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五微平声 [衣服][芳菲][jī,微也。如见几][穀不熟][详注1][féi]岿鬿[详注2]


注1:蜚 與飛通。《史記·周本紀》麋鹿在牧,蜚鴻滿野。《楚世家》三年不蜚,蜚將沖天。
注2:騩 音归。山名。《后汉·郡国志》河南尹密县有大騩山。《山海经》大騩之山,其阴多铁,多美垩。
末字词组
祷祈支祈哀祈豤祈条祈享祈斋祈忏祈
伊祈雩祈诚祈颙祈庶祈巫支祈恳祈望祈
祈祈无支祈陈祈六祈干祈央祈无之祈商祈

词语解释:祷祈  拼音:dǎo qí
祈祷。祷告而祈求。《后汉书·郎顗传》:“自冬涉春,讫无嘉泽。数有西风,反逆时节。朝廷劳心,广为祷祈。” 唐 罗隐 《冬暮寄裴郎中》诗:“仙郎旧有黄金约,沥胆隳肝更祷祈。” 宋 苏轼 《贺坤成节表》:“仁为天助,寿不假於祷祈。”《朱子语类》卷一○六:“其佛肉身,尝留公厅,祷祈徼福。” 宋 梅尧臣 《幽庙》诗:“三年空祷祈,万疾无愈差。”
词语解释:伊祈  拼音:yī qí
见“ 伊耆 ”。
词语解释:伊耆  拼音:yī qí
(1).见“ 伊耆氏 ”。
(2).亦作“ 伊祈 ”、“ 伊祁 ”。复姓。 宋 罗泌 《路史后纪·炎帝上》:“ 炎帝 神农氏 ,姓 伊耆 ,名 轨 ……其初国 伊 ,继国 耆 ,故氏 伊耆 。”《周礼·秋官·序官》“ 伊耆 氏下士一人” 清 孙诒让 正义:“《易·繫辞》 孔 疏引《帝王世纪》:‘ 帝尧 陶唐氏 , 伊祈 姓。’ 伊祈 ,即 伊耆 ,二者并无塙证…… 魏孝文 时, 魏怀州 民 伊耆苟 聚众於 重山 作乱。”按: 伊耆苟 ,《魏书·高祖纪上》作“伊祈苟”,一本又作“伊祁”。耆、祈、祁,三字同音。
词语解释:祈祈  拼音:qí qí
徐缓貌。《诗·小雅·大田》:“有渰萋萋,兴雨祈祈。” 毛 传:“祈祈,徐也。” 郑玄 笺:“古者阴阳和,风雨时,其来祈祈然而不暴疾。” 汉 班固 《东都赋》:“习习祥风,祈祈甘雨。” 南朝 梁 何逊 《从主移西州寓直斋内》诗:“祈祈寒枝动,濛濛秋雨驶。”
词语解释:支祈  拼音:zhī qí
见“ 支祁 ”。
词语解释:支祁  拼音:zhī qí
亦作“ 支祈 ”。
(1).水神名。即 无支祁 。 唐 李公佐 《古岳渎经》:“﹝ 夏禹 ﹞乃获 淮 涡 水神,名 无支祁 ,善应对言语,辨 江 淮 之浅深,原隰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踰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倐忽,闻视不可久……颈鏁大索,鼻穿金铃,徙 淮阴 之 龟山 之足下,俾 淮水 永安流注海也。”
(2).相传今 江苏省 盱眙 县东北 下奄山寺 后的 支祁井 即 夏禹 锁 支祁 处。见《清一统志·泗州直隶州·山川》。 宋 苏轼 《濠州七绝·涂山》:“川锁 支祁 水尚浑,地理 汪罔 骨应存。” 明 陈子龙 《昆明池治水战歌》:“ 支祈 尺郭 移下瀨,威名遣作天南雷。” 清 黄遵宪 《和周朗山见赠作》:“号召百族相聚谋,铁锁重使 支祁 囚。”
词语解释:雩祈  拼音:yú qí
祈雨祭神。 清 顾炎武 《十庙》诗:“朔望及雩祈,顿首诚恐惶。”
词语解释:无支祈  拼音:wú zhī qí
见“ 无支祁 ”。
词语解释:无支祁  拼音:wú zhī qí
亦作“ 无支奇 ”。亦作“ 无支祈 ”。 古代传说中 淮水 水怪名。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楚州 有渔人,忽於 淮 中钓得古铁鏁,挽之不絶,以告官,刺史 李阳 大集人力引之。鏁穷,有青獼猴跃出水,復没而逝。后有验《山海经》云:‘水兽好为害, 禹 鏁于 军山 之下,其名曰 无支奇 。’”《太平御览》卷八八二引《淮地记》:“按,《古岳瀆经》云: 禹 治水,止 桐柏山 ,乃获 淮 涡水神,名曰 无支祁 。” 明 刘基 《郁离子·省敌》:“ 无支祈 与 河伯 鬪,以 天吴 为元帅, 相抑氏 副之。”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 禹 ﹞请了天兵天将,捉住兴风作浪的妖怪 无支祁 ,镇在 龟山 的山脚下。”
词语解释:哀祈  拼音:āi qí
哀求。《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二》:“壬辰, 刘守光 遣使 王遵化 致书哀祈於 德威 。”《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四年》:“顾可汗母 向夫人 惧西国之灭,旦夕守闕,哭泣哀祈,匐匍请罪。” 清 陆嵩 《望雨》诗:“蛟龙只管深潭卧,一任哀祈总不灵。”
词语解释:诚祈  拼音:chéng qí
虔诚的祈祷。 前蜀 杜光庭 《马尚书南斗醮词》:“三宫五纬,咸罄诚祈;六府七元,普申懺谢。”
词语解释:陈祈  拼音:chén qí
陈述请求。 南朝 梁 朱瑒 《致陈尚书仆射徐陵求琳首书》:“昧死陈祈,伏待刑宪。”
词语解释:豤祈  拼音:kěn qí
恳切祈求。豤,通“ 恳 ”。 宋 洪迈 《夷坚丁志·陈媳妇》:“有禁卫典首 刘某 ,持斋戒不食,但啖乳香饮水,能制鬼物,都人谓之‘喫香 刘太保 ’,民父母偕往豤祈。”
词语解释:颙祈  拼音:yóng qí
恭敬地祈求。 前蜀 杜光庭 《马尚书本命醮词》:“但罄丹心,顒祈玄祐,敢因本命之日,虔申醮谢之仪,所期真圣鉴临,福祥臻萃。”
词语解释:六祈  拼音:liù qí
古代祈祷鬼神以期消除灾异的六种祭祀。
词语解释:条祈  拼音:tiáo qí
犹奏请。《宋史·食货志下八》:“时 吕惠卿 已参朝政,而究詰市易未竟…… 布 ( 曾布 )对 延和殿 ,条祈先后所陈,并较 治平 、 熙寧 入出钱物数以闻。”
词语解释:庶祈  拼音:shù qí
希望,祈求。《太平广记》卷一一四引 南朝 宋 王琰 《冥祥记》:“﹝ 曇远 ﹞丁父艰,哀毁成疾,殆将灭性,号踊之外,归心净土,庶祈感应。”
词语解释:干祈  拼音:gàn qí
求请。《陈书·徐陵传》:“干祈以屡,哽慟增深。”《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四年》:“帝以 延德 尝事 晋邸 ,怒其不自陈而干祈执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 河间 冯树柟 ,粗通笔札,落拓京师十餘年,每遇机缘,輒无成就,干祈於人,率口惠而实不至。”
词语解释:享祈  拼音:xiǎng qí
祭神求福。 汉 崔駰 《北巡颂》:“禋洁享祈,歆尝百神。”
词语解释:巫支祈  拼音:wū zhī qí
即 巫支祁 。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四千五百馀年元鹤》:“今 洪泽湖 滨之 龟山 ,有井,名曰 巫支祈 井,相传神 禹 锁 巫支祈 於此,有大铁鍊繫於井栏,垂入井中,其下深黑,莫窥其底。 明 季及国初,尝有人拖铁鍊出而视之,盖一老猴也。”
词语解释:央祈  拼音:yāng qí
央求。武安落子《借髢髢》:“想髢髢想得不想用饭,转过来你二哥把我央祈。”
词语解释:斋祈  拼音:zhāi qí
斋戒祈祷。《隋书·礼仪志二》:“守令皆洁斋三日,乃祈社稷。七日不雨,更斋祈如初。”
词语解释:恳祈  拼音:kěn qí
祈求。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八章第二节:“ 盛宣怀 欲保私产,不惜断送国权,恳祈顾全大局,勿堕奸计。”
词语解释:无之祈  拼音:wú zhī qí
即 无支祁 。 宋 朱熹 《楚辞辩证下·天问》:“如今世俗 僧伽 降 无之祈 、 许逊 斩蛟蜃精之类,本无稽据,而好事者遂假托撰造以实之。”参见“ 无支祁 ”。
词语解释:无支祁  拼音:wú zhī qí
亦作“ 无支奇 ”。亦作“ 无支祈 ”。 古代传说中 淮水 水怪名。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楚州 有渔人,忽於 淮 中钓得古铁鏁,挽之不絶,以告官,刺史 李阳 大集人力引之。鏁穷,有青獼猴跃出水,復没而逝。后有验《山海经》云:‘水兽好为害, 禹 鏁于 军山 之下,其名曰 无支奇 。’”《太平御览》卷八八二引《淮地记》:“按,《古岳瀆经》云: 禹 治水,止 桐柏山 ,乃获 淮 涡水神,名曰 无支祁 。” 明 刘基 《郁离子·省敌》:“ 无支祈 与 河伯 鬪,以 天吴 为元帅, 相抑氏 副之。”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 禹 ﹞请了天兵天将,捉住兴风作浪的妖怪 无支祁 ,镇在 龟山 的山脚下。”
词语解释:忏祈  拼音:chàn qí
悔罪祈福。 前蜀 杜光庭 《中元众修金箓斋词》:“每因斋荐,皆为懺祈,必离冥漠之乡,更遂逍遥之适。” 前蜀 杜光庭 《青城令莫庭乂为副使修本命周天醮词》:“深虞斩决之间,重轻有失,因成谴咎,曾未懺祈。”
词语解释:望祈  拼音:wàng qí
盼望。《再生缘》第二一回:“望祈太太差人领少夫人綉阁粧前去问安。”
词语解释:商祈  拼音:shāng qí
古代传说, 汤 之时七年旱, 汤 以五事(一说六事)自责,祷于 桑林 ,立时得雨。见 汉 王充 《论衡·明雩》。后用为典实。 明 李东阳 《正德丙寅正月二日雪》诗:“却讶 桑林 纔六事,也能昭格应 商 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