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遇去声 [dù,制度][树木,名词][详注1][shù,数量][详注2][详注3][wù,憎恶][tù][详注4][pū,偃仆][pù,店铺][yù][音顾。《广韵》卖也。][cuò,动词][嘱咐][详注5][详注6][jù][tù][详注7][详注8][详注9][fū][chá ná][音驻。《广韵》鸟声。][音妒。美女也。][详注10][xǔ][详注11]


注1:污 恶去声。《说文》岁也。又染也。一曰去垢污曰污。动词
注2:疏 书疏。音数。条陈也。《扬雄·解嘲》独可抗疏时道是非。
注3:苦 《正韵》苦故切,音库。困也。《西溪丛语》今人不善乘船谓之苦船,北人谓之苦车。 又姓。大夫苦成,见《国语》。又《通志·氏族略》汉有会稽太守苦灼。
注4:圃 《唐韵》《集韵》博故切,音布。《屈原·离骚》朝发轫於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注5:足 《广韵》子句切《集韵》遵遇切《韵会》子遇切《正韵》将豫切,音沮。《论语》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传》过也。《扬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注6:错 音措。《集韵》金涂谓之错。亦姓。又《博雅》藏也。又《楚辞·九章》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注》错,安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展采错事。《注》展其官职,设厝其事业也。错,音措。 又《易·系辞》苟错诸地,而可矣。《疏》错,置也。《释文》错,音措。《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注》错,置也。 又《史记·张仪传》秦魏之交,可错矣。《注》错,停止也。音措。 又《后汉·寒朗传》二人错愕不能对。《注》错,七故反。错惮,犹仓卒也。
注7:餔 音捕。《集韵》糖餔,饵也。或作䊇𥹴。 又《正字通》饧之浊者曰餔。又鸟名。《尔雅·释鸟》鴩,餔敊。《注》未详。《释文》餔,音步。又《集韵》博故切,音布。与食也。《前汉·高帝纪》老父请㱃,因餔之。《师古曰》以食食之谓之餔。
注8:属 音树。《诗·小雅》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叶上附。
注9:输 指所送之物。《增韵》凡以物送人,则读平声。指所送之物,则读去声。
注10:隃 音戍。《爾雅·釋地》北陵西隃雁門是也。《戰國策》作西兪。
注11:穫 音护。焦穫,地名。《诗·小雅》整居焦穫。《传》焦穫,周地接於猃狁者。《尔雅·释地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
首字词组
祔葬祔藏祔祀祔享祔安祔飨祔祭祔主
祔穴祔祫祔次祔庙祔食祔窆祔柩 

词语解释:祔葬  拼音:fù zàng
合葬。亦谓葬于先茔之旁。《礼记·丧礼小记》:“祔葬者不筮宅。” 孙希旦 集解:“祔葬,谓葬於祖之旁也。”《宋书·少帝纪》:“ 孝懿皇后 祔葬於 兴寧陵 。”《南史·后妃传上·宋孝懿萧皇后》:“帝遗旨:‘太后百岁后不须祔葬。’” 唐 王维 《故任城县尉裴府君墓志铭》:“祔葬于 凤栖原 先府君之塋。”《续资治通鉴·宋度宗咸淳八年》:“ 文焕 斩四卒,以 贵 祔葬 顺 冢。”
词语解释:祔穴  拼音:fù xué
合葬的墓穴。 宋 梅尧臣 《李康靖夫人挽词》诗之二:“九原开祔穴,故土覆新丘。”
词语解释:祔藏  拼音:fù cáng
为附祭而存放(先祖的神位)。《宋史·礼志十》:“吏部尚书兼侍读 郑侨 等言:‘ 僖祖 当用 唐兴圣 之制,立为别庙, 顺祖 、 翼祖 、 宣祖 之主皆祔藏焉。’”
词语解释:祔祫  拼音:fù xiá
谓使死者神主入于太庙,附于祖先神主,举行合祭。《旧唐书·礼仪志五》:“宰相 孔纬 曰:‘博士之言是也。昨礼院所奏仪注,今已敕下,大祭日迫,不可遽改,且依行之。’於是遂以三太后祔祫太庙。”
词语解释:祔祀  拼音:fù sì
(1).在祖庙内后死者附于先灵下合祭。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皇后入庙之制》:“古制,后先帝崩,则祔祀於庙,设位於其姑下,然遇行祫祭之礼,动多关碍。”《清史稿·礼志六》:“嗣领侍卫内大臣 尹德 ,尚书 阿里衮 及其夫人, 乾隆 时并祔祀云。”
(2).泛指配享,附祭。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海畺殉难记下》:“又据《朱将军神道碑》言, 大金河 副将 阿木穰 、 瓦土寺 守备 喀克哩 先于攻郡时阵亡,祔祀将军庙。”
词语解释:祔次  拼音:fù cì
合葬的序列。《清史稿·礼志五》:“洎 穆宗 崩御,而祔次尚虚。”
词语解释:祔享  拼音:fù xiǎng
亦作“ 祔饗 ”。 奉神主祭献。《旧唐书·靖德太子琮传》:“仍於 啟夏门 内置庙祔享焉。”《清史稿·礼志四》:“其冬 世祖 升祔,奉神位至前殿行大饗。礼成,还奉后殿神龕。厥后祔饗倣此。”
词语解释:祔庙  拼音:fù miào
袝祭后死者于先祖之庙。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夙兴夜处,言於祔庙之祝。”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今请竢祔庙毕,復常。”《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四年》:“ 宣懿太后 祔庙,陛下未尝亲謁。”《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请为 钦宗 作主祔庙。”《清史稿·礼志五》:“ 孝康章皇后 祔庙,位次 世祖 。”
词语解释:祔安  拼音:fù ān
谓将死者合葬而使之安。 明 唐顺之 《工部侍郎顾璘诰辞》:“朕曩者祔安慈圣,懋建寝园。”
词语解释:祔食  拼音:fù shí
合食,受祭时和祖先共享祭品。《礼记·丧服小记》:“庶子不祭殤与无后者,殤与无后者从祖祔食。” 夏炘 《学礼管释·释祔》:“此祔食,亦谓常祭之合食。”
词语解释:祔飨  拼音:fù xiǎng
见“ 祔享 ”。
词语解释:祔享  拼音:fù xiǎng
亦作“ 祔饗 ”。 奉神主祭献。《旧唐书·靖德太子琮传》:“仍於 啟夏门 内置庙祔享焉。”《清史稿·礼志四》:“其冬 世祖 升祔,奉神位至前殿行大饗。礼成,还奉后殿神龕。厥后祔饗倣此。”
词语解释:祔窆  拼音:fù biǎn
合葬。 唐 权德舆 《权府君墓志铭》:“祔窆双魂,淑声无穷。”
词语解释:祔祭  拼音:fù jì
在祠庙中配享、附祭。《北史·裴骏传》:“ 宣 上言:‘其家有死於戎役者,皆使招魂復魄,祔祭先灵。’”《通典·礼九九》:“六品以下云祔祭。将祔,卜日如常仪。四品以下筮日如常仪。”《续通典·礼三五》:“太常卿奏请神主还几筵。品官祔祭之礼,卒哭明日而祔。” 清 程麟 《此中人语·无修补》:“ 无修补 者里之游民也……甲子秋, 昭忠祠 落成,邑绅请以 无修补 入祠祔祭。”
词语解释:祔柩  拼音:fù jiù
谓应合葬之柩。《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今其母不幸而死,祔柩未葬。”
词语解释:祔主  拼音:fù zhǔ
以死者神位附祭于先祖。《新唐书·朱子奢传》:“ 高祖 崩,将祔主于庙。”参阅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