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祈禳 拼音:qí ráng
祈祷以求福除灾。《汉书·孔光传》:“俗之祈禳小数,终无益於应天塞异,销祸兴福。” 颜师古 注:“祈,求福也。禳,除祸也。” 宋 苏轼 《答郡中同僚贺雨》诗:“君看大熟岁,风雨占十五,天地本无功,祈禳何足数。”《水浒传》第一回回目:“ 张天师 祈禳瘟疫, 洪太尉 误走妖魔。”词语解释:祓禳 拼音:fú ráng
除凶之祭。《左传·昭公十八年》:“祓禳於四方,振除火灾,礼也。” 孔颖达 疏:“祓禳皆除凶之祭。” 宋 苏轼 《元祐三年端午贴子词夫人阁》诗之三:“旋开寳典寻风物,要及灵辰共祓禳。”词语解释:厌禳 拼音:yā ráng
谓以巫术祈祷鬼神除灾降福,或致灾祸于人,或降伏某物。 唐 薛能 《黄蜀葵》诗:“记得玉人初病起,道家妆束厌禳时。”《宣和遗事》前集:“詔:‘诸卿相,谁人能厌禳此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崔猛》:“道士笑曰:‘……我先君以解死之术。’ 崔 生平不信厌禳,笑而不言。”词语解释:修禳 拼音:xiū ráng
祭祷消灾。 明 沉鲸 《双珠记·奏议颁赦》:“伏愿修禳弭祸苗,燮理阴阳气自调。”《三国演义》第七八回:“群臣奏曰:‘大王当命道士设醮修禳。’”词语解释:消禳 拼音:xiāo ráng
消除,除去。 宋 曾巩 《读书》诗:“休问就医药,疾病可消禳。”词语解释:祷禳 拼音:dǎo ráng
祈祷鬼神求福除灾。 唐 柳宗元 《时令论下》:“语怪而威之,所以炽其昏邪淫惑而为祷禳猒胜鬼怪之事,以大乱于人也。” 宋 苏辙 《祭灵惠汪公文》:“自夏及秋,中间祷禳,神不厌瀆,卒保康乂。”词语解释:傩禳 拼音:nuó ráng
谓用驱傩禳祭的方式以驱除疫鬼。词语解释:医禳 拼音:yī ráng
用向鬼神祈祷的方法解除病痛。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盲郭璞》:“ 路巖 幼病,有人称善医禳之术, 巖 用之不效。”词语解释:雩禳 拼音:yú ráng
祭祀雨神。《晋书·束晳传》:“水旱失中,雩禳有请。”词语解释:面禳 拼音:miàn ráng
谓向四方祈祷,以求消除殃祸。《周礼·春官·鸡人》:“凡祭祀,面禳衅,共其鸡牲。”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面禳,四面禳也。”词语解释:设醮修禳
僧道为禳除灾祟而设的道场词语解释:弭禳 拼音:mǐ ráng
谓祷神消灾。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典礼·总论》:“至於祈祷雨暘,弭禳灾变,挽天心而补救农功,是又民事之大者也。”词语解释:侯禳 拼音:hòu ráng
古代迎祥除灾的祭礼。侯,通“ 候 ”。迎。《周礼·春官·小祝》:“小祝掌小祭祀,将事侯禳祷祠之祝号,以祈福祥,顺丰年,逆时雨,寧风旱,弥烖兵,远辠疾。” 郑玄 注:“侯之言候也,候嘉庆祈福祥之属。禳,禳却凶咎、寧风旱之属。”一说侯禳者,候四时恶气禳去之。见《周礼·夏官·小子》“凡沉辜侯禳,饰其牲”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说。词语解释:醮禳 拼音:jiào ráng
设醮禳解。《宋史·王禹偁传》:“州境二虎斗,其一死,食之殆半。羣鸡夜鸣,经月不止。冬雷暴作 禹偁 手疏引《洪范传》陈戒,且自劾;上遣内侍乘馹劳问,醮禳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 王子服 ﹞垂头而睡,不语亦不食。母忧之。醮禳益剧,肌革鋭减。”词语解释:保禳 拼音:bǎo ráng
谓祈求鬼神保佑,消除灾病。《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又不时有那来求子的,来做道场保禳灾悔的,他又去富贵人家及乡村妇女,都约到庵中作会。”《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自此每一遭痛发,便去请僧道保禳,或是 东岳 烧献。”词语解释:符禳 拼音:fú ráng
谓以符咒禳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伏狐》:“太史某,为狐所魅,病瘠。符禳既穷,乃乞假归,冀可逃避。”词语解释:禬禳 拼音:guì ráng
泛指祈求消除祸患灾异。 唐 皮日休 《题安昌侯传》:“大凡国有灾异,与禬禳占筮之事,自有司存。”《续资治通鉴·宋度宗咸淳三年》:“緇黄出入之禁,所以严宸居,而间惑於禬禳之小数。”词语解释:禜禳 拼音:yǒng ráng
祭祀禳灾。 宋 叶适 《送冯传之》诗:“禜禳用国寳,谁能免沉燔!” 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性下》:“或曰,国者有作用,故谓之有。若巫师假鬼以为号,然后有祠堂禜禳。而巫师亦得糈,彼鬼者能自作乎?”词语解释:解禳 拼音:jiě ráng
祷神除殃。 明 无名氏 《精忠记·兆梦》:“我欲请几位道士解禳此梦如何?”《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敢是日子不好?与女儿无缘法,得个人解禳解禳便好。”词语解释:祛禳 拼音:qū ráng
为消除邪恶灾异而祭祀。 清 唐孙华 《闻毁明逆魏忠贤墓》诗:“跛牂任践踏,野燎当祛禳。”词语解释:磔禳 拼音:zhé ráng
亦作“ 磔攘 ”。 谓分裂牲体祭神以除不祥。《吕氏春秋·季春》:“国人儺,九门磔禳,以毕春气。” 高诱 注:“命国人儺,索宫中区隅幽闇之处,击鼓大呼,驱逐不祥,如今之正岁逐除是也。九门,三方九门也。嫌非王气所在,故磔犬羊以禳木气尽之,故曰以毕春气也。” 宋 苏轼 《贺正启》:“伏以苇桃在户,磔禳以饯餘寒。” 清 龚自珍 《为家大人丙辰同年祭江西巡抚阳湖吴公文》:“方下车而矢磔攘兮,三岁挞而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