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磈礧 拼音:wěi léi
见“ 磈磊 ”。
词语解释:磈磊 拼音:kuǐ lěi
(1).树木多节,不平直。《尔雅·释木》“魁瘣” 晋 郭璞 注:“谓树木丛生,根枝节目盘结磈磊。” 邢昺 疏:“魁瘣,读若磈磊。”
(2).垒积不平的石块。因以喻郁结在胸中的不平之气。 南朝 梁 何逊 《和刘谘议守风》:“萧条疾帆流,磈礧衝波白。” 金 雷渊 《洛阳同裕之钦叔赋》:“书生不柰兴亡恨,斗酒聊浇磈磊胷。” 明 许自昌 《水浒记·谋成》:“暂在村中做个塾师,训诲蒙童,以消胸中磈礧。” 郁达夫 《游记·感伤的行旅》:“将近十二点了,我还是去炒盘芥莉鸡丁、弄瓶‘苦配’啤酒来浇浇磈磊的好。”词语解释:礧礧 拼音:léi léi
石众多堆积貌。 唐 杜甫 《白沙渡》诗:“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 宋 陆游 《木瓜铺短歌》:“当车礧礧石如屋,百里夷途无十步。”词语解释:碨礧 拼音:wèi léi
见“ 碨磊 ”。
词语解释:碨磊 拼音:wěi lěi
亦作“ 碨礧 ”。 高低不平貌;突起貌。 唐 杜甫 《骢马行》:“隅目青荧夹镜悬,肉騣碨礧连钱动。” 仇兆鳌 注:“碨礧,谓肉騣突起。” 明 杜濬 《后快哉行》:“君不见大河南来十三盗,碨礧项领狞狰貌。”词语解释:魁礧 拼音:kuí léi
指高超特出之人。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知人》:“ 琦 ( 韩琦 )器魁礧,岂视店楔,可属大事,重厚如 勃 。”参见“ 魁垒 ”。
词语解释:魁垒 拼音:kuí lěi
(1).形容高超特出。《汉书·鲍宣传》:“朝臣亡有大儒骨鯁,白首耆艾,魁垒之士。”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魁垒,壮貌也。” 唐 柳宗元 《闵生赋》:“騏驥之弃辱兮,駑駘以为骋。玄虬蹶泥兮,畏避鼃黽。行不容之峥嶸兮,质魁垒而无所隐。” 宋 欧阳修 《送曾巩秀才序》:“况若 曾生 之业,其大者固已魁垒,其小者亦可以中尺度,而有司弃之,可怪也。” 明 宋濂 《安道堂记》:“ 江 淮 之间豪杰魁垒之士,翕然附从。”
(2).指特出的人或事物。 宋 陈亮 《谢章司谏启》:“识别分明,不虑人心之异;诸凡魁垒,亦惟门下之归。” 汪辟疆 《唐人小说·〈集异记〉叙录》:“此书虽为小説家言,然 唐 宋 以来,其所以流传不废者,实以文辞雅饰,搜奇述异,雋永可观……固 唐 人小説中之魁垒也。”
(1).心情郁闷,盘结不解。《楚辞·王逸〈九思·悯上〉》:“魁垒挤摧兮常困辱,含忧强老兮愁不乐。” 洪兴祖 补注:“魁垒,盘结也。”一本作“ 魁纍 ”。
(2).蕴蓄萦回。 清 杜岕 《〈楝亭诗钞〉序二》:“ 曹子 ( 曹寅 )以诗为性命、肌肤,於是导之、引之、抑之、搔之,辗转反侧,恒有诗魁垒鬱勃於胸中。”
(3).木偶。 清 钱谦益 《冬夜观剧歌》:“行列参差机体轻,宛如魁垒登平城。”词语解释:砢礧 拼音:luǒ léi
犹礧砢。众石堆积貌。亦用以形容其他块状物体的重迭堆积。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二》:“木之有癭,乃木之病也,而后人乃取其癭瘤砢礧者,截以为器。”词语解释:碚礧 拼音:bèi léi
即蓓蕾。含苞未放的花朵。 南朝 梁简文帝 《有所思》诗之三:“入林看碚礧,春至定无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