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六语上声 [yǔ,语言][chǔ chú,居住、处理,动形词]屿[详注1][yǔ,给予][yǔ,赐予][详注2][jǔ][详注3][zhù][duō]峿[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諿[详注4]汿


注1:去 墟上声。《集韵》彻也。又藏也。《前汉·苏武传》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注》去,收藏也。又《集韵》或作弆。《前汉·陈遵传》遵善书,与人尺牍,皆藏弆以为荣。《注》弆,亦藏也。
注2:御 《类篇》偶举切,驭上声。止也。《左传·襄四年》季孙不御。《注》御,止也。《释文》御,鱼吕反。 又鲁邑名。《左传·襄二十二年》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注》御叔,鲁御邑大夫。《释文》御,鱼吕反。
注3:作 zuò,音阻。《韩愈·处州孔子庙碑》惟此庙学,邺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注4:鐻 音巨。与簴同。钟鼓之柎也。《史记·秦始皇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
末字词组
柱础石础花础楹础弃础筑础画础 
遗础基础阶础广义相对论基础打基础经济基础玉础 

词语解释:柱础  拼音:zhù chǔ
承柱的础石;柱下的基础。《淮南子·说林训》:“山云蒸,柱础润。”《晋书·四夷传·秦国》:“琉璃为墙壁,水精为柱础。” 唐 岑参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诗:“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 清 黄景仁 《初夏命仆刈阶草》诗:“梅雨穿老屋,柱础苔气溼。”《考古通讯》1956年第3期:“柱础就是柱下的基础。它主要的功用是将柱身中的荷重载布于地上较大的面积。”
词语解释:遗础  拼音:yí chǔ
房屋倒圮后遗留下的基石。 清 厉鹗 《石笋峰》诗:“名僧貺幽趣,遗础今埋湮。”
词语解释:石础  拼音:shí chǔ
房柱下的基石。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受爵即第,为驃骑营立宅舍於 博望里 ,於今基兆石础存焉。” 唐 王泠然 《汝州薛家竹亭赋》:“一门四柱,石础松櫺。” 清 黄遵宪 《登巴黎铁塔》诗:“石础森开张,露闕屹相向。”
词语解释:基础  拼音:jī chǔ
(1).指建筑物的根脚,如墙下之夯土,柱下之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渠》:“今碑之左右,遗墉尚存,基础犹在。”
(2).指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同他讲解明白了,自然他就明理,明了理,自然德性就有了基础。” 毛泽东 《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一般讲,互助组还是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四:“到 南洋 去,并没有一定的把握,何不在国内先搞好一个基础,再去募集,也比较容易一些?”
(3).“经济基础”的省称,对“上层建筑”而言。
词语解释:花础  拼音:huā chǔ
刻花的柱下石礅。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宫阙制度》:“ 大明殿 ,乃登极、正旦、寿节、会朝之正衙也……青石花础,白玉石圆磶。” 明 黄佐 《北京赋》:“重陛云帘,花础盘磶。”
词语解释:阶础  拼音:jiē chǔ
台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东即 梁王 之 吹臺 也,基陛阶础尚在。”
词语解释:楹础  拼音:yíng chǔ
楹柱下的石墩。 明 乌斯道 《月夜弹琴记》:“﹝ 乌斯道 ﹞除 吉安 、 永新 知县,到任三日,祗謁先圣,顾见殿楹础边,有一女形悲泣之状。”
词语解释:广义相对论基础  拼音:guǎng yì xiāng duì lùn jī chǔ
论文名。爱因斯坦著。发表在1916年德国《物理学纪事》第4系列,第49卷上。总结对引力场的研究,由广义相对性原理及等效原理出发,得到新的引力场方程,作出水星近日点进动、引力红移、光线在引力场中弯曲三大预言。此文的发表标志广义相对论的正式建立。
词语解释:弃础  拼音:qì chǔ
废弃的柱礅。泛指废墟。 元 戴良 《至古城饮冯氏家》诗:“荒基记歌榭,弃础忆吟舘。不睹物兴衰,詎知时治乱。”
词语解释:打基础  拼音:dǎ jī chǔ
使某些事物得到稳固支持
为建筑工程准备地基
为迎接更大的任务提前做准备
词语解释:筑础  拼音:zhù chǔ
犹奠基。
词语解释:经济基础  拼音:jīng jì jī chǔ
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与之相应的上层建筑的基础
词语解释:画础  拼音:huà chǔ
有雕饰的柱下石礅。 鲁迅 《三闲集·〈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譬如身入大伽蓝中,但见全体非常宏丽,眩人眼睛,令观者心神飞越,而细看一雕阑一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
词语解释:玉础  拼音:yù chǔ
柱脚石的美称。 南朝 梁简文帝 《招真馆碑》:“玉础微润,应山云於高墉;鸣籟徐响,引和风於空谷。” 唐 卢肇 《宣州新兴寺碑》:“玉础方丈,花臺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