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末字词组
藁秸稿秸苴秸麦秸稿秸环秸  
豆秸麻秸菹秸黍秸秫秸   

词语解释:藁秸  拼音:gǎo jiē
亦作“藳秸”。
(1).祭祀时用的草席。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一》:“其牲用犊,其席用藁秸。” 宋 苏辙 《南京留守贺南郊表》:“藁秸陶匏,致精微於德产;牺牲玉帛,来职贡於多方。”
(2).稻、麦等的秆子。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诗:“践蹋比尘埃,焚烧同藳秸。”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凡捕鶉者必以夜,先以藁秸插地,如禾陇之状,而布网于上。”
词语解释:豆秸  拼音:dòu jiē
亦作“ 豆秸 ”。豆类作物脱粒后的茎。 宋 苏轼 《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诗:“野店初尝竹叶酒,江雪欲落豆秸灰。” 宋 陆游 《宿村舍》诗:“土榻围炉豆秸暖,荻帘当户布机鸣。” 端木蕻良 《鴜鹭湖的忧郁》:“她的小手握着那豆秸是那样费劲,那样迟慢,一刀一刀不自然地割着。”
词语解释:稿秸  拼音:gǎo jiē
即稾鞂。《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元年》:“郊祀天地,席当以稿鞂,配帝以蒲越,撤去黄縟、緋縟。”参见“ 稾鞂 ”。
词语解释:麻秸  拼音:má jiē
麻的茎。常用以比喻人消瘦。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憔悴形骸,瘦似麻秸。”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一折:“瘦的来我这身子儿没个麻秸大。”
词语解释:苴秸  拼音:jū jiē
古代祭祀时用作陈列祭品的草席。《汉书·郊祀志上》:“古者封禪,扫地而祠,席用苴秸,言其易遵也。”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秸,藁本也,去皮以为席。’ 如淳 曰:‘苴读如租。’…… 师古 曰:‘茅藉也。苴字本作葅,假借也。’”《史记·封禅书》作“葅秸”。
词语解释:菹秸  拼音:zū jiē
亦作“葅秸”。 用农作物的茎秆编成的铺垫物,草席。《史记·封禅书》:“扫地而祭,席用葅秸。”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秸,禾稾也。去其皮以为席。”
词语解释:麦秸  拼音:mài jiē
脱粒后的麦秆。 孙犁 《白洋淀纪事·麦收》:“小桌旁边,放上两个麦秸编的蒲墩。” 李準 《不能走那条路》四:“他一步一步地踱到麦场里,一排麦秸垛出现在他的眼前。”
词语解释:黍秸  拼音:shǔ jiē
同“黍稭”。黍的茎秆。《元史·燕铁木儿传》:“敌列植黍秸,衣以氊衣,然火为疑兵,夜遁。”
词语解释:稿秸  拼音:gǎo jiē
用禾秆编织成的草席。古祭天所用物。鞂,禾秆。《礼记·礼器》:“莞簟之安,而稾鞂之设。” 孔颖达 疏:“稾鞂,除穗粒,取秆稾为席。”
词语解释:秫秸  拼音:shú jiē
高粱秆。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中》:“脱纱堆塑泥子坐像,法身折料,增以秫秸油灰,脱纱使布十五次。”《儿女英雄传》第六回:“説着,她就先到厨房,向灶边寻了一根秫秸,在灯盏里蘸了些油,点着出来。” 老舍 《骆驼祥子》七:“秃碴碴的露着两块白木碴儿,非常的不调和,难看,像糊好的漂亮纸人还没有安上脚,光出溜的插着两根秫秸秆那样。”
词语解释:环秸  拼音:huán jiē
用秸杆捆扎成的草荐。《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 阿保机 ﹞引兵去, 庄宗 躡其后,见其宿处,环秸在地,方隅整然,虽去而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