荐,上边蹲着两个农民,共同披着一条破被子,不住地轻轻打颤。”参见“ 稾荐 ”。词语解释:稿苗
枯槁的禾苗词语解释:稿稾
指点燃后供照明用的草、麻词语解释:稿秸 拼音:gǎo jiē
用禾秆编织成的草席。古祭天所用物。鞂,禾秆。《礼记·礼器》:“莞簟之安,而稾鞂之设。” 孔颖达 疏:“稾鞂,除穗粒,取秆稾为席。”词语解释:稿荐 拼音:gǎo jiàn
用稻草编成的垫褥。 章炳麟 《新方言·释器》:“稾秸之席曰草荐, 扬州 谓之稾荐。”词语解释:稿约 拼音:gǎo yuē
报刊的编辑部门向投稿人约稿时的告白,内容多为说明报刊或其某些栏目的性质、欢迎哪些稿件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等。一般写成条文,常登载在报刊上。词语解释:稿案 拼音:gǎo àn
(1).公文案牍。《儒林外史》第二六回:“诸位先生将房里各样稿案查点查点,务必要查细些。”
(2). 清 代地方官署中管理收发公文的小吏。《文明小史》第十回:“几个教堂都不记得,还当甚么稿案?门上快去查来!”亦称“ 稿案门 ”。《官场现形记》第四五回:“只见稿案门飞跑似的进来。”词语解释:稿本 拼音:gǎo běn
(1).香草名。 宋 王巩 《王氏谈录·辨药》:“市中稿本,多杂以威灵仙,不可称辨,往往误售入药,遂不为効。”参见“ 稾本 ”。
(2).文章的底稿或抄成的册子。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太史公》:“家无稿本,先生老友 许伯缄 廷誥 亦邑人,録藏一纸,尝以见示。” 鲁迅 《书信集·致陈君涵》:“先生的译本,不能发表了。稿本应否寄回,候来示照办。” 杨朔 《泰山极顶》:“一时间,我又觉得自己不仅是在看画卷,却又像是在零零乱乱翻着一卷历史稿本。”词语解释:稿案门 拼音:gǎo àn mén
见“ 稿案 ”。
词语解释:稿案 拼音:gǎo àn
(1).公文案牍。《儒林外史》第二六回:“诸位先生将房里各样稿案查点查点,务必要查细些。”
(2). 清 代地方官署中管理收发公文的小吏。《文明小史》第十回:“几个教堂都不记得,还当甚么稿案?门上快去查来!”亦称“ 稿案门 ”。《官场现形记》第四五回:“只见稿案门飞跑似的进来。”词语解释:稿门 拼音:gǎo mén
旧时官府保管、传递状纸、卷宗等文书的办事人员。《冷眼观》第三回:“每到坐堂的时候,那位稿门送了卷宗并点名单上去,直捷把此案要如何责押,如何发落説出来,要求那代理的官,照样葫芦,替他行事。”词语解释:稿酬 拼音:gǎo chóu
稿费。词语解释:稿费 拼音:gǎo fèi
出版机构付给作者的报酬。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现在 北京 有人要出副刊,问我们要稿,稿费大约是千字四元,不过我们或者还可多拿点。” 沉从文 《灯》:“知道我得了一笔稿费,才向我要了廿块钱。” 冰心 《关于女人·我的邻居》:“有一次我就问她愿不愿去教书,或者写几篇文章,拿点稿费。”词语解释:稿签门上 拼音:gǎo qiān mén shàng
旧衙门里的签押人员。《老残游记》第二十回:“ 陶三 进去告知了稿签门上,传出话来,今日夜已深了,暂且交差看管,明日辰刻过堂,押到官饭店里。”词语解释:稿殡 拼音:gǎo bìn
谓棺柩临时停放。词语解释:稿底 拼音:gǎo dǐ
底稿。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若然,希寄回,因为我不留稿底也。”词语解释:稿副 拼音:gǎo fù
底稿。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四:“时 宋元宪 知 维扬 , 王荆公 为签判,代作贺啟三首。内《昭文》一首, 宋公 别撰,涂抹殆徧。前辈於礼仪语言间,谨重如此。 宋氏 稿副尚存,顷获观之,乃具録焉。”词语解释:稿件 拼音:gǎo jiàn
文稿。 巴金 《新生·三月十七日》:“经费有各地的朋友帮助,稿件就由我们在 S市 的几个人来担任。”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他更是显得匆忙的动手去翻译那些稿件。” 孙犁 《秀露集·关于编辑和投稿》:“作为编辑,他的工作对象就是稿件。”词语解释:稿乾
干枯,枯涩。稿,通“ 槁 ”。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五》:“ 竹谿 诗,比其师稿乾中含华滋,萧散中藏严密,窘狭中见紆餘。天下诵之曰:‘诗也!’”词语解释:稿面 拼音:gǎo miàn
(1).干枯的脸。稿,通“ 槁 ”。 宋 陆游 《雪夜小酌》诗:“引杯且作稿面红,脱帽不管衰鬢秃。”
(2).文稿的表面。常指字迹是否清楚,涂改多不多等。如:第二天他就送来了一篇稿子,稿面很整洁。词语解释:稿纸 拼音:gǎo zhǐ
写稿用的纸张。 徐迟 《财神和观音》:“他接过了稿纸来,是他自己的造纸厂为他特制的花笺。”词语解释:稿子 拼音:gǎo zi
(1).模样;样子。《红楼梦》第二九回:“我看见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和当日国公爷一个稿子!”
(2).稿件。 鲁迅 《伪自由书·航空救国三愿》:“所以银行家说贮蓄救国,卖稿子的说文学救国,画画儿的说艺术救国,爱跳舞的说寓救国于娱乐之中。” 巴金 《灭亡》第七章:“下一期你有什么稿子给我?”词语解释:稿壤 拼音:gǎo rǎng
干土。稿,通“ 槁 ”。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一:“ 中国 守此不变,不数十年,其醇其庞,其廉其俭,将有食稿壤,饮黄泉,人皆饿殍而人类灭亡之一日。”词语解释:稿干 拼音:gǎo gàn
干枯,枯涩。稿,通“ 槁 ”。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五》:“ 竹谿 诗,比其师稿乾中含华滋,萧散中藏严密,窘狭中见紆餘。天下诵之曰:‘诗也!’” 词语解释:稿枲 拼音:gǎo xǐ
指点燃后供照明用的草、麻。《墨子·备穴》:“盖具稾枲,财自足,以烛穴中。” 孙诒让 间诂:“ 苏 云:稾枲可燃以为烛。”词语解释:稿书 拼音:gǎo shū
谓草书。因草书不谨饬,如禾秆散乱未修治,故称。 唐 韦续 《五十六种书》:“稾书,行草之文, 晋 卫瓘 、 索靖 善之。”词语解释:稿定 拼音:gǎo dìng
谓撰定文稿。《新唐书·苏晋传》:“ 玄宗 监国,所下制命,多 晋 及 贾曾 稾定。”《新唐书·王涯传》:“ 涯 文有雅思, 永贞 、 元和 间,训誥温丽,多所稾定。”词语解释:稿芼 拼音:gǎo mào
枯干的草茎。稾,通“ 槁 ”。 汉 王充 《论衡·卜筮》:“ 子路 问 孔子 曰:‘猪肩羊膊可以得兆,雚苇稾芼可以得数,何必以蓍龟?’”词语解释:稿秣 拼音:gǎo mò
马的饲料。《南齐书·王融传》:“设稾秣有储,筋竿足用,必以草窃关燧,寇扰边疆。”词语解释:稿税 拼音:gǎo shuì
稻草税。《汉书·贡禹传》:“已奉穀租,又出稾税。”词语解释:稿车 拼音:gǎo chē
古代畋猎或巡游鄙远地区时所乘的有干草作车顶以防雨的车辆。《仪礼·既夕礼》:“稾车载蓑笠。” 郑玄 注:“稾,犹散也。散车。以田以鄙之车。” 贾公彦 疏:“谓王行小小田猎,巡行县鄙……同是游散所乘。”词语解释:稿盖庑 拼音:gǎo gài wǔ
用禾秆为顶的廊屋。《后汉书·张酺传》:“其无起祠堂,作稾盖廡,施祭其下而已。”词语解释:稿茇 拼音:gǎo bá
香草名。即稾本。《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稾本射干” 裴駰 集解引 晋 郭璞 曰:“稾本,稾茇。”参见“ 稾本 ”。
词语解释:稿本 拼音:gǎo běn
(1).香草名。 宋 王巩 《王氏谈录·辨药》:“市中稿本,多杂以威灵仙,不可称辨,往往误售入药,遂不为効。”参见“ 稾本 ”。
(2).文章的底稿或抄成的册子。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太史公》:“家无稿本,先生老友 许伯缄 廷誥 亦邑人,録藏一纸,尝以见示。” 鲁迅 《书信集·致陈君涵》:“先生的译本,不能发表了。稿本应否寄回,候来示照办。” 杨朔 《泰山极顶》:“一时间,我又觉得自己不仅是在看画卷,却又像是在零零乱乱翻着一卷历史稿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