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卦去声 [chuài zuō][bài][jiè xiè][详注1][ài][jiè][乙界切,音餲。与噫同。《说文》饱食息也。][yè][快也][è][zhài][ài]浿[zhài][《广韵》《集韵》苦怪切,音蒯。亦笼也。]

[详注2][详注3][详注4][bà]


注1:晒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所卖切。《玉篇》暴乾物也。
注2:画 音话。《尔雅·释言》画形也。《注》画者为形像。《释名》画,挂也。以五色挂物象也。《周礼·天官·典丝》凡祭祀共黼画组就之物。《疏》凡祭服皆画衣绣裳。《仪礼·乡射礼》大夫布侯,画以虎豹。士布侯,画以鹿豕。 又官名。《后汉·百官志》画室署长一人,四百石,黄绶。
注3:杀 《广韵》《集韵》《韵会》所界切,音铩。降也,减削也。《周礼·秋官·象胥》国新杀礼,凶荒杀礼。《礼·大传》五世而缌杀同姓也。又《礼器》礼不同,不丰不杀。又《正韵》所卖切,音晒。义同。
注4:嗄 shà,音隘。《广韵》声败。《集韵》气逆也。楚人谓啼极无声为嗄。又《集韵》乙界切,噫去声。亦气逆也。或作噎。
末字词组
蒲稗荑稗精稗谷稗雀稗偏稗  
稊稗秕稗菰稗艿稗鸭爪稗穇稗  

词语解释:蒲稗  拼音:pú bài
蒲草与稗草。亦用以指相近相依的事物。《文选·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诗》:“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刘良 注:“芰荷蒲稗皆水草迭递也。” 唐 张九龄 《饯济阴梁明府各探一物得荷叶》诗:“但恐星霜改,还将蒲稗衰。”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四:“岂以云泥今隔絶,遂忘蒲稗旧因依。”
词语解释:稊稗  拼音:tí bài
一种形似谷的草。《庄子·知北游》:“ 东郭子 问於 庄子 曰:‘所谓道,恶乎在?’ 庄子 曰:‘在稊稗。’”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薰蕕任盛贮,稊稗莫超踰。”
词语解释:荑稗  拼音:yí bài
荑、稗为二草名,似禾,实比穀小,亦可食。荑,通“ 稊 ”。《孟子·告子上》:“五穀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 明 高攀龙 《重锲〈近思录〉序》:“植五穀者,下种既真,培之溉之,熟可计时而待;匪是,是种荑稗而欲其为五穀也。” 清 唐孙华 《恺功侍读用予赠夏重原韵有诗寄怀次韵答之》:“驱车 齐 鲁 郊,平田半荑稗。”
词语解释:秕稗  拼音:bǐ bài
(1).秕子和稗子。比喻轻贱。《左传·定公十年》:“饗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 杜预 注:“秕,穀不成者。稗,草之似穀者。言享不具礼,秽薄若秕稗。”
(2).以喻有害之物。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故另示通行飭查,总期除恶务尽,毋使萌芽滋长,存禾去莠,要令秕稗全无,所谓官清吏肃,一方百姓始克受福也。”
词语解释:精稗  拼音:jīng bài
见“ 精粺 ”。
词语解释:精粺  拼音:jīng bài
亦作“ 精稗 ”。 精米。《诗·大雅·召旻》“彼疏斯粺” 毛 传:“彼宜食疏,今且食精粺。” 三国 魏 嵇康 《答向子期难〈养生论〉》:“今使瞽者遇室,则 西施 与 嫫母 同情;瞶者忘味,则糟糠与精稗等甘。”一说为舂过的稗实。《文选·曹植〈七启〉》:“芳菰精粺,霜蓄露葵。” 张铣 注:“菰、稗,草名,其实如细米,可以为饭。” 李善 注:“稗与粺古字通。”
词语解释:菰稗
茭白和稗子
词语解释:谷稗  拼音:gǔ bài
稻谷与稗草。 清 唐甄 《潜书·用贤》:“譬如不耘之田,穀稗并生;纳稼于场,穀稗并积;北碾南捶,穀稗并下。”
词语解释:艿稗  拼音:rèng bài
泛指杂草。亦以喻芜杂的事物。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王弇州文》:“艿稗既翦,嘉颖铺棻。后之论次 明 文者,不得不推为一大家。”
词语解释:雀稗  拼音:què bài
多年生草本植物。秆丛生。叶线形。秋季开花,总状花序,绿色或紫色。生于荒野潮湿之处。可作饲料。也可作护堤植物。
词语解释:鸭爪稗  拼音:yā zhǎo bài
穇子的异称。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二·穇子》
词语解释:偏稗  拼音:piān bài
记录逸文琐事的书。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 洪容斋 所选《唐人絶句》,不择美恶,但备教尔;间多仙鬼之作,出於偏稗小説,尤不可取。”
词语解释:穇稗  拼音:shān bài
指穇与稗一类的粗劣谷物。《明史·郁新传》:“稻穀、薥秫二石五斗,穇稗三石,各准米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