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九艳去声 [zhàn,占据][详注1][详注2][《集韵》力验切,音潋。爁焱火延。][详注3]


注1:沾 音店。亦水名。又县名,在乐平。《汉志》属上党郡。《广舆记》太原府乐平县,本汉沾县。
注2:盐 音艳。《广韵》以盐腌物也。《礼·内则》屑桂与姜以洒诸上,而盐之。
注3:胁 《广韵》许欠切《集韵》虚欠切,音搚。妨也。
首字词组
砭剂砭骨砭药砭俗砭磨砭焫  
砭针砭灸砭顽砭割砭剥砭灼  
砭石砭熨砭削砭庸针俗砭治   

词语解释:砭剂  拼音:biān jì
砭药。引申为救世的良方。《新唐书·儒学传序》:“武为救世砭剂,文其膏粱歟?”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 明皇 以侈致乱,故 少陵 以俭为救时之砭剂。”
词语解释:砭针
亦作“ 砭针 ”。同“ 砭石 ”。 《山海经·东山经》“ 高氏之山 ,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 晋 郭璞 注:“可以为砭针治痈肿者。”按,砭,原误作“抵”。 唐 柳宗元 《报崔黯秀才书》:“吾不幸蚤得二病,学道以来,日思砭鍼攻熨。” 宋 范成大 《病中》诗之二:“通身都放下,何用觅砭鍼?”参见“ 砭石 ”。
词语解释:砭石  拼音:biān shí
(1).古代用以治痈疽、除脓血的石针。《素问·异法方宜论》:“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 王冰 注:“砭石,谓以石为鍼也。” 汉 桓宽 《盐铁论·大论》:“是以砭石藏而不施,法令设而不用。”《南史·王僧孺传》:“侍郎 全元起 欲注《素问》,访以砭石。 僧孺 答曰:‘古人当以石为针,必不用铁。’”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持素持篇》:“粗工用砭石,病愈多出血。”
(2).即窆石。石上端有孔,用以穿绳引棺下穴。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一·动石银锚》:“ 大禹 之塚在 绍兴 ,去城十餘里。塚上直竖一石,名曰砭石,如人家擂搥,可以动摇。”
词语解释:砭石  拼音:biān shí
(1).古代用以治痈疽、除脓血的石针。《素问·异法方宜论》:“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 王冰 注:“砭石,谓以石为鍼也。” 汉 桓宽 《盐铁论·大论》:“是以砭石藏而不施,法令设而不用。”《南史·王僧孺传》:“侍郎 全元起 欲注《素问》,访以砭石。 僧孺 答曰:‘古人当以石为针,必不用铁。’”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持素持篇》:“粗工用砭石,病愈多出血。”
(2).即窆石。石上端有孔,用以穿绳引棺下穴。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一·动石银锚》:“ 大禹 之塚在 绍兴 ,去城十餘里。塚上直竖一石,名曰砭石,如人家擂搥,可以动摇。”
词语解释:砭骨  拼音:biān gǔ
刺骨。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双髻道人》:“一食顷,足已践地,开眼见白云满衣,罡风砭骨,盖已立五峰絶顶。” 殷夫 《春天的祷词》:“环绕我的只有砭骨的寒冷,只有刺心的讽刺,只有凶恶的贫困。”
词语解释:砭灸  拼音:biān jiǔ
古代的治病方法。用石针刺叫砭,用艾火炙叫灸。《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法不当砭灸,砭灸至气逐。”
词语解释:砭熨  拼音:biān yùn
用石针刺穴,用药物熨贴患处。谓救治病痛。 唐 裴延翰 《〈樊川集〉后序》:“其砭熨嫉恶,隄障初终,若濡槁于未焚,膏痈于未穿。”
词语解释:砭药  拼音:biān yào
治病的针和药。 南朝 陈 徐陵 《与李那书》:“迫以奄兹,难为砭药。” 南朝 陈 徐陵 《报尹义尚书》:“风气弥留,砭药无补。” 宋 苏轼 《送岑著作》诗:“而我懒拙病,不受砭药除。”
词语解释:砭顽  拼音:biān wán
谓救治固执守旧者。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然则砭顽之责,足下宜为 嗣同 肩之,乃反见督耶?”
词语解释:砭削  拼音:biān xuē
降低;减弱;萎缩。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三》:“特好臧贬先辈,輒攻人沿袭之短,气象遂砭削矣。”
词语解释:砭俗  拼音:biān sú
救治庸俗。 马其昶 《〈桐城古文集〉略序》:“刊伪砭俗,启示径途。”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之十四:“ 仲若 本山人,听鸝欲砭俗。”
词语解释:砭割  拼音:biān gē
以石针治病。喻忍痛除恶。 汉 扬雄 《太玄·达》:“达于砭割,前亡后赖。” 司马光 集注:“割爱去恶,如砭割之去病,虽有亡,后得其利。”
词语解释:砭庸针俗
谓救治凡庸鄙陋。 清 龚炜 《巢林笔谈·双忠寺碑文》:“其论足以扶教维风,其文足以砭庸鍼俗,卓识大力,一空当世作者。”
词语解释:砭磨  拼音:biān mó
用石针刺磨患处,引申为救时除弊。 宋 叶适 《除秘阁修撰谢表》:“空抱膏肓之苦,莫克砭磨;迄何毫髮之劳,可当褒序。”
词语解释:砭剥  拼音:biān bāo
刺伤。 明 刘基 《答郑子享问齿语》:“钻坚磷刚,砭剥女肤。”
词语解释:砭治  拼音:biān zhì
针砭治病。《新唐书·李道宗传》:“﹝ 道宗 ﹞在阵伤足,帝亲加砭治,赐御膳。”
词语解释:砭焫  拼音:biān ruò
犹砭灸。《辽史·耶律倍传》:“ 倍 初市书至万卷……通阴阳,知音律,精医药、砭焫之术。” 明 李东阳 《痛语一首柬南屏》诗:“砭焫攻微痾,力与疾相閧,燔焚势不已,百节皆为动。” 元 郝经 《浑源刘先生哀辞》:“砭焫沉痼开膏肓,护籍僨踣扶颠殭。”
词语解释:砭灼  拼音:biān zhuó
砭灸。 唐 刘知几 《史通·书志》:“四支六府,痾瘵所缠,苟详其孔穴,则砭灼无误,此养生之尤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