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一种 拼音:yī zhǒng
(1).一个种类。 汉 班固 《白虎通·五行》:“水火独一种,金木多品何?”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上:“藻,水草也,生水底,有二种。其一种,叶如鸡苏,茎大如箸。” 宋 黄庭坚 《次韵答叔原会寂照房呈稚川》:“客愁非一种,歷乱如蜜房。” 茅盾 《白杨礼赞》:“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2).一个部族。《后汉书·邓训传》:“掩击 迷唐 庐落大豪,多所斩获。復追逐奔北……斩首前后一千八百餘级,获生口二千人,马牛羊三万餘头,一种殆尽。” 李贤 注:“一种,谓 迷唐 也。”
(3).一样;同样。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宋京师杯度》:“时 南州 有 陈 家,颇有衣食, 度 往其家,甚见料理。闻都下復有一 杯度 , 陈 父子五人咸不信,故下都看之,果如其家 杯度 ,形相一种。” 唐 元稹 《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之四:“定觉身将囚一种,未知生共死何如。” 宋 李清照 《一剪梅》词:“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閒愁。”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肃苑》:“小 春香 ,一种在人奴上,画阁里从娇养。”词语解释:种种 拼音:zhǒng zhǒng
(1).犹言各种各样;一切。《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秦皇帝 大説,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穀种种百工而行。”《隋书·王劭传》:“ 永安宫 北有自然种种音乐,震满虚空。”《老残游记》第十三回:“他为自小儿没受过这个折蹬,所以就种种不讨好。” 狄平子 《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佛之所以现种种身説法,为此而已。”
(2).头发短少貌。形容老迈。《左传·昭公三年》:“余髮如此种种,余奚能为。” 杜预 注:“种种,短也。” 宋 曾巩 《上翁领》诗:“颠毛已种种,世患方纷纷。” 明 高启 《明月湾》诗:“莫照种种髮,但照耿耿心。” 清 钱谦益 《〈湖外野吟〉序》:“童而学之,髮种种矣,而后今乃知其难也。”
(3).淳厚朴实貌。《庄子·胠箧》:“舍夫种种之民,而悦夫役役之佞。” 王先谦 集解引 李颐 曰:“种种,谨慤貌。”词语解释:百种 拼音:bǎi zhǒng
(1).百谷的种子。《礼记·郊特牲》:“祭百种以报嗇也。” 孙希旦 集解:“百种,百穀之种也。”
(2).各种各样。 南朝 梁武帝 《襄阳白铜鞮歌》之二:“草树非一香,花叶百种色。” 宋 范成大 《四月十六日拄笏亭偶题》诗:“緑阴一雨浓如黛,何处风来百种香。”词语解释:龙种 拼音:lóng zhǒng
(1).龙所传种。 北周 庾信 《春赋》:“马是 天池 之龙种,带乃 荆山 之玉梁。”
(2).指骏马。《魏书·吐谷浑传》:“ 青海 周回千餘里,海内有小山,每冬冰合后,以良马置此山,至来春收之,马皆有孕,所生得驹,号为龙种。” 宋 苏轼 《韦偃〈牧马图〉》诗:“龙种尚与駑駘游,长秸短豆岂我羞。”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二六:“天闲十万匹,对此皆凡材。倾都看龙种,选日登 燕臺 。”
(3).喻俊杰。 晋 习凿齿 《襄阳耆旧传·龙种来归》:“ 庞焕 去官还乡,里人曰:‘我家池里龙种来归。’”
(4).指帝王的子孙。《隋书·房陵王勇传》:“ 长寧王 儼 , 勇 长子也。诞乳之初,以报 高祖 , 高祖 曰:‘此即皇太孙,何乃生不得地?’ 云定兴 奏曰:‘天生龙种,所以因云而出。’时人以为敏对。” 唐 张说 《赠陈州刺史义阳王神道碑》:“王讳 琮 字某, 文帝 之孙, 纪王 之子,龙种异品,凤毛秀色。”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明潞王画兰石刻》:“沧桑已换红羊刼,龙种五王从此絶。”
(5).竹的别名。 唐 陈子昂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龙种生 南岳 ,孤翠鬱亭亭。”词语解释:有种 拼音:yǒu zhǒng
(1).谓世代相传。种,种类。《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寧有种乎?” 明 唐顺之 《次韵赠汤将军》:“却笑封侯应有种,看君百战立奇功。”
(2).指有后嗣,有后代。《晋书·刘颂传》:“及 赵王 伦 之害 张华 也, 颂 哭之甚慟。闻 华 子得逃,喜曰:‘ 茂先 ,卿尚有种也!’”按, 茂先 , 华 字。
(3).有志气;有骨气。 姚雪垠 《长夜》十五:“人们都晓得他是个有种的孩子,但不知道他竟有这一些奇怪的想头。” 李英儒 《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十四章:“我告诉你,多么有种的汉子,到我这一亩三分地方,也得低下头。”词语解释:无种 拼音:wú zhǒng
(1).没有种子。《管子·禁藏》:“赐鰥寡,振孤独,贷无种,与无赋,所以劝弱民。”按,此指无谷物种子的农户。 元 陈樵 《空翠堂》诗:“息石长年依砌活,茯苓无种入阶生。”
(2).犹言绝后代。《史记·汲郑列传》:“ 黯 数质责 汤 於上前,曰:‘……何乃取 高皇帝 约束纷更之为?公以此无种矣。’”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白敏中 ﹞曰:‘…… 顥 不乐为国婚,衔臣入骨髓。臣在中书, 顥 无如臣何,自此必媒孽臣短,死无种矣。’”
(3).谓没有血统相传关系。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知长生之可得,僊人之无种耳。” 明 杨柔胜 《玉环记·富童谮非》:“穷通算来各有时,将相本无种。”词语解释:仙种 拼音:xiān zhǒng
(1).仙界的品种。 宋 无名氏 《水调歌头·寿徐枢》词:“桃培万岁,千年仙种又栽莲。”
(2).喻指出身高贵的人。 明 屠隆 《綵毫记·宫禁生谗》:“娘娘是瑶臺仙种,况兼那宠冠诸宫。衣冠贵族门楣重,怎比那娼女遭逢?”词语解释:移种 拼音:yí zhǒng
犹移植。 唐 白居易 《有木》诗之五:“主人不知名,移种近轩闥。”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九:“千叶黄梅……近 兴 、 利州 山中,樵者薪之以出,有 洛 人识之,求於其地尚多,始移种遗喜事者。”参见“ 移植 ”。
词语解释:移植 拼音:yí zhí
(1).将秧苗或树木移至他处栽种。《旧唐书·食货志下》:“盐铁使 王涯 表请使茶山之人,移植根本。” 宋 苏轼 《芦》诗:“江湖不可到,移植当勤劬。”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禨祥·花石之祸》:“又 岭 南从来无牡丹,即移植者,俱不作花。” 郭小川 《雪满天山路》诗:“高高的,那是木棉花儿移植来塞外。”
(2).比喻引进别处经验、长处、做法等。 毛泽东 《论持久战》二一:“大体上,敌人是将 东三省 的老办法移植于内地。”《文汇报》1982.2.28:“随着文艺创作的繁荣,改编和移植工作也取得了可贵的成绩。”
(3).将有机体的一部分组织或器官补在同一机体或另一机体的缺陷部分上,使它长好。《文汇报》1982.4.3:“﹝医务人员﹞应用大网膜游离移植和自体骼骨植骨等手段,成功地治疗了一位由于小腿粉碎性骨折而造成骨缺损、皮肤血管都有严重损伤的病人。”词语解释:人种 拼音:rén zhǒng
(1).传宗接代的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阮仲容 先幸姑家 鲜卑 婢,及居母丧,姑当远移,初云‘当留婢’,既发,定将去, 仲容 借客驴箸重服自追之。累骑而返,曰:‘人种不可失。’即 遥集 之母也。”《金瓶梅词话》第五三回:“我又不得养,我家人种便是这点点儿,休得轻覷着他。”
(2).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冰心 《寄小读者》二二:“红人身躯壮硕,容貌黝红而伟丽,与 中国 人种相似。”
用人力耕种。《魏书·崔孝暐传》:“夏椹大熟, 孝暐 劝民多收之。郡内无牛,教其人种。”词语解释:火种 拼音:huǒ zhǒng
(1).属于火范畴的事物。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脂非火种,水非鱼属。”
(2).供引火用的火。《三国演义》第五十回:“ 操 令军士往村落中刼掠粮食,寻觅火种。”《水浒传》第四一回:“ 侯健 就讨了火种,递与 薛永 ,将来点着。”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一章第一节:“山洞里发现的大量灰烬,不仅说明了他们能初步使用火,也说明他们已能保持火种了。”
(3).喻潜藏的强大力量或强烈感情。 郭小川 《秋歌》:“不止一次了,节日的礼花点燃起我心中的火种。” 孙犁 《白洋淀纪事·杨国元》:“我想,如果不只从静止的方面看他,而想到他的本质和他身体里包藏的无限火种的力量,再能激发这种力量,他就进步得快了。”
火耕。 唐 刘长卿 《送州人孙沅却归句章新营所居》诗:“火种山田薄,星居海岛寒。” 宋 王禹偁 《畬田调》:“莫言火种无多利,林树明年似乱麻。”词语解释:遗种 拼音:yí zhǒng
(1).传种;繁育后代。《国语·越语下》:“又一年,王召 范蠡 而问焉,曰:‘吾与子谋 吴 ,子曰:未可也,今其稻蟹不遗种,其可乎?’”《后汉书·窦融传》:“天下安危未可知, 河西 殷富,带 河 为固, 张掖 属国精兵万骑,一旦缓急,杜絶 河 津,足以自守,此遗种处也。”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典礼·蝗灾告城隍文》:“神其速殛之幽,毋尽伤于我黍稷,毋俾遗种于此。”
(2).指人或动植物的后代。《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候其穀稼将熟,輒纵兵芟刈,使无遗种。” 宋 苏辙 《葵花》诗:“浮根不任雪,採剥收遗种。”《明史·外国传二·安南》:“明年春, 汝敬 等还, 利 復言 陈氏 无遗种,请别命。”《西游记》第六三回:“至今有个九头虫滴血,是遗种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某人悚然具服曰:实与某氏有积讐,拟手刃其一门,使无遗种。”词语解释:书种 拼音:shū zhǒng
犹言读书种子。世代相承的读书人。 宋 杨万里 《送李待制季允擢第皈蜀》诗:“高文大册传书种,怨句愁吟恼化工。”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书种文种》:“ 裴度 常训其子云:‘凡吾辈但可令文种无絶,然其间有成功,能致身万乘之相,则天也。’ 山谷 云:‘四民皆坐世业,士大夫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絶。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似祖 裴 语,特易文种为书种耳。” 清 方文 《寄怀邢孟贞》诗之二:“但培书种大,勿恤研田荒。”词语解释:下种 拼音:xià zhǒng
播种。 三国 魏 阮德如 《宅无吉凶摄生论》:“凡火流寒至,则当授衣;时雨即降,则当下种。” 老舍 《二马》第三段十五:“什么事都容易摆脱,只有爱情,只有爱情是在心根上下种发芽的!”词语解释:播种 拼音:bō zhǒng
播下种子。《书·吕刑》:“ 稷 降播种,农殖嘉穀。”《淮南子·修务训》:“於是 神农 乃始教民播种五穀,相土地,宜燥溼肥墝高下。” 晋 皇甫谧 《高士传·老莱子》:“饮水食菽,垦山播种。” 宋 曾巩 《薤山谢雨文》:“麦则滋荣,稻可播种。”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八章:“清明过后,下了一场春雨,家家户户都忙着春耕播种。”词语解释:三种 拼音:sān zhǒng
(1).指黍、稷、稻。《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北曰 幽州 ,其畜宜四扰,其穀宜三种。” 郑玄 注:“三种,黍、稷、稻。”
(2).三类。《礼记·丧大记》:“熬,君四种八筐,大夫三种六筐,士二种四筐,加鱼腊焉。”《宋史·职官志三》:“凡内外军校封赠綾纸三种,分四等:大綾纸二等,中綾纸一等,小綾纸一等。”
宋 名将 种世衡 之子, 种古 、 种谔 、 种诊 三兄弟的合称。《宋史·种世衡传》:“子 古 、 諤 、 诊 ,皆有将材。 关中 号曰‘三 种 ’。”词语解释:嘉种 拼音:jiā zhǒng
优良的谷种。《诗·大雅·生民》:“诞降嘉种,维秬维秠。” 孔颖达 疏:“上天乃下善穀之种。” 三国 魏 曹植 《喜雨》诗:“嘉种盈膏壤,登秋毕有成。”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四傍纵要种些嘉穀,上面被此树叶遮覆,下面被此树根盘结,如何生长得成,须用伐去此树,纤根勿留,方可种植嘉种。”词语解释:将种 拼音:jiāng zhǒng
谓将门的后代。《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臣,将种也,请得以军法行酒。”《晋书·后妃传上·胡贵嫔》:“ 芳 对曰:‘北伐 公孙 ,西距 诸葛 ,非将种而何?’” 清 吴伟业 《送杜公弢武归浦口》诗:“ 西州 名士重人豪,北地高门推将种。”词语解释:异种 拼音:yì zhǒng
(1).旧时指同一种族中的其他部落。《后汉书·祭肜传》:“﹝ 鲜卑 ﹞遣使奉献,愿得归化……其异种 满离 、 高句驪 之属,遂骆驛款塞,上貂裘好马,帝輒倍其赏赐。”
(2).指异族。 孙中山 《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 满清 政府之政策,质言之,一嫉视异种、自私自便、百折不变之虐政而已。”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是数者,皆汉族之所无,而异种之所特有,是议权仍不在 汉 人也。”
(3).指人类以外的其他物种。 许地山 《无法投递之邮件》:“破五金来造货币、枪弹,以残害同类、异种的生命。”
(4).指动植物的奇特品种。 宋 洪迈 《容斋随笔·玉蕊杜鹃》:“物以希见为珍,不必异种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墨芍药》:“ 馆陶 人家有墨芍药,与 曹州 墨牡丹,皆异种。”
(5).指不同的品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鸽异》:“鸽类甚繁, 晋 有坤星…… 越 有诸尖:皆异种也。”词语解释:几种 拼音:jǐ zhǒng
指相似项目的不同或区别。例如:她懂得几种语言。词语解释:田种 拼音:tián zhǒng
(1).耕种。《后汉书·东夷传·东沃沮》:“土肥美,背山向海,宜五穀,善田种。” 宋 梅尧臣 《送施司封福建提刑》诗:“铜苗休问发,田种去教亲。” 明 唐顺之 《裕州均田碑记》:“野多陂陀、磽确,上杂砂石,不纯可田种。”
(2).田地。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夫田种者,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晋书·刘弘传》:“于时流人在 荆州 十餘万户…… 弘 乃给其田种粮食,擢其贤才,随资叙用。” 唐 元稹 《春分投简阳明洞天诗》:“舟船通海嶠,田种绕城隅。”
(3).指庄稼。 唐 韩愈 《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田种所收,十不存一。”《三国志平话》卷下:“见耗荡田种,军师烦恼。”词语解释:杂种 拼音:zá zhǒng
(1).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后汉书·西羌传》:“ 滇零 等自称‘天子’於北地,招集 武都 、 参狼 、 上郡 、 西河 诸杂种,众遂大盛。” 唐 杜甫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二:“社稷苍生计必安,蛮夷杂种错相干。”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牝贼》:“世扰羶风,家传杂种。”
(2).詈词。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杂种畜生王八》:“俗駡人曰杂种,曰畜生,曰王八。”《红楼梦》第七回:“瞎充管家!你也不想想 焦大 太爷蹺起一隻腿,比你的头还高些。二十年头里的 焦大 太爷眼里有谁?别説你们这一把子的杂种们!”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四章:“当然啦,碰上他就不会轻饶他杂种!”
(3).指杂粮。《隋书·食货志》:“又北境诸州,异於餘处, 云 、 夏 、 长 、 灵 、 盐 、 兰 、 丰 、 鄯 、 凉 、 甘 、 瓜 等州,所有义仓杂种,并纳本州。若人有旱俭少粮,先给杂种及远年粟。”
(4).比喻混杂而成的。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一切伎俩,都已用出,不过是政客和商人的杂种法术,将‘口号’‘标语’之类,贴上了杂志而已。”词语解释:佳种 拼音:jiā zhǒng
优良种子;优良品种。 黄人 《〈清文汇〉序》:“播佳种於龙野,存国粹於沧桑。”此指民族传统。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惜花四律》之四:“戏仿 唐 宫护佳种,金铃轻綰赤阑边。”典用 唐 宫以绳系铃于花梢惊鸟护花故事。见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花上金铃》。词语解释:别种 拼音:bié zhǒng
同一种族的分支。《旧唐书·西域传》:“ 东女国 , 西羌 之别种。”《新唐书·突厥传下》:“ 突骑施 别种 车鼻施啜苏禄 者,裒拾餘众,自为可汗。”词语解释:真种 拼音:zhēn zhǒng
本性。 明 唐顺之 《答殷生原学》:“窃痛世人汩于利欲,迷失真种,絶去天理,自堕鬼蜮。”词语解释:复种 拼音:fù zhǒng
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年播种两次以上。 毛泽东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五:“为了要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就必须……提高耕作技术(深耕细作、小株密植、增加复种面积、采用良种、推广新式农具、同病虫害作斗争等)。”词语解释:秋种 拼音:qiū zhǒng
(1).秋播的种子。《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五月丙子,詔曰:久旱伤麦,秋种未下,朕甚忧之。”
(2).秋庄稼。《宋史·食货志上一》:“今宿麦既登,秋种向茂,其令州县諭民,务谨盖藏,无或妄费。”
秋季播种。《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并社扩社的经验》:“一九五四年秋季并社和扩社中不但完成了二千七百馀亩秋种任务……还开垦了四十多亩荒地种上小麦,增加了收入。”词语解释:上种 拼音:shàng zhǒng
良种。《史记·货殖列传》:“欲长钱,取下穀;长石斗,取上种。” 汉 袁康 《越绝书·计倪内经》:“丁货之户曰稻粟,令为上种,石四十。”词语解释:布种 拼音:bù zhǒng
撒籽栽种。《淮南子·原道训》“ 神农 之播穀也,因苗以为教” 汉 高诱 注:“布种百穀,因苗之生而长育之,以为后世之常教也。”
播撒种子。《北史·苏绰传》:“布种既讫,嘉苗须理。” 清 章学诚 《与乔迁安明府论初学课业三简》之一:“然此閒已闻霑足之后,若再不休,未免有碍布种。”
播种。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道民种茴香》:“遂下道院,取可以佈种者,得茴香一掬,命道民种於艮岳之趾。” 郑观应 《盛世危言·农功》:“﹝金城稻﹞色红性硬,最为耐旱,四月佈种,七月即收。”词语解释:五种 拼音:wǔ zhǒng
五种谷物。《周礼·夏官·职方氏》:“ 河 南曰 豫州 ……其穀宜五种。” 郑玄 注:“五种,黍、稷、菽、麦、稻。”《荀子·儒效》:“相高下,视墝肥,序五种,君子不如农人。” 杨倞 注:“五种,黍、稷、豆、麦、麻。”《史记·五帝本纪》:“ 轩辕 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 唐 韩愈 《李公墓志铭》:“连八岁,五种俱熟,公私有餘。”词语解释:情种 拼音:qíng zhǒng
(1).感情特别丰富的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寄生》:“父痴於情,子遂几为情死。所谓情种,其 王孙 之谓与?”《儒林外史》第三十回:“比如要在梨园中求知己,便是爱女色的要於青楼中求一个情种,岂不大错?”
(2).爱情的种子。 钱锺书 《围城》五:“可是你这一念温柔,已经心里下了情种。”词语解释:浸种 拼音:jìn zhǒng
处理农作物种子的一种方法。用水泡种子(多指稻谷)以催芽。用温水或盐水浸种,还有预防某些病害的作用。 宋 陆游 《旬日公事颇简喜而有赋》诗:“农事渐兴初浸种,吏衙早退独焚香。”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水田自犁地而浸种,而插秧,而薅草,而车戽,从夏讫秋,无一息得暇逸。”《农谚选》:“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地莫迟延。”词语解释:首种 拼音:shǒu zhǒng
最先播种的庄稼。指稷。《礼记·月令》:“﹝孟春之月﹞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雪霜大挚,首种不入。” 郑玄 注:“旧説首种谓稷。” 孔颖达 疏:“按《考灵耀》云:日中星鸟,可以种稷。则百穀之内稷先种,故云首种。首即先也,种在百穀之先也。”一说为麦。麦以秋种,故谓之首种。参阅 蔡邕 《月令章句》。词语解释:非种 拼音:fēi zhǒng
语出《史记·齐悼惠王世家》:“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鉏而去之。”原指植物的异株、劣种。后用以指异民族,含有鄙意。 刘师培 《〈新方言〉后序一》:“昔 欧洲 希 ( 希腊 ) 意 ( 意大利 )诸国,受制非种,故老遗民,保持旧语,而思古之念沛然以生。”词语解释:传种 拼音:chuán zhǒng
(1).犹传染。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是以国人转相仿效,如蚁附羶,如蝇逐臭,如疫症之播染,如肺病之传种。”
(2).繁殖后代。 巴金 《新生》第一篇:“出世,成长,保身,传种,以至于死亡:所有的人都走这种呆板的单调的路。”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你们的良马、肥羊已在 汉 家传种,你们的 胡 乐也已经传遍了中原。”词语解释:佛种 拼音:fó zhǒng
佛教谓成佛之因。《华严经·明法品》:“復次於众生田中,下佛种子,是故能令佛种不断。” 南朝 梁 沉约 《述僧设会论》:“此法既冥,则僧非佛种,佛种既离,则三宝坠于地矣。” 唐 法藏 《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一:“菩萨所行名为佛种。”词语解释:纯种 拼音:chún zhǒng
指纯种动物,尤其是有谱系记录的纯种后代词语解释:同种 拼音:tóng zhǒng
同一种族;同一民族。亦指同种之人。 康有为 《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然则 满洲 蒙古 ,皆吾同种,何从别而异之?”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谁无父母?谁无心肝?何其夭閼之不遗餘力,幸同种之为奴隶,以必信其言之中也!”词语解释:麒麟种 拼音:qí lín zhǒng
指有颖异天资的人。 元 萨都剌 《山中怀友》诗之四:“自是麒麟种,卑栖又几年。”词语解释:文种 拼音:wén zhǒng
犹言读书种子。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裴令公训子》:“ 裴令公 常训其子:凡吾辈但可文种无絶,然其间有能成功、能致身为万乘之相,则天也。”词语解释:留种 拼音:liú zhǒng
留存种子词语解释:凡种 拼音:fán zhǒng
谓尘俗之人。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一折:“我本待鸞凤配雌雄,你只想鵰鶚起秋风,怎知我月中丹桂非凡种。”词语解释:迈种 拼音:mài zhǒng
勉力树德。语出《书·大禹谟》:“ 皋陶 迈种德。” 宋 强至 《贺致政少傅启》:“恭以某官全德迈种,英猷济时。士林以师保而允怀,王室繄股肱而是赖。”参见“ 迈德 ”。
词语解释:迈德 拼音:mài dé
语出《书·大禹谟》:“ 皋陶 迈种德。”谓勉力树德。 三国 魏 吴质 《在元城与魏太子笺》:“迈德种恩,树之风声。”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拔奇夷难,迈德振民。” 唐 皮日休 《补〈大戴礼·祭法〉文》:“吾之先师 仲尼 ,迈德于百王,垂化于万世。”词语解释:蚕种 拼音:cán zhǒng
作种用的蚕卵。《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邕》:“ 邕 妻 温 復为 邕 请戍边自赎,曰:‘……事生吏口,迫 邕 手书,贷人蚕种,以为枉法。’” 宋 秦观 《蚕书·种变》:“腊之日聚蚕种,沃以牛溲,浴于川,毋伤其藉,迺县之。” 元 赵孟頫 《织·十二月》诗:“是月浴蚕种,自古相传流。”词语解释:区种 拼音:qū zhǒng
谓按一定距离开沟挖穴,播入种子。《后汉书·刘般传》:“是时下令禁民二业,又以郡国牛疫,通使区种增耕。”《文选·嵇康〈养生论〉》:“夫田种者,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不知区种,可百餘斛。” 李善 注:“区,音鄔侯切。” 宋 王安石 《和蔡枢密南都种山药法》:“区种抛来六七年,春风条蔓想宛延。”《金史·食货志五》:“ 承安 元年四月,初行区种法,男年十五以上、六十以下有土田者,丁种一亩,丁多者五亩止。”参见“ 区田 ”。
词语解释:区田 拼音:qū tián
(1).指在田里按一定距离开沟挖穴,将种子播入其间的一种农作法。便于小范围内深耕细作,集中施肥灌水。《齐民要术·种谷》引 汉 氾胜之 《氾胜之书·区田法》:“ 汤 有旱灾, 伊尹 作为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区田以粪气为美,非必须良田也。诸山、陵,近邑高危倾阪及丘城上,皆可为区田。区田不耕旁地,庶尽地力。”《清史稿·德宗纪一》:“三月甲寅,諭被灾各省试行区田法。”
(2).指用区田法种植的田地。 清 吴烺 《霜叶飞·姜》词:“区田一带近山腰,瓜架枣林斜引。”词语解释:日种 拼音:rì zhǒng
佛教故事。传说 大茅草王 无子,出家成王仙,被猎师之箭所误伤,其血滴地,生出二甘蔗。甘蔗经日炙成熟,剖茎,一茎蔗出男童一人,另一茎蔗出女童一人。相师言此男童在甘蔗里经日炙熟而出,故名为“日种”,立以为王。女童长大后,纳为王第一妃。见《佛本行经·贤劫王种品下》。词语解释:四种 拼音:sì zhǒng
指黍、稷、稻、麦。《周礼·夏官·职方氏》:“ 河 东曰 兗州 ……其畜宜六扰,其穀宜四种。” 贾公彦 疏:“四种,黍、稷、稻、麦。”词语解释:漫种 拼音:màn zhǒng
播种方法之一,种子置于器物中,边走边撒,力求撒匀,使苗出稀稠适当。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胡麻》:“一亩用子二升,漫种者,先以耬耩,然后散子,空曳劳。” 元 王祯 《农书》卷二:“漫种者,用斗盛穀种,挟左腋间,右手料取而撒之;随撒随行,约行三步许,即再料取;务要布种均匀,则苗生稀稠得所。 秦 晋 之间,皆用此法。”词语解释:寒种 拼音:hán zhǒng
谓贫寒家庭出身。 宋 文同 《冤妇行》:“其姑本寒种,贪壑常谽谺。”词语解释:闲种 拼音:xián zhǒng
亦作“间种”。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在同块田地上,隔株、隔行或隔畦同时栽培,以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耕作方式。也叫间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个在三年内增产百分之六十七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增种高产作物。全部一年两作,实行间种。”《人民日报》1965.3.12:“玉米株间再间种赤豆。”词语解释:瓠种 拼音:hù zhǒng
我国古代北方地区用葫芦制成的播种工具。俗称点葫芦。主要用于谷类和豆类作物的点播。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一:“瓠种,窍瓠贮种,量可斗许。乃穿瓠两头,以木箄贯之,后用手执为柄,前用作觜,泻种於耕壠畔,随耕随泻,务使均匀。”词语解释:根种 拼音:gēn zhǒng
(1).植物的根茎。《魏书·崔光传》:“有物出于太极之西序,敕以示臣,臣按其形,即《庄子》所谓‘蒸成菌’者也……皆指言蒸气鬱长,非有根种,柔脆之质,凋殞速易,不延旬月,无拟斧斤。”
(2).泛指根本。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四章:“所取既未必公,即公亦出大争,坏人心术,侵入根种,此大不可。”词语解释:玉种 拼音:yù zhǒng
(1).传说中玉的种子。《山海经·西山经》“ 黄帝 乃取 峚山 之玉荣,而投之 钟山 之阳” 晋 郭璞 注:“以为玉种。”
(2).引申为对他人后嗣的美称。 唐 魏徵 《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玉种逾润,兰芳不已。”词语解释:业种 拼音:yè zhǒng
(1).佛教谓恶业恶报,善业善报,如由种子得果,故称“业种”。多偏指恶业的种子。 明 徐复祚 《一文钱》第六出:“争奈众生渐染太深,鼎鼎名塲利窟,愚痴太重,胶胶业种疑根,因此特建祗塲,为彼説法。” 康有为 《大同书》总论:“若业种相缠,世世无已;俗恶业缠,陷溺日甚。”
(2).詈词。犹孽种。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三折:“把这一箇小业种剁了三剑,兀的不称了我平生所愿也。” 元 李致远 《还牢末》第二折:“这两个业种是那里来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王妻 駡道:‘小业种,还不走了出去?’” 茅盾 《秋收》二:“天老爷没有眼睛!并且他最想不通的,是天老爷还给他 阿多头 这业种。”
(3).昵称。含有怨叹或怜爱的意思。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薄情业种,咱两箇彼各当年,休休!定是前缘,今宵兔得两下里孤眠。” 元 曾瑞 《迎仙客·风情》曲:“劣冤家,小业种,情我做着屏风,可休别凿透桃源洞。”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二折:“撇下了亲夫主不须提,单是这小业种好孤悽,从今后谁照覷他饥时饭、冷时衣?”词语解释:良种 拼音:liáng zhǒng
优良的品种。 宋 楼钥 《题高丽行看子》诗:“相随西去皆良种,撼首势窜迎风嘶。”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非种不锄,良种不滋。”词语解释:贵种 拼音:guì zhǒng
(1).谓出生于高门世家。《史记·外戚世家》:“士不必贤世,要之知道;女不必贵种,要之贞好。” 明 汤显祖 《紫箫记·托媒》:“好容易得名姝!我要有三件的:一要贵种,二要殊色,三要知音。” 清 龚自珍 《为龙泉寺募造藏经楼启》:“夫有倡於上,则必有贵种福德之臣助於下,相与报佛恩,祈福德,以合成一世界之福德,岂可闕也!”
(2).指地位高贵的种姓、氏族。《史记·匈奴列传》:“ 呼衍氏 、 兰氏 ,其后有 须卜氏 ,此三姓其贵种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唯四夷则全以氏族为贵贱,如 天竺 以刹利、媻罗门二姓为贵种,自餘皆为庶姓,如毗舍、首陁是也。” 章炳麟 《訄书·原人》:“是则祭寝庙者亡其大宗,而以异姓为主后也,安论其戎狄与贵种哉。”词语解释:多情种 拼音:duō qíng zhǒng
感情丰富的人。 郁达夫 《奉赠》诗之四:“怜君亦是多情种,瘦似 南朝 李易安 。”词语解释:鱼种 拼音:yú zhǒng
鱼苗。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鳞语·养鱼种》:“鱼花者,鱼苗也,亦曰鱼秧,以其利与田禾等,故曰苗、曰秧,而常名则曰鱼种云。” 碧野 《青山常在水长流》:“这孵化出来的鱼种,分为冬花和夏花。”词语解释:谬种 拼音:miù zhǒng
(1).指荒谬错误的言论、学术流派等。 清 恽敬 《上举主笠帆先生书》:“茫茫千古,如驱羊,如履狶,如害马,不力辩焉,则此事皆为谬种矣。” 林纾 《〈慎宜轩文集〉序》:“今庸妄鉅子,飣餖过於 汪伯玉 ,哮勃甚於 祝枝山 ,用险句奇字以震眩俗目,鼓耳贋力,斥 桐城 不值一钱,而无识之谬种,和者嘷声彻天。” 柳亚子 《放歌》:“服从供玩好,谬种流无疆。”
(2).詈词。坏东西;坏蛋。 鲁迅 《彷徨·祝福》:“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任斌武 《无声的浩歌》:“简直是谬种孽生,大逆不道。”词语解释:陇种 拼音:lǒng zhǒng
跌撞摇晃貌。《荀子·议兵》:“故仁人之兵……则若盘石然,触之者角摧,案角鹿埵陇种东笼而退耳。” 杨倞 注:“盖皆摧败披靡之貌。”按,一说“角鹿埵陇种东笼”数字,“角”字乃涉上而衍。“鹿埵”、“东笼”均为“陇种”之异文,乃后人注记之词,内传写者误入正文。见 杨柳桥 《荀子诂译》。《旧唐书·窦轨传》:“公之入 蜀 ,车骑、驃骑从者二十人,为公所斩略尽,我陇种车骑,未足给公。”词语解释:败种 拼音:bài zhǒng
詈词。犹孬种。 郭沫若 《瓶》诗之十五:“啊,我骂你个聪明的败种,你以后要好生郑重。”词语解释:绝种 拼音:jué zhǒng
(1).灭绝后嗣。《新唐书·沙陀传》:“ 尽忠 与 朱邪执宜 谋,曰:‘我世为 唐 臣,不幸陷污,今若走 萧关 自归,不愈於絶种乎?’” 鲁迅 《且介亭杂文·从孩子的照相说起》:“因为长久没有小孩子,曾有人说,这是我做人不好的报应,要绝种的。”
(2).指某些生物之消亡灭绝。亦泛指事物之不复存在。 孙中山 《中国内乱之因》:“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 葛寰中 道:‘我想,洋货必不会绝种。’”词语解释:名种 拼音:míng zhǒng
名贵的品种。《后汉书·臧洪传》“父 旻 ,有干事才” 李贤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山川草木鸟兽异物名种不与中国同者,口陈其状。” 清 毛祥麟 《墨馀录·花会》:“以艺兰家不惜多金,购求名种,四方花客,捆载以来,故得独富。”如: 福建 龙团是茶的名种。词语解释:均种 拼音:jūn zhǒng
指种植的间隔均匀适度。《管子·小匡》:“及寒击槀除田,以待时乃耕,深耕、均种、疾耰。”词语解释:白种 拼音:bái zhǒng
(1).旧指汉族中被西南山区少数民族俘虏而同化的人。 清 魏源 《圣武纪》卷十一:“真夷谓之黑种,歷虏 汉 民,入内亦化为夷,谓之白种,黑少白多,黑主白奴,众且数十万。”
(2).指白色人种。也称 欧罗巴 人种。 梁启超 《灭国新法论》:“ 非律宾 者,我同洲同种之国民,两度与白种战争,百折而不挠者也。”词语解释:道种 拼音:dào zhǒng
佛教名词。谓能产生佛果的种子。 唐 魏静 《〈永嘉集〉序》:“心珠道种,莹七浄以交辉;戒月悲花,耿三空而列耀。” 五代 齐己 《荆渚病中因思匡庐遂成三百字寄梁先辈》诗:“道种将閒养,情田把药鉏。”词语解释:本种 拼音:běn zhǒng
自己的种族。 晋 江统 《徙戎论》:“廩其道路之粮,令足自致,各附本种,反其旧土。”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中国 亦望有 尧 舜 之主出而革命,使本种不亡已耳。”词语解释:九种 拼音:jiǔ zhǒng
指《易》、《书》、《诗》、《春秋》、《礼》、《乐》、《论语》、《孝经》及小学(其名目说法不一,此据《汉书·艺文志》)等九种儒家经典。《汉书·艺文志》:“序六艺为九种。” 宋 欧阳修 《唐书艺文志序》:“自 汉 以来,史官列其名氏篇第,以为六艺、九种、七略。”词语解释:载种 拼音:zǎi zhǒng
犹堆积。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耕种之,茠鉏之,刈穫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之,凡几涉手,而入仓廩,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词语解释:逆种 拼音:nì zhǒng
(1).詈词。称不孝的子女。《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 焦氏 大怒道:‘你这逆种!’”《照世杯·掘新坑悭鬼成财主》:“太公怒道:‘你这不孝的逆种,难道日记故事上 黄香 扇枕那一段,先生不曾讲与你听么?’”
(2).憎称奸贼的子女。《荡寇志》第七二回:“我怕不认识 高俅 的逆种……待我结果了他,为大家除害。”
(3).叛逆的族类,叛臣的后裔。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监·阉幼童》:“用兵诛叛,翦其逆种也。”词语解释:特种 拼音:tè zhǒng
同类事物中特殊的一种。 马南邨 《燕山夜话·宇宙航行的最古传说》:“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仙槎’简直与飞船无异……所谓‘声如铜铁,坚而不蠹’,仿佛是比不锈钢、特种合金还要高级的物质。”如:特种兵;特种工艺。词语解释:坏种 拼音:huài zhǒng
(1).犹坏人,坏蛋。 鲁迅 《花边文学·漫骂》:“漫骂固然冤屈了许多好人,但含含胡胡的扑灭‘漫骂’,却包庇了一切坏种。” 许地山 《缀网劳蛛》:“你这该死的东西……不知厉害的坏种!” 束为 《老长工》二:“这坏种在社外干了几年,忽然要入社。”
(2).犹谬种。多指荒谬错误的言论。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读经一》:“乃坊间又有《周礼节要》之刻,更所谓坏种流传,当付之一炬也。”词语解释:护种 拼音:hù zhǒng
把蚕种放在贴身处,使其得到体温而孵化出蚕来。 清 顾禄 《清嘉录·立夏三朝开蚕党》:“或有畏护种出火辛苦,往往于立夏后买现成三眠蚕于湖以南之诸乡村。”词语解释:工种 拼音:gōng zhǒng
工矿企业中按生产劳动的性质和任务而划分的种类,如钳工、车工、铸工等。词语解释:易种 拼音:yì zhǒng
蔓延其种。有生息、蕃衍之意。《书·盘庚中》:“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姦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 曾运乾 正读:“易,延易也。”词语解释:释种 拼音:shì zhǒng
(1).佛教创始者 释迦牟尼 是古 印度 释迦 族人,简称为“释种”。后亦泛指佛教信徒。 唐 虞世南 《破邪论序》:“既学博而心下,亦守卑而调高,实 释 种之梁栋,人生之羽仪者也。” 唐 刘禹锡 《送僧元暠南游》诗引:“万姓归佛,尽为 释 种,如河入海,无復水名。”
(2).即 塞 种。古族名。公元前第二世纪以前分布于今 伊犁河 流域及 伊塞克湖 附近一带,前第二世纪前期因 大月氏 人西迁,侵入其地,一部分南下征服 罽宾 等地,一部分留居故地者后与新侵入的 乌孙 人混合。《汉书·张骞传》“ 月氏 已为 匈奴 所破,西击 塞 王” 唐 颜师古 注:“塞,音先得反。 西域 国名,即佛经所谓 释 种者。塞、释声相近,本一姓耳。”词语解释:豸种 拼音:zhì zhǒng
旧时对我国北方 貉 等少数民族的贬称。 章炳麟 《訄书·原人》:“东北絶 辽水 ,至乎 挹娄 ,豸种曰 貉 。”词语解释:诸种 拼音:zhū zhǒng
(1).各个种族。《后汉书·马援传》:“十三年, 武都 参狼羌 与塞外诸种为寇,杀长吏。”
(2).各个品种。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稻工》:“而菽、麦、麻、蔬诸种,纷纷可种。”
(3).各种,各样。 梁启超 《卢梭学案》:“盖人在邦国相待而为用,又有诸种之职各分任之。”词语解释:陆种 拼音:lù zhǒng
谓种植旱地作物。《晋书·食货志》:“故每有水雨,輒復横流,延及陆田。言者不思其故,因云此土不可陆种。”词语解释:牛种 拼音:niú zhǒng
(1).牛与谷种。《元史·世祖纪十一》:“乙巳,赐 合迷里 贫民及 合剌和州 民牛种。”
(2).小牛。《六部成语注解·户部》:“牛种,小牛也。”词语解释:营种 拼音:yíng zhǒng
种植。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吴太伯传》:“ 尧 聘 弃 使教民山居,随地造区,研营种之术。”《通典·食货七》:“五十亩以上为私田,任其自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