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花砖 拼音:huā zhuān
亦作“ 花塼 ”。表面有花纹的砖。 唐 时内阁北厅前阶有花砖道,冬季日至五砖,为学士入值之候。 唐 元稹 《樱桃花》诗:“花塼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 唐 白居易 《待漏入阁书事奉赠元九学士阁老》诗:“衙排 宣政 仗,门启 紫宸 关。彩笔停书命,花甎趁立班。” 宋 王禹偁 《贺毕翰林新入》诗:“閒步花砖喜復悲,所悲君较十年迟。” 明 宋纳 《壬子秋过故宫》诗:“衔头野服儒冠老,曾是花砖视草臣。” 词语解释:抛砖 拼音:pāo zhuān
见“ 抛砖引玉 ”。
词语解释:抛砖引玉 拼音:pāo zhuān yǐn yù
相传 唐 人 赵嘏 有诗名,至 吴 , 常建 欲得其诗,知其必游 灵岩寺 ,遂先题诗二句于壁, 嘏 游寺见诗,补续二句以成一绝。 常建 诗不及 赵嘏 ,故人谓 建 乃抛砖引玉。见 清 西厓 《谈徵·言部·抛砖引玉》。 常建 为 玄宗 开元 时进士, 赵嘏 于 武宗 会昌 二年进士及第,时 建 已早卒。所传 建 题句待 嘏 补成事,其谬显然。后常用为以浅拙引出高明的谦词。 元 贯云石 《斗鹌鹑·佳偶》套曲:“他道是抛砖引玉,俺却道因祸得福。”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三集·天缘巧合》:“君勿靳此,亦抛砖引玉耳。” 张抗抗 《淡淡的晨雾》:“他原以为自己人微言轻,只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想不到自己的话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响。”亦作“ 抛甎引玉 ”。《五灯会元·南泉愿禅师法嗣·赵州从谂禅师》:“师云:‘比来抛甎引玉,却引得个墼子。’”亦省作“ 抛塼 ”。 宋 苏轼 《与朱康叔书》:“谨作小楷一本寄上,却求为书,抛塼之谓也。”词语解释:八砖 拼音:bā zhuān
见“ 八花塼 ”。词语解释:磨砖 拼音:mó zhuān
(1).磨光的砖头。《西游记》第四七回:“众僮僕见了道:‘爷爷呀!你是磨砖砌的喉咙,着实又光又溜。’”《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一伙公人打将进去,元来是一间地窖子,四周磨砖砌着,又有周围栅栏,一面门窗,对着石壁天井,乃是人跡不到之所。”《醒世姻缘传》第九二回:“收拾了一座小北房里间里,糊得甚是洁浄,磨砖插火炕儿,摆设的桌、椅、面盆……但凡所用之物,无一不备。”
(2).比喻艰苦修行。《醒世姻缘传》第三回:“谁叫你前生不去磨砖,今生又不肯积福?”参见“ 磨塼成镜 ”。
词语解释:磨塼成镜
《景德传灯录·慧能大师》:“ 开元 中,有沙门 道一 住传法院,常日坐禪,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禪图什么?’ 一 曰:‘图作佛。’师乃取一塼於彼庵前石上磨。 一 曰:‘师作什么?’师曰:‘磨作镜。’ 一 曰:‘磨塼岂得成镜邪?’师曰:‘坐禪岂得作佛邪?’”后用作比喻事情不能成功的典实。亦作“ 磨砖作镜 ”、“ 磨甎作镜 ”。 宋 陆游 《仰首座求钝庵》诗:“掘井及泉那用巧,磨砖作镜未为愚。” 梁启超 《新民说》十六:“而此三者,在今日之 中国 能有之乎?吾有以知其必不能也。不能而犹云欲以新道德易国民,是所谓磨甎作镜、炊沙求饭也。”词语解释:八花砖 拼音:bā huā zhuān
唐德宗 时翰林院厅前有花砖道,学士入值以日影及五砖时为准, 李程 每于日影过八砖始至,人号为“八砖学士”。见 唐 李肇 《翰林志》。后以“八花塼”为任职翰林院的典实。亦用为晚起的典实。 宋 陆游 《晚起》诗之一:“欠伸看起东窗日,也似金鑾过八砖。”词语解释:瓦砖 拼音:wǎ zhuān
亦作“ 瓦塼 ”。古代的纺锤。 汉 刘向 《说苑·杂言》:“子独不闻 和氏 之璧乎,价重千金;然以之间纺,曾不如瓦砖。”《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古者生女三日,卧之牀下,弄之瓦塼,而斋告焉。”词语解释:投砖 拼音:tóu zhuān
犹抛砖。 唐 卢纶 《卧病寓居龙兴观赠乔尊师》诗:“倚玉翻成难,投砖敢望酬。”参见“ 抛砖引玉 ”。
词语解释:抛砖引玉 拼音:pāo zhuān yǐn yù
相传 唐 人 赵嘏 有诗名,至 吴 , 常建 欲得其诗,知其必游 灵岩寺 ,遂先题诗二句于壁, 嘏 游寺见诗,补续二句以成一绝。 常建 诗不及 赵嘏 ,故人谓 建 乃抛砖引玉。见 清 西厓 《谈徵·言部·抛砖引玉》。 常建 为 玄宗 开元 时进士, 赵嘏 于 武宗 会昌 二年进士及第,时 建 已早卒。所传 建 题句待 嘏 补成事,其谬显然。后常用为以浅拙引出高明的谦词。 元 贯云石 《斗鹌鹑·佳偶》套曲:“他道是抛砖引玉,俺却道因祸得福。”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三集·天缘巧合》:“君勿靳此,亦抛砖引玉耳。” 张抗抗 《淡淡的晨雾》:“他原以为自己人微言轻,只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想不到自己的话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响。”亦作“ 抛甎引玉 ”。《五灯会元·南泉愿禅师法嗣·赵州从谂禅师》:“师云:‘比来抛甎引玉,却引得个墼子。’”亦省作“ 抛塼 ”。 宋 苏轼 《与朱康叔书》:“谨作小楷一本寄上,却求为书,抛塼之谓也。”词语解释:怀砖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太傅 李延寔 者, 庄帝 舅也。 永安 年中除 青州 刺史。临去奉辞,帝谓 寔 曰:‘怀甎之俗,世号难治。舅宜好用心,副朝廷所委。’…… 齐 土之民,风俗浅薄,虚论高谈,专在荣利。太守初欲入境,皆怀甎叩首,以美其意;及其代下还家,以甎击之。言其向背速於反掌。”甎,一本作“ 塼 ”。后因以“怀甎”为风俗浇薄之民迎候地方官之典。 宋 王安石 《公闢枉道见过获闻新诗因叙叹仰》诗:“怀甎 大峴 如迎日,供帐 閶门 忆去时。”词语解释:古砖
古代建筑物的遗砖。常由发掘而得。其上多有年款、图案花纹,或吉祥语等,于考古、美术、书法皆有重要价值。甎,同“ 砖 ”。 宋 王溥 《唐会要·杂录》“ 开元 十一年”原注:“初,有司奏脩坛,掘地获古铜鼎二……又获古甎,长九寸,有篆书‘千秋万岁’字,及‘长乐未央’字。”参阅 宋 洪适 《隶续》、 清 陆心源 《千甓亭古砖图释》。词语解释:压砖 拼音:yā zhuān
压成块形的砖茶。 宋 梅尧臣 《志来上人寄示酴醿花并压砖茶有感》诗:“又置新茶采雨前,鸟觜压塼云色弄。”词语解释:玉砖 拼音:yù zhuān
亦作“ 玉塼 ”。炊饼名。 宋 陈达叟 《本心斋蔬食谱》:“玉砖,炊饼。方切,椒盐糝之。赞曰:截彼圆璧,琢成方砖,有馨斯椒,薄洒以盐。”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食品·馒头》:“玉塼,炊饼也。”词语解释:烧砖 拼音:shāo zhuān
1.烧制砖瓦。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先君先夫人﹞旅葬 江陵 东郭……欲营迁厝。蒙詔赐银百两,已於 扬州 小郊北地烧塼。”一本作“ 烧砖 ”。《宋书·孝义传·吴逵》:“家徒壁立,冬无被絝,昼则庸赁,夜则伐木烧塼。”
(2).指烧成的砖。 宋 楼钥 《钱清王千里得王大令保母砖刻为赋长句》:“ 黄閍冈 下得寳墨,古人烧甎坚于石。”词语解释:纺砖 拼音:fǎng zhuān
(1).纺锤。《诗·小雅·斯干》“载弄之瓦” 毛 传:“瓦,纺塼也。” 陈奂 传疏:“传以纺塼释瓦。纺即丝纺,塼所以持丝,以瓦为之。”一说,即用以镇定纺车之砖。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二:“余见今世纺车之式,下有木一纵一横,往往以塼镇之,或于纵木上,或于横木上,盖防其摇动也。岂即所谓纺塼乎?”
(2).《诗·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毛 传:“瓦,纺塼也。” 孔颖达 疏:“瓦,纺塼,妇人所用。”后遂以“纺塼”为女孩的代称。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训女》:“不枉了银娘玉姐,只做个纺砖儿, 谢 女 班 姬女校书。”词语解释:茶砖 拼音:chá zhuān
压制成砖状的茶叶。词语解释:刑徒砖 拼音:xíng tú zhuān
东汉 时代埋葬刑徒时所刻的文字砖,和刑徒一同埋入坑内。上刻刑徒部属、来自何地、刑名、姓名和死亡日期等内容。词语解释:镁砖 拼音:měi zhuān
用镁砂制成的一种碱性耐火砖。氧化镁的含量在84%以上,能耐2,000℃左右的高温,主要用来砌碱性冶金炉。词语解释:金砖 拼音:jīn zhuān
熔铸而成的黄金块。词语解释:贴面砖 拼音:tiē miàn zhuān
通常一面经特殊加工或处理(如美化外观,便于清洗或耐风化)作贴面用的砖词语解释:冰砖 拼音:bīng zhuān
一种冷食,将水、奶油、糖、果汁等物混合搅拌,在低温下冻成的砖形硬块。词语解释:顽砖 拼音:wán zhuān
佛教语。粗劣的砖块。比喻笨拙的修行方法。语本《景德传灯录·南岳怀让禅师》:“ 开元 中,有沙门 道一 ,住传法院,常日坐禪。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禪图什么?’ 一 曰:‘图作佛。’师乃取一塼於庵前石上磨。 一 曰:‘师作什么?’师曰:‘磨作镜。’ 一曰 :‘磨塼岂得成镜邪?’师曰:‘坐襌岂得作佛邪?’” 明 王守仁 《无题》诗:“手握顽砖镜未光,舌底流泉梅未熟。” 清 钱谦益 《书破山刻石屋珙禅师语录后》诗:“顽砖不成镜,焦芽难种穀。”词语解释:软木砖 拼音:ruǎn mù zhuān
将栓皮经打碎成粒、模压、高温烘焙制成的砖。主要供车船及食品工业等的冷藏、保温之用。词语解释:郭公砖 拼音:guō gōng zhuān
亦作“ 郭公塼 ”。砖名。空心,以长而大者为贵。相传古代用作琴桌,琴声清泠可爱。 明 王佐 《新增格古要论·古琴论·琴卓》:“﹝琴﹞卓面用郭公砖最佳……尝见郭公砖,灰白色,中空,面上有象眼花纹。相传云出 河南 郑州 泥水中者絶佳。多有伪作者,要当辩之。砖长仅五尺,阔一尺有餘,此砖驾琴抚之,有清声泠泠可爱。”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余乡多郭公塼,体製不一,以长而大者为贵。 江 南人爱之,以为琴几。 滎泽 、 滎阳 尤多。 郭公 不知何时人。闻 嘉靖 元年, 会城 抚军命 亓 百户修月堤,偶发一古塚,塼上有朱书……家大人语小子曰:‘此砖昔但以空心名,后以为宜於琴也,遂以琴名。’既修堤后,遂竞呼为郭公砖矣!”词语解释:雕砖 拼音:diāo zhuān
刻有花纹的砖头。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五章第二节二:“一二一○年, 侯马 董氏 兄弟建造的砖墓,装饰最为华丽。墓中四壁砌满雕砖。”词语解释:面壁磨砖 拼音:miàn bì mó zhuān
《景德传灯录·南岳怀让禅师》:“ 开元 中有沙门 道一 住传法院,常日坐禪……师乃取一塼,於彼庵前石上磨。 一 曰:‘师作什么?’师曰:‘磨作镜。’ 一 曰:‘磨塼岂能成镜邪?’(师曰):‘坐禪岂得作佛邪?’”后因以“面壁磨塼”比喻事不能成功。 宋 陈师道 《请月长老再住荐福疏》:“守株待兔虽达者之不为,面壁磨塼亦古人之常事。”词语解释:面砖 拼音:miàn zhuān
陶土烧制的砖,有装饰性花纹,用于砌墙的表面。词语解释:憨砖
笨蛋;傻瓜词语解释:标砖 拼音:biāo zhuān
在砌砖石砌体时,在每层安置的正确高度的砖,以保持挂线中央平直词语解释:铜砖 拼音:tóng zhuān
砖形铜块。《清会典·户部·钱法》:“又奏准购定 东洋 十足铜板一百万斤,九九五成铜甎一百五十万斤。”词语解释:引玉之砖 拼音:yǐn yù zhī zhuān
比喻谦称为了引出别人高见而发表的粗浅的、不成熟的见解。参见“抛砖引玉”
词语解释:抛砖引玉 拼音:pāo zhuān yǐn yù
相传 唐 人 赵嘏 有诗名,至 吴 , 常建 欲得其诗,知其必游 灵岩寺 ,遂先题诗二句于壁, 嘏 游寺见诗,补续二句以成一绝。 常建 诗不及 赵嘏 ,故人谓 建 乃抛砖引玉。见 清 西厓 《谈徵·言部·抛砖引玉》。 常建 为 玄宗 开元 时进士, 赵嘏 于 武宗 会昌 二年进士及第,时 建 已早卒。所传 建 题句待 嘏 补成事,其谬显然。后常用为以浅拙引出高明的谦词。 元 贯云石 《斗鹌鹑·佳偶》套曲:“他道是抛砖引玉,俺却道因祸得福。”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三集·天缘巧合》:“君勿靳此,亦抛砖引玉耳。” 张抗抗 《淡淡的晨雾》:“他原以为自己人微言轻,只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想不到自己的话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响。”亦作“ 抛甎引玉 ”。《五灯会元·南泉愿禅师法嗣·赵州从谂禅师》:“师云:‘比来抛甎引玉,却引得个墼子。’”亦省作“ 抛塼 ”。 宋 苏轼 《与朱康叔书》:“谨作小楷一本寄上,却求为书,抛塼之谓也。”词语解释:釉瓷砖 拼音:yòu cí zhuān
加特殊涂层焙烧成的光滑不透水并易于清洁的面砖,用于浴室、旅馆厨房和游泳池词语解释:釉面砖 拼音:yòu miàn zhuān
具有光泽面的砖,此砖在焙烧前表面喷有特制材料。亦称“瓷砖”词语解释:擂砖 拼音:lèi zhuān
旧社会乞丐以砖击胸的乞讨手段。《益世报》1930.10.23:“擂砖:擂砖乞丐类似割头者,而不若割头之甚。跪於人烟稠密之区,如庙会市集等处,以砖块自击头胸,砖肉相触,为声甚巨,口中唱遍哀词。有发慈心者,掷数文於其面前,及足两食之费,则停止工作矣。其胸前皮肉,初击被伤,露痛苦之状,久之,则肉如枯木,颇耐砖击矣。”词语解释:押砖 拼音:yā zhuān
层层相压迭的砖墙。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二一:“ 钱氏 甓城,前后相押,凡四重,号押塼,故久而不坏。”词语解释:漾砖 拼音:yàng zhuān
投掷砖块。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二折:“这姻缘成不成在天,你休见兔儿起呵漾砖。”词语解释:火砖 拼音:huǒ zhuān
一种耐火砖(如耐火粘土砖),能耐高温而不熔,尤用于熔炉、壁炉和高烟囱的衬里词语解释:煤砖 拼音:méi zhuān
煤末加水制成的砖形的煤块。用做燃料。词语解释:构砖 拼音:gòu zhuān
以砖构砌。塼,同“ 砖 ”。《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骠国》:“其罗城构以塼甃,周一百六十里,濠岸亦构塼,相传本是 舍利佛城 。”词语解释:文砖 拼音:wén zhuān
彩色砖。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冈西录》:“有小垣高三尺餘,中嵌花瓦,用文砖鏤刻‘蜀冈朝旭’四字。”词语解释:敲门砖 拼音:qiāo mén zhuān
亦作“ 敲门甎 ”。
(1).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五:“一日, 冲元 自窗外往来, 东坡 问:‘何为?’ 冲元 曰:‘绥来。’ 东坡 曰:‘可谓奉大福以来绥。’盖 冲元 登科时赋句也。 冲元 曰:‘敲门瓦砾,公尚记忆耶!’”后以“敲门砖”比喻士人借以猎取功名的工具,一达目的,即可抛弃。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非文事》:“又如《锦囊集》一书……抄録七篇,偶凑便可命中,子孙祕藏以为世宝。其未得第也,则名之曰‘撞太岁’,其既得第也,则号之曰‘敲门砖’。”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焚时文》:“今人以时文为敲门甎, 宋 人已如此矣。” 鲁迅 《准风月谈·吃教》:“ 清 朝人称八股为‘敲门砖’,因为得到功名,就如打开了门,砖即无用。”
(2).比喻谋求名利的手段。 朱光潜 《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诗不是一种空洞的主义,也不是一种敲门砖。”词语解释:望砖 拼音:wàng zhuān
铺在椽子上的薄砖。用以承受瓦片,阻挡瓦楞中漏下的雨水和防止透风落尘,并使室内的顶面外观平整。 清 方以智 《通雅·宫室》:“薄版曰望版,或用望甎存中,盖谓重出之飞簷耳。 升菴 以为天花版。”词语解释:空心砖 拼音:kōng xīn zhuān
中心空的砖。有较好的保暖和隔音性能,用在不受压力的部分,可减轻建筑物的重量并节约材料。词语解释:耐火砖 拼音:nài huǒ zhuān
砌筑窑炉用的定形耐火材料。也称火砖。用耐火黏土或其他耐火原料烧制而成,主要用于砌冶炼炉,能耐,580℃--1,770℃的温度。词语解释:缸砖 拼音:gāng zhuān
用陶土烧制而成的砖。黄色或赤褐色,质密实,耐磨,易于洗刷。特别适用于室外及公共建筑的地面。词语解释:瓷砖 拼音:cí zhuān
瓷土烧制的建筑材料,一般是方形,表面有釉质。词语解释:玻璃砖 拼音:bō li zhuān
砖状的玻璃制品,有实心与空心之分,可用作楼板或墙壁,有良好的透光、隔音、隔热性能词语解释:盐砖 拼音:yán zhuān
成砖状的盐块。《清通典·食货十二》:“ 顺治 十五年,礼部议准 长芦 运司所解青白盐砖存贮光禄寺库者,歷年存剩六十餘万斤,现在足用。”《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其餘便是 山东 棉绸、大布, 恩县 白麵、掛麵、耿饼、焦枣儿、巴鱼子、盐砖。”词语解释:地砖 拼音:dì zhuān
一种地面装饰材料。用黏土烧制而成。规格多种。质坚、容重小,耐压耐磨,能防潮。有的经上釉处理,具有装饰作用。多用于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地面和楼面。