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四盐平声 [同恹][zhān,占卜][音尖。流入也,浸也。][详注1][nián][详注2][详注3][详注4][详注5]


注1:燖 《集韵》慈盐切《韵会》昨盐切,音潜。《玉篇》本作燂。《集韵》沈肉於汤也。或作爓煔。《仪礼·聘礼注》肤豕肉也。惟燖者有肤。《释文》燖,刘音寻。一本作爓,音潜。 又《广韵》徐盐切《集韵》徐廉切,音阎。《广韵》本作燖。详燖字注。
注2:针 《广韵》巨淹切《集韵》《韵会》其淹切,音钳。人名。《诗·秦风》子车针虎。《左传·隐八年》陈针子送女。《注》针子,陈大夫。又《庄三十二年》命僖叔待於针巫氏。《注》针巫氏,鲁大夫。又《僖二十八年》针庄子为坐。《释文》针,其廉反。 又地名。《左传·成六年》侵宋师於针。《释文》针,其廉反。
注3:妗 音襜。𡝫妗,善笑貌。 又《集韵》馨兼切,音莶。义同。 又《广韵》《集韵》,音欦。美也。一曰女轻薄貌。
注4:詀 《集韵》他兼切,帖平声。《扬子·方言》謰謱,拏也。南楚或谓之詀啼。 又《广韵》《集韵》丁兼切,点平声。转语也。一曰巧言。 又《集韵》处占切,音襜。亦多言也。
注5:慊 《集韻》苦兼切,音謙。意不足也。又《集韻》賢兼切,音嫌。《說文》疑也。或省作兼。或通作嫌。《前漢·趙充國傳》婾得避慊之便。《師古註》慊,亦嫌字。又《集韻》離鹽切,音廉。《說文》帷也。或从巾从廉。
末字词组
针砭痛砭箴砭诃砭攻砭规砭  

词语解释:针砭  拼音:zhēn biān
亦作“鍼砭”。 用砭石制成的石针。亦谓针灸治病。 宋 苏轼 《休兵久矣而国益困》:“不忍药石之苦,针砭之伤,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则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药石,而伤之不止於针砭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鍼砭》:“古者鍼砭之妙,真有起死之功。” 清 孙枝蔚 《自号浊翁因赋》:“此疾何时瘳,难施鍼砭术。” 张弦 《记忆》:“如果说,今日的痼疾已到了难于针砭的地步,那么,起初的癣疥之患,不就发生于你 秦慕平 这块基本健康的肌肤之上吗?”
词语解释:痛砭  拼音:tòng biān
狠狠地用石针扎皮肉治病。砭,古代治病用的石针。 宋 陆游 《术家言予今岁畏四孟月而秋尤甚自初秋小疾屡作戏题长句》:“耆齿觉衰嗟已晚,孟秋属疾信如占。危途本自难安步,恶石何妨更痛砭。”
词语解释:箴砭  拼音:zhēn biān
古代用石针治病。后借喻为纠谬;规谏。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昔之著道书者多矣,莫不务广浮巧之言,以崇玄虚之旨,未有究论长生之阶径,箴砭为道之病痛,如吾之勤勤者也。” 清 钱谦益 《冯已苍诗序》:“ 已苍 之诗行世,必有读其诗而知其学者,於以箴砭俗学,流别风雅,其必有取于此矣。”《清史稿·选举志二》:“ 中国 民质所最缺,亟宜箴砭以图振起者有三:曰尚公,曰尚武,曰尚实。”
词语解释:诃砭  拼音:hē biān
呵责。砭,通“ 贬 ”。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接识》:“臧否之人,以伺察为度,故能识訶砭之明,而不畅倜儻之异。” 刘昞 注:“度在伺察,故悦谴訶之人。”
词语解释:攻砭  拼音:gōng biān
谓以石针扎刺治病。《宋史·赵鼎传》:“今日之事,如人患羸,当静以养之。若復加攻砭,必伤元气矣。”
词语解释:规砭  拼音:guī biān
规劝针砭。 宋 叶适 《李氏中洲记》:“世之豪杰特起之士,岂不正其性命之情哉……终也则势力之高下为进退,岁月之壮老为盛衰,规砭未忘而身又蹈之,何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