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陌入声 驿[xī][jī,积聚][jí][yì,变易][gē gé][pò tuò][详注1][详注2][详注3][zhī][jí][动词][sè mí sù][shì zhē][划破][yì][yā,笑声][详注4][xī][hé][tī zhì][zǎ zé zhā zhà][è][gé][hé,同核][yì shì][jí][zhà][yì][è,音厄。本作呃。鸡声。][cè][zhái][shuò][jí][详注5][详注6][hè xià][详注7]鰿


注1:索 《广韵》山戟切《集韵》色窄切,求也。《礼·曲礼》大夫以索牛。《注》索,求得而用之。
注2:摘 《唐韵》竹厄切《集韵》《韵会》陟革切,音谪。手取也。《唐书·建宁王倓传》天后次子贤作歌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归。或作擿。
注3:射 yì,音睪。《诗·大雅》无射亦保。《周颂》无射于人斯。《注》射,厌也。又无射,九月律名。《前汉·律历志》无射,言阳气上升,阴气收藏,终而复始,无厌已也。
注4:刺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七迹切,音碛。穿也,伤也。《增韵》刃之也。《孟子》刺人而杀之。又针黹也。《史记·货殖传》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又侦伺也。《前汉·燕王旦传》燕王旦遣幸臣之长安问礼仪,阴刺候朝廷事。又《韵会》黥也。又撑也。《史记·陈平世家》平乃刺船而去。《韩愈诗》峻濑乍可刺。又刺刺,多言貌。《管子·心术篇》焉能去刺刺为咢咢乎。《韩愈·送殷员外序》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能休。
注5:柞 《集韻》《韻會》側格切,音窄。除草曰芟,除木曰柞。《詩·周頌》載芟載柞。又《周禮·夏官》柞氏掌攻草木。 又窄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轂小而長則柞。《类篇》助伯切,音斮。捕兽槛中机曰柞鄂。《中庸·孔疏》擭谓柞㮙也。
注6:莫 《韵会》莫白切,音陌。静也。《诗·小雅》君妇莫莫。《注》言清静而敬至也。《左传·昭二十八年》德正应和曰莫。
注7:霸 音拍。古与魄同。《说文》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从月䨣声。《增韵》月体黑者谓之霸。《玉篇》今作魄。《书·武成·旁死魄释文》魄,普白反。《说文》作霸,匹革反。《前汉·律历志》四月已丑朔死霸。死霸,朔也。生霸,望也。是月甲辰望,乙巳旁之,故武成篇曰:惟四月既旁生霸。
首字词组
硕果硕大硕生硕老硕腹贾硕明硕响硕问
硕人硕肤硕牲硕隽硕虑硕材硕交硕谋
硕鼠硕辅硕女硕见硕茂硕望宿德硕勋硕记
硕德硕学硕惠硕匠硕志硕义硕丽硕量
硕画硕望硕策硕大无朋硕宿硕公硕大无比 
硕儒硕贤硕硕硕臣硕彦硕壮硕俊 
硕师硕才硕言硕岸硕果仅存硕士硕麟 

词语解释:硕果  拼音:shuò guǒ
(1).大的果实。亦喻重大利益。《易·剥》:“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高亨 注:“喻货利在前而不取。” 晋 左思 《魏都赋》:“硕果灌丛,围木竦寻。” 唐 李庾 《西都赋》:“挺硕果於华林,育丰蔬於中园。”
(2).比喻难得而仅存的人或物。 清 赵翼 《到扬州沉既堂留饮话别》诗:“今兹再来游,硕果公一个。”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方见命世大儒,遭罹厄会,实由天厌明德,留此寒泉硕果,藉以开兴朝文运之先。” 王国维 《观堂集林·宋刊本〈尔雅疏〉跋》:“《尔雅》旧疏又有 吴门黄氏 、 归安陆氏 二本。今 黄 本已佚, 陆 本又流出海外,惟此为硕果矣。” 姚锡钧 《论诗绝句》:“ 螺洲 高隐文章伯,八俊风流硕果存。”参见“ 硕果仅存 ”。
(3).比喻巨大的成绩。 秦牧 《艺海拾贝·“果王”的美号》:“而且在不同的人手里,下足苦功和充分发扬风格之后,都可以培育出各种各样的艺术硕果。” 徐迟 《井冈山记》:“ 井冈山 上, 毛泽东 同志的思想已萌芽发展,开了花,结了硕果,长成了大树。”
词语解释:硕果仅存  拼音:shuò guǒ jǐn cún
唯一留下来的大果子。比喻经过长时间淘汰而幸存的极少的人或物。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胡心耘辑〈宇文绍奕事实〉》:“惟 宇文氏 攷异,实为硕果仅存。” 老舍 《茶馆》第二幕:“ 北京 城内的大茶馆已先后相继关了门。‘裕泰’是硕果仅存的一家了。”《花城》1981年第3期增刊:“在几次变乱和战火之后,船上的这一点东西,已经是硕果仅存了。”
词语解释:硕人  拼音:shuò rén
(1).美人。《诗·卫风·硕人》:“硕人其頎,衣锦褧衣。” 郑玄 笺:“硕,大也,言 庄姜 仪表长丽俊好,頎頎然。”
(2).贤德之人。《诗·邶风·简兮》:“硕人俣俣,公庭万舞。” 毛 传:“硕人,大德也。”《后汉书·周黄徐姜申屠传赞》:“悽悽硕人,陵阿穷退。” 李贤 注:“硕人,谓贤者。”《魏书·高祖纪上》:“顷者州郡选贡,多不以实,硕人所以穷处幽仄,鄙夫所以超分妄进,岂所谓旌贤树德者也?” 宋 王安石 《祭范颍州仲淹文》:“硕人今亡,邦国之忧。” 清 赵翼 《翰林院有土地祠相传祀韩昌黎》诗:“我来展謁聊解嘲,且勿牢骚硕人俣。”
(3). 宋 代妇人的封号。后为对妇人的尊称。 宋 庞元英 《谈薮·曹咏妻》:“ 曹咏 侍郎妻硕人 厉氏 , 餘姚 大族女。”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九:“《枫窗小牘》言妇人封号,自夫人以下凡八等。如侍郎以上封硕人……今皆无之。硕人、孺人,率为妇人之通称矣。”
词语解释:硕鼠  拼音:shuò shǔ
(1).《诗·魏风》篇名。《诗·魏风·硕鼠序》:“《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於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后遂用作重敛之下,民不聊生的典实。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但闻歌《硕鼠》,无復咏《甘棠》。”
(2).大鼠。比喻横征暴敛的贪婪官吏。《诗·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头吟》:“食苗实硕鼠,点白信苍蝇。”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释愤》:“朝堂上嫁毒梟鴟,仕途中阴爻硕鼠。” 清 黄遵宪 《台湾行》:“取我脂膏供仇虏,眈眈无厌彼硕鼠。”
(3).蝼蛄的别名。
词语解释:硕德  拼音:shuò dé
(1).指大德之人。《晋书·隐逸传·索袭》:“ 索先生 硕德名儒,真可以諮大义。”《南史·周弘正传》:“ 弘正 特善玄言,兼明释典,虽硕德名僧,莫不请质疑滞。” 唐 韩愈 《举张正甫自代状》:“可谓古之老成,朝之硕德。” 明 宋濂 《送璞原师还越中序》:“ 白云悦公 ,时硕德也,身居巖壑,名闻禁闕。” 清 刘大櫆 《方府君寄巢墓志铭》:“ 桐 多名家, 方 为巨族,硕德英贤,联行并育。”
(2).大德。 唐 刘禹锡 《为京兆李尹答于襄州第一书》:“其宗勋有八柱之贵,其硕德有三老之重。” 宋 苏轼 《上监司谢礼上启》:“此盖伏遇某官硕德庇民,宏才伟世。” 金 王若虚 《王氏先茔之碑》:“侯既以硕德宏量高出一时,而君復以忠厚济之。” 沉从文 《边城》二:“惟运用这种习惯规矩排调一切的,必需一个高年硕德的中心人物。”
词语解释:硕画  拼音:shuò huà
远大的谋划。 晋 左思 《魏都赋》:“硕画精通,目无匪制。” 唐 刘禹锡 《武陵北亭记》:“莅止三月,以硕画佐元侯平裔夷,降渠魁。”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韩琦》:“此果圣王不能霽威而虚受耶?抑亦实未有奇谋硕画足以耸九重之听乎?” 清 冯桂芬 《公启曾协揆》:“执事远犹硕画,所见者大。”
词语解释:硕儒  拼音:shuò rú
大儒。《隶释·汉外黄令高彪碑》:“京夏硕儒,海内儁彦。”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百家之言,虽有步起,皆出硕儒之思,成才士之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时 清河郡 守 邢峙 ,当世硕儒,助吾证之,赧然而伏。” 清 钱谦益 《祖文明先赠太常寺卿加赠正议大夫南京通政司通政使制》:“古有立德,今为硕儒。”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绪言:“於万国之元老、硕儒、名士、美人,亦多执手、接茵、联袂、分羹而致其亲爱矣。”
词语解释:硕师  拼音:shuò shī
大师。指学问渊博的人。 明 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余﹞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明 方孝孺 《赠瑄蕴中序》:“交乎王公荐绅以脩其文,接乎硕师宿学以通其道。”
词语解释:硕大  拼音:shuò dà
(1).高大。《诗·陈风·泽陂》:“有美一人,硕大且卷。”《韩非子·难二》:“必壤地美,然后草木硕大。” 唐 白居易 《唐故通议大夫和州刺史吴郡张公神道碑铭》:“有木有木,硕大而长。”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的家庭》:“硕大,结实,豪放,爽直,一个将军所必需的种种本色,爸爸无不兼备。”
(2).肥大;巨大。《左传·桓公六年》:“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谓其不疾瘯蠡也,谓其备腯咸有也。”《淮南子·原道训》:“禽兽硕大,毫毛润泽。”《朱子语类》卷六六:“一阳在上,如硕大之果,人不及食,而独留於其上。” 秦牧 《艺海拾贝·“果王”的美号》:“树上成熟的上等的木瓜也的确是很好吃的。它芳香、甜美、柔软,而且果实硕大。”
(3).正大。 宋 苏轼 《祭范蜀公文》:“孰如我公,硕大光明。”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自是及本朝,硕大俊杰之人继起相望。”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二》:“ 文忠公 得时行道……故发为诗章,皆中和硕大之声,无穷愁鬱抑之思。”
词语解释:硕肤  拼音:shuò fū
大的美德。亦指德高望重之人。《诗·豳风·狼跋》:“公孙硕肤,赤舄几几。” 毛 传:“硕,大;肤,美也。”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四:“屡还休册,专逊硕肤。” 明 王世贞 《太保刘文安公挽诗》之一:“海宇推黄髮,朝廷念硕肤。青宫新太保,赤舄旧东都。”
词语解释:硕辅  拼音:shuò fǔ
贤良的辅弼之臣。 晋 皇甫谧 《高士传·挚恂》:“ 永和 中,常博求名儒,公卿荐 恂 行侔 颜閔 ,学拟 仲舒 ,文参 长卿 ,才同 贾谊 ,实瑚璉器也,宜在宗庙,为国硕辅。”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天锡皇帝,厖臣硕辅,博问遐观,以置左右。” 清 钱谦益 《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李叔元授中大夫制》:“硕辅名卿,往往辈出。”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一》:“为国家得能吏百,不若得硕辅一。”
词语解释:硕学  拼音:shuò xué
(1).博学;学问渊博。《后汉书·儒林传论》:“夫书理无二,义归有宗,而硕学之徒,莫之或徙,故通人鄙其固焉。”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立言下》:“ 班固 硕学,尚云赞颂相似; 陆机 鉤深,犹称碑赋如一。”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二》:“ 欧阳文忠公 脩 鸿文硕学,宗工大儒。”
(2).指博学的人。《西京杂记》卷一:“ 成子 ( 弘成子 )后病,吐出此石,以授 充宗 ( 五鹿充宗 ), 充宗 又为硕学也。”《宋书·百官志下》:“ 汉东京 图籍在 东观 ,故使名儒硕学,著作 东观 ,撰述国史。”《明史·儒林传序》:“制科取士,一以经义为先,网罗硕学。” 梁启超 《译印政治小说序》:“在昔 欧洲 各国变革之始,其魁儒硕学,仁人志士,往往以其身之所经歷,及胸中所怀,政治之议论,一寄之於小説。”
词语解释:硕望  拼音:shuò wàng
重望;高名。亦指有重望的人。 唐 李德裕 《授石雄晋绛行营节度使制》:“朕以彦佐,早升大将之坛,久服上公之冕;资其硕望,任以指踪。”《宋史·赵普传》:“自辅弼两朝,周旋三纪;茂巖廊之硕望,分屏翰之剧权。” 宋 陆游 《贺葛正言启》:“上虚佇於嘉言,士共归於硕望。” 清 曾国藩 《〈欧阳生文集〉序》:“三子既通儒硕望, 姚先生 治其术益精。” 梁启超 《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然国民固非不欲举耆宿硕望以为代表也,诸代表非不欲广引耆宿硕望以同事也。”
词语解释:硕贤  拼音:shuò xián
大贤。 唐 司空图 《唐故太子太师致仕卢公神道碑》:“古之硕贤,或享高位上寿,盖尸其柄者时显至公,以警于昭幽,俾为善者不悔耳。”
词语解释:硕才  拼音:shuò cái
亦作“ 硕材 ”。 大才。亦指有大才的人。 唐 牛肃 《纪闻·吴保安》:“吾子国相犹子,幕府硕才,果以良能,而受委寄。”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二:“ 毛文捷 通经典礼,廷对方谋,兹谓硕材,可宜旌劝。” 明 唐顺之 《谢欧阳石江巡抚书》:“伏惟明公负康济之硕材,当东南之重寄。”
词语解释:硕生  拼音:shuò shēng
博学之士。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三事九司,宏儒硕生。”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纯儒释皇道而治五霸之术,硕生弃四科而恤月旦之评。”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尝召高才硕生会试府中,亲较才等,劝成学者。”
词语解释:硕牲  拼音:shuò shēng
肥大的牲畜。《周礼·地官·充人》:“展牲则告牷,硕牲则赞。” 孙诒让 正义:“‘硕牲则赞’者,硕牲谓祭日二祼后,王迎牲而入,有司以牲之肥硕告於神也。”
词语解释:硕女  拼音:shuò nǚ
贤德之女。《诗·小雅·车舝》:“辰彼硕女,令德来教。”一说身材高大的女子。见 高亨 今注。
词语解释:硕惠  拼音:shuò huì
大恩。《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丕功著於 大汉 ,硕惠加於生人。”
词语解释:硕策  拼音:shuò cè
远大的谋略。 宋 曾巩 《边将》诗:“当今 羌 夷久猖獗,兵如疽痈理须决。堂堂诸公把旄鉞,硕策神韜困羈紲。”
词语解释:硕硕  拼音:shuò shuò
广博;伟大。 唐 皮日休 《九夏歌》之四:“我牢不愆,我货不匱,硕硕其才,有乐而止。” 明 吴承恩 《挽陈拙翁》诗:“硕硕 南华老 ,悠悠上世姿。”
词语解释:硕言  拼音:shuò yán
大言,虚夸的话。《诗·小雅·巧言》:“蛇蛇硕言,出自口矣。” 郑玄 笺:“硕,大也。大言者,言不顾其行,徒从口出,非由心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七缪》:“尤虚之人,硕言瑰姿,内实乖反。”
词语解释:硕老  拼音:shuò lǎo
年高望重的博学之士。 汉 扬雄 《剧秦美新》:“耆儒硕老,抱其书而远逊;礼官博士,卷其舌而不谈。”《晋书·刘寔传》:“可谓国之硕老,邦之宗模。” 宋 梅尧臣 《送京西转运李刑部移京东转运》诗:“统制连别京,守臣多硕老。” 宋 沉辽 《〈苏州承天寺永安长老语录〉序》:“余尝观古记所载名德硕老,多出于 荆 、 衡 、 襄 、 汉 之间。”
词语解释:硕隽
学识渊博、俊拔出众的人才
词语解释:硕见
高见
词语解释:硕匠  拼音:shuò jiàng
巨匠;大师。 唐 黄滔 《与蒋先辈启》之一:“顷者累缮芜词,歷投硕匠。”
词语解释:硕大无朋  拼音:shuò dà wú péng
《诗·唐风·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 郑玄 笺:“硕,谓壮貌佼好也;大,谓德美广博也;无朋,平均不朋党。”后用以形容物体巨大,无与伦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晨起,睡舄遗堕,索着之,则硕大无朋矣。” 秦牧 《艺海拾贝·酷肖》:“例如最珍贵稀罕的菊花品种,最硕大无朋的名贵葡萄,都不是这类工艺品的表现对象。”亦作“ 硕大无比 ”。 曹禺 《日出》第一幕:“﹝ 小东西 ﹞下面的裤子也硕大无比,裤管总在地上磨擦着。”
词语解释:硕臣  拼音:shuò chén
重臣;大臣。 唐 韩愈 《送齐暤下第序》:“ 齐生 之兄,为时名相,出藩于南,朝之硕臣,皆其旧交。”
词语解释:硕岸  拼音:shuò àn
魁梧。 章炳麟 《訄书·原变》:“浸益其智,其变也侗长硕岸而神明。”
词语解释:硕腹贾  拼音:shuò fù jiǎ
大腹便便的富商。 叶圣陶 《穷愁》:“盖博徒数十,有贵介子,有硕腹贾,拘禁之后,其家或輦金或修书以赎之,长官疾赌甚,皆却而弗纳。”
词语解释:硕虑  拼音:shuò lǜ
深远的思虑。 汉 班固 《典引》:“既感羣后之讜辞,又悉经五繇之硕虑矣。”
词语解释:硕茂  拼音:shuò mào
大而茂盛。《汉书·叙传下》:“侯王之祉,祚及宗子,公族蕃滋,支叶硕茂。”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斯岂非信重亲戚,任用贤能,枝叶硕茂,本根赖之与?” 唐 柳宗元 《种树郭橐驼传》:“视 驼 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
词语解释:硕志  拼音:shuò zhì
指昂扬的志气。《圣武记》卷二引 清 无名氏《固山贝子平浙纪略》:“时 夸兰 大张硕志,奉贝子命,往 杭 取礮,中途破伪总兵 王茂公 等於 上虞 之 平家堡 。”
词语解释:硕宿  拼音:shuò sù
有名望的前辈。 李大钊 《这一周》:“‘五五’纪念日。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学硕宿、亦是社会革命的先驱 马克斯 的诞生纪念日。”
词语解释:硕彦  拼音:shuò yàn
指才智杰出的学者。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中》:“三子(指 蔡邕 、 葛洪 、 刘知几 )皆鸿生硕彦,目无今古。”《儒林外史》第八回:“公子好客,结多少硕彦名儒;相府开筵,常聚些布衣韦带。”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引言》:“咸沐菁莪之雅化,汲古义之精微,縉绅硕彦,青紫盈朝;缝掖巨儒,絃歌在野。”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硕彦接踵,经籍大章。”
词语解释:硕果仅存  拼音:shuò guǒ jǐn cún
唯一留下来的大果子。比喻经过长时间淘汰而幸存的极少的人或物。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胡心耘辑〈宇文绍奕事实〉》:“惟 宇文氏 攷异,实为硕果仅存。” 老舍 《茶馆》第二幕:“ 北京 城内的大茶馆已先后相继关了门。‘裕泰’是硕果仅存的一家了。”《花城》1981年第3期增刊:“在几次变乱和战火之后,船上的这一点东西,已经是硕果仅存了。”
词语解释:硕明  拼音:shuò míng
天大亮。 汉 王逸 《九思·悼乱》:“垂屣兮将起,跓竢兮硕明。”
词语解释:硕材  拼音:shuò cái
见“ 硕才 ”。
词语解释:硕才  拼音:shuò cái
亦作“ 硕材 ”。 大才。亦指有大才的人。 唐 牛肃 《纪闻·吴保安》:“吾子国相犹子,幕府硕才,果以良能,而受委寄。”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二:“ 毛文捷 通经典礼,廷对方谋,兹谓硕材,可宜旌劝。” 明 唐顺之 《谢欧阳石江巡抚书》:“伏惟明公负康济之硕材,当东南之重寄。”
词语解释:硕望宿德  拼音:shuò wàng sù dé
犹言德高望重。 明 宋濂 《送用明上人还四明序》:“ 浄觉大师 以硕望宿德为释子所宗,亦以上人为法器,俾出世於菩提律寺。”
词语解释:硕义  拼音:shuò yì
深远的意义。 汉 蔡邕 《陈太丘碑》:“郡国钦盛德之休明,懿钟鼎之硕义,乃树碑鐫石,旧世宠光。”
词语解释:硕公  拼音:shuò gōng
巨公;名臣。 清 魏源 《〈皇朝经世文编〉序》:“故鳩聚本朝以来硕公、庞儒、俊士、畸民之言,都若干篇,为卷百又二十,为纲八,为目六十有五。”
词语解释:硕壮  拼音:shuò zhuàng
高大壮实。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一:“他的身材魁梧而硕壮,面孔却有点清瘦,颧骨微高,浓眉下面深藏着一对炯灼的眼睛。” 韩北屏 《非洲夜会·酋长的故事》:“这位酋长的体格硕壮,站起来的时候,像一座小山似的堵在你面前。”
词语解释:硕士  拼音:shuò shì
(1).品节高尚、学问渊博之士。 唐 韩愈 《祭马仆射文》:“擢亚秋官,朝得硕士。”《新五代史·宦者传·张承业张居翰传赞》:“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疎,而人主之势日益孤。” 明 方孝孺 《为玉泉山人题》诗:“间气往往生英雄,鸿儒硕士世不乏。”《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民〈好古〉》:“滙合东西洋之大哲硕士,以力求日新。”
(2).学位的一种。在一些国家,属第二级学位,一般授予取得学士学位后继续在大学研究院(部)研究一二年以上,通过考试及格者。有的要通过论文审评。 曹禺 《日出》第一幕:“他说他得过什么博士、硕士一类的东西。” 曹禺 《日出》第二幕:“我在外国也很不坏,我是哲学博士,经济学士,政治硕士。”
词语解释:硕响  拼音:shuò xiǎng
大名声。 晋 陆云 《祖考颂》:“二后重规,世有哲人,肃雍硕响,万载是振。”
词语解释:硕交  拼音:shuò jiāo
坚固如石的交情或有坚实交情的朋友。《文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而忍絶王命,明弃硕交,实为佞人所构会也。” 李善 注:“硕与石古字通。” 李周翰 注:“硕交,谓朋友也。”
词语解释:硕勋  拼音:shuò xūn
大功。 唐 韩云卿 《唐丞相赠太子太师崔公庙碑铭》:“恢张硕勋,辉辉衡台。”
词语解释:硕丽  拼音:shuò lì
硕大,鲜艳。例如:常常,我会想起南台湾硕丽的凤凰花。
词语解释:硕大无比  拼音:shuò dà wú bǐ
见“ 硕大无朋 ”。
词语解释:硕大无朋  拼音:shuò dà wú péng
《诗·唐风·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 郑玄 笺:“硕,谓壮貌佼好也;大,谓德美广博也;无朋,平均不朋党。”后用以形容物体巨大,无与伦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晨起,睡舄遗堕,索着之,则硕大无朋矣。” 秦牧 《艺海拾贝·酷肖》:“例如最珍贵稀罕的菊花品种,最硕大无朋的名贵葡萄,都不是这类工艺品的表现对象。”亦作“ 硕大无比 ”。 曹禺 《日出》第一幕:“﹝ 小东西 ﹞下面的裤子也硕大无比,裤管总在地上磨擦着。”
词语解释:硕俊  拼音:shuò jùn
指德高望重、才智出众之人。《新华月报》1939.8.31:“我们希望集全国硕俊之士的国民参政会,在第四次大会中,不仅对 河北 的水灾,而且对坚持敌后在 华北 抗战的第八路军以及其他抗战部队以实际帮助。”
词语解释:硕麟  拼音:shuò lín
大麒麟。《文选·扬雄〈甘泉赋〉》:“炎感黄龙兮,熛讹硕麟。” 李善 注:“ 韦昭 曰:‘硕,大也。’言焱熛炽盛,感动神物也。”
词语解释:硕问  拼音:shuò wèn
大名声。问,通“ 闻 ”。 晋 陆云 《张二侯颂》:“用能保宠固世,考终硕问。”
词语解释:硕谋  拼音:shuò móu
远大的谋略。 唐 于邵 《送前凤翔杨司马赴节度序》:“宏略泉深,硕谋云蓄。”
词语解释:硕记  拼音:shuò jì
广博的记载。 晋 郭璞 《〈方言〉序》:“辨章风謡而区分,曲通万殊而不杂,真洽见之奇书,不刊之硕记也。”
词语解释:硕量  拼音:shuò liàng
大度。 晋 孙绰 《太宰郗鉴碑》:“至德硕量,天实挺之。”《晋书·孝愍帝纪论》:“ 晋 高祖宣皇帝 以雄才硕量,应时而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