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磊磈 拼音:lěi wěi
众石累积貌。亦喻胸中不平之气。 宋 陆游 《懒趣》诗:“已矣驰驱息,悠然磊磈平。” 宋 陈亮 《水调歌头·癸卯九月十五日寿朱元晦》词:“人未醉,歌宛转,兴悠扬。太平胸次,笑他磊磈欲成狂。” 元 王怀 《拊掌录》:“其妻方讶夫之回疾,视其行李,但见二、三布囊,磊磈然,鏗鏗有声。”词语解释:礧磈 拼音:léi wěi
(1).石块。 唐 杜甫 《三川观水涨》诗:“枯查卷拔树,礧磈共充塞。”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山上出石,脆而易琢,粗而滋水,窟宅峯峦礧磈之奇,不可名状。”
(2).高低不平貌。 三国 魏 曹植 《承露盘铭》:“岧岧承露,峻极太清。神石礧磈,洪基岳停。” 明 何景明 《七述》:“踊跃腾驤,礧磈权奇。”词语解释:崴磈 拼音:wǎi wěi
高峻貌。词语解释:累苏积磈 拼音:lèi sū jī wěi
见“ 累块积苏 ”。
词语解释:累块积苏 拼音:lěi kuài jī sū
堆砌的土块与积聚的柴草。或借指简陋的居室。《列子·周穆王》:“暨及化人之功,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亦作“ 累苏积磈 ”。 清 钱谦益 《自拂水步至吾谷登南岩憩维摩寺》诗:“恍然生身色界上,累苏积磈何足省。”词语解释:硱磈 拼音:kǔn wěi
形容高耸险峻。 汉 淮南小山 《招隐士》:“嶔崯碕礒兮,硱磈磳硊。”词语解释:碛磈 拼音:qì wěi
沙石。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尔时暴骨在野,於草蓬磧磈中,得顶骨二,脛骨三,零骨三十六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