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质入声 [详注1][cù zú,终也][详注2][详注3][nǐ][动词][详注4][详注5]


注1:侄 zhí,《广韵》之日切《集韵》职日切,音质。坚也。又痴也,侄仡不前也。 又驺吾。《大传》谓之侄兽。 俗误以侄为姪字。
注2:节 叶子悉切。《陸機·答賈長淵詩》大辰匿暉,金虎習質。雄臣馳騖,義夫赴節。
注3:茁 《韵会》厥律切,音橘。《广韵》草芽也。又《集韵》竹律切。义同。又《集韵》之出切。草名。葫䔞也。
注4:暨 音讫。姓也。吴有尚书暨艳。 又戟乙切,音疙。已也。
注5:鬻 叶余律切,音矞。《扬雄·司空箴》匪人斯力,匪政斯敕,流货市宠,而苞苴是鬻。 又叶职律切。《苏辙·钟山诗》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扫尽人閒迹。客到惟烧柏子香,晨饥坐视山前鬻。
首字词组
秩秩秩序秩马秩分秩粟秩饭秩次秩訾
秩满秩宗秩禄秩如秩米秩官秩叙秩位
秩祀秩酒秩俸秩命秩服秩膳秩薪 
秩礼秩然秩刍秩序井然秩稍秩进秩望 

词语解释:秩秩  拼音:zhì zhì
(1).积聚众多之貌。
(2).顺序之貌。《荀子·仲尼》:“贵贱长少秩秩焉,莫不从 桓公 而贵敬之。” 杨倞 注:“秩秩,顺序之貌。”
(3).水流貌。《诗·小雅·斯干》:“秩秩斯干。” 毛 传:“秩秩,流行也;干,涧也。”
(4).肃敬貌。《诗·小雅·宾之初筵》:“宾之初筵,左右秩秩。” 毛 传:“秩秩然肃敬也。”
(5).聪明多智貌。《诗·秦风·小戎》:“厌厌良人,秩秩德音。” 毛 传:“秩秩,有知也。”
词语解释:秩满  拼音:zhì mǎn
谓官吏任期届满。《南史·虞寄传》:“前后所居官,未尝至秩满,裁朞月,便自求解退。”《陈书·袁枢传》:“其年秩满,解尹,加散骑常侍,将军、尚书竝如故。” 唐 钱起 《赠东邻郑少府》诗:“秩满归白云,期君访谷口。”
词语解释:秩祀  拼音:zhì sì
依礼分等级举行之祭。《孔丛子·论书》:“ 孔子 曰:‘高山五岳定其差,秩祀所视焉。’” 唐 柳宗元 《湘源二妃庙碑》:“ 唐 命秩祀,兹邑攸主。” 明 许宗鲁 《东岳》诗:“秩祀严东土,明禋冠五宗。” 清 姚鼐 《宋双忠祠碑文》:“今天子褒礼忠节,虽亲与圣朝为敌难而殞者,皆隆崇諡号,俾吏秩祀。”
词语解释:秩礼  拼音:zhì lǐ
古代辨上下、贵贱之礼。《左传·文公六年》:“治旧洿,本秩礼,续常职,出滞淹。” 杜预 注:“贵贱不失其本。” 唐 杜甫 《望岳》诗:“ 南岳 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词语解释:秩序  拼音:zhì xù
有条理,不混乱;符合社会规范化状态。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营汎各位置在驿路上,布置得极有秩序。” 丁玲 《母亲》四:“几个还没有下乡去的老缙绅,维持城里的秩序。”
词语解释:秩宗  拼音:zhì zōng
古代掌宗庙祭祀的官。《书·舜典》:“咨 伯 ,汝作秩宗。” 唐 陈子昂 《唐故袁州参军妻张氏墓志铭》:“天人之礼,位掌於秩宗;侯伯之尊,宠优於露冕。”《随园诗话补遗》卷五引 清 钱林 《题孟庙》诗:“秩宗昭祀典,庙貌仰觚稜。”
词语解释:秩酒  拼音:zhì jiǔ
按常规赐与老臣的酒。《周礼·天官·酒正》:“凡有秩酒者,以书契授之。” 贾公彦 疏:“秩,常也。谓若老臣年九十已上,常与之酒。” 宋 王禹偁 《求致仕第三表》:“俸禄锡齎,聚之则何啻万金;官爵阶勋,数之则无非一品。日有秩酒,月有飡钱,奉此一身,已踰二纪。”
词语解释:秩然  拼音:zhì rán
秩序井然;整饬貌。《明史·陈修传》:“凡庶司黜陟及课功覈实之法,皆精心筹画,銓法秩然。” 明 方孝孺 《祭童伯礼》:“孰如吾子,祠庙是虔,岁时烝尝,其仪秩然。” 鲁迅 《集外集·说鈤》:“然是説也,必电子自具物质构成之能,乃得秩然成理。”
词语解释:秩马  拼音:zhì mǎ
谓喂养马匹。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夫 越王 勾践 虽东僻,亦得繫於天皇之位,无罪,而王恒使其芻茎秩马,比於奴虏。”
词语解释:秩禄  拼音:zhì lù
俸禄。《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定令,令驃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晋书·刘寔传》:“今听君以侯就第,位居三司之上,秩禄準旧。”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近在议曹,共平章百官秩禄。”
词语解释:秩俸  拼音:zhì fèng
秩禄。《后汉书·寇恂传》:“ 恂 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俸,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南齐书·豫章王嶷传》:“ 宋氏 以来,州郡秩俸及供给,多随土所出,无有定准。”《北史·裴政传》:“由是出为 襄州 总管,妻子不之官,所受秩俸,散给僚吏。”
词语解释:秩刍  拼音:zhì chú
按规定数量交给官家的草料。《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命四监大合百县之秩芻,以养牺牲。” 郑玄 注:“秩,常也。合县给国养牺牲之芻,多少有常,民皆当出力为艾之。”
词语解释:秩分  拼音:zhì fēn
官位名分。《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向荣奏稿》:“各路带兵之副将,秩分相等,诚恐事权难以归一,未免呼应不灵。”
词语解释:秩如  拼音:zhì rú
条理井然貌。 清 顾炎武 《〈音学五书〉序》:“而 三代 以上之音,部分秩如,至賾而不可乱。”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虽詁经考古,远逊 东原 ,然条理秩如,以简明为主,无復枝蔓之词,若 高邮 王氏 、 仪徵 阮氏 是也。”
词语解释:秩命  拼音:zhì mìng
谓按等级给与俸禄。《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兴二年》:“凡 江 东豪杰名士,咸加收礼,为将军、郡守者四十餘人;或有老疾,就加秩命。”
词语解释:秩序井然  拼音:zhì xù jǐng rán
经仔细整理或安排的。例如:他们过着秩序井然的生活。
词语解释:秩粟  拼音:zhì sù
谓俸米。《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当此之为, 子路 以其私秩粟为浆饭,要作沟者於 五父 之衢而飡之。”
词语解释:秩米  拼音:zhì mǐ
犹俸米。《陈书·宗元饶传》:“以秩米三千餘斛助民租课,存问高年,拯救乏絶,百姓甚赖焉。”
词语解释:秩服  拼音:zhì fú
爵禄与服饰的等级。《史记·齐太公世家》:“ 釐公 同母弟 夷仲年 死。其子曰 公孙无知 , 釐公 爱之,令其秩服奉养比太子。”
词语解释:秩稍  拼音:zhì shāo
公家按官职给与的粮食。 唐 刘禹锡 《复荆门县记》:“糜羡财以偿其力役,汰冗食以资其秩稍。”
词语解释:秩饭  拼音:zhì fàn
犹官俸。《新唐书·宦者传上·鱼朝恩》:“又赐钱千万,取子钱供秩饭。”
词语解释:秩官  拼音:zhì guān
(1).常设之官。《商君书·修权》:“夫废法度而好私议,则姦臣鬻权以约禄,秩官之吏,隐下而渔民。” 高亨 注:“《尔雅·释詁》:‘秩,常也。’秩官,常设的官。”
(2).记载 周 代有关常任官制的图书。《国语·周语中》:“ 周 之《秩官》有之曰:‘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候人为导,卿出郊劳……百官以物至,宾入如归。’” 韦昭 注:“《秩官》, 周 常官,篇名。”
词语解释:秩膳  拼音:zhì shàn
谓常备精美之食。《礼记·内则》:“大夫无秩膳。” 郑玄 注:“秩,常也。” 孙希旦 集解:“膳,美食也。秩膳,谓常置美食於左右,以备食也。”
词语解释:秩进  拼音:zhì jìn
依次进御。《汉书·谷永传》:“诚修后宫之政,明尊卑之序,贵者不得嫉妬专宠,以絶骄嫚之端,抑 襃阎 之乱,贱者咸得秩进,各得其职,以广继嗣之统。”
词语解释:秩次  拼音:zhì cì
谓秩禄等级的高低。《汉书·江充传》:“令各以秩次输钱北军,凡数千万。”《后汉书·百官志五》:“侯国之相,秩次亦如之。” 唐 韩愈 《送郑校理序》:“校理则用天下之名能文学者,苟在选,不计其秩次,惟所用之。”
词语解释:秩叙  拼音:zhì xù
(1).谓依班次受禄。《周礼·天官·宫伯》:“掌其政令,行其秩叙,作其徒役之事。” 贾公彦 疏:“秩,谓依班次受禄;叙者,才蓺高下为次第。”一说,秩叙谓士庶子更番宿卫之次第。一月之次谓之秩,一岁之次谓之叙。见 王引之 《经义述闻》卷八。
(2).正常的次序。《周礼·地官·乡师》:“凡邦事,令作秩叙。” 郑玄 注:“秩,常也;叙,犹次也。事有常次,则不偪匱。” 贾公彦 疏:“谓营作之事多少,有常事,有次叙,则不为偪迫,又不匱乏。”
(3).犹秩序,次第。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王禘》:“此篇略释三礼之义,皆礼之大者,先王所以顺天之秩叙而精其义者也。” 清 刘大櫆 《续泰伯高于文王》:“当是时,天命之眷顾者, 周 也;人心之嚮往者, 周 也。 周 之代 商 ,如春之代冬,其秩叙当然。”
词语解释:秩薪  拼音:zhì xīn
按规定数量交给官家的木柴。《淮南子·时则训》:“乃命四监收秩薪,以供寝庙及百祀之薪燎。”
词语解释:秩望  拼音:zhì wàng
(1).官位和声望。 清 薛福成 《上张尚书论援护朝鲜机宜书》:“ 日本 外务卿 井上馨 ,素饶谋略,秩望较崇,有便宜行事之权。”
(2).犹望祭,远祭。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日月海岳犹有朝夕之礼,秩望之义,况佛之道众高者,穷神於生表中者,受身於妙生下则免夫三趣乎!”
词语解释:秩訾  拼音:zhì zī
官职与钱财。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丹书锡誓,既崇日逐之封;赤芾疏荣,仍懋秩訾之赏。”
词语解释:秩位  拼音:zhì wèi
犹职位。《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九年》:“后监守者奏言:‘ 叔寳 云,既无秩位,每预朝集,愿得一官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