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霁去声 婿[qì,契约][详注1][jì,渡也][jì]羿[mèi][shuì,游说][jì][nì,拘泥][xiè][详注2][dài][qì][详注3][详注4][音翳。咽痛][详注5][dì][qì,以女妻人]濿[lì][详注6][详注7][详注8][jì]丿


注1:离 音荔。《广韵》去也。《书·胤征》畔官离次。《礼·曲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又与荔同。《司马相如·上林赋》答沓离支。《注》晋灼曰:离支,大如鸡子,皮粗,剥去皮,肌如鸡子,中黄,味甘多酢少。又《广韵》《集韵》《韵会》音丽。《礼·月令》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注》离,读如俪偶之俪,宿俪谓其属。冯相氏保章氏掌天文者,相与宿偶,当审伺候,不得过差也。《释文》离,吕计反。偶也。
注2:哕 huì,音翙。《玉篇》鸟鸣也。《诗·小雅》鸾声哕哕。
注3:揭 音憩。亦高举也。 又褰衣涉水,由膝以下也。《诗·邶风》浅则揭。《尔雅·释水》揭者,揭衣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涉冰揭河。 又《集韵》其例切,音偈。揭阳,县名。《前汉·地理志》南海郡揭阳县。
注4:切 音砌。众也。又一切,大凡也。《前汉·平帝纪》一切满秩如真。《注》师古曰:一切者,权时之事,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齐,不顾长短纵横,故言一切。又《韵补》砌或作切。《张衡·西京赋》设切厓隒。李善注:古字通。又叶音刺,与刺通。《仪礼注》采时世之诗为乐歌,所以通情相风切也。
注5:题 音第。视也。《诗·小雅》题彼脊令。《传》题,视也。《孔子·丘陵歌》题彼泰山。
注6:蹶 音刿。《尔雅·释诂》蹶,动也。蹶蹶,敏也。《诗·唐风》良士蹶蹶。《传》动而敏於事。《释文》蹶,俱卫反。又《大雅》文王蹶厥生。《传》蹶,动也。《释文》蹶,俱卫反。又《礼·曲礼》足毋蹶。《注》行遽。又《孔子閒居》子夏蹶然而起。
注7:浙 《集韵》征例切,音制。通作浙。亦作制。义同。
注8:欐 《唐韵》《集韵》《韵会》郎计切《正韵》力霁切,音例。梁栋别名。《列子·汤问篇》雍门鬻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共89,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税驾税赋税额税鞍税衣税务员税率税收
税租税人场税金税外钱税舍税名税捐税章
税钱税人税息税外方圆税寓税厘税服税种
税冕税户税契税款税帖税印税户头税辔
税亩税敛税场税榷税屦税丧税源税输
税车税石税民税期税契银税俗税课税粟
税马税法税饷税物税基税产税说税第
税屋税居税间架税邑税吏税钞税局税目
税籍税骖税银税负税卡税侩税调税甲
税粮税銮税项税警税单税介税政税珰

词语解释:税驾  拼音:shuì jià
犹解驾,停车。谓休息或归宿。税,通“ 捝 ”、“ 脱 ”。《史记·李斯列传》:“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司马贞 索隐:“税驾,犹解驾,言休息也。 李斯 言己今日富贵已极,然未知向后吉凶,正泊在何处也。”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尔迺税驾乎 蘅皋 ,秣駟乎 芝田 。” 唐 马戴 《寄广州杨参军》诗:“税驾 楚山 广,扬帆 湘水 深。”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才识》:“ 亿 叹而泣曰:‘家本寒素,今富贵骤至,不知税驾地矣。’”
词语解释:税租  拼音:shuì zū
租税。田租和赋税。《管子·立政》:“轻税租,薄赋敛。” 唐 张籍 《西州》诗:“ 山东 收税租,养我防塞兵。” 宋 姜夔 《铙歌吹曲·大哉仁》词:“吏其税租,府其版图。”
词语解释:税钱  拼音:shuì qián
纳税的钱。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二:“俟三两日再煎成碎银,每五十三两为一包,与坑户三七分之,官收三分,坑户得七分,铅从官卖,又纳税钱,不啻半取矣。”《宋史·食货志上二》:“先是,诸州人户典卖田宅契税钱所收窠名,七分隶经、总制,三分属係省。”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税契》:“市易田宅既立文券,必投验官府,输纳税钱,给以印凭,谓之税契。”
词语解释:税冕  拼音:shuì miǎn
脱去礼帽。税,通“ 捝 ”、“ 脱 ”。《孟子·告子下》:“ 孔子 为 鲁 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
词语解释:税亩  拼音:shuì mǔ
我国古代按土地面积向田主征税的赋税制度。《公羊传·宣公十五年》:“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税亩丘甲田赋》:“ 宣公 之初税亩,讥其始什二而税也。” 明 刘基 《初税亩蝝生饥大有年》:“税亩者公田之外,又履其餘亩而取之,是为什而取二矣。”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四章第六节:“农夫耕种公田,不能同时供应军役,战争随时可以发生,公田也就随时有荒芜的危险,废除公田制改为按亩收税的税亩制,显然对领主有利。”
词语解释:税车  拼音:shuì chē
停车。《韩非子·十过》:“昔者 卫灵公 将之 晋 ,至 濮水 之上,税车而放马,设舍以宿。”
词语解释:税马  拼音:shuì mǎ
放马。 唐 李百药 《和许侍郎游昆明湖》:“税马金堤外,横舟石岸前。”
词语解释:税屋  拼音:shuì wū
租借房屋。 唐 薛调 《无双传》:“ 仙客 税屋,与 鸿 苹 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九山王》:“一日,有叟来税屋,出直百金。”
词语解释:税籍  拼音:shuì jí
征税的簿册。《宋史·食货志上二》:“诸州税籍,録事参军按视,判官振举,形势户立别籍,通判专掌督之。”
词语解释:税粮  拼音:shuì liáng
元 明 两代征收米、麦等实物的赋税。《元史·食货志一》:“ 成宗 大德 六年,申明税粮条例,復定 上都 、 河间 输纳之期。”《明史·食货志一》:“凡质卖田土,备书税粮科则,官为籍记之。”《明史·食货志一》:“ 洪武 九年,天下税粮,令民以银、钞、钱、绢代输。”
词语解释:税赋  拼音:shuì fù
田赋;征收田赋。《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任地,谓任土地以起税赋也。”《韩诗外传》卷一:“税赋繁数,百姓困乏,耕桑失时。”《宋史·食货志上二》:“扶老携幼,远来请佃,以田亩宽而税赋轻也。”
词语解释:税人场  拼音:shuì rén chǎng
指有虎出没常使人送命的荒凉之地。 前蜀 韦庄 《南阳小将张彦硖口镇税人场射虎歌》:“天生天杀岂天怒,忍使朝朝餵猛虎。 关 东驛路多丘荒,行人最忌税人场。 张彦 雄特制残暴,见之叱起如叱羊。”
词语解释:税人  拼音:shuì rén
以物赠送人。《礼记·檀弓上》:“未仕者不敢税人,如税人则以父兄之命。” 孔颖达 疏:“税人,谓以物遗人也。”
词语解释:税户  拼音:shuì hù
纳税户。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续集·制度·乡兵保捷义勇等》:“ 咸平 四年,取 陕西 税户为义军,家出一丁,号曰保毅军。”《金史·食货志二》:“ 世宗 大定 二年,詔免二税户为民。”
词语解释:税敛  拼音:shuì liǎn
税收。《周礼·天官·司书》:“凡税敛掌事者受法焉。”《管子·霸形》:“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飢。”《孟子·梁惠王上》:“省刑罚,薄税歛。”《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养民之道,莫大於省刑罚,薄税敛。”
词语解释:税石  拼音:shuì shí
元 代地税名。《元典章·户部五·舍施寺观田土有司给据》:“出给公据,明白推收税石,方许捨施。”《元代白话碑集录·一三一四年曲阜文庙免差役赋税碑(二)》:“ 孟氏 子孙合该税石,於丁酉年间奉圣旨,依僧道例将各家合该地税除免了。”
词语解释:税法  拼音:shuì fǎ
关于征税的法规。《诗·小雅·甫田》“今适南亩” 唐 孔颖达 疏:“今适南亩,言民之治田则岁取十千,宜为官之税法。”《新华半月刊》1958年第12期:“工业手工业试制的新产品和新建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在试制期间和生产期间,如果按照税法规定纳税,会发生亏损的。”
词语解释:税居  拼音:shuì jū
租赁房屋。 唐 裴铏 《传奇·孙恪》:“使青衣詰之曰:‘子何人,而夕向于此?’ 恪 乃语以税居之事。”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上》:“ 柳应规 以儒素进身,始入省,便坐新宅,殊不若且税居之为善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余德》:“ 武昌 尹图南 ,有别第,尝为一秀才税居。”
词语解释:税骖  拼音:shuì cān
脱骖。解下骖马。税,通“ 捝 ”、“ 脱 ”。《礼记·檀弓上》:“ 孔子 之 卫 ,遇旧馆人之丧,入而哭之哀,出,使 子贡 税驂而賻之。”一本作“ 脱驂 ”。 陆德明 释文:“税,本又作説。”后遂以“税驂”为临故人之丧或追念已亡故人之典。亦借以指故人亡故。《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临祀 绍 墓哭之流涕”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税驂旧馆,义无虚涕,苟道乖好絶,何哭之有?” 南朝 梁 沉约 《伤韦景猷》诗:“税驂止营校,沦跡委泥沙。”参见“ 脱驂 ”。
词语解释:脱骖  拼音:tuō cān
《礼记·檀弓上》:“ 孔子 之 卫 ,遇旧馆人之丧,入而哭之哀,出,使 子贡 脱驂而賻之。”谓解下骖马,以助治丧之用。后因用为以财助人之急的典实。 宋 黄庭坚 《李濠州挽词》:“掛剑自知吾已许,脱驂不为涕无从。” 明 屠隆 《綵毫记·远谪夜郎》:“脱驂永念千秋义,岂止 淮隂 一饭恩。” 林学衡 《赠人》诗:“脱驂赠策非我分,絶笔何因更泣麟。”
词语解释:税銮  拼音:shuì luán
解马停车。税,通“ 捝 ”、“ 脱 ”。 南朝 宋 谢灵运 《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鸣笳发春渚,税鑾登山椒。” 叶笑雪 注:“税鑾,即解马停车的意思。”
词语解释:税额  拼音:shuì é
按税率缴纳的税款数额。 唐 杜荀鹤 《题所居村舍》诗:“家随兵尽屋空存,税额寧容减一分。”《宋史·食货志下八》:“ 光 寧 嗣服,诸郡税额皆累有放免。”《新华日报》1942.10.2:“我们应当了解为了抗 日 战争的胜利,为了人民自己的利益而缴纳一定的税额,这是每一个人不容辞卸的义务。”
词语解释:税金  拼音:shuì jīn
税款。如:他经营无方,现在连税金也付不出了。
词语解释:税息  拼音:shuì xī
休止憩息。 唐 欧阳詹 《二公亭记》:“一眄一睞,千趣万态,税息之者,若在 蓬壶 、 方丈 之上。”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比当税息 嵩高 ,敷赋 梁苑 。”
词语解释:税契  拼音:shuì qì
中国 旧时民间不动产买卖典当,在契约成立后,新业主持白契向官署交纳契税的行为。一经税契,白契即可换成红契,并办理过户手续。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税契》:“市易田宅既立文券,必投验官府,输纳税钱,给以印凭谓之税契。” 孙中山 《说三民主义》:“现时国家岁入,比之亡 清 尚少,欲救其弊,必须实行税契,及平均地权之法。”
词语解释:税场  拼音:shuì chǎng
征税的场所。 宋 陆游 《入蜀记》卷三:“过 雁翅夹 ,有税场,居民二百许家。”《宋史·食货志下八》:“七年,罢诸路承买土产税场。”
词语解释:税民
向人民征收赋税
词语解释:税饷  拼音:shuì xiǎng
即租税。《清会典事例·户部·关税禁令》:“ 粤东 洋商承保税餉,向来仅凭一二商人保举准充。”
词语解释:税间架  拼音:shuì jiān jià
唐 代征收房屋税法。《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所谓税间架者,每屋两架为间,上屋税钱二千,中税千,下税五百,吏挚笔握算,入人室庐计其数。”
词语解释:税银  拼音:shuì yín
犹税金。旧时海关税收按银两计算,故名。《清会典事例·户部·关税考核一》:“各关额税银二万两以上者,仍照前例议叙。”《清会典事例·户部·关税考核一》:“ 粤 海关税银,总以关期报满六箇月内迅速奏解。”
词语解释:税项  拼音:shuì xiàng
税收的款项。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利权二》:“设使 中国 欲减其税项,以便华货之畅行,彼能允之乎?”《清会典事例·户部·关税考核二》:“现需经费,除就所收税项开支外,尚有不敷。”
词语解释:税鞍  拼音:shuì ān
解去马鞍。税,通“ 捝 ”、“ 脱 ”。 明 文徵明 《下缥缈峰下憩西湖寺》诗:“迴岭悬藤稍倦攀,税鞍中路得禪关。”
词语解释:税外钱  拼音:shuì wài qián
正税外再征的钱。 明 宋濂 《苏公墓志铭》:“ 南海 、 番禺 二县,输恒赋之外,復有所徵,号税外钱。”
词语解释:税外方圆  拼音:shuì wài fāng yuán
唐 藩镇于朝廷规定的常税之外,巧立名目,括取民财,进贡皇帝,称“税外方圆”。《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二年》:“藩镇多以进奉市恩,皆云税外方圆。” 胡三省 注:“折则成方,转则成圆,言於常税之外,别自转折,以致货财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因为他( 唐德宗 )贪财,节度使多以进奉名义来讨喜欢。名目有‘税外方圆’(正税外周转)、‘用度羡馀’等等。”
词语解释:税款  拼音:shuì kuǎn
按税收条例向征税对象收取的钱。如:个体工商业主必须按时如实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
词语解释:税榷  拼音:shuì què
谓收税专利。《宋史·蒲卣传论》:“ 蒲卣 之议税榷,皆有可称道。”
词语解释:税期  拼音:shuì qī
征税的时期。《新唐书·食货志二》:“宜定税期,随风俗时候,务於紓人。”
词语解释:税物  拼音:shuì wù
应征税的物品。《周礼·天官·大宰》“七曰关市之赋” 唐 贾公彦 疏:“关上以货出入有税物。”《宋史·食货志下八》:“都城物价未平,凡税物,权更蠲税一年。”
词语解释:税邑  拼音:shuì yì
犹食邑。卿大夫的封地。《商君书·境内》:“故爵大夫就为公大夫,就为公乘,就为五大夫,则税邑三百家。”
词语解释:税负  拼音:shuì fù
纳税负担。《新华月报》1953年第12期:“事实证明,同业公会在经过改组之后,对于调查统计,组织加工订货,评议税负,制订产销计划经济工作,有其一定的作用。”
词语解释:税警  拼音:shuì jǐng
税务警察。《诗刊》1977年第8期:“菜刀在手亮锃锃,砍翻吃人税警。”
词语解释:税衣  拼音:shuì yī
脱衣,解衣。税,通“ 捝 ”、“ 脱 ”。《管子·小匡》:“以旦暮从事於田壄,税衣就功。” 尹知章 注:“脱其常服,以就功役,便事而省费。” 清 钱谦益 《祖现赠中大夫河南按察司按察使制》:“当其税衣南亩,攻苦食淡,斯固 晋 民俭陋之风。”
有赤色边缘装饰的黑衣。税,通“ 褖 ”。《礼记·杂记上》:“茧衣裳,与税衣,纁袡为一。” 郑玄 注:“税衣,若玄端而连衣裳者也。” 孔颖达 疏:“税,谓黑衣也。”《礼记·杂记上》:“夫人税衣揄狄,狄税素沙。” 陈澔 集说:“税衣,色黑而缘以纁。”
词语解释:税舍  拼音:shuì shè
驻宿的馆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淯水》:“ 俊 发兵三百餘人,宿卫皇后道路归京师,盖税舍所在,故城得其名矣。”
词语解释:税寓  拼音:shuì yù
租房居住。《廿载繁华梦》第八回:“现同班的,都税寓 潮音街 。”
词语解释:税帖  拼音:shuì tiē
旧时官府给予纳税人的纳税凭证。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一:“予里有僧寺曰 南华 ,藏 杨 李 二氏税帖,今尚无恙。予观 行密 所徵产钱,较之 李氏 轻数倍。”
词语解释:税屦  拼音:shuì jù
犹息足。税,通“ 捝 ”、“ 脱 ”。 明 杜岕 《重午日集西樵园亭采药》诗:“税屨向名园,良辰曰重午。”
词语解释:税契银  拼音:shuì qì yín
中国 旧时民间不动产买卖典当,在契约成立之后,新业主向官署办理过户手续时所缴纳的税款。《清会典事例·户部·田房税契》:“ 嘉庆 十一年定 直隶省 房地税契银三万一千五百二十三两二钱二分八釐。”
词语解释:税基  拼音:shuì jī
“课税基础”的简称。据以课征各种税收的经济来源。课税对象的总称。如各种流转税的税基为一切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劳务收入额);各种收益税的税基为纳税人的纯收益或总收益。
词语解释:税吏  拼音:shuì lì
旧时的专职征收赋税的人员。 鲁迅 《华盖集续编·上海通信》:“不过刚出 天津 车站,却有一个穿制服的,大概是税吏之流吧,突然将我的提篮拉住,问道:‘什么?’”
词语解释:税卡  拼音:shuì qiǎ
设站征税的地方。《新华日报》1942.10.2:“各地驻军与民众,更应该把协助税卡缉私工作,看作自己的义务。” 钱忆群 《云散烟消太阳红》:“几天过去,政工队的人由于政训处主任首先带头逃跑,有的借故生病留在老百姓家里,还有的进了税卡再不来了。”
词语解释:税单  拼音:shuì dān
征税机关收税后给与纳税人的凭证。《清会典·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职掌一》:“凡运货,有税单。”
词语解释:税务员  拼音:shuì wù yuán
负责收进、保管和支付公共税收的政府官员
词语解释:税名  拼音:shuì míng
征税的名目。《旧唐书·食货志上》:“今併省税名,尽依诸处为四限等第,先给户帖,餘一切名目勒停。”《新唐书·食货志二》:“今钱重货轻,若更为税名,以就其轻,其利有六。”
词语解释:税厘  拼音:shuì lí
海关税和厘金税的合称。 清 马建忠 《适可斋记言·富民说》:“上溯 康 乾 之际,税釐不徵而度支充,海市有禁而闤闠足。”《清会典事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交涉搉税》:“其完清税釐之洋药,即又拆改包装,於每箇上黏贴印花,以为已完税釐之据。”
词语解释:税印  拼音:shuì yìn
验税的印章。《新华日报》1941.4.17:“ 李 推车走进了屠宰场,一面抹着汗呼吸着人们的欢迎,一面赶紧从车兜子里拿出税印,迅速的往宰好了的肥猪片上盖着‘验讫’的蓝印。”
词语解释:税丧  拼音:shuì sàng
谓过期而服丧。《礼记·丧服小记》:“生不及祖父母、诸父母昆弟,而父税丧,己则否。” 郑玄 注:“今其死於丧服年月已过乃闻之,父为之服。”
词语解释:税俗  拼音:shuì sú
征收赋税的工作。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四:“ 燧人 四佐,明由晓升级,必育受税俗。”
词语解释:税产  拼音:shuì chǎn
征税的产业。《宋史·食货志上六》:“诸州县置差役都鼠尾簿,取民户税产、物力高下差取,分五等排定。”《宋史·食货志上六》:“其十曰:役人须有税产乃得就募。”
词语解释:税钞  拼音:shuì chāo
征收的货币。《清会典事例·户部·关税考核二》:“如由 上海 等处出口之货,江海等关止收本关出口税钞。”
词语解释:税侩  拼音:shuì kuài
狡猾的税吏。 清 魏源 《复魏制府询海运书》:“所不利之人有三:海关税侩也, 天津 仓胥也,屯弁运丁也。”
词语解释:税介  拼音:shuì jiè
解甲。谓战事止息。税,通“ 捝 ”、“ 脱 ”。《汉书·叙传下》:“税介免胄,礼义是创。” 颜师古 注:“税,舍也。介,甲也。”
词语解释:税率  拼音:shuì lǜ
计算课税对象每一课税单位应征税额的比率。 薛暮桥 《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统筹安排》:“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其他办法来稍稍提高或降低农民的消费水平,也非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办法就是调整税率或调整物价。” 阿英 《盐乡杂信》八:“现在可以谈谈盐价和税率了。”
词语解释:税捐  拼音:shuì juān
捐税。指各种税和捐。
词语解释:税服  拼音:shuì fú
古时用稀疏细布所制的丧服。税,通“ 繐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公丧之,如税服,终身。” 杜预 注:“税,即繐也。”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凡布细而疎者谓之繐。”
脱去衣服。税,通“ 捝 ”、“ 脱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陈须无 以公归,税服而如内宫。”
补行服丧之礼而穿丧服。《魏书·礼志四》:“假令妻在远方,姑没遥域,过期而后闻丧,復可不税服乎?” 清 黄宗羲 《陈母沉孺人墓志铭》:“夫税服者,过时而服,其日月亦近耳。”
词语解释:税户头  拼音:shuì hù tóu
方言。即大地主。《红色歌谣·月光光》:“句句讲恶话,俨然‘税户头’。”
词语解释:税源  拼音:shuì yuán
税收的来源。《新华月报》1950年第5期:“各地区应依不同税源情况,掌握不同税收重点。”
词语解释:税课  拼音:shuì kè
(1).旧时税收机关中分设的部门。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台省·御史阿内侍》:“今 崇文门 税课属之户部郎,尚或厉民。”
(2).赋税。《明史·周王橚传》:“十四年疏辞所赐在城税课。” 清 林则徐 《严禁中外商民贩卖鸦片烟示》:“游弋各洋,冀得走漏税课,售卖禁物。” 清 向荣 《金陵攻城及拨兵前往上海片》:“不独税课不能徵收,即各属钱粮率多观望。”
词语解释:税说  拼音:shuì shuō
以言语游说他人。《全元散曲·满庭芳》:“才有钞不须用税説,但无钱枉费了唇舌。”
词语解释:税局  拼音:shuì jú
税务局的简称。《清会典事例·户部·杂赋茶课》:“ 道光 六年奏准, 古城 地方设立税局,抽收茶税。”
词语解释:税调  拼音:shuì diào
谓放置调度。《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发言时直要停虅,税调处直如稳审。”
词语解释:税政  拼音:shuì zhèng
税收政策。《新华月报》1950年第5期:“全国各地所实行的税政、税种、税目和税率极不一致,应迅速加以整理。”
词语解释:税收  拼音:shuì shōu
国家对有纳税义务的组织或个人所征收的货币和实物。 毛泽东 《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调整税收,酌量减轻民负。” 吴晗 《朱元璋传》第六章二:“以税收形式缴给国库的棉花棉布,成为供给军队的主要物资,和必要时交换其他军需物资的货币代用品了。”
词语解释:税章  拼音:shuì zhāng
征税章程。 清 马建忠 《复李伯相札议中外官交涉仪式洋货入内地免厘禀》:“盖通商足见邦交之谊,加税乃我固有之权,不得谓税章之利洋商而害 华 商者歷有年所, 中国 习惯自然,势难变易。”
词语解释:税种  拼音:shuì zhǒng
国家规定的税收种类。《新华月报》1950年第5期:“全国各地所实行的税政、税种、税目和税率极不一致,应迅速加以整理。”如:我国现行税种有工商所得税、农业税和关税等。
词语解释:税辔  拼音:shuì pèi
犹税驾。休止,停宿。税,通“ 捝 ”、“ 脱 ”。 前蜀 杜光庭 《神仙感遇传·虬须客》:“将适 太原 ,税轡於 灵石店 。”参见“ 税驾 ”。
词语解释:税驾  拼音:shuì jià
犹解驾,停车。谓休息或归宿。税,通“ 捝 ”、“ 脱 ”。《史记·李斯列传》:“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司马贞 索隐:“税驾,犹解驾,言休息也。 李斯 言己今日富贵已极,然未知向后吉凶,正泊在何处也。”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尔迺税驾乎 蘅皋 ,秣駟乎 芝田 。” 唐 马戴 《寄广州杨参军》诗:“税驾 楚山 广,扬帆 湘水 深。”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才识》:“ 亿 叹而泣曰:‘家本寒素,今富贵骤至,不知税驾地矣。’”
词语解释:税输  拼音:shuì shū
纳税。 唐 元稹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会 南陵 赋钱三万,税输之户,天地相远,不可等级。”
词语解释:税粟  拼音:shuì sù
征收粮税。《周礼·地官·载师》“凡田不耕者出屋粟” 汉 郑玄 注:“空田者,罚以三家之税粟。”
词语解释:税第  拼音:shuì dì
犹税屋。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微词·徘徊》:“教坊进杂剧,为数人寻税第者,诣一宅观之。”
词语解释:税目  拼音:shuì mù
各个税种中所规定的应课税的项目。《新华月报》1950年第5期:“全国各地所实行的税政、税种、税目和税率极不一致,应迅速加以整理。”
词语解释:税甲  拼音:shuì jiǎ
脱掉铠甲。税,通“ 捝 ”、“ 脱 ”。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顾西尚有违命之 蜀 ,东有不臣之 吴 ,使边境未得税甲,谋士未得高枕者,诚欲混同宇内,以致太和也。”
词语解释:税珰  拼音:shuì dāng
掌管税收的宦官。 明 时各省税收皆由宦官掌握,故有此名。 明 吕坤 《与乔聚所抚台书》:“即一二税璫,驾驭有法,为害能几何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 福州 学使署,本前 明 税璫署也。”
共89,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