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首字词组
稻粱稻饭稻子稻秫稻醴稻人稻饼稻稼
稻花稻穗稻实稻麦稻糠稻芽稻舍稻稷
稻田稻秧稻畴稻粮稻稌稻园稻粟稻庐
稻畦稻麻稻谷稻田衣稻芒稻尾稻黍 
稻苗稻蟹稻菽稻收稻泽稻稿稻雁 
稻粱谋稻云稻穟稻草稻栽稻草人稻畦帔 
稻香稻米稻场稻孙稻田衲稻鳖稻柴 

词语解释:稻粱  拼音:dào liáng
稻和粱,谷物的总称。《诗·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史记·礼书》:“稻粱五味,所以养口也。” 南朝 宋 鲍照 《野鹅赋》:“空秽君之园池,徒慙君之稻粱。” 唐 杜甫 《重简王明府》诗:“君听鸿雁响,恐致稻粱难。” 宋 曾巩 《鸿雁》诗:“长无矰缴意自闲,不饱稻粱心亦足。”
词语解释:稻花  拼音:dào huā
稻的花。 宋 梅尧臣 《田家》诗:“白水照茅屋,清风生稻花。” 宋 范成大 《新凉夜坐》诗:“江头一尺稻花雨,窗外三更蕉叶风。”
词语解释:稻田  拼音:dào tián
种稻的田。《诗·小雅·白华》:“滮池北流,浸彼稻田。”《汉书·沟洫志》:“今内史稻田租挈重,不与郡同,其议减。”《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其土地平原,有稻田。” 唐 温庭筠 《郊居》诗:“稻田鳬雁满晴沙,钓渚归来一径斜。” 宋 苏辙 《白鹤观》诗:“浮云有意藏山顶,流水无声入稻田。”
词语解释:稻畦  拼音:dào qí
稻田。 唐 许浑 《重游飞泉观题故梁道士宿龙池》诗:“仙客不归龙亦去,稻畦长满此池乾。” 宋 王安石 《独归》诗:“ 钟山 独归雨微冥,稻畦夹冈半黄青。” 宋 黄庭坚 《同钱志仲饭籍田钱孺文官舍》诗:“稻畦下白鷺,林樾应鸣鳩。”
词语解释:稻苗  拼音:dào miáo
稻的幼苗。 宋 苏辙 《和子瞻焦山》:“我知此地便堪隐,稻苗斾斾鱼斑斑。”
词语解释:稻粱谋  拼音:dào liáng móu
本指禽鸟寻觅食物,多用以比喻人谋求衣食。 唐 杜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宋 王安石 《送惠思上人》诗:“因知网罗外,犹有稻粱谋。” 清 龚自珍 《咏史》:“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词语解释:稻香  拼音:dào xiāng
(1).稻穗的香气。 唐 温庭筠 《京兆公池上作》诗:“稻香山色叠,平野接荒陂。”
(2).指稻穗发出香气。 唐 何扶 《送阆州妓人归老》诗:“十亩稻香新緑野,一声歌断旧青楼。”
词语解释:稻饭  拼音:dào fàn
米饭。 前蜀 李珣 《渔歌子》词:“水为乡,蓬作舍,鱼羹稻饭常飧也。”
词语解释:稻穗  拼音:dào suì
稻花结实聚成的长条。 唐 李群玉 《早鸿》诗:“野水莲茎折,寒泥稻穗空。” 宋 范成大 《竹下》诗:“稻穗黄欲卧,槿花红未落。”
词语解释:稻秧  拼音:dào yāng
稻的秧苗。 宋 韩维 《寄题苏子美沧浪亭》诗:“闻君买宅 洞庭 傍,白水千畦插稻秧。”
词语解释:稻麻  拼音:dào má
(1).稻和麻。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穀》:“小豆忌卯,稻麻忌辰,禾忌丙,黍忌丑,秫忌寅未,小麦忌戌,大麦忌子,大豆忌申卯,凡九穀有忌日,种之不避其忌,则多伤败。”
(2).喻友侣众多。 唐 李峤 《为魏国北寺西寺请迎寺额表》:“稻麻众侣,葵藿微心。” 唐 苏颋 《唐长安西明寺塔碑》:“散而无我见,桃李之成蹊;聚则有朋知,稻麻之为众。”
词语解释:稻蟹  拼音:dào xiè
吃稻的蟹。《国语·越语下》:“今其稻蟹不遗种,其可乎?” 韦昭 注:“蟹食稻。” 元 陈孚 《平江》诗:“故里空传 吴 稻蟹,寒祠犹记 晋 蓴鱸。” 明 高启 《郊墅杂赋》之十:“稻蟹灯前聚,莎虫机下喧。”
词语解释:稻云  拼音:dào yún
比喻稻田广大,庄稼成片,一望如云。 宋 范成大 《田舍》诗:“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宋 杨万里 《悯农》诗:“稻云不雨不多黄,蕎麦空花早着霜。”
词语解释:稻米  拼音:dào mǐ
稻谷的米粒。《仪礼·士丧礼》:“稻米一豆实於筐。” 唐 杜甫 《忆昔》诗:“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 宋 杨万里 《观小儿戏打春牛》诗:“麦穗即看云作帚,稻米亦復珠盈斗。”
词语解释:稻子  拼音:dào zǐ
口语。即稻。《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赶到收了稻子,一年吃不了的香米稻粥,还剩若干的稻草喂牲口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六回:“原来乡下人苦得很,种出稻子都卖了,自己只吃些杂粮。” 曹禺 等《胆剑篇》第一幕:“火光烧红了半边天-- 吴国 伍子胥 的兵正在放火,把来不及掠去的稻子烧在田里。”
词语解释:稻实  拼音:dào shí
指稻穗。 唐 元稹 《诮卢戡与予数约游三寺戡独沉醉而不行》诗:“素帚茅花乱,圆珠稻实齐。”
词语解释:稻畴  拼音:dào chóu
稻田。 唐 张籍 《祭退之》诗:“北臺临稻畴,茂柳多阴凉。” 元 范梈 《送吴真人持诏宁亲》诗:“儂家阁峯下,霞竹敷稻畴。”
词语解释:稻谷  拼音:dào gǔ
没有去壳的稻的子实。《北史·卢文伟传》:“ 文伟 积稻穀于 范阳 城。时经荒俭,多所振赡,弥为乡里所归。” 宋 岳飞 《申省条画合行事件札子》:“ 泰州 全藉 兴化县 在水乡多收稻穀,以赡兵卒。”
词语解释:稻菽  拼音:dào shū
稻和菽。 宋 叶适 《陈益谦挽词》:“舍南巷北水同流,稻菽参差各自谋。” 元 方夔 《晚眺》诗:“依稀风景小羌邨,不欠东屯稻菽园。” 毛泽东 《到韶山》诗:“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词语解释:稻穟  拼音:dào suì
稻穗。 宋 梅尧臣 《送王察推缜之邓州》诗:“车过 白水 沙痕阔,雁落钳卢稻穟长。”
词语解释:稻场  拼音:dào chǎng
翻晒、碾轧稻谷的场地。《儒林外史》第十六回:“稻场上都是烟煤,兀自有焰腾腾的火气,一村人家房子都烧成空地。” 茅盾 《春蚕》二:“这时候,有一个壮健的小伙子正从对岸的 陆 家稻场上走过。”
词语解释:稻秫  拼音:dào shú
稻及稷之黏者。 唐 杜甫 《有事于南郊赋》:“玄酒明水之上,越席疏布之侧,必取先於稻秫麯糵之勤,必取著於纷纯纹绣之饰。” 宋 王炎 《丰年谣》:“五风十雨天时好,又见西郊稻秫肥。”
词语解释:稻麦  拼音:dào mài
稻和麦。亦泛指谷类作物。《周礼·夏官·职方氏》:“正东曰 青州 ,其民二男二女,其畜宜鸡狗,其穀宜稻麦。”《史记·大宛列传》:“ 大宛 在 匈奴 西南,在 汉 正西,去 汉 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有稻麦,有蒲陶酒。” 汉 焦赣 《易林·鼎之颐》:“东行稻麦,遂至家国,乐土无灾,君父何忧。”
词语解释:稻粮  拼音:dào liáng
稻粱,谷物的总称。《隶释·汉白石神君碑》:“牺牲玉帛,黍稷稻粮。”
词语解释:稻田衣  拼音:dào tián yī
袈裟的别称。 唐 王维 《六祖能禅师碑铭》:“多絶羶腥,効桑门之食,悉弃罟网,袭稻田之衣。”
词语解释:稻收  拼音:dào shōu
谓稻米的收获。《后汉书·陈忠传》:“天心未得,隔并屡臻, 青 冀 之域淫雨漏河, 徐 岱 之滨海水盆溢, 兗 豫 蝗蝝滋生, 荆 扬 稻收俭薄, 并 凉 二州羌戎叛戾。”《新唐书·郭元振传》:“遣 甘州 刺史 李汉通 闢屯田,尽水陆之利,稻收丰衍。”
词语解释:稻草  拼音:dào cǎo
脱粒后的稻秆。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短簷苫稻草,微俸封渔租。” 丁玲 《母亲》一:“风带点稻草的香味,带点路旁矮树丛里的野花的香味,也带点牛粪的香味,四方飘着。”
词语解释:稻孙  拼音:dào sūn
刈稻后,其根得雨再生馀穗,谓之“稻孙”。 宋 叶寘 《坦斋笔衡·稻孙》:“ 元章 曰:‘秋已晚矣,刈穫告功,而田中復青何也?’亟呼老农问之。农曰:‘稻孙也。稻已刈,得雨復抽餘穗,故稚色如此。’” 清 赵翼 《观穫》诗:“遭风今岁多禾弟,过雨他时有稻孙。”自注:“稻已穫,其根得雨復长曰稻孙。”
词语解释:稻醴  拼音:dào lǐ
稻米酿造的醴酒。《左传·哀公十一年》:“﹝ 辕颇 ﹞道渴,其族 辕咺 进稻醴、粱糗、腶脯焉。”《礼记·内则》:“饮重醴,稻醴清糟,黍醴清糟,粱醴清糟。”《礼记·杂记》:“醴者,稻醴也。” 孔颖达 疏:“‘醴者,稻醴也’者,言此醴是稻米所为。”
词语解释:稻糠  拼音:dào kāng
稻谷经过加工脱出的外壳;砻糠。
词语解释:稻稌  拼音:dào tú
指糯稻。 宋 邵雍 《秋怀》诗之十五:“稻稌天所生,麴糵人所製。”
词语解释:稻芒  拼音:dào máng
禾芒,稻尖细刺。 宋 傅肱 《蟹谱·食莨》:“ 陶隐居 云:‘蟹未被霜者,甚有毒,以其食水莨也。人或中之,不即疗则多死。至八月,腹内有稻芒,食之无毒。’” 宋 范成大 《峨眉县》诗:“泉清土沃稻芒早,县古林深槐癭高。”
词语解释:稻泽  拼音:dào zé
犹稻田。 前蜀 韦庄 《宫庄》诗:“谁氏园林一簇烟,路人遥指尽长叹。桑林稻泽今无主;新犯香醪没入官。”
词语解释:稻栽  拼音:dào zāi
稻苗,刚栽种的稻苗。 晋 潘岳 《在怀县作》诗:“稻栽肃仟仟,黍苗何离离。”
词语解释:稻田衲  拼音:dào tián nà
稻田衣。借指僧人。 宋 黄庭坚 《次韵答叔原会寂照房呈稚川》:“坐有稻田衲,颇薰知见香。”
词语解释:稻人  拼音:dào rén
古官名,掌治田种稻之事。《周礼·地官·稻人》:“稻人,掌稼下地。” 贾公彦 疏:“以下田种稻麦,故云稼下地。” 孙诒让 正义:“《曲礼》説,天子六府,四曰司草。司草, 郑 彼注以为 殷 制,司草於 周 为稻人。云胥十人,徒百人者, 贾 疏云胥徒多者以其并遣营种稻田。”
词语解释:稻芽  拼音:dào yá
稻谷种子发出的芽。 宋 苏轼 《无锡道中赋水车》诗:“分畦翠浪走云阵,刺水緑鍼抽稻芽。”农谚:稻芽露嘴,赶快拌水。
词语解释:稻园  拼音:dào yuán
稻田。 汉 焦赣 《易林·屯之复》:“牧羊稻园,闻虎呻喧,惧畏惕息,终无祸患。”
词语解释:稻尾  拼音:dào wěi
黍的一种。 元 元祯 《农书》卷七:“《广志》云:‘黍有牛黍,有稻尾黍、马革、大黑黍,此黍之异名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二·黍》:“ 郭义恭 《广志》有赤黍、白黍、黄黍、大黑黍、牛黍、燕頷、马革、驴皮、稻尾诸名。”
词语解释:稻稿  拼音:dào gǎo
即稻草。 宋 韩彦直 《橘录·收藏》:“採藏之日,先浄扫一室,密糊之,勿使风入,布稻藳其间,堆柑橘於地上,屏远酒气,旬日一翻拣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服器二·蒲席》:“席荐皆以蒲及稻藳为之,有精粗之异。” 叶圣陶 《一生》:“伊自出母胎,生长到会说话会行动的时候,就帮着父母拾些稻藳,挑些野菜。”
词语解释:稻草人  拼音:dào cǎo rén
农人为守护田地以防鸟雀糟踏,用稻草扎成人形,叫“稻草人”。后比喻装模作样的偶像。 郭沫若 《一只手》三:“他们还说甚么天,还说甚么上帝,这只是有钱人的守护神,有钱人的看家狗,说更切实些就好像有人的田地里面的稻草人。”
词语解释:稻鳖  拼音:dào biē
伤稻害虫。《清史稿·灾异志五》:“ 咸丰 元年六月, 崇阳 虫灾。九年五月, 苏州 禾田中出虫,名曰稻鳖。”
词语解释:稻饼  拼音:dào bǐng
餈团。
词语解释:稻舍  拼音:dào shè
犹田舍。《花月痕》第六回:“ 彤云阁 是上下两层,溪北最高之处,四面明窗,俯瞰柳阴中,渔庄稻舍,酒肆茶寮,宛如天然图画。”
词语解释:稻粟  拼音:dào sù
粮食的总称。《隋书·食货志》:“岁收稻粟数十万石,北境得以周赡。”
词语解释:稻黍  拼音:dào shǔ
稻和黍。《左传·僖公三十年》“荐五味,羞嘉穀” 晋 杜预 注:“嘉穀,熬稻黍也,以象其文也。”《急就篇》卷二:“稻黍秫稷粟麻秔。” 颜师古 注:“稻者有芒之穀总名也,亦呼为稌。黍似穄而黏,可以为酒者也。”
词语解释:稻雁  拼音:dào yàn
稻和雁。雁,知时之鸟,古代与稻作为祭荐之物。《公羊传·桓公八年》“冬曰烝” 汉 何休 注:“荐尚稻雁。烝,众也,气盛貌。冬万物毕成,所荐众多,芬芳备具,故曰烝;无牲而祭谓之荐。”
词语解释:稻畦帔  拼音:dào qí pèi
即袈裟。
词语解释:稻柴  拼音:dào chái
即稻草。 叶圣陶 《多收了三五斗》:“这东西实在怪,不用生火,热水冲下去,等会儿倒出来照旧是烫的;比起稻柴做成的茶壶窠来,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参见“ 稻草 ”。
词语解释:稻草  拼音:dào cǎo
脱粒后的稻秆。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短簷苫稻草,微俸封渔租。” 丁玲 《母亲》一:“风带点稻草的香味,带点路旁矮树丛里的野花的香味,也带点牛粪的香味,四方飘着。”
词语解释:稻稼  拼音:dào jià
指稻子等庄稼。《晋书·五行志上》:“ 丹杨 、 晋陵 、 吴郡 、 吴兴 、 临海 五郡又大水,稻稼荡没,黎庶饥饉。”
词语解释:稻稷  拼音:dào jì
稻和稷。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假无稻稷之域,必以菽麦为珍养。”
词语解释:稻庐  拼音:dào lú
贮藏稻谷的屋舍。 汉 焦赣 《易林·损之解》:“鳬过稻庐,甘乐广鰌,虽惊不走,田畯怀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