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遗秉 拼音:wèi bǐng
指成把的遗穗。《诗·小雅·大田》:“彼有遗秉,此有滞穗。” 毛 传:“秉,把也。” 孔颖达 疏:“彼处有遗餘之秉把,此处有滞漏之禾穗。” 唐 王维 《京兆张公德政碑》:“野无遗秉,路有委骨。” 清 彭兆荪 《输租乐》:“遗秉滞穗皆入官,鳩形妇子吞声还。”
犹言发放粮食。 宋 宋祁 《贺吕待制启》:“ 河 朔艰食,县官乏材,首膺僉求,大经用度,游刃於肯綮之地,遗秉於灭裂之餘。”词语解释:五秉 拼音:wǔ bǐng
《论语·雍也》:“ 子华 使於 齐 , 冉子 为其母请粟。 子 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 冉子 与之粟五秉。” 杨伯峻 注:“五秉则是八十斛…… 周 秦 的八十斛合今天的十六石。”后借指赈穷济急之粮。《梁书·处士传·诸葛璩》:“ 陈郡 谢朓 为 东海 太守,教曰:‘……闻事亲有啜菽之窶,就养寡藜蒸之给,岂得独享万钟,而忘兹五秉。可餉穀百斛。’”词语解释:机秉 拼音:jī bǐng
枢机的权柄。《新唐书·杜黄裳传》:“由是平 夏 ,翦 齐 ,灭 蔡 ,復 两河 ,以机秉还宰相,纪律设张,赫然号中兴,自 黄裳 启之。”词语解释:国秉 拼音:guó bǐng
同“ 国柄 ”。 秉,同“ 柄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君三岁而侯,侯八岁,为将相,持国秉。”词语解释:参秉 拼音:cān bǐng
参与执掌。《旧唐书·宦官传序》:“内则参秉戎权,外则监临藩岳。”词语解释:贞秉 拼音:zhēn bǐng
坚贞不屈的操守。 明 吴应箕 《吊忠赋》:“是故感壬午之鼎革者,愾诛夷之酷烈也;考狱礼之异同者,壮死戍之芳踪也;遡 严 ( 严嵩 ) 张 ( 张居正 )之抗挺者,景杖謫之贞秉也。”词语解释:杓秉 拼音:sháo bǐng
犹把柄。 章炳麟 《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不通斯例,则古义不完,逐流忘返,则繆説兹起,世有妄人,憙云读书不求甚解,故不得以余説为杓秉也。”词语解释:权秉 拼音:quán bǐng
亦作“ 权棅 ”。 犹权柄。《管子·山权数》:“ 桓公 问於 管子 曰:‘权棅之数,吾已得闻之矣。’” 汉 王符 《潜夫论·明忠》:“要在於明操法术,自握权秉而已矣。”词语解释:披秉 拼音:pī bǐng
穿上官服,配戴饰物。 宋 文惟简 《虏廷事实·披秉》:“顷年初创臺,有 女真 、 契丹 之人,有为公相尚书侍郎者,从 汉 法例当披秉。”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披秉歌诀》:“天子郊祀与祭太庙日,百官陪位者皆法服。凡披秉须依歌诀次第,则免颠倒之失。歌曰:‘袜履中单黄带先,裙袍蔽膝綬绅连,方心曲领蓝腰带,玉珮丁当冠笏全。’”词语解释:天秉 拼音:tiān bǐng
犹天禀,天赋。《武王伐纣平话》卷上:“若説三皇五帝,皆不似 紂王 天秉聪明。”词语解释:宿秉 拼音:sù bǐng
积存的禾束。《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风尘不起,囹圄寂寞,富商野次,宿秉停菑。” 张铣 注:“秉,禾束也。菑,一岁田也。言将丰熟,宿积禾束停之於田也。”词语解释:穿秉 拼音:chuān bǐng
谓穿礼服而执朝笏。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后集·学规》:“凡行罚之际,学官穿秉序立堂上。” 宋 吴自牧 《梦粱录·七月》:“太史官穿秉奏曰:‘秋来。’”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诸州府得解士人赴省闱》:“知贡举等官於厅前备香案,穿秉而拜,诸士人皆答拜。”词语解释:特秉 拼音:tè bǐng
见“ 特稟 ”。
词语解释:特禀 拼音:tè bǐng
亦作“ 特秉 ”。
(1).特别具有。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若谓彼皆特稟异气,然其相传,皆有师奉服食,非生知也。”《旧唐书·回纥传》:“ 迴紇叶护 ,特稟英姿,挺生奇略……才为万人之敌,位列诸蕃之长。” 明 张燮 《东西洋考》卷十:“权知 交州 三使留后 黎桓 ,兼资义勇,特稟忠纯,能得邦人之心,弥谨藩臣之礼。”
(2).指特别的禀赋。 王闿运 《彭寿颐哀词》:“君怀特秉,厉皎秋霜,少依圣化,折节文章。”词语解释:坚秉 拼音:jiān bǐng
犹坚持。《宋书·礼志四》:“所据《公羊》,祇足坚秉。”词语解释:盈秉 拼音:yíng bǐng
满把。 明 夏完淳 《谢康乐游山》诗:“山阿有芳草,采之不盈秉。”词语解释:夙秉 拼音:sù bǐng
亦作“夙稟”。
(1).天性;本心。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高祖 少连 ,夙秉高尚。” 清 黄鷟来 《秋日雨晴过张星文草草堂》诗:“堂名见真意,草草怀夙秉。”
(2).早岁秉承;天然具有。 唐 皮日休 《九讽·见逐》:“嗟予夙秉於大训兮,涵渍骨之忠贞。既贸者之莫余容兮,向重苍而自盟。”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上:“当今皇太子,夙禀岐嶷之资,篤日就月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