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稷契 拼音:jì qì
稷 和 契 的并称。 唐 虞 时代的贤臣。 汉 王逸 《九思·守志》:“配 稷 契 兮恢 唐 功,嗟英俊兮未为双。” 汉 蔡邕 《再让高阳侯印绶符策表》:“臣闻 稷 契 之儔,以德受命,功德靡堪。” 唐 杜甫 《客居》诗:“ 稷 契 易为力, 犬戎 何足吞。” 明 方孝孺 《四月一日蒙赐宴浣花新建草堂感恩怀古偶作》诗:“徒抱 稷 契 心,莫覩 唐 虞 禪。”词语解释:稷下 拼音:jì xià
指 战国 齐 都城 临淄 西门 稷门 附近地区。 齐威王 、 宣王 曾在此建学宫,广招文学游说之士讲学议论,成为各学派活动的中心。 汉 应劭 《风俗通·穷通·孙况》:“ 齐威 、 宣王 之时,聚天下贤士於 稷下 ,尊宠之。” 晋 陶潜 《拟古》诗之六:“ 稷下 多谈士,指彼决吾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故 稷下 扇其清风, 兰陵 鬱其茂俗。”词语解释:稷黍 拼音:jì shǔ
(1).泛指五谷。《诗·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 郑玄 笺:“我迫於王事,无不攻緻,故尽力焉。既则罢倦,不能播种五穀。” 三国 魏 曹植 《应诏》诗:“经彼公田,乐我稷黍。”
(2).仅指稷和黍而言。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土人悉以种麦,云此丘不宜殖稷黍而宜麦, 齐 人相承以殖之。”词语解释:稷嗣 拼音:jì sì
指 汉 叔孙通 。初仕 秦 ,后归 汉 ,拜博士,号 稷嗣君 ,为 汉王 制礼,官至丞相。《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 稷嗣 制礼,下肃上尊。” 李善 注引《汉书》:“ 叔孙通 曰:‘臣愿徵 鲁 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 高帝 曰:‘得无难乎?’ 通 曰:‘臣愿采古礼与 秦 礼杂就之。’上曰:‘可。’其仪就。”词语解释:稷禼 拼音:jì xiè
即 稷 契 。 三国 魏 曹植 《玄畅赋》:“上同契於 稷 禼 ,降合颖於 伊 望 。”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虽抱 稷 禼 之器,资邈世之量,遂沉滞诣死,不得登叙也。”词语解释:稷星 拼音:jì xīng
星名。 清 阮元 《畴人传·一行中》:“鶉火直轩辕之虚,以爰稼穡,稷星繫焉。”词语解释:稷丘 拼音:jì qiū
复姓。见 汉 刘向 《列仙传·稷丘圣》。一说,居于 稷丘 者以为姓。见 南朝 宋 何承天 《姓苑》。词语解释:稷下亭 拼音:jì xià tíng
喻指学者讲学议论荟萃之地。 唐 卢照邻 《文翁讲堂》诗:“ 锦里 淹中 馆, 岷山 稷下 亭。”参见“ 稷下 ”。
词语解释:稷下 拼音:jì xià
指 战国 齐 都城 临淄 西门 稷门 附近地区。 齐威王 、 宣王 曾在此建学宫,广招文学游说之士讲学议论,成为各学派活动的中心。 汉 应劭 《风俗通·穷通·孙况》:“ 齐威 、 宣王 之时,聚天下贤士於 稷下 ,尊宠之。” 晋 陶潜 《拟古》诗之六:“ 稷下 多谈士,指彼决吾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故 稷下 扇其清风, 兰陵 鬱其茂俗。”词语解释:稷饭
以稷谷为饭词语解释:稷食 拼音:jì shí
以稷谷为饭。《礼记·玉藻》:“子卯,稷食素羹。” 孔颖达 疏:“稷食者,食饭也,以稷穀为饭,以菜为羹而食之。”词语解释:稷雪 拼音:jì xuě
即霰。下雪前或下雪时所下的小冰粒,因圆如稷粒,故称。《说文·雨部》:“霰,稷雪也。” 宋 周密 《浩然斋意抄·稷雪米雪》:“《毛诗》补注先集:‘维霰曰霰,稷雪也,或谓之米雪,谓其粒若稷若米然。’” 杨慎 《词品·双鱼洗》引 张仲宗 《夜游宫》词:“户外明帘风任揭,拥红鑪,洒窗间稷雪。”词语解释:稷馈 拼音:jì kuì
古代以稷为主的祭礼。《大戴礼记·曾子天圆》:“无禄者稷馈。” 卢辩 注:“庶人无常牲,故以稷为主。”词语解释:稷神 拼音:jì shén
古谓五谷之神。 汉 蔡邕 《独断》:“稷神,盖 厉山氏 之子 柱 也, 柱 能殖百穀,帝 顓頊 之世,举以为田正,天下赖其功; 周 弃 亦播殖百穀,以稷五穀之长也,因以稷名其神也。”《孝经纬》:“稷,五穀之长,穀众不可徧祭,故稷神以祭也。”词语解释:稷狐 拼音:jì hú
犹社鼠。谓栖于稷庙中的狐。比喻仗势作恶而又难于除掉的坏人。 汉 刘向 《说苑·善说》:“且夫狐者人之所攻也,鼠者人之所燻也;臣未尝见稷狐见攻,社鼠见燻也。何则,所託者然也。”词语解释:稷牲 拼音:jì shēng
古代祭稷神所用的牲口。《公羊传·宣公三年》:“帝牲不吉,则扳稷牲而卜之。” 何休 注:“先卜帝牲,养之有灾,更引稷牲卜之。”词语解释:稷门 拼音:jì mén
(1).古代 齐 城门名。在今 山东省 临淄市 北古 齐 城西边南首,以在 稷山 之下得名。《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莒子 如 齐 涖盟,盟于 稷门 之外。” 杜预 注:“ 稷门 , 齐 城门也。”
(2).古代 鲁 南城门名。《左传·定公五年》:“己丑,盟 桓子 于 稷门 之内。” 杜预 注:“ 鲁 南城门。”词语解释:稷蜂社鼠 拼音:jì fēng shè shǔ
栖于 稷 庙的蜂、社庙的鼠。比喻仗势作恶而又难以除掉的坏人。《韩诗外传》卷八:“稷蜂不攻,而社鼠不薰,非以稷蜂社鼠之神,其所托者善也。”词语解释:稷穑 拼音:jì sè
谓 后稷 教民播种五谷。 明 唐顺之 《跋李怀琳书绝交书后》:“大则 虞 庭 禹 水, 稷 穡 皋 刑,以至 夔 石 益 兽,各致其能而相资以成治。”词语解释:稷祠 拼音:jì cí
古代稷神的祠堂。《史记·封禅书》:“ 后稷 稼穡,故有 稷 祠。”《汉书·郊祀志上》:“有 烈山氏 王天下,其子曰 柱 ,能殖百穀,死为 稷 祠。”词语解释:稷牛 拼音:jì niú
(1).古代祭稷神所用的牛。《礼记·郊特牲》:“帝牛不吉,以为稷牛。” 孔颖达 疏:“为用稷牛而为帝牛,其祭稷之牛,临时别取用之。”
(2).一种体形很小的牛。词语解释:稷泽 拼音:jì zé
河泽名。传说古代 后稷 曾用此水使民耕种,故称。《山海经·西山经》:“ 丹水 出焉,西流注於 稷泽 。” 郭璞 注:“ 后稷 神所凭,因名云。”《山海经·西山经》:“ 桃水 出焉,西流注於 稷泽 。”词语解释:稷正 拼音:jì zhèng
古代农官名。 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稷神》:“有 烈山氏 之子曰 柱 ,能殖百穀疏果,故立以为稷正也。” 南朝 陈 徐陵 《长干寺众食碑》:“昔 炎皇 肇训,稷正修官。”词语解释:稷事 拼音:jì shì
播种五谷的事,农事。《书·舜典》“汝后稷” 唐 孔颖达 疏:“稷是五穀之长,立官主此稷事。”词语解释:稷禼翁 拼音:jì xiè wēng
比喻大贤人。 唐 孟郊 《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诗:“主人 稷 禼 翁,德茂芝木畦。”参见“ 稷禼 ”。
词语解释:稷禼 拼音:jì xiè
即 稷 契 。 三国 魏 曹植 《玄畅赋》:“上同契於 稷 禼 ,降合颖於 伊 望 。”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虽抱 稷 禼 之器,资邈世之量,遂沉滞诣死,不得登叙也。”词语解释:稷下学士 拼音:jì xià xué shì
犹言 稷下 先生。《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宣王 喜文学游説之士,自如 騶衍 、 淳于髠 、 田駢 、 接子 、 慎到 、 环渊 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 齐 稷下 学士復盛,且数百千人。” 裴駰 集解引 刘向 《别录》:“ 齐 有 稷门 ,城门也。谈説之士期会於 稷下 也。”词语解释:稷庙 拼音:jì miào
古代稷神的庙宇。 清 方苞 《书·〈周颂·清庙〉诗后》:“《尚书·武成》:‘王来自 商 ,至於 丰 。’则‘邦甸侯卫,骏奔走,执豆籩’,尚在五庙中之稷庙。”词语解释:稷嗣君 拼音:jì sì jūn
汉 叔孙通 的封号。《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汉王 拜 叔孙通 为博士,号 稷嗣君 。”《汉书·高帝纪下》:“於是诸侯王及太尉 长安侯 臣 綰 等三百人,与博士 稷嗣君 叔孙通 ,谨择良日,二月甲午,上尊号。”词语解释:稷稷 拼音:jì jì
形容盛多;繁茂。《素问·宝命全形论》:“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 张景岳 注:“稷稷,言气盛如稷之繁也。” 清 葛一龙 《送徐巢友还山》诗:“有树长稷稷,餘花亦纂纂。” 清 金农 《冬雪》诗:“稷稷冬雪深,即之在林表。”词语解释:稷下先生 拼音:jì xià xiān shēng
指 战国 时聚集在 齐 稷门 之下的学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自 騶衍 与 齐 之 稷下 先生如 淳于髠 、 慎到 、 环渊 、 接子 、 田駢 、 騶奭 之徒,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 司马贞 索隐:“ 稷下 , 齐 之城门也。谓 齐 之学士集於 稷门 之下。”词语解释:稷慎 拼音:jì shèn
即 肃慎 。古族名。《逸周书·王会》:“西面者正北方 稷慎 大麈。” 孔晁 注:“ 稷慎 , 肃慎 也。”词语解释:稷坛 拼音:jì tán
古代祭稷神所筑的坛。《元史·祭祀志五》:“稷坛一如社坛制,惟土不用五色,其上四周纯用一色黄土。”词语解释:稷官 拼音:jì guān
古代掌农事的官。《史记·匈奴列传》:“ 夏 道衰,而 公刘 失其稷官,变于 西戎 。” 汉 王充 《论衡·初禀》:“ 弃 事 尧 为司马,居稷官,故为 后稷 。”《书·舜典》“ 禹 拜稽首,让于 稷 契 暨 皋陶 ” 孔 传:“居稷官者, 弃 也。”《诗·大雅·生民》“诞实匍匐” 唐 孔颖达 疏:“是其本有天性,种者美好,於后果为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