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消磨 拼音:xiāo mó
(1).消耗;磨灭。 唐 王建 《题酸枣县蔡中郎碑》诗:“苍苔满字土埋龟,风雨消磨絶妙词。” 宋 刘子翚 《出郊》诗:“平生豪横气,未老半消磨。”《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陆军只屯住在 望江 城外,水军只屯在里湖港口,抢掳民财,消磨粮餉,那个敢下湖捕贼?”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几乎无事的悲剧》:“然而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
(2).消遣,打发时光。 唐 郑谷 《梓潼岁暮》诗:“酒美消磨日,梅香著莫人。” 元 耶律楚材 《寄景贤》诗之七:“琴书吾子尽幽欢,随分消磨日月闲。” 清 程简 《冬夜读书》诗:“今古英雄当末路,消磨岁月短檠中。” 巴金 《写作生活的回顾》:“但是我有更多的时间留在那个坟墓一般的房间里,拿一些破书来消磨光阴。”
(3).犹琢磨。《朱子语类》卷五:“古人学问,便要穷理知至,直是下工夫消磨,恶去,善自然渐次可復。”词语解释:不磨 拼音:bù mó
不可磨灭。《后汉书·南匈奴传论》:“呜呼,千里之差,兴自毫端,失得之源,百世不磨矣。”《官场现形记》第一回:“老侄你自己不要看轻,这个重担,却在我叔侄两人身上,将来维持世运,歷劫不磨。” 郭沫若 《文艺论集·太戈尔来华的我见》:“《迷途之鸟》里面也尽有一些好诗,象这刻石的一首,也可以说是不磨的佳作。”词语解释:琢磨 拼音:zuó mó
(1).雕刻和磨治玉、石。《荀子·大略》:“人之於文学也,犹玉之於琢磨也。”《史记·礼书》:“情好珍善,为之琢磨圭璧,以通其意。”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委羽山》:“洞之侧产方石,周正光泽,五色错杂,虽加琢磨,殆不是过。”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万年桥》:“ 明 严嵩 见其石色莹洁,琢磨工整而爱之。”
(2).比喻修养德业,研讨义理,修饰诗文等。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斧藻至德,琢磨令范。” 宋 王安石 《送石赓归宁》诗:“稍出平生言,道艺相琢磨。” 元 王旭 《中和书院书记》:“孝弟忠信,以立其本;诗书礼乐,以明其用。切磋琢磨,以致其精,则才成德就。”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 至德 以后, 贾至 等《早朝大明宫》诸作,互相琢磨,始觉尽善。”
(3).磨炼;折磨。《儿女英雄传》第八回:“ 安公子 此时经了那姑娘的这番琢磨,脸儿也闯老了,胆子也闯大了,也来帮着 张老 搬运。”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四章:“穷苦的生活又能琢磨出倔强的性情。” 沙汀 《淘金记》十六:“而他的全部神气,使人感觉到人世间一切罪恶的享受,以及痛苦,已经把他琢磨到了麻痹的地步。”
思索,考虑。 老舍 《赵子曰》第十四:“好极了,你算把古人的举动态度琢磨透了!”《花城》1981年第6期:“他话中的意思,我当然可以琢磨出来!”词语解释:销磨 拼音:xiāo mó
(1).磨灭;消耗。 唐 黄滔 《祭陈先辈文》:“且 彭祖 之延永寿,亦至销磨。” 宋 刘过 《沁园春·赠王禹锡》词:“便平生豪气,销磨酒里。” 清 陈维崧 《沁园春·三月三日尉氏道中作》词:“谁相问,纵残碑尚在,一半销磨。” 鲁迅 《书信集·致韦丛芜》:“许多生命,销磨于无代价的苦工中,真是何苦如此?”
(2).消遣;闲度。 清 孙枝蔚 《溉堂六客诗·侠客》:“销磨岁月费长吟,慷慨喜闻 燕 赵 音。” 老舍 《赶集·黑白李》:“有点小玩艺,比如粘补旧书等等,他就平安的销磨半日。”词语解释:相磨 拼音:xiāng mó
见“ 相摩 ”。
词语解释:相摩 拼音:xiāng mó
亦作“ 相靡 ”。亦作“ 相磨 ”。
(1).互相摩擦。《庄子·马蹄》:“夫马,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 成玄英 疏:“靡,摩也。”《文选·宋玉〈高唐赋〉》:“砾磥磥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礚礚。” 李善 注:“相摩,言水急石流,自相摩礪,声动彻天。” 明 张居正 《答列卿毛介川书》:“今之士大夫,冠缨相摩,踵足相接,一时号为交游者,盖不少矣。”
(2).互相切磋。 宋 苏轼 《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作诗反剑亦何谓,知君欲以诗相磨。” 梁启超 《新民说》第十一节:“夫羣治之进,非一人所能为也,相摩而迁善,相引而弥长。”词语解释:揩磨 拼音:kāi mó
拭擦。 元 张国宾 《薛仁贵》第四折:“扶持的乾坤清泰,揩磨的日月辉光。”词语解释:研磨 拼音:yán mó
(1).研究琢磨。 唐 贾岛 《送僧归天台》诗:“妙宇研磨讲,应齐智者踪。” 宋 曾巩 《送郑州邵资政》诗:“探讨篇章洽,研磨术业该。” 明 高攀龙 《罗文庄公传》:“遂研磨体认於道心、人心、理气、性命、神化、阴阳,皆极其旨奥。” 清 唐孙华 《赠南翔医士王灿英》诗:“惟君洞视见癥结, 长桑 祕録经研磨。”
(2).细磨使粉碎或光滑。 宋 陶穀 《清异录·璧友》:“余家世寳一砚……背阴有字曰:‘璧友’。铭云:‘ 华先生 製。天受玉质,研磨百为。夫惟岁寒,非友而谁?’” 宋 晁贯之 《墨经·研》:“凡墨户不工於製作,而工於研磨。”如:研磨药物。词语解释:折磨 拼音:zhé mó
(1).使在精神或肉体上受打击,受痛苦。 唐 白居易 《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多中更被愁牵引,少里兼招病折磨。”《儒林外史》第五四回:“我贪图些甚么?受这些折磨!” 秦牧 《长河浪花集·深情注视壁上人》:“﹝她﹞受着穷困和胃溃疡的折磨,但仍然一心一意要写成这本书。”
(2).犹消磨。 明 孟称舜 《桃花人面》第二出:“无端花月成淹滞,有限韶光空折磨,俺衷肠您知么?” 谢觉哉 《书同文,语同音》:“还要死记背诵。这样,折磨了我好几年的光阴,却一点用处也没有。”词语解释:镌磨 拼音:juān mó
亦作“鎸磨”。
(1).雕刻;磨磋。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是时科目独崇重,勒名巨石精鎸磨。”
(2).比喻道德文章的砥砺锤炼。 宋 王安石 《得子固书因寄》诗:“旧学待鐫磨,新文得删拾。” 宋 曾巩 《王制一》:“聪明先物不自于鐫磨,孝爱絶人非繇于奬励。” 宋 叶适 《祭陈益之待制文》:“耆旧昔闻, 汝潁 今评;攄吐宿虑,鐫磨晚生。”词语解释:横磨 拼音:héng mó
见“ 横磨剑 ”。
词语解释:横磨剑 拼音:héng mó jiàn
长而大的利剑。比喻精锐善战的士卒。《旧五代史·晋书·景延广传》:“ 晋 朝有十万口横磨剑,翁若要战则早来。” 明 宋濂 《邓弼传》:“诚得如 弼 者一二辈,驱十万横磨剑伐之,则东西止日所出入,莫非王土矣。” 吴恭亨 《感时寄君复钝庵》诗之二:“横磨大剑纷孤注,败局残碁乱一盘。”亦省作“ 横磨 ”。 林百举 《悲愤》诗之四:“赌命男儿竞要钱,横磨十万化腰缠。”词语解释:水磨 拼音:shuǐ mó
利用水力带动的磨。多用以磨面粉。 宋 叶适 《财总论二》:“坊场、河渡免引,茶场、水磨之额,止以给吏禄而已。” 吴伯箫 《北极星·难老泉》:“这道泉水……除了供应居民食用,可以灌溉三万亩农田,开动一百盘水磨。”参阅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十八。
加水精细打磨。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腕下铁鞭是水磨。”《水浒传》第五五回:“骑一匹御赐踢雪乌騅,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红楼梦》第十七回:“那门栏窗槅,俱是细雕时新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羣墙。” 阿英 《李闯王》第五幕:“ 花和尚 鲁智深 ,使的就是这一件玩意儿,叫做水磨禅杖。”词语解释:刮磨 拼音:guā mó
见“ 刮摩 ”。
词语解释:刮摩 拼音:guā mó
亦作“ 刮磨 ”。亦作“ 刮劘 ”。
(1).琢磨器物,使之光平。《周礼·考工记序》:“刮摩之工五。” 郑玄 注:“刮作‘捖’。 郑司农 云:‘……捖摩之工,谓玉工也。’捖,读为‘刮’。”《周礼·考工记序》:“刮摩之工:玉、楖、雕、矢、磬。”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器用》:“比得古鑑,皆刮磨令平。”
(2).磨灭;涤除。 唐 韩愈 《曹成王碑》:“丧除,痛刮摩豪习。委己於学。” 宋 王安石 《再答吕吉甫书》:“相见无期,惟刮摩世习,共进此道。”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二:“向非 唐 韩愈 氏洗濯刮磨而力去之,文殆未易言也。” 章炳麟 《原学》卷三:“浣衣者,刮磨垢秽,而諭之观腐骨。”
(3).切磋;研讨。《元史·吴师道传》:“乃幡然有志於为己之学刮摩淬礪,日长月益。” 明 方孝孺 《答王仲缙书》之五:“况斯道自近世大儒剖析刮磨,具已明白,所患者信而行之者寡耳。”
(4).拂刮切削。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诠俗》:“以渐而刮劘其所有曰鏇。”词语解释:切磨 拼音:qiē mó
切磋相正。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每公私感愤,道义激扬,朋友切磨……凡所对遇异於常者,则欲赋诗。” 宋 苏洵 《与欧阳内翰第三书》:“非徒援之於贫贱之中,乃与切磨议论共为不朽之计。”
摩擦;摩搓。 汉 王充 《论衡·定贤》:“今又但取刀、剑,恒铜鉤之属,切磨以嚮日,亦得火焉。”词语解释:讲磨 拼音:jiǎng mó
讲习磨砺。 宋 文同 《谢就差知兴元府表》:“是正譌谬,学问浅而未精;讲磨本元,才识短而多泥。” 明 章懋 《兵部员外郎鹤山陆君墓志铭》:“适予亦被命承乏南雍,而 汝亨 復来卒业,讲磨精至,遂以戊辰登第。”词语解释:濯磨 拼音:zhuó mó
亦作“ 濯摩 ”。 洗涤磨炼。比喻加强修养,以期有为。 宋 苏轼 《〈居士集〉叙》:“自 欧阳子 出,天下争自濯磨,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説为忠。” 宋 叶适 《题贾俨不忘室》诗:“子先法曹掾,仁义躬濯磨。”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杂录》:“思昔 仁祖 尝下詔书,以古道飭天下士。天下士皆自濯摩,亦翕然丕变,一归于正。”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然则 满洲 弗逐,而欲士之争自濯磨,民之敌愾效死,以期至乎独立不羈之域,此必不可得之数也。”词语解释:荡磨 拼音:dàng mó
见“ 盪摩 ”。
词语解释:荡摩 拼音:dàng mó
亦作“ 盪磨 ”。 谓相切摩而变化。 金 元好问 《涌金亭示同游诸君》诗:“山阳十月未摇落,翠蕤云旓相盪摩。” 明 刘基 《次韵和王文明雨中杂兴》之四:“云木光浮没,川原气盪磨。” 龚尔位 《怀人》诗之三:“湖山妙无极,云气相盪摩。”参见“ 摩盪 ”。词语解释:磋磨 拼音:cuō mó
(1).磨治器物。 宋 叶适 《送黄竑》诗:“焦桐邂逅爨下薪,良玉磋磨庙中器。” 宋 苏轼 《书若逵所书经后》:“如海上沙,是谁磋磨,自然匀平,无有麄细;如空中雨,是谁挥洒,自然萧散,无有疎密。”
(2).挤轧磨擦。 宋 苏轼 《百步洪》诗之一:“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絶叫鳧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3).研讨;商议。 清 曹寅 《和些山咏东轩竹见寄》之四:“ 杜陵 句法磋磨得,朝夕还同座右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六回:“两个人你争多,我论少,好容易磋磨到三分息。” 老舍 《四世同堂》二:“虽然 祁老人 对石榴树的趣味是在多结几个大石榴,而 钱先生 是在看花的红艳与石榴的美丽,可是培植的方法到底是有相互磋磨的必要的。”
(4).犹折磨。 明 李贽 《三日风》诗:“莫以行人心事恶,故将风色苦磋磨。”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七章:“一直等到她昏倒后,才把她赶回到 庞兴国 身边,交她丈夫严加管束,一直不准她再有男朋友,并虐待她,磋磨她。”词语解释:错磨 拼音:cuò mó
琢磨;磨擦。语本 晋 束晳 《补亡诗·白华》:“粲粲门子,如磨如错。” 唐 杜甫 《渼陂西南台》诗:“错磨 终南 翠,颠倒 白阁 影。” 仇兆鳌 注引《杜臆》:“水漾山光,故曰错磨。” 唐 白居易 《答箭镞》诗:“精在利其鏃,错磨锋鏑成。”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草木》:“如木工所用砂纸,可以错磨爪甲。”词语解释:锻磨 拼音:duàn mó
方言。消磨,度过。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六:“你今天在谁家锻磨,喝得这么醉醺醺的?”词语解释:渐磨 拼音:jiàn mó
见“ 渐摩 ”。
词语解释:渐摩 拼音:jiàn mó
亦作“ 渐磨 ”。 浸润;教育感化。语本《汉书·董仲舒传》:“渐民以仁,摩民以谊。” 颜师古 注:“渐谓浸涧之,摩谓砥礪之也。” 宋 曾巩 《与王介甫第二书》:“故有渐磨陶冶之易,而无按致操切之难。”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其所以诱掖激励,渐磨成就之道,皆有节序。” 清 梅曾亮 《鲍母谢孺人家传》:“非惟慈心,盖渐摩之密致然云。” 严复 《救亡决论》:“而天下后世所以乐被其愚者,岂不以圣经贤传,无语非祥,八股法行,将以‘忠信廉耻’之説渐摩天下,使之胥出一途,而风俗亦将因之以厚乎?”词语解释:摆磨 拼音:bǎi mó
犹振荡。 唐 韩愈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山狂谷很相吐吞,风怒不休何轩轩。摆磨出火以自燔,有声夜中惊莫原。” 宋 梅尧臣 《两日苦风思江南》诗:“摆磨万木声,朝吼暮不止。”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二章:“摆磨四垣,煨炰瓦砾,神焦鬼烂,天跳地踔。”词语解释:砻磨 拼音:lóng mó
磨治锻炼。《鹖冠子·天则》:“若礱磨不用,赐物虽詘,有不効者矣。” 唐 韩愈 《上兵部李侍郎书》:“沉潜乎训义,反復乎句读,礱磨乎事业,而奋发乎文章。” 唐 欧阳詹 《陶器铭》序:“则刓材搜璞,穷山越壑;礱磨雕琢,铸鍊丹雘。”
碾稻去壳的农具。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三:“又有废磨,上级已薄,可代穀磨,亦不损米,或人或畜转之,谓之礱磨。”词语解释:灭磨 拼音:miè mó
逐渐消失。 宋 马存 《浩浩歌》:“丈夫犖犖不可羈,有身何用自灭磨?” 元 杨允孚 《滦京杂咏》之六:“题名石壁 辽 金 字,宿雨残风半灭磨。”词语解释:耗磨 拼音:hào mó
(1).消磨。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六:“一措大,裹赭衣,何所可忌,特是壮心不堪牢落,故耗磨之耳。” 清 刘大櫆 《方府君墓志铭》:“盖其方刚之岁月,耗磨於忧患之中,虽有 管 乐 之才,无由以自达矣。”
(2).见“ 耗磨日 ”。
词语解释:耗磨日 拼音:hào mó rì
指农历正月十六日。 宋 章渊 《槁简赘笔·耗磨日》:“正月十六日,古谓之耗磨日……饮酒如今之社日,此日但谓之耗日,官司不开仓库而已。” 清 褚人穫 《坚瓠续集·耗磨放偷》:“正月十六日,古谓之耗磨日。官私不开仓库……是日各家皆严备。遇偷至,则笑而遣之,虽妻女车马寳货为人所窃,即获得亦不加罪。闻今 扬州 及 黔 中尚然,而 燕 地正月十六夜之走街,恐亦遗俗也。”亦省称“ 耗磨 ”。《骈雅·释天》:“正月十六日为耗磨。”词语解释:驱磨 拼音:qū mó
逐一勘查。 宋 苏辙 《论户部乞收诸路帐状》:“乞於三司选吏二百人,顓置一司,委以驱磨。”《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六年》:“今欲将户部所入,根攷括责,造成簿籍,勾稽驱磨,俾无渗漏。”词语解释:钻磨 拼音:zuàn mó
见“ 钻摩 ”。
词语解释:钻摩 拼音:zuàn mó
亦作“ 钻磨 ”。亦作“鑚摩”。 钻研揣摩。 明 宋濂 《〈春秋属辞〉序》:“ 濂 不敏,窃尝从事是经,辛勤鑚摩,不为不久。” 明 袁宏道 《〈嘉祥县志〉序》:“钻磨至今,十又七年,始从覆中耸身而出,见日月光。”词语解释:石磨 拼音:shí mó
石制磨粉工具。《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曹真 遣将军 费曜 等拒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昭 ( 郝昭 )又以绳连石磨,压其衝车,衝车折。”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二:“ 上党侯 亮之 于 江都 城下获一石磨,下有铜马。”《广西风物志·漓江》:“ 半边渡 斜对面一小山上有两块巨石,一块圆如石磨,一块状似石人,略向南倾斜,作推磨状。”词语解释:瑳磨 拼音:cuō mó
切磨碰擦(齿牙)。表示商讨论辩。 宋 欧阳修 《绿竹堂独饮》诗:“予生本是少年气,瑳磨牙角争雄豪。”词语解释:铦磨 拼音:xiān mó
磨砺使锐利。 唐 僧鸾 《赠李粲秀才》诗:“笔下銛磨巨闕锋,胸中静灩 西江 水。”词语解释:磨磨 拼音:mó mó
即馍馍。面食的一种。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毕罗》:“今北人所谓磨磨,乃麵为之者,南人罕能修治。”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饮食·饼》:“ 唐 小説:宰相有樱桃饆饠。北人呼为波波,南人谓之磨磨。”
(1).犹圈圈。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一出:“蠢金刚不管山门扇,被泼烟花误闯入珠宫殿,将戒袈裟钩掛在閒釵釧,百尺竿头难转一个磨磨,跌破了本来之面。”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三章:“母亲走到 郭祥 身边,从上到下打量着他,围着他转了两三个磨磨儿,又扳过他的脸凑近看看。”《当代》1981年第2期:“ 卢天章 这可慌了手脚,不知该做点什么好,在屋里直打磨磨。”
(2).犹转动。 克非 《春潮急》三七:“ 李克 说:‘对!不能批判他,要批判就批判我们自己。谁叫我们开始的时候不多磨磨脑筋呢!’”《当代》1981年第2期:“回到家,社员们风言风语,还在我心里磨磨。”词语解释:淬磨 拼音:cuì mó
磨砺;磨炼。《旧唐书·文苑传序》:“若 隋 珠色泽,无假淬磨;孔璣翠羽,自成华彩。” 明 唐顺之 《重修泾县儒学记》:“自是淬磨砥礪,融习气之偏而归之浑化。”词语解释:碾磨 拼音:niǎn mó
压碎研细谷物的器具。《醒世姻缘传》第四九回:“厨房里做饭、擀饼,上碾磨,做衣服,这还是小可,最难得的不搬挑舌头,不合人成羣打伙,抵熟盗生。”词语解释:退磨 拼音:tuì mó
方言。擦拭脏污使消退。《醒世姻缘传》第六二回:“虽然使肥皂擦洗,胰子退磨,也还告了两个多月的假,不敢出门。”词语解释:敲磨 拼音:qiāo mó
犹敲剥。 清 李渔 《怜香伴·贿荐》:“老爷只晓得开劣行的旧规,还不知开劣行的新窍,须把那富家子弟逐个敲磨过去。”词语解释:只磨 拼音:zhī mó
见“ 只么 ”。
词语解释:只么 拼音:zhī mó
亦作“ 只磨 ”。这么;如此。《敦煌变文集·无常经讲经文》:“只磨贪婪没尽期,也须支准前程道。” 宋 刘克庄 《沁园春·送孙季蕃吊方漕西归》词:“天地无情,功名有命,千古英雄只么休。” 宋 范成大 《初夏》诗:“清晨出郭更登臺,不见餘春只么回。” 宋 杨万里 《和李天麟秋怀五绝句》之一:“奉酬只么随缘句,懒更雕肝与探钩。”词语解释:轮磨 拼音:lún mó
旋转挥动。 元 乔吉 《两世姻缘》第一折:“拖着条黄桑棒直轮磨到悲田院。”词语解释:湔磨 拼音:jiān mó
洗涤消磨。 明 李贽 《答耿中丞论淡书》:“但所谓湔磨者,乃湔磨其意识;所谓刷涤者,乃刷涤其闻见。” 明 李贽 《答耿中丞论淡书》:“愿公更不必论湔磨刷涤之功,而惟直言问学开大之益。”词语解释:莹磨 拼音:yíng mó
谓磨治使光洁。 三国 吴 康僧会 《〈安般守意经〉序》:“若得良师剗刮莹磨,薄尘微曀,荡使无餘。” 晋 葛洪 《抱朴子·辞义》:“或曰:乾坤方圆,非规矩之功;三辰摛景,非莹磨之力。”词语解释:砥磨 拼音:dǐ mó
(1).在磨石上磨。 唐 郑亚 《太尉卫公〈会昌一品制集〉序》:“砥磨 周 鉞,水淬 郑 刀。”
(2).砥砺,磨练。 唐 司空图 《容城侯传》:“会郡中 卢生 、 范生 皆传修炼之术,委质相资,因砥磨以致用。”词语解释:切瑳琢磨 拼音:qiē cuō zuó mó
见“ 切磋琢磨 ”。
词语解释:切磋琢磨 拼音:qiē cuō zuó mó
亦作“ 切瑳琢磨 ”。
(1).器物加工的工艺名称。《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 郭璞 注:“皆治器之名也。” 汉 王充 《论衡·量知》:“骨曰切,象曰瑳,玉曰琢,石曰磨;切瑳琢磨,乃成寳器。” 清 叶燮 《原诗·内篇上》:“切磋琢磨,屡治而益精。”
(2).比喻道德学问方面互相研讨勉励。语本《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北齐 刘昼 《新论·贵言》:“知交之於朋友,亦有切磋琢磨之义。” 唐 元稹 《戒励风俗德音》:“士庶人无切磋琢磨之益,多销鑠浸润之谗。” 宋 王安石 《与孙莘老书》:“今世人相识,未见有切瑳琢磨如古之朋友者,盖能受善言者少。” 萧乾 《鱼饵·论坛·阵地》:“应该说曾起到了文艺界相互切磋琢磨的作用。”词语解释:切磋琢磨 拼音:qiē cuō zuó mó
亦作“ 切瑳琢磨 ”。
(1).器物加工的工艺名称。《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 郭璞 注:“皆治器之名也。” 汉 王充 《论衡·量知》:“骨曰切,象曰瑳,玉曰琢,石曰磨;切瑳琢磨,乃成寳器。” 清 叶燮 《原诗·内篇上》:“切磋琢磨,屡治而益精。”
(2).比喻道德学问方面互相研讨勉励。语本《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北齐 刘昼 《新论·贵言》:“知交之於朋友,亦有切磋琢磨之义。” 唐 元稹 《戒励风俗德音》:“士庶人无切磋琢磨之益,多销鑠浸润之谗。” 宋 王安石 《与孙莘老书》:“今世人相识,未见有切瑳琢磨如古之朋友者,盖能受善言者少。” 萧乾 《鱼饵·论坛·阵地》:“应该说曾起到了文艺界相互切磋琢磨的作用。”词语解释:阿磨 拼音:ā mó
马虎了事。《敦煌变文集·燕子赋》:“凤凰语雀儿:‘朕是百鸟主,法令不阿磨。’” 徐复 《敦煌变文词语研究》:“‘阿磨’是 唐 代的俗语, 颜师古 《匡谬正俗》卷八有过记载…… 颜氏 所说的‘砢么’,就是本文的‘阿磨’,都是迭韵字,意义也是‘轻忽其事,不甚精明’。”词语解释:僧伽罗磨 拼音:sēng jiā luó mó
梵语的译音,意译“众园”。原指修建僧舍的基地,后指包括土地、建筑物在内的寺院的总称。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一:“僧伽蓝,旧译云村,此应讹也。正言僧伽罗磨,此云众园也。”词语解释:阿毗达磨 拼音:ā pí dá mó
梵语Abhidharma的音译,或译为“阿毗曇”。(1)指解说和论证佛经义理的一种体裁,成就佛教智慧的手段。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七:“阿毗曇,或言阿毗达磨,或云阿鼻达磨,皆梵言转也。此译云胜法,或言无比法,以詮慧故也。”(2)指佛教三藏中的“论藏”。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 优波釐 持律明究,众所知识,集毘奈耶藏。我 迦叶波 集阿毘达磨藏。”词语解释:颠扑不磨 拼音:diān pū bù mó
见“ 颠扑不破 ”。
词语解释:颠扑不破 拼音:diān pū bù pò
无论怎样摔打都不破。比喻言论、学说牢固可靠,不可推翻、驳倒。《朱子语类》卷五:“ 伊川 ( 程颐 )‘性即理也’, 横渠 ( 张载 )‘心统性情’二句,颠扑不破!”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对联》:“ 潮州 双忠祠 祀 张 ( 张巡 ) 许 ( 许远 )二公,对云:‘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本色语颠扑不破。” 邹韬奋 《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关于干部与待遇(二)》:“‘干部决定一切’这是句颠扑不破的至理名言。”亦作“ 颠扑不磨 ”。《东欧女豪杰》第三回:“这样説来,那个平民主义,正是战则必胜的公理,你不信,试看将来不远的,便应有一个穷源反本,颠扑不磨的定论。”词语解释:千古不磨 拼音:qiān gǔ bù mó
犹千古不朽。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 汉 史 唐 诗, 宋 文 元 曲,此世人口头语也。《汉书》、《史记》,千古不磨,尚矣。”《西湖佳话·灵隐诗迹》:“盖 灵隐 之诗,一字一句皆为千古所不磨,故不留迹而迹自留也。”词语解释:耳鬓厮磨 拼音:ěr bìn sī mó
耳与鬓发互相摩擦。形容相处亲密。《红楼梦》第七二回:“咱们从小耳鬢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待,我也不敢怠慢了你。”《镜花缘》第五九回:“此女虽是乳母所生,自幼与妹子耳鬢厮磨,朝夕相聚,就如自己姊妹一般。”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自此耳鬢厮磨,亲同形影。” 梁斌 《红旗谱》二五:“两个人耳鬓厮磨嘛,当然要发生感情。”词语解释:羯磨 拼音:jié mó
(1).佛教名词。梵语karman的音译。意译为“业”。指身、口、意三方面的活动。这些活动又有善、不善、非善非不善之分。业发生后不会消除,它将引起连续不断的因果报应。 梁启超 《余之死生观》:“佛説一切万象悉皆无常,刹那生灭,去而不留,独於其中有一物焉,因果连续,一能生他,他復生一,前波后波,相续不断,而此一物名曰羯磨。”
(2).佛教名词。梵语karma的音译。意译为“作法办事”。指诵经拜佛等法事。《华严经·梵行品》:“三説羯磨是戒耶?”音释:“羯磨,此云办事,谓诸法事由兹成办也。” 唐 白居易 《唐江州兴果寺律大德凑公塔碣铭》:“领羯磨会十三,化大众万数。”词语解释:轮回磨 拼音:lún huí mó
指迷信传说中的阴司十殿转轮王。磨,就是轮回。意谓死后还魂。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圆驾》:“你夫妻赶著了轮迴磨,便君王使的箇随风柁,那平章怕不做赔钱货。”词语解释:软磨 拼音:ruǎn mó
谓以柔和的态度纠缠人,使其应诺自己的要求。《小说选刊》1981年第12期:“国家城建局几次下文调他进京,都被 秦越 软磨硬泡顶了回去。”词语解释:踅踅磨磨 拼音:xué xué mó mó
犹言拖拖拉拉;慢慢腾腾。《小说选刊》1981年第9期:“第二天,大清早下地的时候, 莫愁 没像往日和社员们一道说说笑笑,而是踅踅磨磨大约迟到个把钟头。”词语解释:起磨 拼音:qǐ mó
谓拖延时间。《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 张姑娘 道:‘姐姐,起来罢,不要打主意起磨呀!’”词语解释:踅磨 拼音:xué mó
转圈儿。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三折:“你这些小儿每街上闹鑊鐸,则愿的碾得娘没一箇,赶着我后巷前街打踅磨。”词语解释:都都磨磨 拼音:dōu dōu mó mó
亦作“ 都都摸摸 ”。亦作“ 都都抹抹 ”。 方言。畏缩不前貌。《醒世姻缘传》第四五回:“他娘説:‘这天老昝晚的了,你往屋里去合媳妇做伴去罢。’ 狄希陈 都都摸摸的怕见去。” 黄肃秋 校注:“都都摸摸:踅磨、拖延时间、不肯前进。”《醒世姻缘传》第四八回:“ 狄希陈 都都磨磨,蹭前退后,那里敢进去。”《醒世姻缘传》第七四回:“ 相于廷 去后, 狄希陈 都都抹抹的怕见走。”词语解释:过磨 拼音:guò mó
磋磨盘问。《敦煌曲子词·临江仙》:“锦帐幈幃冷落多,何復恋娇娥,迴来直拟苦过磨。” 任二北 《敦煌曲初探》:“过磨,二字皆平声,有磋磨盘问之意。”词语解释:根磨 拼音:gēn mó
彻底推求。 宋 欧阳修 《乞一面除放欠负》:“应诸般启倖隐陷税租,今日已前,已根磨出累年积欠数目。”词语解释:迂磨 拼音:yū mó
方言。拖延,磨蹭。 峻青 《秋色赋·女英雄孙玉敏》:“你早这样答应,就不要迂磨时间了。” 郭洪江 《连心锁》:“不错,老头没再迂磨,到堂屋里来了。”词语解释:连磨 拼音:lián mó
旧时一种磨具。 元 王祯 《农书》卷十六:“连磨,连转磨也。其制:中置巨轮,轮轴上贯架木,下承鐏臼。復於轮之周围,列遶八磨,轮辐适与各磨木齿相间。一牛拽转,则八磨随轮辐俱转,用力少而见功多。”词语解释:铮磨 拼音:zhēng mó
擦磨。 明 金铉 《除戎纪》:“约计每日一工,实实止可清理一礮,而錚磨外面则三倍之。”词语解释:打独磨 拼音:dǎ dú mó
亦作“ 打篤磨 ”。 盘旋;徘徊。《宣和遗事》前集:“《脱银袍》词:‘又没支分,犹然递滞,打篤磨槎来根底。’”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四折:“正月清月朗碧天高,可怎生打独磨觅不著官道。”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三折:“打独磨来到画桥西,恰便似出笼鹰折了双翅。”词语解释:打磨 拼音:dǎ mó
(1).擦拭。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一折:“今日在私宅前厅上,收拾军装,打磨兵器。”《官场现形记》第五五回:“﹝外国的兵﹞手里托着洋鎗,打磨的浄光雪亮,耀人的眼睛。”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 通大奶奶 屋那扇八角形的玻璃窗打磨得非常光亮。”
(2).谓磨练意志、本领等。 童边 《新来的小石柱》第二章:“认真学,刻苦练,打磨出革命本领来。”词语解释:打磨磨 拼音:dǎ mó mó
(1).徘徊,转圈子。《醒世姻缘传》第四九回:“去昨年毕姻的日子整整一年,生了个白胖旺跳的娃娃,喜的 晁夫人 遶屋裡打磨磨。”
(2).比喻摆脱不开。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一段:“ 姚志兰 却偏偏学不好,碰上个人事,难免要在私情上打磨磨。”词语解释:打笃磨 拼音:dǎ dǔ mó
见“ 打独磨 ”。
词语解释:打独磨 拼音:dǎ dú mó
亦作“ 打篤磨 ”。 盘旋;徘徊。《宣和遗事》前集:“《脱银袍》词:‘又没支分,犹然递滞,打篤磨槎来根底。’”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四折:“正月清月朗碧天高,可怎生打独磨觅不著官道。”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三折:“打独磨来到画桥西,恰便似出笼鹰折了双翅。”词语解释:戛磨 拼音:jiá mó
亦作“ 戛摩 ”。亦作“戞磨”。 击撞摩擦。 唐 欧阳詹 《〈德胜颂〉序》:“休气中积,浹磅礴,浮苍苍,潜相戞磨,强者胜。”《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四年》:“ 隋 氏初营宫室,近山无大木,皆致之远方,二千人曳一柱,以木为轮,则戛摩火出,乃铸铁为轂。” 清 黄景仁 《平定两金川》诗:“砉开武库兵自鸣,戛磨出火声錚錚。”词语解释:搓磨 拼音:cuō mó
(1).琢磨,商量研究。 卢懋功 《读〈新大陆游记〉》:“一纸书,当袞袞诸公回盼,非黄金能语,唤当道而起之,未有能径废全约,提议而搓磨者也。”
(2).折磨。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五章:“只管岁月在搓磨他,尚没有显著的衰老的伤痕。”词语解释:挨磨 拼音:ái mó
拖延;耽搁。 欧阳山 《苦斗》五八:“ 胡柳 心里就想:‘唉,她还能捱磨多久呢?’” 欧阳山 《高干大》第三三章:“这样捱磨了很久,然后他突然很英雄气概地牵着 任桂花 的手,往村长 姬兆宽 家里跑。”词语解释:打踅磨 拼音:dǎ xué mó
盘旋徘徊。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三折:“你这些小儿每街上闹鑊鐸……赶著我后巷前街打踅磨,我也不是善婆婆。”词语解释:擦磨 拼音:cā mó
揉搓揩拭;磨擦。《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那婆子同老儿擦磨老眼仔细看,依稀有些相像,便放声大哭。” 赵树理 《三里湾·万宝全》:“可是场磙原是小场上用的,只能转小圈子,强要它转大圈子,套绳就要擦磨牲口的右后腿。”词语解释:淤磨 拼音:yū mó
耽搁,拖延。 老舍 《四世同堂》十八:“ 李四爷 开始喜欢 钱太太 ,因为她是那么简单痛快,只要他一出主意,她马上点头,不给他半点麻烦和淤磨。”词语解释:揉磨 拼音:róu mó
(1).犹琢磨。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诗虽奇伟,而不能揉磨入细,未免粗才。”
(2).方言。犹言折磨。词语解释:拖磨 拼音:tuō mó
拖延。 元 关汉卿 《双赴梦》第三折:“不杀了贼臣不讲和。若是都拿了,好生的将护,省可里拖磨。”词语解释:括磨 拼音:kuò mó
刮磨;除去。 清 黄宗羲 《陈乾初先生墓志铭》:“ 乾初 括磨旧习,一隅三反。”词语解释:指山卖磨 拼音:zhǐ shān mài mó
比喻耍手段、说空话哄人。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一折:“他每都指山卖磨,将百姓画地为牢。”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二折:“呆子弟迎风把火,强风情指山卖磨。”《全元散曲·普天乐·嘲风情》:“姐姐每钻冰取火,婆婆每指山卖磨,哥哥每担雪填河。”亦作“ 指山説磨 ”。《金瓶梅词话》第十回:“你心里要收这箇丫头,收他便了,如何远打週折,指山説磨,拏人家来比。”词语解释:按磨 拼音:àn mó
见“ 按摩 ”。
词语解释:按摩 拼音:àn mó
亦作“ 按磨 ”。
(1).用手在人身上推、按、捏、揉,以促进血液循环,通经络,调整神经功能。《素问·血气形志》:“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韩诗外传》卷十:“ 子同 药, 子明 灸阳, 子游 按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外治法》:“按摩法:按者,谓以手往下抑之也。摩者,谓徐徐揉摩之也……按其经络,以通鬱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百喻经·师患脚付二弟子喻》:“其师患脚,遣二弟子,人当一脚,随时按摩。” 宋 陆游 《闲中作》诗:“呼童按摩罢,倚壁欠伸餘。”
(2).指一般的揉摩。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 赵得宝 怯痛地叫了一声,他的左手连忙去按摩着右胳臂。”词语解释:一折一磨 拼音:yī shé yī mó
谓备受折磨。《金瓶梅词话》第八五回:“如今弄得俺娘儿们一折一磨的。”词语解释:恶人自有恶人磨 拼音:è rén zì yǒu è rén mó
谓坏人终不会有好下场。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三折:“那里也恶人自有恶人磨,这的是强中更遇强中手。”《金瓶梅词话》第九三回:“嫩草怕霜霜怕日,恶人自有恶人磨。”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一章:“真是‘恶人自有恶人磨’,天理报应!”词语解释:挨磨 拼音:āi mó
推磨。《金瓶梅词话》第六二回:“他可可儿来三年没过一日好日子,镇日教他挑水挨磨来。”
拖延;耽搁。《醒世姻缘传》第六七回:“他倒挨磨了今日四日,他爽利不来了。”《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又挨磨了一会子,纔訕不搭的説了三个字,説道是:‘长的好。’”词语解释:挫磨 拼音:cuò mó
折磨;虐待。《红楼梦》第七一回:“我想老太太好日子,发狠的还要捨钱捨米,周贫济老,偺们先倒挫磨起老奴才来了?”《天雨花》第二十回:“且他昨夜被你那般挫磨而去,难道今夜还要看灯不成?”词语解释:没遭磨 拼音:méi zāo mó
犹没遮掩,没有掩饰。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俺这廝偏意信调唆,这弟子业口没遭磨。有情人惹起无明火,他那里精神一掇显僂儸。”词语解释:笃磨 拼音:dǔ mó
谓徘徊。《宣和遗事》前集:“有教坊大使 曹元宠 口号一词,唤做《脱银袍》:又没支分,犹然递滞,打篤磨槎来根底。” 元 马致远 《赏花时·掬水月在手》曲:“紧相催,闲篤磨,快道与茶茶嬷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